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森 | 论教师教学研究的价值意义

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都离不开教学研究,那么教学研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活动(过程)?它又是如何助推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的呢?在多年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教学带头人和教学名师的工作中,笔者对此进行了思考。

 一、有行动,缺反思

教师职业的特点是行动,善于行动是教师的一大优点,不少教师包括优秀教师都特别会“做”会“教”,但却缺乏对自身“做”和“教”的反思,没有养成反思的习惯,凡事做了就算完了。

教学研究过程其实就是教师的自我反思过程!

为什么反思这么重要?因为行动有合理和不合理、合规和不合规、有效和无效、高效和低效之分,反思就是对自身行为的性质和效果进行分析,包括对行为的动因进行追问。反思会提升行动的理性色彩,增强行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笔者在与中小学教师做行动研究时,发现最有价值的反思就是探寻行动的情境性与普适性,就算是合理合规有效高效的行动也未必具有普适性,可能只是对特定或特殊情境的一种应对,并不具有迁移性和推广性。这样的反思有助于厘清行动背后的逻辑依据,并使教师超越自己行动的局限,从而拥有更开放的视野、更理性的格局和更从容的心态。

总之,反思使教师有勇气呈现和面对真实的自我,美国教育家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的作者)强调,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反思是一种自我对话、自我审视、自我诘难,这是一种充满德性的专业的自我认知过程,反思是通往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的必经路径。

二、有思考,缺思想

教学过程是个复杂的系统,思考是教学有效运行的必备要素。优秀教师都是有思考力的教师,正是基于自己的思考,他们形成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教学见解、观点、判断和想法,以从容地应对和解释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但是总体来说,他们的思考不够系统、缺乏深度,因此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诞生精彩的观念!”教师教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就是形成自己的思想!如果说教学过程是“转识成智”的过程,那么教师教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把思考及其想法提升为思想的过程。

笔者在指导中小学名师的过程中,就是以“思想”为主线为中心组织各种各样的研训活动,能形成自己的思想是名师专业成熟的标志。没有思想,即使有再多的荣誉再高的职称,发表再多的论文,作了再多的报告,在专业上依然是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名师和教育家型教师的专业归宿就是自己的“思想”。

从思考到思想,最重要的是理论的滋养。不少优秀教师专业发展出现所谓“优后固化”(停滞不前)就是因为缺乏理论的滋养。教师做研究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让理论与自己的思考不断地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逐渐地形成和构建自己的思想。

三、有经验,缺概念

经验是教师的财富,经验的丰富性、独特性、有效性甚至是检验优秀教师乃至名师的主要标志。教学经验也是教学理论发展的主要源泉,总结、提炼教学经验一直被视为教育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和路径,特别是对中小学教师而言,离开了经验,或者说没有以经验为根基的研究就成了“空中楼阁”,教学研究实际上就是对教学经验的改造、提升和抽象化、系统化,说到底就是“概念化”!教学经验是教师教学研究的起点和前提,概念化是教师教学研究的路径和方法。

那么教学经验究竟指什么?概念化又是如何实现的?就过程而言,教学经验是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经历”“体验”“积淀”,就要素而言,教学经验表现为实施教学活动和应对教学问题的各种做法、技能技巧、策略招数。经验的积累和成熟会使教师对教学达到一种“条件反射”式的反映,或者说“得心应手”的境界,这个时候的教师就会变得自信,特别有职业的尊严感和幸福感。但是,它也容易使教师产生满足感和依赖感,从而止于经验,这样就会导致教师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固化”,经验反倒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樊篱”。

基于经验超越经验,这是经验总结研究的门道,以往的经验总结过多停留在“萝卜煮萝卜”的层次,仅仅到达系统化整理的水准,只有概念化才能实现经验的升华和增值。

对一线优秀教师而言,能否找到或发现一个让自己眼睛为之一亮的概念,是专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这是教学研究过程中最令人焦虑又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李吉林因为找到了“情境”,王松舟因为找到了“诗意”,于永正因为找到了“儿童”,其教学经验一下子亮起来、鲜活起来。概念犹如“太阳”照亮了经验,犹如“水”养活了经验。

因为有了概念,经验就不只是经验,而是加入了教育理论的大家族,成为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经验总结和提炼的价值所在。有了“概念”,教师的思维方式就不再局限于经验的层面,而是会上升到理论思维的层面。“概念”是根红线,会把教师的相关经验都有机地串起来;“概念”是个大主题,会把教师的相关经验有效地组织起来;“概念”是一种“视角”,是解释和分析教师教学经验的武器。

 四、有问题,缺课题

相对严谨的研究往往是以课题的方式进行的。课题来自问题,任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少教师也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尝试进行解决。广义来说,这个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但是,随着教师的经验积累和专业成长,这样的研究活动会逐步消解,其价值也会慢慢消失。

对优秀教师而言,专业成长和突破的一个重要引擎就是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不仅仅有相对规范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它意味着刻意的持续的思考、探索、行动和论证,这个过程绝不是仅仅为了写出论文,而是对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实际上,不少教师就是因为认真做了课题研究才实现专业成长的“化蛹成蝶”的。

课题来自教师对问题的兴趣、追问和担当。教师只有对问题有兴趣,才会形成问题意识,问题才会走进教师的内心,成为教师思考和探究的对象;教师只有对问题进行不断的追问和检索才能明了问题的价值和意义以及研究的可行性;所谓担当就是教师对问题解决的坚韧和责任,任何有价值的问题都是需要持续探索和攻坚克难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做不了课题研究。

