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中国史:⑦春秋初期的情况
天子是古代国家的政治重心,也是封建法理的代表和维护者,现在天子丧失了威望和力量,自然要造成政治失衡,封建法理也失其作用。在诸国分立的政治环境中,失去了法理的约束,祸乱自然要接踵而至了。东周政治失序的第一个乱象是诸侯国内乱。前712年鲁桓公弑鲁隐公自立,这是春秋中诸侯国篡弑的第一例。其时周、郑已经交恶,宗周无力惩罚鲁桓公,郑国则立即承认其合法地位。此后十数年内宋、晋、陈、郑、卫诸国皆发生篡弑犯上案件,而外界并无力量可予干涉。法理失效的第二个乱象是诸国兼并。在周初的时候,每个封国的人口和疆域都很小,其大者不过百里,小者不过一村镇。所以周的天下才能容下百余个封国,而每个封国还可以频繁迁徙。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和农耕范围的增长,各诸侯国都有所膨胀,进入东周后,中原地区已经容纳不下原有的封国,这样诸国兼并就是必然的结果。不过在封建体制中,天子作为共主总是希望侯国越多越小为好,所以封建法理最忌兼并。而一旦天子失势,法理无存,各国即使为了自保也不得不吞弱以图强。《春秋》载周代诸侯国数50余个,《左传》载诸侯国数170余个,其中有地理位置的139个,而后世知名者不过十余国。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统计,楚并国42,晋18,齐10,鲁9,宋6,由此可知春秋时代诸侯兼并之烈。
内乱和兼并使封建体制陷于瘫痪,这样就又引起了外患的问题。从上古时代起,人类的聚居地遍及中国各地。人们各依地利谋生业,居住在平原利农之地的就务农耕,居住在山林草原之地的就务游牧渔猎。随着社会的发展,两种经济形式各自进步,又各自催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倾向。周初的封建诸国都是务农的,他们自称“华夏”,而称其他游牧民族为“夷”、“戎”、“蛮”、“狄”。夷、戎、蛮、狄皆是泛指,他们既非四个分立的民族,也与周人并无明显的血缘界限。当时的天下形势是“华、夷杂处”,各诸侯国控制着城市及其周围的农业区,在农业区之外就是戎狄纵横的领域。各诸侯国对待戎狄皆以一般外国视之,既有交攻,也有结盟和通婚。因为农耕事业固守一地,比较有利于财富的积累和文化的保存,所以农耕民族的文化水准很快就超过了游牧民族。到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渐次扩张,戎狄势力被逐出中原地区,于是就变为华夏农业社会的外患。
春秋时代中原诸国的外患在北方者为戎狄。华夏诸国如果团结在天子的麾下,北方的戎狄自然无力侵入。不过此时诸夏已乱,不能合力,北方戎狄乃趁机侵扰。春秋初数十年,郑、齐、鲁、燕、邢、卫、温、晋、宗周等国皆曾遭戎狄入侵。邢、卫、温被戎狄攻灭,晋几不保,宗周洛邑被克、襄王出奔。此时在华夏的南方还有楚国。《史记》载楚人亦是颛顼之后,其早期与华夏诸国必有一些联系,不过楚国并非周初封建体系的一员,所以楚人自视与周平齐。进入春秋后,楚国势力兴起,《史记·楚世家》载楚武王尝谓:“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宗周不肯尊楚,楚武王乃自立为王。“王”是周天子的尊号,中原诸侯最高只能称“公”,由此可见楚国的野心不小。《左传》有“汉阳诸姬,楚实尽之”的说法,则汉水流域的周朝封国大约皆为楚所灭,此亦可见楚国国力之强。华夏诸国内部祸乱频仍,外有强敌虎视,正是“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在这种极端危急的形势下遂催生出齐桓、晋文之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