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医学在诞生和发展初期,都曾经从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吸收和借用了大量的文字或词汇,以便描述相关疾病及其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等。中文“湿”字最初被中医学借用来描述身处潮湿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下人体出现的一类疾病,后来逐渐发展出具有独特内涵的中医湿病理论及学说,本文介绍中医对介绍湿与湿病的认识历史及相关知识。
“濕”由水和㬎组成,“㬎”为两把晾着的丝,表示在太阳下面把丝晒干;“濕”由水加㬎构成,意为未晒干的丝,因此引申出潮湿之意。《周易·乾卦》记载“水流濕,火就燥。”孔颖达解释说“水流於地,先就湿处;火焚其薪,先就燥处。”《诗经·王风》有“中谷有蓷,暵其乾矣……中谷有蓷,暵其濕矣。”的诗句。1973年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出现“索痙者,如産时居濕地久……”的记载。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注解“濕”为“水。出東郡東武陽,入海。”北魏晚期郦道元《水经注》“濕水,出累頭山。”宋代《集韻》解释说“漯?濕三字同,水出鴈門。”明代方以智所撰《通雅》认为“濕溼漯顯以形相借。”可见“濕”字在东汉许慎后才成为发源于累頭山的某条河流的名称。“隰”(xí)字由“阝”(fǔ)加“㬎”组成,“阝”由“阜”字变形而来,本义为土山,故“隰”字指地势低矮的潮湿之地。《诗经·邶风》和《诗经·周颂》腹部有“山有榛,隰有苓。”和“千耦其耘,徂隰徂畛。”的诗句。《说文解字》注解“隰”字为“阪下溼也。”《尔雅·释丘》解释“下溼曰隰……陂者曰阪,下者曰隰。”汉刘熙所撰《释名》解释“隰,蟄也。蟄,濕意也。”而“畛”字是指与“隰”字相反的高坡田地。
《莊子·讓王》记载“上漏下溼,匡坐而弦。”战国至两汉之间成书的《尔雅·释地》解释“下溼曰隰……下者曰溼。”《说文解字》注解“溼”为“幽溼也。从水;一,所以覆也,覆而有土,故溼也。”“幽湿”即渗湿之意,由此引申出“潮湿”。清代《說文解字注》解释“凡溼之所从生,多生於上有覆而氣不渫……今字作濕。”“濕”字的本义是指潮湿,隶变后被写作“溼”,汉代以后“濕”成为某条河流的名称,潮湿之意反“溼”字取代。金文“溼”字由“濕”去掉日字,在下面加土而成,表示潮湿的土地,其出现时间应该晚于“濕”和“隰”。1956年汉字简化后,濕和溼被简化为“湿”,“隰”字未被简化,反而保留有低湿之地的含义。最早将湿与疾病联系在一起的中医文献是成书于战国时期《五十二病方》,该书1973年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中医学著作之一,全书记载有103个疾病名称,其中有“索痙者,如産时居濕地久……”的记载。到了汉代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及《金匮要略》等中医古籍已经出现了大量关于湿及湿病的记载。有学者统计,《黄帝内经》全书共出现“湿”字达141次之多,对湿及湿病的讨论涉及自然界的气候、地理和人体生理、病理与临床各个方面。从医学角度来看,《内经》对湿的认识包括湿、湿气和湿病三个层次。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内经》认为湿是自然界正常气候之一,但太过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则可能成为致病因素之一,故《素问·五运行大论》提出“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湿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内经》认为湿气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在脾和肌肉,故《素问·五运行大论》说“中央生湿,……在体为肉,在气为充,在藏为脾。”湿病:《内经》认为湿病的产生一是感受外来湿邪。《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描述“邪气之中人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素问·太阴阳明论》也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二是由脾虚引起内生之湿病。《素问·五运行大论》提出“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脾……”。《内经》虽未直接提出湿病的病名,但在《素问》和《灵枢》不少篇章中都提到由湿引起的相关病症,主要包括以下症状和体征:① 腹泻下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湿胜则濡泻”,《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湿客下焦,发而濡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风湿交争……注下赤白。”② 肢体肿胀。《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客下焦,发……为肿隐曲之疾。”《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腑肿。”③ 肌肤疼痛。《素问·痹论》和《灵枢·经水》分别说“湿气胜者为著痹也。”“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素问·长刺节论》记载“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④ 肌肉痉挛。《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素问·调经论》进一步解释说“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素问·生气通天论》也说“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萎。”⑤ 肌肉痿缩。《灵枢·九宫八风》曰“犯其雨湿之地,则为痿。”《素问·痿论》也说“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同时记载“民病寒湿发,肌肉萎,足萎不收,濡泻血溢。”
