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KY 编辑 | 易小飒
来源 l 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号简介:引领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
分享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老师你好,我长这么大从没谈过恋爱,但我向往爱情,也一直相信真爱存在。我倒不是从没有过恋爱的机会,但就是觉得还没有遇到那个对的人。也有几次开始感觉还不错,但约会接触多了,又觉得差点什么。我的好朋友都劝我要求低一点,可我觉得自己的要求并不高。他们还让我别太执着,找个喜欢自己的、不反感的人体验一下,慢慢培养感情。但我做不到将就。可我也真的想恋爱了,为什么那个人就是不出现呢?”有一些人相信真爱,不愿将就。也有另外一些人认为感觉是可以培养的,没有一个特定的、唯一的“对的人”。那么,爱情究竟是一场宿命,还是培养与磨合呢?相信哪一种观点会让我们离幸福更近一点呢?心理学家们认为,人们对于关系所抱持的信念——关于关系是如何形成、改变和发展的信念,会影响他们在关系中的思考,感知以及行为的方式。这种影响从关系还未建立时就有所体现,并一直持续到关系结束。说到对亲密关系的信念,最经典的便是Knee提出的关系内隐理论。在该理论中,他将人们的爱情观分成了两种类型:宿命型和成长型。宿命型的人倾向于相信爱情是命运安排,命定之人是存在的;而成长型则倾向于认为好的伴侣是培养出来的,而爱情是共同成长。研究指出,我们对爱的信念是相对稳定的,不会轻易改变。来看看宿命型与成长型,在关系的各个阶段的具体表现。他们会对恋爱及伴侣有很多的、具体的想象或要求。倾向于相信一见钟情,更注重第一印象,会认为一段关系只有“命中注定”和“不适合”两种情况。他们容易陷入对他人的短暂迷恋,但恋爱的次数并不会太多(或者维持时间总是很短),他们中有许多长期单身。他们总因为对方某一点,满足了自己对“对的人”的想象,以为对方就是那个人,接着又在迅速进入关系后,发现对方不是自己想要的人。宿命型的人,经常在苦苦等待着“对的人”出现。他们对伴侣和关系没有太多具体的要求。即使他们也会有自己的一些想象,但这些想象并不影响他们的实际行动。他们相信感情可以培养,愿意抱着“相处看看”的心态开始一段关系。他们相信日久生情,也更加接受朋友变情人的情况。他们会很注重一些很小的信号和细节,并坚信可以通过这些细节推测对方以后的行为,预测这段关系的未来。比如,“一个刚在一起就不秒回我的人,以后肯定连我消息都不会回”、“没有删前任好友的,绝对是渣男”。他们时刻在评价、检验和考核对方,看对方到底是不是那个“对的人”。他们更加接纳对方的优点与缺点,在一开始相处和磨合时,更多以“T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发,怀着重新认识一个人的心态,发现对方的特点,而不太想“Ta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当关系已经稳定,他们基本确定对方就是“那个人”时,遇到矛盾他们容易过激反应——难以接受“对的人”怎么会这样?会因为一些非常细节的事,想要分手或者彻底抛弃关系,因为ta可能不对。他们容易陷入,轻易给伴侣或是一段关系下结论的情况。他们在关系中整体上是积极主动的。他们会主动地去发现关系中的问题,很愿意和伴侣一起磨合,解决问题。他们不会轻易做出结束关系的决定,也不会轻易给一个人下结论,或是在整体上否定一段关系。在他们看来,矛盾是很正常的,也是可以被解决的。两种类型的人,在处理恋爱中的理想与现实时,也是很不同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对于恋爱的不同信念,决定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是否会影响他们对关系,以及伴侣的满意度。(Knee, Nanyakkara, Vietor, Neighbors & Patrick, 2015)宿命型的人,通常无法区分对爱情的理想与现实,而成长型则能够将两者分开对待。因此,当宿命型的人发现恋人和自己理想中有差别时,会因为这种落差而感到深深的失望。这种落差,会真实地影响他们对这段关系的满意度。而成长型的人,则会将这种落差解读为,一种自己开始深入了解伴侣的信号,认为落差是由于自己正在认识真实的Ta。他们可能也会有短暂的失望,但他们接受这种差距,不仅不会因此给伴侣或是这段关系扣分,还会在日后相处中看到伴侣的改变和成长时给Ta加分。比如,一个人清楚自己喜欢好看的人,但自己的伴侣长相普通,但Ta可以坦然接受:我喜欢外貌出众的人,我的伴侣并不是,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Ta。而宿命型的人,由于无法处理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加上他们本身对于另一半的“理想”就更不切实际,所以一开始怀抱高期待的他们,就会在进入关系后不断给对方“扣分”。首先,宿命型认为关系中对另一半的投入、承诺和爱应该是一步到位的。他们眼中的“宿命”是电光火石,是一见钟情,是“见到Ta的第一眼就在内心和Ta走完了一生”。但就像前面提到的,他们一直在评估和审核对方——哪怕自己都做不到一步到位的投入和承诺,也会如此要求他人。与自己完美契合的、“对的人”是不存在的。且契合与否本身就是一个流动的状态,随着个体成长及环境变化,双方在价值观、个性等方面都可能发生改变。一个自始至终完美契合的对象,只可能存在于想象之中。
