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虚了,如何防止虚不受补?

01

脏病多虚

一谈到养生,不少人直接就联想到「进补」,花式补品齐上阵。实际上,补是一门学问,补哪里?应该怎么补?如何把握好度,让身体更好地吸收?都值得好好研究。

中医认为:“脏病多虚。”“虚则补之”,五脏亏虚就要补。

中医又讲:五脏藏精气,宜充盈,不壅滞。指的是,补五脏令其充盈,但注意防止纯补、峻补、壅补,要补中寓通,消补结合,维持动态的平衡,补益之后能“为我所用”。

那么,针对五脏的亏虚,如何补中寓通,更好地进行防病、治病?

02

补中寓通:心、肺、肝

〔 养心血 〕

心主血脉。心血一旦亏虚,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的问题就随之而来。这个时候就要补养心血,令心血充盈。

为防止纯补,在用药时,以滋养心血的药物为主,佐以活血之药。既补血,又活血,就能令其动起来。

〔 补肺气 〕

常年咳嗽、气短,受凉就加重,这都是肺气虚的症状表现。

肺主宣发和肃降,因此补益肺气时,要顺应肺的特点,佐以宣降之药,让补的肺气,该升的升起来,该降的降下去,令气各循其道。

〔 补肝血 〕

肝血亏虚,不能滋养筋脉,常常容易出现肢体的震颤。

肝血要在肝的疏泄作用下完成,因此在补养肝血时,需要辅以疏泄之药,令补的肝血动起来。

03

补中寓通:肾、脾

〔 补肾 〕

肾虚分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亏虚等等,补肾时,合以充和阴阳之品。

补肾阳的代表方剂为「金匮肾气丸」,方中附子和肉桂性温,还有三味补阴药、三味泻药;补肾阴的代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也是三补三泻。

〔 健脾 〕

脾气主升,脾虚时,在健脾的同时,要配以升阳的药物。健脾最具有代表性的方剂就是「补中益气汤」。

方中:黄芪补气,白术健脾升气,升麻升脾气,当归阴中求阳,柴胡疏肝。肝通过疏泄,调畅全身气机,脾气要想升起来,疏肝很重要。(原方请参考《讲透方剂》第72节「补中益气汤」)

综上所述,五脏的补养,需顺应脏气的运动特点,辅佐以相应药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