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数字遗产”,何安放?
文/陈根
数字化社会的降临,让数字遗产的处理成为了全球的新近难题。当前,各类数字账户已经深度嵌入人们的生活。对数字世界的“居民”而言,数字账户早已超越了工具属性,人一旦离世,包括电子邮件、社交平台账号、博客或其他可能具有重大经济、个人价值的数字账号就将成为个人在虚拟世界的“数字遗产”。
《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0年)》显示,2020年度有10.69%的80后在遗嘱中提及虚拟财产。90后的遗嘱中,这一数字则提高到21.35%,其中不乏微信、QQ等处于模糊地带的“软资产”。
并且,第一批成规模的互联网用户已经普遍在40岁左右,也就是说,即便不考虑早逝的个体,再过20年,数字遗产也将成为摆在社会面前的重要问题。
无疑,数字遗产涉及人格权和财产权,对公民而言具有重要价值,但是现有的案例中,对数字遗产的保护却陷入了困境。在这样的现实之下,数字遗产如何走向,自然成为了社会的聚焦。
数字遗产问题渐上
2020年6月,Raconteur.net公布了一张名为“数据中的一天”的信息图,其中,包括了2940亿封电子邮件;50亿次搜索;4PB数据,包括3.5亿张照片以及1亿小时视频,仅仅是Facebook;650亿条消息,仅仅是WhatsApp,等等。
并且,根据Raconteur的预测,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全面进化,一轮崭新的数据量爆发浪潮还在到来。到2025年的时候,全球互联网用户每天创建的数据量预计将会高达463EB。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也显示,2020年互联网上网人数为9.89亿人,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1656亿GB。有业内人士估量,这些数据能够装满8000万个2TB硬盘。与此同时,创造这些海量数据的用户群体,“新陈代谢”的步伐也从来没有停顿过片刻。
根据BBC的报道,早在2012年的时候,成立仅8年的Facebook就已经承载了大约3000万名逝世用户。曾有研究人员分析部分头部平台用户账号变化情况,认为:到21世纪末或下个世纪初,一些平台生理死亡的数字用户,将超过活着的用户,其数量以十亿计。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逝者留下的数据,也就是“数字遗产”。这些遗产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必须对待的技术与伦理问题。作为数字时代新近的概念,数字遗产主要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网络权益和财产。
数字遗产也可粗略地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物质财产有关的虚拟财产,包括支付宝中的余额、淘宝网店、游戏装备等;另一类是具有人身属性的网络遗产,譬如微博这样的社交平台账号、储存在云端的文件、照片等。
前者与传统财产更为相近,有明显的财产属性,目前已有合规合法的继承流程,一般只需向平台提交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继承人身份证件等相关文件便可顺利继承。相较之下,具有人身属性的数字遗产由于涉及到人格权和网络技术伦理的问题就比较难以解决。
并且,对于“有明显的财产属性”的划分,争议也仍未解决,部分人们认为其既有装备、预存等“硬资产”,也有聊天记录、社交人脉、会员等级等“软资产”。尤其是一些拥有大量粉丝的微信公众号、直播账号,有许多重要人脉的社交账号等,都是投入大量金钱、精力积淀的资源,也应该具备一定的财产属性。
无疑,数字遗产涉及人格权和财产权,对公民而言具有重要价值。从保护用户权益的角度看,讨论数字遗产的归属和继承问题,也已成为互联网时代迟早要面对的问题。
数字遗产,众口难调
不可否认,数字遗产的继承有其必要性。
一方面,数据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商业资源,将数据作为一种财产来看待有一定的合理性。大部分普通人的网络遗产既没有商业价值,也缺乏人际关系价值,准确地说,只能被称为“数字遗物”。但财产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始终是在动态变化之中的,更何况对于逝者家属而言,这些数字遗物或许具有难以衡量的情感价值。
另一方面,按照目前的“游戏规则”,逝者家属被排除在账号管理之外,平台显然没有动力管理这些没有流量的账号,容易使逝者的数字账号成为不法分子窃取的目标。近年来,多家头部互联网公司都曾发生过用户信息遭泄露的事件,而部分平台还曾发生用户闲置账号被用于关注营销号、推广广告等窃用现象。
然而,即便数字遗产的继承有其必要性,但人们对数字遗产的继承依然存在诸多困惑与担忧。日本NHK电视台曾经在《close-up 现代+》节目当中公布过一项调查,55%的日本网民对于“如何处理数字遗产”感到不安。不仅如此,“全然不晓得该拿数字遗产怎么办”的日本网民比例,更是高达95.2%。
在日剧《人生删除事务所》中,一家名为dele.LIFE的事务所专门负责替委托人解决死后的后顾之忧——清理不愿被人知晓的电子数据。这大概是生于互联网时代的人们梦寐以求的服务。
事实上,许多人一想到自己在各个社交平台人格分裂似的发言和自我表演可能在死后曝光,就感到不亚于二次死亡的羞耻。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死前要一键注销所有账号”、“掀开棺材板也要把硬盘格式化”的打趣总是能得到网友高赞了。
在文化品牌“未读”发起的“网上遗产大辩论”中,4683人表示不愿意在离世后让家人查看自己的网上隐私,占调查参与者的83%。但当被问到“希望你的朋友圈等网上遗产被永久保存还是即刻删除”这一问题时,许多人开始犹豫。最终,53%的参与者选择永久保存,47%则希望即刻删除。
人们对数字化的遗物态度不可谓不矛盾,一方面,人们期待保存在这个世界的痕迹和回忆,另一方面,隐私二字像一根针,时刻搅起人们心中的不安。这种不安不仅是对于逝者的,也是对于继承人的——打开一扇去世家人的房间门和破解家人的微博密码,哪一个需要跨越更大的心理障碍?
