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德才:人性是善还是恶?

厦门   尤德才

人性善恶之争,古今中外一直没有停止过。因为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打上了人的印记,有什么样的关于人的本质看法,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政治,经济管理体制理论。相应就有什么样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和手段。一切政体与政治制度的出发点应符合人性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人性问题直接关乎治国方略之取舍。对人的本质看法错了,那么理论上论证多么严密,其理论和相应管理制度、结构和方法就难以奏效,甚至根本不能有效。

性善说在中国历史中起主别导地位,有“人人皆可成佛”、“人人皆可为尧舜”“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大公无私”一类之说,把人性设想得那么理想,调子调得那么高,弦必定要断的,结局比“曲高和寡”更严重。你按君子圣人的标准要求一个凡夫俗子,他们能受得了吗?在舆论等压力下,他们无力拒绝,便只好在表面上接受而暗地越轨。凡人都有“私欲”。于是问题就出来,培育了大批满口仁义道德但暗地干的是男盗女娼之事的虚伪之辈等是非混淆的人和事也就不足为奇。

或者说,基于人性善就会缺乏互相制约的体制,讲道德太多,讲理性太少,缺乏法治,很容易导致人治社会、家天下。因为,人性都是善的,君主、皇帝绝无人欲,是圣,伟大领袖、人民的大救星,智慧无边。他只须监督下属,用不着谁来监督他。但历史经验一再表明:“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性善论很容易导致等级森严的人治社会,给专治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且给专治者披上了伪善的合法外衣,出现爱民如子,公仆成为父母官的“人赋人权”的家天下。

同理,从性恶论出发,虽然导致暂时的法治社会,但需要更严格的监督和约束,抑制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也会失去活力。最极端时候就会产生否定人性,导致如宋儒“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主张。否认自私的正当性,类似文化大革命时代“斗私批修”, “狠斗私字一闪念”式的社会闹剧。元朝用蛮横的统治方式来管理中原,结果很快就失败了。秦朝空前的强大,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的集权专制、思想专制,对老百姓的控制可谓严格,十家共用一把菜刀,可最后还是崩溃了。德为万法之本,商鞅变法没错,错在蔑视儒家的仁义道德,相信“霸道之说”和“帝王之术”,刻薄寡恩,玩权弄术。即商鞅之所以作法自毙,车裂五马分尸的终极原因是立信、立法、立威有余,而立德不足。也就是说,对人的本质看法错了,那么理论上论证多么严密,其理论和相应管理制度、结构和方法就难以奏效,甚至根本不能有效。

人的本质是善或恶众说纷纭,孟子的“性向善说”;“荀子”“性向恶说”;告子“性无善也无恶”;基督教“原罪说”,这种观点接近性恶说;佛学认为生命中是善恶并存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与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明儒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孔子不言“人性善恶”(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认为后天的教化对人性的影响作用重大) 等。

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

我认为,人性是混沌的,人的天性无所谓善和恶。所谓善或恶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善恶并存,就是毒草也可肥田。善中有恶,恶中有善,善恶可以互相转化。人的善恶是随着人的自身状况变化与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传统,地理,价值观念,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有形或无形要素)变化相互作用而变化的。人性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缺一不可。

譬如,人的欲望,西方人认为,欲望是满足的源泉,激发进取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欲望是善。但佛学、印度哲学则认为,欲望是挫折和烦恼的根源,欲望是恶。其实,欲望是自然而然的东西,满足和挫折也是自然的事。欲望本身无所谓善和恶,说欲望是善或恶是有条件的。如果从事物发展方面看,欲望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事物发展,是谓善。但欲望也隐藏人们之间的对立抗争,导致生命和自然的破坏倾向,即善有恶。如果由于自身状况变化和环境变化,使欲望放纵,造成人们的对立抗争爆发,导致生命和自然的破坏,或欲望不能实现,造成挫折和烦恼,欲望由善变恶,是谓恶。鲁宾逊飘泊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不存在人与人构成的社会,鲁宾逊的任何行为,既不能说是善,也不能说是恶了。因此,脱离了人的社会性,谈其性善性恶无意义。

由此可见,善恶是辩证统一的,人的善恶是随着人的自身状况变化与环境变化之间相互作用而变化的,善恶可以通过教育和环境而改变的。   

虽然,人性本身无所谓善恶,但“阴”恶的易散性,不可计量性、不可见性等。人性自私自利的本能很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破坏人与人之间及社会的和谐。也就是说:人性离恶很近,离善很远,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学坏容易学好难。说明社会政治,经济管理的理论基础,社会制度的出发点,不仅要提倡人性善,倡修己安人,更要重视人性恶,才能建立相互制约、弃恶扬善的法治社会,社会才能和稳定,长治久安。否则会南辕北辙――中国历史经验便是明证。

(0)

相关推荐

  • “性本善”是哈贝马斯的立论前提吗?

    大体上读完哈贝马斯的主要理论著作后,补充阅读了几本哈贝马斯理论评述性著作.其中,陈嘉明教授所著<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是一本质量非常高的理论评析类著作,对我理解"现代性&quo ...

  • 人性是善还是恶?

    厦门 尤德才 本文是大道至简谈"人性是善还是恶"--删减版 所谓"大道至简"是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 ...

  • 领导艺术 :在王道与霸道之间寻找平衡

    本文摘选自图书<现代领导智谋>第9到12页,原标题"中国古代的"霸道"."王道"和"杂道".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其 ...

  • 人性是善还是恶?——从孟子与荀子的分歧说起

    孟子的主要哲学观点是"性善论",而荀子则相反,他主张"性恶论".那么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先讨论这两个概念:第一,什么是" ...

  • 人性的善和恶

    性善论和性恶论,其实都不错,只是,都说对了一部分的人性.人之为人,的确有天性良善之辈,不过,天生恶的人,也不少.而对于多数人,性善还是性恶,全看环境.只要环境差,多半可以反推是恶人当道,在这种情况下, ...

  • 人性是善还是恶?“上善若水”的关键是什么?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人类文明的智者争论到现在.黑格尔说:"说人性是善的,你说了一句伟大的话:说人性是恶的,你说了一句更伟大的话." 说人性是善的,是对人性的鼓励.说人性是恶的,那是 ...

  •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 孟荀争论千年未果,今科学家给出答案

    在远古时代,人类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每天就只会想着如何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根本没有时间思考一些人世间的真谛.后来,文明的出现,让人类摆脱了整日为生存担忧的窘境,便开始更多地享受生活,也开始思考一些 ...

  • 心魔:人性本善呢,还是人性本恶(微小说)

    文/阿朵 放学时,家旺和阿朵发现学校锅炉房前面的空地上出现一座煤山,家旺无意间往煤堆瞥了一眼,发现煤堆有一个东西闪闪发光.家旺走过去,从煤堆里扯出一节导线后面连着一个子弹壳一样的东西. 家旺说,阿朵, ...

  • 不要高估人性的善,更不要低估人性的恶

    不要高估人性的善,更不要低估人性的恶

  • 人性本善 vs 人性本恶?| 经济学人精讲第659期

    文章导读 本文选自<经济学人>6月6日刊文章.人类性善还是性恶是人类文明诞生之初就开始争辩的话题,孟子说"人性本善",但荀子也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quo ...

  •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试着探讨孟子性善论的起源

    孔子将复兴周礼视为自己的使命,但是礼却是形式的外在的东西.所以,孔子主张人先要有真性情然后才能行礼.孔子以仁来概括人的道德品质.所谓仁,是指爱人,即人与人之间的亲爱之情,它是社会联结的基础. 父子.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