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篇背诵《古文观止》是种怎样的体验?
巴金先生能够背诵200篇《古文观止》,巴金先生回忆zhi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脑子里了……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以使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的,它也是有条有理,顺着我们的思路连下去的。”世界上的大文豪之所以创作出许许多多脍炙人口、流芳百世的诗文,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地背诵了大量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基本具备了通读文言文的能力,以及拼凑一篇文言文的能力出来。高一的时候花了六十块钱,买了本《古文观止》。当时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想能不能用文言文写作。有些痴人说梦了。因为花了六十多块不看完有点肉疼,2008年的六十块,可以吃六份炒米粉,差不多是我四天的盒饭钱。所以通读了一遍,也背诵了十几篇,买的是节选篇,大概有六十多篇的样子。效果是非常的好,之后可以毫无压力地通读《三国演义》、《红楼梦》文言文版本。高二的时候参加省里举办的现场作文大赛。平时我就是个小透明,没想到居然拿了一等奖。后来出了本集子,我的那篇居然放在了篇首,编辑的评论是这位学生,文言文功底深厚,可以熟练地应用各种句式,其实都是拼凑的简单文言文句子。那篇作文主要写的是诚信什么之类的,就随便套了三国体,最后还写了一首打油诗。结果没想到效果那么好,中间加了几句背诵的文言文和句式。后来上大学后基本没怎么写文章了,但是工作后写起材料,感觉是本能地很快地掌握了技巧。多少跟背诵十几篇《古文观止》有关。高中班里有个很不起眼的女生学的古文学,大学期间背诵了《古文观止》和《红楼梦》篇章,没想到居然跟着某红学大师混得风生水起,前段时间听过还出了本书。发的朋友圈几乎都是半文言文的,感觉已经不在一个层次了。所以,能背《古文观止》十分的有益,写文章的时候,那些句子会自动地弹出来。同理举个真实的例子。大学时期,学校有个教中医的老师说他师父多厉害,解放前跟道士学的中医,后来又下山跟名家学习,是国内论资排辈能够找到的大师。老师说他的师傅跟道士学中医方法很简单!就是在道馆里的后山每天背文言文版的《黄帝内经》,必须丝毫不差才能跟着师傅学习如何给人看病,才能走出山洞。结果,从七八岁,背诵到十三四岁才完全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然后在跟着道士学习的时候,发现所有的内容书上早就写过,反复品味,进步飞速,十六岁就可以独立给病人看病。道士同意下山后,遍访名师,终成就一番事业。其实小说里我们也曾见过。比如杨过背诵了全真教所有的心法,在跟小龙女一起练《玉女心经》的时候自然发挥了作用。读书读古代的经典,不能满足于本身,更多想要好一些的体验,需要学以致用。背诵会为你打造一些很好的实践基础。沒有通篇背诵,但我们的确也背了一部分,从《郑伯克段于鄢》开篇,大概每周一篇吧,也背了一年时间。每周我会先念,念熟后通篇翻译落实,然后几个孩子就开始背,他们几个小孩都是非常认真好学的,每次都是背完才走。进入中学后,他们几个明显学习理解文言文能力比同班同学强。到了高中,一些要求背诵的文言文,他们已背得烂熟。2020年高考作文,管鲍故事,他们都学过,所以得心应手。
有时我在想,如果不读点古文,那么中华五千年文明似乎就跟我没多大关系了,只能活在白话文营造的文化世界里,也算是一种遗憾吧。可对于一天到晚从不读古书,而是捧着手机刷段子的我们来说,若想读懂古文则比较困难。不过肯下苦功夫,学好文言文倒不难,只要背熟一本《古文观止》就够了。为什么选择《古文观止》来学习文言文?因为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俩已把中国古代最好的散文名篇都集中在这本书里了。我恰好在前几年通读了《古文观止》,并背下了其中的140多篇文章,文言文阅读水平有了不少进步,以下我就以《古文观止》为例,浅谈文言文的学习方法。首先找一本注音版教材。推荐新华出版社的《注音详解古文观止》。参考这本书仅仅是为了不读错字,比如书中的《兰亭集序》开篇有句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中的第二个「会」字,应读作(kuài),而大部分人却读(huì),容易闹笑话。在《古文观止》中还有大量容易读错的字,没有注音教材参考难免有读错的可能。这一步只需识字,无需去理解每个字每句话的意思,暂不用买《古文观止》译注本。近代学者、翻译家辜鸿铭在学习德语时,布朗教授并没有教他德语语法和理解字词意思,而是像中国古代私塾一样从背诵学起。布朗要求辜鸿铭先背诵歌德的长诗《浮士德》,且一边教他背诵一边比比划划,偶尔还说说笑笑,让辜鸿铭摸不着头脑,却只能跟随老师晃头晃脑地背下去。布朗说:「我只要求你背熟而不求你听懂,一旦听懂再背就容易心乱。」辜鸿铭就在这种不求甚解的状态下,花了大半年糊里糊涂地把《浮士德》背下来,此时布朗教授才慢慢告诉他诗歌的意思。