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千古之谜——色斯,究竟为何物?

《论语》中,令人费解的章节有很多,有的可以被称作为“无厘头”,也就成为了千古之谜。

比如“色斯举矣”这节,全文如下: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这节数下来才25个字,也没有一个生僻字,但是两千多年来,就没有人真正把它给解释通顺了。

比如,主流这样翻译: 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一群野鸡在那儿飞,孔子神色动了一下,野鸡飞翔了一阵落在树上。孔子说:“这些山梁上的母野鸡,得其时呀!得其时呀!”子路向他们拱拱手,野鸡便叫了几声飞走了。

估计很多人在读这段话时,心理是崩溃的:没有前因,没有后果,更像是孔子随机的胡言乱语,无厘头的成分有120%。

不但普通人,就是那些所谓的儒学大家,对这段话也是无可奈何的。

比如朱熹集注:言鸟见人之颜色不善,则飞去,回翔审视而后下止。人之见几而作,审择所处,亦当如此。 然此必有阙文,不可强为之说。姑记所闻,以俟知者。

啥意思呢?就是朱熹忽悠了半天,心里也不太踏实,说:其实我也搞不懂说的啥意思。

那么,孔子这段话到底在说什么?孔子真的是个无厘头吗?

—————————————

其实,这个章节的核心就两个字:时哉。也就是说,这段话必然和时间、时节有关系。

然后,我们再看这段话所在的《论语 乡党》,其他章节都是关于礼节的记载。

那么这个章节,必然和时节有关,也必然和礼节有关。

怎么个关系法呢?

古人判断时节,有很多方法,其中一种方法,即是“观象授时”。

所谓“观象授时”,即是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位置变化,来判断时节。

因此,要理解这个章节中孔子说话的内容,必须要懂得古代天文。否则,就是隔行如隔山,鸡同鸭讲了。

所以呢,我们首先要熟悉下二十八星宿图,方能从中找到线索。

————————————

《说文解字》载:“色,颜气也。”色,即是表面的一层气。

什么意思呢?

我们来看古文字“色”,下面是一个尾巴的“巴”,上面是一个类似“人”字。

我们前面文章《“人”字为什么这样写》中指出,“人”,其象形的是铲子类农具。

而我们来看下现实中的猪尾巴,会发现其中间的尾骨侧面,颇像一个铲子。

那么“色”的最初含义,即是尾骨的光泽。

我们再回到二十八星宿图,其中有一个箕宿和一个尾宿,二者紧挨。这其中,尾宿的外形颇像一根尾巴,而箕宿四颗主星连在一起颇像尾骨的切面。

合在一起,即为“色”。

————————

说完了“色”,我们再来看“斯”。

《说文解字》载:“斯,析也。析,破木也。”那么斯,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砍、凿。

我们再来看二十八星宿中,有紧挨在一起的三个星宿:参宿、毕宿、觜宿。

这其中,参宿象一个没有头的人,《山海经》中称之为“刑天”;毕宿象一把凿子,十天干中被称为“辛”,《山海经》中称之为“干”(即箭);觜宿象一把斧子,《山海经》中称之为“戚”;合在一起,即象一个人拿着斧子和凿子在砍东西,是谓“斯”。

亦即《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刑天舞干戚”。(详见《专治各种不服:“刑天舞干戚”和“大荒落”的真相》)

————————————

山梁,字面意思为山脊,即山的脊背。

二十八星宿中,有一个柳宿,其7颗主星连在一起,颇像山的脊背,是谓“山梁”。

和柳宿紧挨着的,是张宿和星宿。

张宿6颗主星,连在一起颇像一把拉开的弓,是谓“张”,也为“矢”。

星宿7颗和张宿6颗主星合起来13颗主星,连起来颇像一只短尾鸟,是谓“隹”;也象一个“此”,在有的地方被称为“紫微星”(详见《从"紫薇斗数“到”紫气东来“:古人的世界你压根不懂......》;

“此”加上“隹”,即为“雌”。

“矢”加上“隹”,即为“雉”。

那么,雌雉,即是指的张宿和星宿。

——————————————————

综合以上,“色”,指箕宿、尾宿;斯,指参宿、毕宿、觜宿;山梁雌雉,指柳宿、张宿、星宿。

我们翻看历法,这些星宿同时出现在天空的时候,正是立冬节气的早晨。

《月令》载:“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是月也,以立冬......立冬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是月也,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

立冬这个节气对于古人来讲非常重要,要举行迎冬、祭天的仪式。

那么这个迎冬的仪式,是在立冬的早晨,这个时候,出现在南中天的星宿是柳宿、星宿、张宿,是谓“山梁雌雉”;出现在东方天空的是箕宿、尾宿,是谓“色”;出现在西方天空的是参宿、毕宿、觜宿,是谓“斯”。

——————————————

说到这里,估计有些朋友已经明白了,“色斯”这个章节,讲的正是迎冬的礼节。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翔,本意指滑翔,这里指缓步。

集,即集合。

共,通假拱,即拱手礼。

嗅,通宿,同音字通假。

作,即写、记。

那么这段话正确断句: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翻译成今天的语言:

箕尾(色)、参毕觜(斯)高挂在空中,大家缓步集合在一起,说:“柳张星(山梁雌雉),正当时啊!正当时啊”子路向三边的星宿行了拱手礼,然后写了下来。

当然,上面是根据字面意思直译的。本人认为,“时哉!时哉!”,意译成“立冬啦!立冬啦!”,才更为贴近生活,也才更有场面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