问题是课题的内核,没有问题就没有课题。但课题来自问题又高于问题,课题是对问题的升华、提炼和论证,课题研究因此就相对成为规范的研究,这对一线教师是个严峻的挑战,他们习惯于经验思维和经验总结式的研究,对这种以论证和问题解决为核心的研究感到陌生和恐惧,但是教师思维方式的改造和思维水平的提升恰恰最需要这种研究,甚至可以说教师要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离不开这种研究。

从课题研究的程序和过程来说,首先是设计研究方案,其中前提工作是界定课题研究的内容,明确究竟要研究和解决什么问题,要形成清晰的问题立意;基础工作是了解已有的同类或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找准自己课题研究的聚焦点,同时使自己的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关键工作是提出自己的研究假设,这是研究方案中最具个人创造性的部分,能提出有价值的科学的假设是课题研究的命脉。

其次是开展研究活动,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理论研究的核心是“论证”,能够提出论点和观点并进行证明和辩护,其中最重要的是讲道理和讲逻辑,讲道理就是以理服人,马克思说过:理论必须彻底才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想明白想透彻。讲逻辑就是讲章法讲结构,言之有序,自成一体。

实践研究的核心是“行动”,就是把研究方案付之于实施的活动,从研究的角度说,它的职能是证实或证伪研究的假设,使假设不断得到确认、完善或变更、修改,这是课题研究的基本特征。行动是一种研究性教学实践活动,一方面要遵循教育性原则,体现教学的价值导向,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遵循研究性原则,积极寻找和积累各种教学事实、证据和案例,为研究而教。总之,行动研究是一个融教育和研究为一体的过程。

实际上,教师的反思过程、思想形成过程、概念提炼过程和课题研究过程是相互融合的一个有机的统一的过程,彼此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相成相互促进的过程。教师的教学研究是实现高质量教学的内在机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路径。只有研究的“参与”“介入”,才能不断地改善、改进教学,提升教学的品质、水平和境界,从而使教学成为一种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生命活动,这是实现高质量教学的内在机制。而教师成为研究者,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在对教学问题的不断思索和教学意义的不断感悟之中,生长教育智慧、实现专业提升。

注:本文发刊于《新课程评论》2021/6「专题」栏目。本文摘要、关键词与参考文献等详情见纸刊。

文 / 余文森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

评新课程,论大教育。《新课程评论》设置「名家」「专题」「研究」「纵横」「弦歌」「环球」等栏目,刊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以理性、建设性助力教育发展,展示一线教育教学成果,加强学术交流对话。

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为:42-145。

(0)

相关推荐

  • 教师成长之路在何方

    新课程改革给教育界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而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发展过程.因为教师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者.作为教师,倘若对理论没有充分的了解,对 ...

  • 培养年轻教师的几种有效途径

    教师培训不仅着力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技能,更应着力于促进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为此,年轻教师的培养应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引路子:要根据学校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应先开展集体备课,帮助年轻教师分析教 ...

  • 南京外国语学校以“教学反思”为载体的有效教研活动的实践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教师层面的分析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一讲到教研活动就会觉得没意思,情绪很大,比如说, "对教学帮助不大啦"."浪费时间啦"." ...

  • 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科研

    中小学教师普遍认为其主要工作为教育教学,只要把学生教好了,把教学成绩提高了,就很不错了,没必要进行科学研究.他们觉得,教师主要工作是实践,不可能有什么创新创造,科学研究纯是形式,只会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 ...

  • 论教师教学研究的价值意义 余文森

    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都离不开教学研究,那么教学研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活动(过程)?它又是如何助推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的呢?在多年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教学带头人和教学名师的工作中,笔者 ...

  • 余文森:教学研究如何助推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论教师教学研究的价值意义

    反思是一种自我对话.自我审视.自我诘难,这是一种充满德性的专业的自我认知过程,反思是通往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的必经路径. 从思考到思想,最重要的是理论的滋养.不少优秀教师专业发展出现所谓"优后 ...

  • 余文森:有效教学有三条“铁律”

    余文森:有效教学有三条"铁律" 经过二十多年的学习.实践和研究,我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优质教学,有三条教学规律是绕不开的.甚至可以武断地说,任何好的教学都是有意无意 ...

  • 余文森: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哪些生成误区

    生成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教案在 ...

  • 余文森: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具备以下几个特性: 1.生活性.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 ...

  • 余文森:如何在教学中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其实质就是关注人.关注人(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关注学科(关注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也是教学中一对至关重要的关系,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它表现为乐 ...

  • 余文森:教学主张——打开专业成长的“天眼”

    据我们多年的实践研究,要把优秀教师培养成为卓越教师,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并围绕教学主张开展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可以说,教学主张是迄今为止我们找到的培养卓越教师的一把金钥匙. ...

  • 从问题到课题:青年教师教学研究选题的基本策略

    摘    要:从教育教学实践中选择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将其转化为研究课题,不仅是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其教育科研能力的具体体现.要弄清楚问题与课题的联系与区别,避免将两者简单地等同.在 ...

  • 余文森:课堂中需要处理的几对关系

    提高性教学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教学,它会使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同时,开放知识.质疑知识.批判知识.探究知识.反思知识.创新知识,从而获得智慧的力量-- 正如所有改革都要处理好新与旧.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