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否可以长期进行?多久艾灸一次?只有50%的人才知道答案!

问:我是否还可以继续艾灸?
有位灸友这样留言:最近因为身体不适,开始做艾灸。刚做的几天,艾灸部位大量出汗,同时治疗效果也较为明显。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艾灸部位基本不再有汗液排出,同时症状并未痊愈!请问,这之后还应该继续艾灸么?继续下去是否有风险?
首先,这位灸友随着坚持艾灸艾灸部位不出汗了,说明浅表层的病邪差不多排除,但更多的余毒还在体内,所以症状也没有减弱,需要继续艾灸。
虽然很多灸友都在艾灸,却很少人知道,自己该多久艾灸一次,大多都是乱来的。下面,我们就着这位灸友的问题,来讨论下艾灸是否可以长期进行。
艾灸:因病而异,因人而异!
中医讲究一个辨,不同的人,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也是中医的不可复制性。
那艾灸总有其偏向性,艾灸的特长是什么?
艾灸有其适应症,一般来说,虚证、寒证最适合用艾灸。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实热证一样能用艾灸,这个就不好评价了。
一些慢性病症,只要没有热性表现,比如盗汗,手足心热,心烦,失眠,口干口渴,小便黄大便干燥,这样的,都是适合艾灸的。
阴虚之人适当少灸!
对于艾灸,它是特殊于药物治疗的,对推拿,针刺来说,可以频繁些,特别是一些体虚身多寒的。
其中,阴虚之人艾灸要适量!
阴虚,伤津之人,我们的建议是慎用艾灸、要慢慢适应,防止额外的伤津。
如果要用,一般可以配合的艾灸滋阴穴位如三阴交、太溪穴、涌泉穴,或者是补阴养津的药物,与艾灸起到一个和阳中求阴的作用。
不严重的急性病,发病期一直灸
如果是调理不太严重的急性病或者突发病那就要天天灸了,比如受寒感冒发烧,咳嗽,拉肚子,胃疼,吃坏东西导致的拉肚子,胃疼肚子疼,一直灸到病好为止。
但要注意的是!
如果是需要争取时间的急性病,危害比较严重的急性病、突发病,我们还是建议立刻就医的!因为艾灸作用,尤其是温和灸的作用,是持续的,而不是立刻见效的!这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孩子高度发烧,且难以遏制,我们建议立刻就医。
慢性病,间断的长期灸!
如果是调理体质或治疗慢性病(包括女性科问题),得长期灸。
虽然不需要天天灸,但至少隔天灸一次或者灸一个礼拜内休息1-2天,这样艾灸的效果才会最好。时间不够的,每周也要至少灸2-3次。
所以我们常说,艾灸要坚持,说的就是慢性病!
调理慢性的疾病、症状、或调理体质,这样的艾灸就是要长期做,我们正确艾灸的时候,感觉会很舒服,出汗什么的根本不需要担心,很多都是属于排病反应,说明你的身体正在排毒,说明正气与病邪正在相交,说明艾灸有效,我们需要的是放下对未知的恐惧,坚持艾灸就会看到效果!
总之,艾灸按疗程灸最好!
阳气就是能量,就是天生的太阳,就是手机里的电,没有太阳,没有能量,没有电了,地球会怎样?世界会怎样?你会怎样?况且,我们现在的工作又累,身体过度消耗——
艾灸特殊的短红外射线渗透性很强,可以深入经络补充阳气,疏通经络、激发正气(自愈力、免疫力),所以有时间常给自己艾灸充充电,是大好事啊!
但也要有计划的按照疗程来灸!
如果长期、每天艾灸会越灸越虚!一般来说,肢体部位一个穴位10-20分钟一次,躯干部位一个穴位30-40分钟一次,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耐受度循序渐进的增加单次艾灸时间。而疗程呢,依具体情况来说,可以参考上面所讲的慢性病和急性病的说法。
艾灸要把自己当小白鼠!
建议开始艾灸的灸友可以先多看些资料,等自己了解透彻后,等有把握了,可以用自己做做试验,循序渐进的试试——
艾灸重在体验,体验灸感,所以艾灸时最好宁心静气。
刚开始学习艾灸,都是在把自己当小白鼠来艾灸的,即使你的体质不适合,艾灸也不会造成多大的副作用,感觉不舒服(如燥热)停下来就行了,这说明的是你的灸量够了,以后在慢慢试探性艾灸,总是能找对适合你的方法。
保健养生如何艾灸?
当然也遇到过灸友问,如何在无病的情况下艾灸养生。
我的建议是,如果没有失.眠的情况,可以经常睡前灸一灸涌泉,大概在15-20分钟。此外,每隔15天可以做一次养生灸,如中脘、神阙、大椎、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常用养生穴,每次大概15分钟左右,这个时间一定慢慢适应延长,这是艾灸起效的关机。
但要注意保暖,别空腹,别分心。
艾灸简单,不过艾灸前后的注意事项倒是被很多人忽略,其实这些细节往往会影响艾灸的效果。
艾灸前:刚做完运动出了大汗,或者劳累,精神紧张,饥饿时不要马上艾灸。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温度高于体温。
艾灸时:艾灸时火力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尤其是久病后、或者素来体质虚弱,老人、小孩灸的时候,灸量宜小。在艾灸的时候,忌喝冷水,吃冷的东西,这样做如同给艾灸撤火,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艾灸时最好不要在有风的地方,这样风邪容易进入人体,反而会加重病情。
艾灸后:艾灸后最好补充一杯热水,最好稍稍有点烫嘴的。艾灸后不要碰一切冷的东西,如果要洗手,也要用热水。尤其是有风湿类疾病、寒性疾病的患者。

