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汇】练拳人要想提高练拳效率切记要抓住“五度”
一、高 度
练太极拳的架子可高可低,高架子运动量小,适合于初学体弱多病者;低架子运动量大,适合于身强力壮年青者,对习拳者来说,架子的高低因人而异,不可勉强,只要习练者感觉舒适即可,不可教条,个体差异是前提。需要注意的是在练一套拳的过程中应保持架子高度不变,尤其在同一个式子中,切记忽高忽低。保持相对稳定的高度,就是保持稳定的运动量,就是保持骨、肉、筋膜、内、外之间稳定的气血流通。当然在低架子练功时,能保持稳定不变的架子也正是习拳者吃功夫、长功夫的时候。
二、速 度
太极拳的速度初学宜慢,学后稍快,快后复缓,分为三个阶段。老架拳以松、慢、圆、匀为主;习练速度总的原则是:“慢”不可“呆滞”;“快”不可“错乱”。一般打一趟拳需要20~40分钟,具体时长可根据自身运动量而定。
三、角 度
角度就是方向。太极拳,手之运动有“八方”,足之运动有“五步”。具体练拳时,可随机而变。但是当起势方向确定以后,各势方向也都相应确定了。练拳必须按照各势规定方向,不可任意偏转。
所谓太极拳的方向,包括两脚的相对位置,脚的方向,上体的方向,面部所对的方向,动作的走向,眼神观察顾盼的方向,两手相对的位置,手指、手心所对的方向等等。
练太极拳时,扣脚、摆脚、转腰、迈步、落脚、出手,方向都要合度。一般不动步转身时,最大不能超过45度,超过45度,就需要配合脚的摆、扣。
四、幅 度
太极拳拳架舒展大方,气势庞大,立身中正,支撑八面。一般初学者,先求姿势开展,以松筋骨、活气血;再研究由开展而紧凑,达到拳论要求的“无过不及”、“过与不及”皆失重心。
手臂伸出以将直未及为度,弓步的蹬腿以将直不挺为宜。“劲以曲著而有余”,手臂未直而力有余。双臂和双腿都不可直挺挺的,但也不可缩手缩脚,弯腰驼背。否则,本应“神如扑鼠之猫”,倒成了“畏猫之鼠”。尤其青少年,伸展开阔为善,亦不可强调含胸。片面理解含胸拔背,练久会成弯腰驼背。
五、柔 度
太极拳以松柔见长,要求身体任何部位都要轻松、灵活、舒展,周身骨节须自然松开,即所谓“周身轻灵”。
“松”是太极拳长期追求的练功状态,“圆”是太极拳“松”的体现。能够做到“松圆”,才能真正达到太极拳要求的柔度。
从这里访道之书院
书院地点:合肥市大蜀山北麓——大蜀山北门口沿环山路向西500步,驾校院内。(可百度“道之书院”)
乘车模式:地铁2号线到“大蜀山站”下C口上,沿“半边街”走到大蜀山北门口;或公交车到“大铺头站”下,往半边街方向走。到山门前向右转,经合肥市社会主义教育学院(党校)门前向西200米驾校大院内。
自驾模式:长江西路转玉兰大道,转环山北路,至军源驾校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