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致礼之深意
“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这种问答在课堂教学中很常见,也是师生的一种礼节。太常见了,于是我们见怪不怪,仪式完成起来一点都不严肃,也不神圣,只是觉得自己一直是这样,至于其中的深意,很少有人去考察。
有一次,我在班上提示上课,班上有一位学生没有站起来,叫“老师好!”的声音也不够整齐。我没有说“同学们好!请坐下!”而是停了下来。等待那位同学站起来。班上同学马上齐刷刷地看着那位同学,那位同学很不好意思的站了起来。我接着完成这个礼节。“同学们好!请坐下!”,之后深鞠一躬。
等同学们都坐定以后,我下了讲台,走到那位同学的身边,所有学生再次把眼光注视着那位学生,都认为我要训话了,气氛突然变得很紧张。
“这位同学,请你回答我一个问题。”那位同学很不好意思地又站了起来。“请问提示上课老师和学生为什么要互致问候?”那位学生答道:“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很好,请坐下。”接下来,我又问了几位同学师生互致问候的原因。“表示已经上课了,要静下心来听课了。”“表示我们对老师要有礼貌。”等等。
我接着问:“为什么老师也要问候学生?并且大家看到,老师会深鞠一躬”。“因为老师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因为老师很有教养。”等等。
我对学生的答案一一给予肯定。接下来我说道:“课堂礼节,从小学到中学,几乎每个学习日都要实施好几遍,我们都机械地执行。但是如果不明白其中的深意,我们实施起来可能只会流于形式。刚才同学们的回答都很好,互致问候,一是提示上课,大家要全神贯注了;二是表达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体现大家知书达礼的素养;我认为不仅仅是这样,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表达对知识和学问的尊重!大家想想,一堂课,我们把课堂知识进行讲解,梳理,消化,知识在师生之间授受,完成代际的传递。所以我们应该把这种礼节上升到对知识,对学问的尊重,不仅是学生,还有老师,都怀着一种敬畏。这样,我们在完成这种仪式的时候可能会更加严肃,更加认真,更加慎重。”
我提议我们把这一礼节的仪式再来一遍。
“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深鞠一躬。
作者:景德镇一中 周小泉 微信号Zhouxiaoquan2016,微信公众号:涓涓小泉,邮箱22831988@qq.com欢迎交流、转载,转载注明出处。百度百科:周小泉,在瓷都期待与您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