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中国史:⑦春秋初期的情况

天子是古代国家的政治重心,也是封建法理的代表和维护者,现在天子丧失了威望和力量,自然要造成政治失衡,封建法理也失其作用。在诸国分立的政治环境中,失去了法理的约束,祸乱自然要接踵而至了。东周政治失序的第一个乱象是诸侯国内乱。前712年鲁桓公弑鲁隐公自立,这是春秋中诸侯国篡弑的第一例。其时周、郑已经交恶,宗周无力惩罚鲁桓公,郑国则立即承认其合法地位。此后十数年内宋、晋、陈、郑、卫诸国皆发生篡弑犯上案件,而外界并无力量可予干涉。法理失效的第二个乱象是诸国兼并。在周初的时候,每个封国的人口和疆域都很小,其大者不过百里,小者不过一村镇。所以周的天下才能容下百余个封国,而每个封国还可以频繁迁徙。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和农耕范围的增长,各诸侯国都有所膨胀,进入东周后,中原地区已经容纳不下原有的封国,这样诸国兼并就是必然的结果。不过在封建体制中,天子作为共主总是希望侯国越多越小为好,所以封建法理最忌兼并。而一旦天子失势,法理无存,各国即使为了自保也不得不吞弱以图强。《春秋》载周代诸侯国数50余个,《左传》载诸侯国数170余个,其中有地理位置的139个,而后世知名者不过十余国。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统计,楚并国42,晋18,齐10,鲁9,宋6,由此可知春秋时代诸侯兼并之烈。

内乱和兼并使封建体制陷于瘫痪,这样就又引起了外患的问题。从上古时代起,人类的聚居地遍及中国各地。人们各依地利谋生业,居住在平原利农之地的就务农耕,居住在山林草原之地的就务游牧渔猎。随着社会的发展,两种经济形式各自进步,又各自催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倾向。周初的封建诸国都是务农的,他们自称“华夏”,而称其他游牧民族为“夷”、“戎”、“蛮”、“狄”。夷、戎、蛮、狄皆是泛指,他们既非四个分立的民族,也与周人并无明显的血缘界限。当时的天下形势是“华、夷杂处”,各诸侯国控制着城市及其周围的农业区,在农业区之外就是戎狄纵横的领域。各诸侯国对待戎狄皆以一般外国视之,既有交攻,也有结盟和通婚。因为农耕事业固守一地,比较有利于财富的积累和文化的保存,所以农耕民族的文化水准很快就超过了游牧民族。到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渐次扩张,戎狄势力被逐出中原地区,于是就变为华夏农业社会的外患。

春秋时代中原诸国的外患在北方者为戎狄。华夏诸国如果团结在天子的麾下,北方的戎狄自然无力侵入。不过此时诸夏已乱,不能合力,北方戎狄乃趁机侵扰。春秋初数十年,郑、齐、鲁、燕、邢、卫、温、晋、宗周等国皆曾遭戎狄入侵。邢、卫、温被戎狄攻灭,晋几不保,宗周洛邑被克、襄王出奔。此时在华夏的南方还有楚国。《史记》载楚人亦是颛顼之后,其早期与华夏诸国必有一些联系,不过楚国并非周初封建体系的一员,所以楚人自视与周平齐。进入春秋后,楚国势力兴起,《史记·楚世家》载楚武王尝谓:“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宗周不肯尊楚,楚武王乃自立为王。“王”是周天子的尊号,中原诸侯最高只能称“公”,由此可见楚国的野心不小。《左传》有“汉阳诸姬,楚实尽之”的说法,则汉水流域的周朝封国大约皆为楚所灭,此亦可见楚国国力之强。华夏诸国内部祸乱频仍,外有强敌虎视,正是“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在这种极端危急的形势下遂催生出齐桓、晋文之霸业。

(0)

相关推荐

  • 为何吴国灭楚只需要三万人,秦国灭楚却需要六十万?

    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可以说是一个被广泛认知的大国,但是"大"和"强"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划等号,尤其是对楚国来说更是如此,实际上楚国在历史上也曾经多次被进攻打到 ...

  • 春秋战国的那些人和事儿(二)打字整理不易,请点赞评论收藏谢谢

    齐桓公‬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首<黍离>是东周士大夫行役途经宗周故都看到原来宏大气派的宗庙宫室变成一 ...

