三皇五帝都指哪些领袖?顺便说下皇帝及其用词的由来
自古以来,三皇五帝的说法有很多种。不同的典籍说法亦不同,例如,对于三皇,《尚书》称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三字经》称三皇指伏羲、神农、黄帝,其他典籍也有各自关于三皇的说法。对于五帝,《吕氏春秋》称五帝是指: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资治通鉴外纪》称五帝是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
本文依据正史(二十四史即为正史)中的《史记》,梳理下三皇五帝都指哪些领袖?
1.五帝
司马迁大师在《史记》开篇的五帝本纪就提到了五帝,同时,虽然当时已经是汉武帝统治时期,但是关于五帝的说法依然有很多种,因此,司马迁大师在五帝本纪的最后“太史公曰”中,介绍了为什么写这五位领袖是五帝。他说,虽然《尚书》《帝系姓》《国语》《春秋》《宰予问五帝德》《五帝德》等古籍都有五帝的记载,但有的记载文辞不合规范,有的记载不曾深入考究,有的残破不全,因此,司马迁大师说他对这些材料进行了整理、排序,加以文学修饰,写成了五帝本纪作为开篇。
好了,《史记》中说的五帝是哪五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按照他们在《五帝本纪》中的出场顺序,这五帝分别是(1)黄帝(公孙轩辕)、(2)颛顼(高阳)、(3)喾(高辛)、(4)尧(放勋)、(5)舜(重华)。
这五帝是啥关系呢?我们看一下五帝的家族谱系。
从这个谱系图可以看出来,五帝都是黄帝家的人,实际上,我觉得,自有文字以来,家天下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了,这是学术问题,本文不作讨论。以上,是《史记》中的五帝。
2.三皇及皇帝的由来
下面说下三皇。三皇出现在《史记》第六个本纪,即《秦始皇本纪》中。秦王嬴政即位的第26个年头,战国七雄的第二强国——齐国灭亡,秦统一天下。这时候,这可是千古伟业,中国大地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大一统,为了彰显功绩,当时的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开始拍嬴政马屁了,他们“皆曰”:臣等讨论了很久,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其中,泰皇最贵,大王这么牛,臣等冒死求大王上尊号为“泰皇”,以后您下达的命令叫“制”,颁布的文书叫“诏”,您自己是天子,叫自己为“朕”。
秦王嬴政一听,不错,不过这位牛人很有主见,他说,将泰皇中的“泰”去掉,留下“皇”字,采用上古的“帝”号,以后我就叫皇帝了,其他的建议(制、诏、朕)都同意你们的建议。
好来,皇帝这个词就这么定下来了,而且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那么从上面的记载看,《史记》中的三皇是指“天皇、地皇、泰皇”。
另外呢,变身皇帝的秦王嬴政又接着说,以前的诸侯王们,都是死去之后,由自己的后人给他们追加谥号,这样的制度总有儿子议论爹的感觉,没啥意义,朕不这么干,朕以后就叫始皇帝,接下来的皇帝叫二世、三世,乃至万世,并且无穷尽的传下去。后来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三世子婴投降刘邦,项羽来接管咸阳时,直接杀了子婴。
以上就是《史记》中关于三皇五帝的信息,顺便把皇帝怎么来的,朕怎么来的,皇帝诏曰的诏怎么来的讲了一下。我是午夜墨水,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