在Elliot和Church(1997)提出的动机模型中提到,人们选择做或不做一件事的动机可以分为两种:获取成功和避免失败。有一些人就算知道有失败的风险,也想为了成功一搏,他们对成功的渴望盖过对失败的恐惧。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哪怕终不遂我愿,试过就不后悔。还有一些人比起可能面对的失败,宁可选择不要成功。他们会想:如果迟早会受伤,那我宁愿不开始。成长型的人,之所以在爱中表现得更加积极和主动,正是因为他们渴望一段好的关系,并且不逃避犯错,也不害怕“试错”。而宿命型的人则显得被动和保守得多,他们的顾虑更多,总是担心对方是错的人,所以遇到了困难和冲突,他们只想早早抽身。在大五人格模型中,宿命型的人,体现出了更低的开放性和更高的神经质水平;而成长型的人,展现出了更高的责任心(Knee, 1998)。这种差异与我们前面的讨论也不谋而合——宿命型的人更加保守和敏感,成长型的人则更愿意承担责任,擅长与人相处。Rusbult, Zembrodt与Gunn(1982)的研究提及,人们对恋爱的信念可能与依恋类型也有一定的关系。他们认为,重视相处与磨合的人更有可能是安全型依恋。这主要是由于,安全型的人在关系中更加能够去信任和依赖自己的伴侣,因而也更愿意和对方共同努力,并相信两个人可以共同努力,让关系变得更好。宿命和成长,看似是两种对立的观念,但研究发现他们并不互斥。因此,关系内隐理论的提出者又在后续研究中,将这两种类型的爱情观进一步划分成四个不同的维度。那些不太相信宿命,高度相信成长的人,被划分为培养取向;那些不太相信成长,高度信奉宿命的人,在关系中是评估取向。我们可以把这两种取向,简单理解为前文讨论的成长型和宿命型。而那些既对没有成长的信心,也不相信宿命存在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是彻底的无助,他们可能就是人群中的爱无能。最后一种,是那些既相信命运般的爱情,又愿意在爱中成长的人,被称为优化取向。Knee等人认为,培养取向(成长型)的人纵然有更大几率,获得长久、稳定的关系,但一味地相信矛盾可以解决,伴侣可以成长,也可能让他们陷入一段有毒的关系中无法脱身。比如,坚信一个对自己很差、劣迹斑斑的伴侣会改变,或是对一段实际上已经无可挽回的关系盲目乐观。而评价取向(宿命型)的人即使不切实际,也很难获得满意的关系,可是他们也更加容易放下一个人,在关系中受伤时能够更快走出失恋的阴霾。因为他们要做的只是说服自己:Ta不是我的那个人。我们不能简单地定义,哪一种恋爱观是“好的”,哪一种是“不好的”,它们各有利弊。最理想的恋爱信念,是宿命加成长,也就是图上优化取向所在的区域。宿命论的人对于另一半,有很多的要求和想象。其实有要求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甚至可以说是必要的。建议将要求化作一些明确、清晰的原则问题。比如,“Ta不能抽烟”、“Ta得是一个对我父母好的人”、“Ta必须要尊重女性”,等等。但要注意的是,这些要求不能太高,不能太模糊,也不能太多。一个什么都想要的人,往往也是最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的人。感情虽然是可以培养的,但面对一个完全没有好感、甚至反感的人,也能够把感情“处出来”么?答案大概是否定的。虽然有互相吸引的化学反应不一定就是真爱,但如果毫无化学反应的感觉,爱情显然也并不存在。不过,在确认了关系之后,我们就需要像成长型一样去经营。一段越来越好的关系,绝不是因为没有问题。看似没有问题的关系,可能才是最不堪一击的。相对的,正是因为有各种各样问题,然后你们面对了这些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才促进了彼此的成长,也完成了这段关系的成长。完美的伴侣纵然不现实,可“足够好”的伴侣却是存在的。希望你能抓住那个“足够好”的人,一起成长成彼此那个“对的人”。一个人尝试开始,然后两个人保持努力,足够好的幸福就离你不远啦~
文中配图来自电影《怦然心动》。
References:
Elliot, A. J., & Church, M. A. (1997).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approach and avoidanc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2(1), 218.
Franiuk, R., Cohen, D., & Pomerantz, E. M. (2002). Implicit theories of relationships: Implications for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nd longevity. Personal Relationships, 9(4), 345-367.
Knee, C. R. (1998). Implicit theories of relationships: Assessment and prediction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 initiation, coping, and longev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2), 360.
Knee, C. R., Nanayakkara, A., Vietor, N. A., Neighbors, C., & Patrick, H. (2001). Implicit theories of relationships: Who cares if romantic partners are less than idea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7(7), 808-819.
Knee, C. R., Patrick, H., & Lonsbary, C. (2003). Implicit theories of relationships: Orientations toward evaluation and cultiv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7(1), 41-55.
Knee, C. R., & Petty, K. N. (2013). Implicit theories of relationships: Destiny and growth belief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lose relationships, 183-198.
Rusbult, C. E., Zembrodt, I. M., & Gunn, L. K. (1982). Exit, voice, loyalty, and neglect: Responses to dissatisfaction in romantic involvem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3(6), 1230.
END
扫码即可特训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