  • 先秦风云丨吴、越、楚三国的百年恩怨_

    西窗夜话2019-03-14 一.三大蛮夷 三大蛮夷 1.吴.越.楚三国之间,恩怨可不止百年这么短暂,而是持续了数百年: 2.说蛮夷呢,吴国和周朝的始祖是亲戚,所以说呢,如果从血统角度来说,周朝是华夏 ...

  • 管仲相齐桓公之霸业的主要成就

    进入东周之后,诸夏各国忙于内争,北方的狄人乘机强盛起来.狄人分赤狄与白狄两支,对北方各国危害最烈的是赤狄.此外,还有另一支野蛮力量对北方各国构压力,那就是山戎.山戎大概生活于今天的河北省北部一带,它时 ...

  • 自我与他者:先秦诸侯们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诸侯国的?

    先秦时代的各国,大都自视为天下的中心,并以各自的世界观去看待其他邦国.他们眼里的世界观和外国观,可是各有特色,大有来头的. 1.秦国:视中原为'蛮夏'的东夷后裔 秦国一直有着浓郁的蛮族色彩.有着西戎习 ...

  • 周天子为什么一定要楚国进贡苞茅,其他诸侯国都没有吗?

    楚国进贡苞茅,表面看是齐恒公和蔡姬戏水引发的蝴蝶效应, 背后却隐藏管仲的千古智慧. 公元前657年,齐桓公拗不过小自己十多岁的蔡姬,答应陪着蔡姬去游船河,本来齐恒公是不愿意去泛舟的,因为他虽然是春秋第 ...

  • 简单中国史:③夏代的情况

    古籍中说尧传舜.舜传禹,皆是以德禅位,所谓"官天下",恐怕并非如此.尧.舜能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所依赖的是其氏族的力量,一旦氏族力量有所消长,氏族首领在部落联盟中的地位也跟着有所升降 ...

  • 简单中国史:⑤西周的情况

    <史记·殷本纪>载殷代几经兴衰,后来传到武乙,就是纣的曾祖.武乙也是个暴君,<史记>载他"猎于河.渭之间,暴雷,震死".事实大概并非如此,殷君的领地在河南东 ...

  • 简单中国史:⑥东周的情况

    周幽王宠爱褒姒,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为<史记>所载,但是并不可信,关于褒姒的身世,<史记>的记载也颇为传奇,也不可信.但是褒姒其人或许有,周幽王因宠爱偏室而引起宫廷动乱的事也颇合于 ...

  • 简单中国史:⑧春秋霸政的情况

    <史记>所称春秋五霸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这是五位武功强盛的君主.其中宋襄公昙花一现,武功不彰:秦穆公称霸西戎,东向为晋所阻,对中原事务少有影响:楚庄王则始终是诸夏之敌 ...

  • 简单中国史:①中国人起源时的情况

    关于人类的起源,现代比较流行的是单地起源说,大约在距今20万年前,古人种在东非的一支发展为"智人",也就是现在所有人类的祖先.大约在距今5.6万年时,智人开始从东非向外界迁徙.这个 ...

  • 简单中国史:②中国古代史早期的情况

    任何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向上追溯最远就是其远古的神话和传说,神话传说虽然不能确信,但其中到底留有一些真实历史的线索.此事好比一个人虽然无法说清自己极幼小时的事,但在他的记忆中却留有那些事的影子.中国古代 ...

  • 简单中国史:④殷代的情况

    早在清末的时候,河南安阳小屯村附近就有农民从田地中挖掘出带字的甲骨片,这种甲骨文字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从其中就考证出小屯其地就是古籍中所谓的"殷墟".到了1928年,中国学界始对殷 ...

  • 简单中国史:⑨战国时代的情况

    春秋时代的社会发展,使早期只有一城一地的诸侯国膨胀为有很多城池.地盘广阔的大国.为了管理广阔的领土,各诸侯国就又各自分封其大夫.天子式微,诸侯各行其是,诸侯式微,强势大夫亦各行其是,所以到弭兵之会时与 ...

  • 简单中国史:⑱秦楚之际的情况

    秦政之失在苛法虐民.在战争环境下,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政府的法令自然严峻,而到了和平时代,再行战时的法令则不免残酷了.秦国法令在战国时即以严苛著称,不过秦人民风质朴,较能忍受,且秦法奖励耕战,秦人能在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