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买 菜

买   菜

刘世申||北京

偶尔会去菜场买菜。

有时喜欢去,有时不喜欢去。喜欢去的时候,一般是钱包鼓鼓的时候,也就是不差钱的时候,那时会什么都想买,什么都敢买;不喜欢去的时候,当然是钱包比较瘪的时候,那时就会觉得菜贵,抠抠涩涩的,只能挑一些便宜的买,亦或少买。但不管钱包是鼓是瘪,心情好与不好,菜总得还要买,生活还得往下过。

我也认为,菜场最贴近生活,最容易了解市井百态。领导人去菜场,不一定能了解到真实情况。有个段子调侃说,买菜的和卖菜的,可能都不是小商小贩和平民百姓,而是由安保人员假扮,万一哪个卖肉的操起刀来,岂不是出了大事件?我等芸芸众生去菜场,那是假不来的。生活嘛,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没有可不行。

来菜场买菜者中,大爷大妈居多,年青人要去上班,尤其是北京,七点就得出门,没有时间去菜场,除了周末。再说,年青人爱去超市,下班路过,匆匆买一点带回家,这部分人一般不跟父母住一起。待拾掇好、烧好菜、吃完饭,可能也就得晚上九十点了。

回龙观的菜场,几经变迁。一开始在鑫地的室内,后来不知什么缘故,搬到上北中心西面的马路边了,室外比室内繁华。我估摸,可能是租金和税费的缘故。马路边的室外菜场,十一点就得收摊。即使是在室外,摊主说一年也得九万,大一点的摊位得十五万。

好在北京菜场,基本都不还价,也不太看枰。看上,称好,付钱,拿走,下一个。买菜的人很多,摊主也没有时间跟你讨价还价。但我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枰准吗?计价器会不会有手脚?会不会算错?这些全由摊主说了算。我有时也想抽查一下,想回来复复枰,但回家后,又忘了这档事了。再说即使有缺斤少两,还真回去找他们算账?哪有那闲工夫。不过买鱼、鸡的时候,估计水分是不少的。但鱼、鸡宰净了,也没有办法复枰了。以我对小贩的了解,爱占便宜是难免的。我在家乡的菜场上,知道有些人玩枰是有一手的。虽然买菜的讨价还价,最终可能还是玩不过卖菜的。但这是多年以前的事了,现在的情况是否有改变,不得而知。

在我心中,认为农产品是应该实行高价的,毕竟种田不易。辛苦一年,好像农民也没有挣到几个钱。城里人挣钱要相对容易些,讨价还价有点于心不忍,被占点便宜,想想也就容易释怀。但买菜的时候,对通胀感受是最真切的。“逗你玩、将你军、算你狠”也不能玩的太过,老百姓是真的要骂娘的。

买菜最担心的还是安全问题,有没有打农药、施化肥、使用催熟剂?是不是转基因?鱼有没有用避孕药,肉有没有注水或使用瘦肉精?这些疑问总是挥之不去,但又无可奈何。于是,也只能尽量退而求其次,买本地农民自己生产的,尽可能是不打农药的,比如茭白、红薯、南瓜、冬瓜、豌豆、玉米、萝卜之类的。有时也会问摊主,有没有打农药,明知道不会有实话,但求心理安慰而已。一个朋友经营菜场多年,谈到食品安全时,他说菜场的75%,是不能说有安全保障的,说的我头都大了。

在北京卖菜,钱还是不太难挣的,只要不怕辛苦。我有个朋友卖菜十多年,买了好几套房,现在兼做保健品营销的老板了。

我自己曾经也卖过菜,那还是初中时期,记得有一位中年女干部模样,买四斤豇豆,九分钱一斤,共三毛六分钱,她坚持要三毛五,我不肯让那一分钱。最终没有卖成,被父亲给埋怨一顿。记忆深刻。最近有一篇很火的文章,获得北大校园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的《卖米》,作者所曾经历的心理体验,想卖高价、卖不成、又后悔,我也有过。记忆中抹不去的还有一件事,那也是初中时代,母亲去菜场拾了一些菜帮帮,回来用猪油爆炒,那个美味,好吃得不得了。母亲卖菜时,被庐江城北工商所时任所长暴打。那时我在上海交大读研,发誓要为母亲报仇。母亲在世时,此仇未能相报,算是人生中一大憾事。

有校友在卖菜,换个高雅的说法叫有机菜蔬配送,可以送货上门,倒是很想尝试,只是觉得价高,无非囊中羞涩而已。有朋友做过测算,农科院供应的有机菜蔬,人均一天的成本是一百五十元,我等普通百姓,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偶尔去菜场,可以挑选各类喜欢的时蔬果品,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听听小贩的吆喝,去感受一下民生百味,会将我们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拉近。

我期待着有一天,市场公平,价质无忧,卖菜的能得到该得的,买菜的也不心疼钱,吃菜的不用担心能不能吃,大家都不会为这点生计而产生痛感。这可能不是我一个人的梦想,我期待着这一天早点儿到来!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刘世申,在北京的安徽人,想写却写不好的文字业余爱好者,从事项目策划、投融资及咨询职业。昵称:清风明月,微信号:lss369119538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公众号 hyd19671125

微信号 hyd196711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0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