这一点像极了今天小学生背诵古诗,同样是字不认识,他也不需要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包含什么文学语码,只管去背。等到他慢慢长大了,背的诗词多了,自然就可以在不同古诗之间找到联系,也更好地理解整首诗。其次做一份背诵计划。在正式背诵之前需制定一份可行的计划,比如前两个多月背10篇文章,每周1篇,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来背。我当时选了《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陈情表》、《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陋室铭》、《师说》和《醉翁亭记》。这些在上学时已经背过了,因此背下来难度不大,不过我还是用了两个月时间,目的是为了背得滚瓜烂熟。熟到什么程度呢?当听到别人说出一句类似的话时,我就条件反射一样地想到《古文观止》中的句子。有时写作时不自觉地用到文章里,比如「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等。再次是单曲循环听朗读音频。在背诵时,我没有死记硬背,而是借助音频资料来记忆,方法是找来了白云出岫的《古文观止》朗读音频,下载之后放入MP3播放器里,在上下班路上或者在健身房运动时单曲循环听。一般一篇文章我大概听不下100遍,有时听到差点呕吐。这种方法对背诵非常有帮助,在还没开口背诵之前就记住了文章大部分内容,也相当通过耳朵来接收了文章信息,在自己背诵时无非多重复几次而已。这是最笨的方法,也是最有用的,真正做到了心到、眼到、口到和耳到。最后是重复朗读,加深印象。当我花了两个多月把《古文观止》中的10篇文章背熟之后,再用整整两个月时间背接下来的20篇,即每天3篇。当背熟了30篇之后,就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底子,接下来便加快背诵速度,两天背一篇或者一天一篇并不难。背过全部文章之后,就需要每天花一点时间朗读,加深印象。比如每天晚上睡前花10-15分钟朗读7-8篇文章,一个月刚好把《古文观止》的222篇文章读完一遍。倘若继续坚持读下去,也可以每个月朗读一遍,一年下来便读完12次。这就是我通过背诵《古文观止》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效果比我之前通过《古代汉语》学习语法知识有用得多。那么为什么我建议背诵《古文观止》而不是先学习古汉语语法去学习文言文呢?打个比方,《古文观止》中的一篇文章是《曹刿论战》,其中有这么一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让你去分析「于」字的用法,花了大半天你学会了介词「于」后置较多,它有三种用法,在这里表处所、时间、对象。你觉得这样有意思么?到了下文又遇到一个「于」字,岂不是把它的三种用法翻出来对号入座?其他介词、副词、连词呢?不是严重打击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而《古文观止》收录了古籍中的经典文章,比如它收录了《左传》34篇,《战国策》14篇,《国语》11篇。当你把这些文章熟读背诵之后,再读这几部经典就不难,你甚至不再死记任何语法就读得懂。再说《古文观止》收录的文章相对较短,也很优美。300字以内的有80多篇,1000字以上的不足10篇,只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稍长,有2400字。当然,最短的两篇不足百字,分别是刘禹锡的《陋室铭》(81字)和王安石的《读么孟尝君传》(89字)。可见花一年左右是可以背熟《古文观止》222篇文章的。近代古文名家林纾说过:「天下文章,能变化陆离不可方物者,只有三家:一左、一马、一韩而已。」一左是左丘明、一马是司马迁、一韩是韩愈。而《古文观止》中收录了韩愈、柳宗元的文章加起来有35篇之多,加上《左传》34篇、《史记》14篇和司马迁的一篇《报任安书》,总共84篇。可见林纾推崇备至的「一左、一马、一韩」文章占据了《古文观止》三分之一多。如果我们仅仅为了写作,把这些文章大家的作品背下来,对写作也大有帮助。而背诵虽然看似简单、粗暴,却有效,为我们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背诵《古文观止》不仅对写作,对学习文言文大有帮助,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就像金克木说的:「读《古文观止》可以知历史,可以知哲学,可以知文体变迁,可以知人情世故,可以知中国的宗教精神与人文精神,几乎可以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切。」当你精通于某一个点,不同地钻研进去,用学到的方法触类旁通,就像采石场工人炸石头的做法一样,只有往石头中间钻出一个缝隙,才能装好炸药把大石头炸开。通过背诵《古文观止》来学习文言文即是同一个道理。正如尼采曾说过:「从你站着的地方挖下去,一定可以挖出清泉来。」发布于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