⑥ 头困身重。《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素问·气交变大论》云:“雨湿流行 ……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对湿气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这成为后世中医治疗湿病的用药指导。在《内经》提到的13首方剂中,与湿邪的治疗有关的方剂居然有4首,可见对湿病治疗的重视。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提出与湿相关的概念有风湿、湿痹、湿家等,仲景认为风湿是“伤于汗出当风或久坐取冷所致”,仲景还提出了微发汗与利小便两大治湿原则,以及忌大汗、慎利下、禁火攻等治湿禁忌。仲景根据湿邪及人体体质特点不同分别给予麻杏苡甘汤、麻黄加术汤、防己黄芪汤、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等治疗,开创了中医对湿病辨证论治的先河。仲景认为历节、肾着、胃痞、下利、黄疸、黄汗、狐惑病、浸淫疮等的发生与湿密切相关,如《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并治》提出肾着是因“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难经·四十九难》说“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则伤肾。”《难经·五十八难》最早提出“湿温”病名,其记载“伤寒有五……有湿温……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神农本草经》收录了治疗风湿、寒湿、温热等药物43种,薏苡仁、车前子、泽泻、萆薢、防风、防己、滑石、茵陈、茯苓、猪苓、秦艽等至今仍是中医用于除湿的常用药物。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记载与湿相关的疾病有湿疸、湿癣、湿疥、脚气病等,唐代孙思邀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脚气病是由于久坐久立湿冷之地、或汗出当风取冷所致。宋代朱肱《类证活人书》对湿病的论述极为详尽,对湿病治疗提出了一些新颖而独到的见解,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所创白虎加苍术汤一直为后世所习用。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中提出湿邪致病具有隐袭性及广泛性的见解。金、元时期医家对湿病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内生湿邪的认识上,李东垣在《医学发明·脚气论》明确指出“盖湿之害人……有二焉:一则自外而感;一则自内而致。”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论风热湿燥寒》中提出“湿病本不自生,因于火热怫郁,水液不能宣行,即停滞而生水湿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提出“伤乳过多,反从湿化。”和“白术除脾湿”的论点。朱丹溪在《丹溪治法心要·湿》中提到“东南地下,多阴雨地湿……西北地高,人多食生冷湿面,或饮酒后寒气怫郁……”认为湿邪致病与环境及饮食习惯有关。
明代张景岳对湿病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景岳全书·传忠录》提出湿证产生“若道路冲风冒雨,或动作辛苦之人,汗湿粘衣,此皆湿从外人者也。如嗜好酒浆生冷,以致泄泻、黄疸、肿胀之类,此湿从内出者也。”《景岳全书·湿证》列举湿证的临床表现“在肌表为发热,为恶寒,为自汗;在经络则为痹,为重,为筋骨疼痛,为腰疼不能转侧,为四肢痿弱痛;在肌肉则为麻木,为肿,为黄疸,为按肉如泥不起;在脏腑则为呕恶,为腹满,为小水秘涩,为黄赤,为大便泄泻,为腹痛,为后重,脱肛,疝等证。”他还提出临床辩证主要是分清湿热和寒湿,对湿证治疗“在上在外者宜微从汗解,在下在里者宜分利之。湿热者宜清宜利,寒湿者宜补脾益肾。”清代医家陆子贤在《六因条辨·伤湿辨论》中提出阴湿和阳湿的概念,“阳湿者,胃热恒多,即为湿热;阴湿者,脾阳必衰,即为湿寒。”陆氏所说阳湿、阴湿与张景岳所言湿热和寒湿并无本质区别。清代温病学派对湿邪致病的病因、病理、治法、方药都有较大的发展和补充,薜生白在《温热经纬·湿热病篇》全面论述外感湿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辨证治疗方法,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湿》从外湿、内湿两方面阐述了湿邪致病的机理,在《温病条辨·中焦》中提出寒湿或湿热“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伤脾胃之阴者十居一二”的观点。从上述对湿及湿病的认识历史可以看出,传统的中医湿病学说认为湿既有外来,又有内生;既可单独致病,但更多是与风、寒等合而伤人。无论外湿还是内湿,对人体脏器和组织的影响主要是脾胃和肌肉、四肢等;人体患上湿病后,因体质的不同会出现寒化和热化两种不同转变。湿病因湿在肌表、经络、肌肉及脏腑不同可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和病理体征。传统的中医湿病学说是一个包罗万象、庞杂混乱的体系,现代中医学试图对相关概念进行规范。