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精髓——“无”和“反”,你怎么看?
道作为万物之主是一定要以“无”的形式而存在的。为什么呢?如果道是有,同时又是万物主,那就是生而有、功而居了。也就与老子思想的基本主张相背了。
在元宵道观的老子雕像广州,中国
老子讲无为是治理天下的最佳法则,是要统治者在功于万民的同时,不争居高位,不称孤道寡,不过奢华淫逸的生活,与百姓同衣同食,以自隐为务。
现实中的统治者无不争高位、聚敛财货,过着奢靡淫逸的生活。而老子认为天下之所以纷乱难治,最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权力、财富、奢侈多欲是破坏社会团结最根本原因。
权力使社会组织分化为高贵与卑贱两个对立阶层,财货使社会组织分化为贫穷与富有两个对立阶层。奢侈淫逸使社会分化为安逸与艰辛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有分化就要有对立,有斗争。
社会愈发展,权力、财货就越集中,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下层民众为了争取生存空间和自由,必然要推翻旧的统治势力。社会因此发生重组,新的统治势力借机建立。
每当新的社会统治势力初建时,统治阶层较能注意平民阶层的权益,采取有效的措施抑制土地兼并,减缓贫富两极分化的速度,来缓和阶级矛盾。但伴随着社会发展,中央政权多不作为,导致权力、财富集中的速度加快,阶级矛盾加深加重,社会便逐渐进入动荡之中。
更新的统治势力借机发展,社会又重新进入更新一轮的重组进程。直到新的统治势力取代旧势力,社会才又得以进入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中。
秦汉至明清的王朝循环实际上已经证明了权力与财富对社会团结的破坏作用。老子早己预见到这一作用,所以主张在社会上根除权力与财富这些事物。所以老子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政治纲领。
这些施治政策其核心目标就是要在社会中消灭权力、财富和淫逸生活这些事物,根除导致社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根源。帝王有治平天下的功劳,但不争居高位,天下便没有君主这一最高权力代表,不尚贤便没有官僚阶层,没有统治阶层,天下便没有高贵卑贱的分化,社会组织中便实现了人人都拥有相等的政治地位。
统治者不带头敛财货、享安逸,私有观念就不会发生。没有人会将财货视为私有,社会上便没有私有财产这回事,社会成员中间也就无所谓贫富。这样,社会组织中便实现了人人享有同等的经济地位。也就不会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鲜明对立了。
这样社会组织才能真正实现太平清静的目标。为了说服现实中统治者采纳这些政治措施,老子不得不制造“道”这一概念,宣称它作为天地万物之母,但又不被人们经验,即以无为存在形式。
道是万物之母,说明它功于万物。但它居无不居有,也就是不争居万物之上。衣养万物不为主,功成而不名有,反以“无”卑微存在,不欲万物知己。道的这一品德,老子概括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也就是老子所玄德,玄德就是天道之德。
天是无为的,世界中哪有大过天的。天都以无为为德,人主何以逆天而为呢?这就加强了说理的力量,这是老子讲道,讲玄德的根本目标。这个目标下,道只能是无,如果认道为有,就是生而有、功而居了,就与现实中的君王一样有为了。
老子除了讲道无为,还讲了水利万物而善上的特性。水利万物,所以水于万物功莫大焉,但是水却没有因为自己功于万物而争居万物之下,反而总是流下最低洼处,处众人之所恶。水的这一德行,也符合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的定义,故称水之德几于道,即水的品德最与道的玄德接近。
老子讲,如果现实中统治者采取无为的政策治理天下,天下便将进入到一个叫“无名之朴”的状态中。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无名之朴具体是怎样的一个状态呢?这就是经文第八十章的内容了。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这个状态下,非常类似于人类社会初期,结绳记事时代的纯朴状态。这两个状态之间也存在有本质的区别,结绳记事时代的纯朴是人类社会自然的状态,但无为之朴的状态则人为实现的,是经由圣人治理而得的。这样,人类社会从结绳记事的纯朴出发,经过圣人的治理后,又重新恢复到与它非常类似的“无名之朴”中,这就是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