不可否认,作为互联网的使用者,任何人都不能确保“数字遗产”中的所有内容都适合向亲属公开,更别说许多内容有着具体的语境,脱离语境的理解势必发生扭曲。当然,无论是保留还是删除,对于已经撒手人寰的用户来说,已经没有选择的机会。正因如此,数字遗产的继承讨论才更显得慎重。
数字遗产如何前进?
数字遗产的继承一直充满争议,但各大厂商和平台依然做出了探索“数字遗产”的努力。比如,今年6月,苹果就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尝试提供一个可能的答案——数字遗产计划。用户在账户中添加遗产联系人后,若用户意外离世,被设定为遗产联系人的用户即可申请访问 iCloud 上的相关内容。
该功能的推出,也意味着,苹果将支持用户的“数字遗产”得到继承。该项服务将允许用户在生前指定数字遗产联系人,一旦确认离世,该联系人可以申请访问逝者的照片、信息、备忘录、通讯录、文档等数字遗产。
接着,今年7月,腾讯也公开了“数字资产凭证继承转移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和相关装置”专利。该专利主要包括确定用户的生命周期结束、获取用户的遗嘱、对数字资产统一维护和继承人资产转移等内容。
诚然,《民法典》已经将虚拟财产纳入了遗产的范围,但正如小黑在之前的文章中所说,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虚拟财产如何继承甚至能否继承,都还有一定的疑问。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论是苹果推出的数字遗产计划,还是腾讯的相关专利,都不啻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之一。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当然,这些计划,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需要面临诸多障碍。首先,就是属性障碍。数字遗产特有的占有“双重性”决定了用户一般情况下只有账户的使用权而无所有权,而且用户不具有所有权往往是用户在接受服务之初与社交媒体平台签订的用户条款中明确规定的。
其次,死者和生者存在利益相悖。实现数字遗产继承有可能违背服务商保护用户——也包括死亡用户个人隐私的协议条款。死亡用户社交媒体中存储的不仅是死者自己的隐私,也涉及与死者交往密切的其他在世用户的隐私。
再次,成本障碍。实现数字遗产继承需要服务商保留大量冗余数据,若要求继承者过多必然带来诸多成本问题,这些高昂的成本到底该由谁来承担也是实现数字遗产继承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因此,政府方面需要在民事或网络相关法律法规中完善数字遗产保护与继承方面的制度。通过制度设定标准的契约,降低数字遗产纠纷解决的成本。相关部门可出台明确的规定要求服务商修改不利于数字遗产继承的用户条款,要求其设置数字遗产继承的明确指令,同时保留用户删除所有私密信息的选项。
此外,国内各大服务商制定的用户条款普遍不支持账户的转让,也并没有涉及数字遗产继承的相关规定。因此,服务商或可为在线服务提供主动的选择,确定和尊重用户意愿。
例如,若继承人不愿继续使用账户,可允许其拷贝部分内容,同时要求继承人签署涉及隐私内容的保密协议或针对网络公司的免责协议。考虑到成本问题,可允许服务商在服务条款中表明数字遗产继承服务会收取合理费用。
用户方面,则应给予老年用户更多提示,请其妥善安排死亡后的社交媒体账号。用户自身也应培养数字遗产保护意识,在生前准备好遗嘱或资产清单,交代想保留或销毁的数字遗产,然后把已拟备的资产清单放在容易取得的地方,以协助家人或任何指定的继承人。
人们总说,一个人的死亡,首先是肉体的消逝,其次是社会关系的结束,最后是渐渐地被人遗忘。在这个意义上,或许,数字遗产的继承不仅仅是对财产的规划,也将成为一个人不被这个世界忘记的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