从2000年以后出版的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来看,王树谦主编的《中医内科学》在外感病证下列有“湿阻”但未明言其究竟是病还是证,张发荣主编的《中医内科学(2004版)》在外感时行病证中列出“湿温病”但又未收录“湿阻”,张伯礼主编的《中医内科学(第10版)》仅在总论中提及外湿证和内湿证,湿阻及湿温不见踪影。从近年颁布的相关中医标准来看,2019年颁布《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在列有湿淫证、脾虚湿困证、寒湿困脾证、湿阻肠道证、肝经湿热证、肝胆湿热证及湿阻气分证等多个证候,在外感病下列有湿温一病。2020年11月颁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1部分:疾病》在外感病类下列有湿阻病和湿温病,在《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2部分:证候》下列有风湿证、寒湿证、暑湿证、湿热证、湿浊证和痰湿证等多个大类,提及与湿相关证候多达240多种。综上所看,笔者认为中医学中湿及湿病的概念至少包括已下四个层次的涵义。第一个层次是病因学意义上的湿,包括外感和内生两种。外湿作为外来的“六淫”致病因素之一, 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或久居湿地而成;内湿属“内生五邪”之一,是机体脏腑功能失调形成的病理产物。为避免概念上的混乱,建议将外感者称为“湿邪”,而内生者称为“湿气”。第二个层次是病理学意义上的湿证,主要是《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所列风湿证、寒湿证、暑湿证、湿热证、湿浊证和痰湿证等,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各种综合征,可出现在痢疾、痹病、痿病及湿阻等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第三个层次是临床上因湿导致的某些疾病,常见的有湿阻病和湿温(瘟)病等。湿阻病是一种因环境潮湿,湿邪侵及脾胃,气机不利所致外感时令性疾病;湿温病是因湿热邪毒,经口鼻而入,蕴结中焦,阻滞气机,湿热熏蒸弥漫所致的一种温疫病。第四个层次是因湿引起的各种湿病或湿证的某些临床亚型,如《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提及除风湿证、寒湿证、暑湿证、湿热证、湿浊证和痰湿证等的其他各种湿证,这也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遵循的依据。从概念上说,由湿邪或湿气阻滞引起的病症都可称为湿阻证,根据阻滞部位不同有湿阻经络、湿阻脾胃、湿阻三焦、湿阻募原、湿阻气分等的区别,根据合并其他病邪或发病后的病理反应则有风湿证、寒湿证、暑湿证、湿热证、湿浊证和痰湿证等。湿阻病是一种外感时令性疾病,《中医临床疾病诊疗术语》对其定义是因环境潮湿,湿邪侵及脾胃,气机不利所致,临床以头身困重,肢体酸楚,纳呆,脘痞、腹胀,倦怠等为特征的外感时病,故又称伤湿、冒湿等。一般认为,湿阻病相当于现代医学夏季胃肠型感冒以及急性消化道感染、肠伤寒或副伤寒等疾病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
“湿温”一词首见于《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温病,有热病……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中医临床疾病诊疗术语》对湿温病的定义是因湿热邪毒,经口鼻而入,蕴结中焦,阻滞气机,湿热熏蒸弥漫所致。临床以身热不扬,脘痞、腹胀,神情淡漠,舌苔腻,脉缓,玫瑰疹或白(疒咅),左胁下痞块,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的温疫病,故又称湿瘟。(夏秋季形成大范围流行的湿温病,称为湿瘟病。)一般认为湿温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感染性腹泻、伤寒、副伤寒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多发于夏秋季节的感染及传染性疾病。
参考文献
1、张新俊;释殷墟甲骨文中的“溼”及相关之字;中国文字研究;2014年第2期。
2、王东坡,王琦;“湿”义源流考释;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第24期。
3、李连成,刘秉昭;湿病源流;中国医药学报;2001年第05期。
4、孙天福;《内经》 论“湿”述要;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次血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5、郭明阳,呼永河,刘德芳;略论《内经》湿邪致病及其病机演变;国医论坛;2015年第30卷第1期。
6、唐雪春;试述《金匮要略》论湿病的特点与不足;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7、郑丽,王新佩;《金匮要略》论治“湿病”方证研究;201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集;中国知网。
8、韩燕,张思超;薛生白《湿热病篇》论治湿热病思想研究;2010年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集;中国知网。
9、李连成,路志正;湿阻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医杂志;1992年第6期。
10、苏新民;湿邪的现代研究;江西中医药;2004年第4期。
1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1部分:疾病(修订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
12、王树谦;《中医内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