施灸顺序

《千金方》记载:“凡灸当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先上后下。”这说的是施灸的顺序。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左边,后灸右边。
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依次进行。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所以不可颠倒乱灸,如果不讲次序,后灸头面,往往有面热、咽干、口燥的后遗症或不舒服之感觉。
即便无此反应,也应当从上往下灸,这也和针刺取穴一样,次序不乱,不会遗忘。

少而精

不要急于求成,一次灸过多穴位,灸过长时间。调理某种疾病要严格按照要求去灸。日常养生灸,每次可灸2、3个穴位,一个穴位灸10-20分钟。时间上有4种选择:可以隔天灸或连灸2-3天停1-2天;或连灸3-5天停2-3天;切忌长期不停歇的一直灸,也不要想起来才灸一次。(如治疗急性病,突发疾病则一直灸到病好为止)

封穴

艾灸完一个穴位一定要封穴,封好后再灸另外一个穴位......因为艾灸后穴位都处于开放状态,经络也处于通畅中,如果不把穴位及时封好,会造成寒气更容易入侵,并顺这经络入侵更深,所以封穴尤为重要!每灸完一个穴位,都要进行封穴,以保证疗效。
操作方法:艾灸完一个穴位后,轻轻拍打穴位周边,然后用衣物遮住穴位,这样就达到封穴的效果。

治疗总原则

治疗原则:盛则泄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下陷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凡病属虚寒者多取背部俞穴灸之。
凡病实热者多取四肢穴道灸之。
凡病在上部者,肩俞、曲池、郄门、外关、内关、合谷皆可用。
凡病在下部者,环跳、阳陵泉、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皆可用。

传统有烟艾条

不喜欢艾烟的人群,可能会选择无烟艾条或者电子艾灸。其效果真的不如传统的艾条。
艾灸治病作用的主要机理之一正是来源于近红外线这种具有超强穿透力光线的能量。上海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曾做过实验,发现有烟艾条产生近红外的能量高于无烟灸条产生近红外能量1000多倍!

艾灸火力

1、看舌苔白红:越偏向白色,越可以用大的火力;越偏向红色,越要减小火力,很红的要疏通泻火了,不易上来就艾灸。
2、看舌苔胖瘦:偏胖着,可以大灸;偏瘦者要小灸。
3、看舌苔有无裂纹:无裂纹,可以重灸;有裂纹要小灸,甚至弃灸。
4、看舌苔湿干:偏湿滑,大灸;偏干,小灸但这几种情况会交错存在,比如白苔,但有裂纹。白苔易大灸,而裂纹又不能大灸,此种情况需要个人凭经验拿捏,注意艾灸期间舌苔变化情况,从而调整火力大小。
5、看大便:凡大便偏稀者,易用大火力艾灸。凡偏干者,要小火力灸。大便偏干怕热者为热秘,不易灸。偏干而怕冷者,为虚秘,可以灸。
6、怕冷者,大灸,怕热者小灸,慎灸。但怕冷,而气血亏虚严重,阴阳两虚者,不易大火力灸。虽然怕热,但湿气重者,也可大灸。

避风保暖

“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莫过慎起居”
“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适宜”
艾灸要想有好效果,一定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配合。不要觉得,反正艾灸能养生,能治病,就可以熬夜,可以不注意饮食,可以随便乱来了。如果有这样的想法,艾灸真的帮不了你。
艾灸时穴位打开、毛孔张开,一定要避风保暖,否则容易遭受二次风寒,有损健康。艾灸后一小时内不要喝凉水、碰冷水、洗冷水澡,这些常识很重要。有的人艾灸后吹了风,结果整整两年不出汗,经中医慢慢调理才好。

阴虚火热

阴虚火热是艾灸最大的拦路虎,在古代是禁灸的。现在医学证明,阴虚火热可以灸,只要掌握好方法。但是,非专业人群在自我艾灸时,一定要判断好自己的体质,如果是阴虚火热,又不懂得处理,艾灸很难深入,而且灸后会火上加火,出现更严重的发热、口渴、皮肤瘙痒、便秘、流鼻血、盗汗加重、牙痛、耳鸣等症状,自己会惊慌失措放弃治疗。
所以,最好请中医先滋阴清热再进行艾灸。一般阴虚火热人群在艾灸治病时,往往最后要加上艾灸足三里、太溪、涌泉等穴位引火下行,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艾灸。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