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志:秋江待“渡”

秋 江 待 渡
元代画家钱选《秋江待渡图》,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中间部分是如镜的江面,空阔渺远;远处乃是绵延不绝的群山;近处,红树一簇,树下有几人引颈眺望,而江面上隐隐约约有一叶小舟,那就是待渡者的希望。江面空阔,小舟缓缓,似渺然难见,它和人急迫的等待之间构成强大的情绪张力。正是眼前渺渺秋江阔,隔岸扁舟发棹迟。钱选于上题诗道:“山色空濛翠欲流,长江浸彻一天秋。茅茨落日寒烟外,久立行人待渡舟。”
钱选《秋江待渡图卷》(局部)
钱选少有高才,为南宋进士,和赵子昂同列著名的“吴兴八俊”之中。入元后,朝廷征召前朝遗逸,赵子昂被招进京,成赫赫功名,而钱选则龃龉不合,绝然隐居山林。那是一个被扭曲的时代,元代统治者将当时的人分为四等:一等人是蒙古人,二等人是色目人,三等人是北方汉人,四等人是南方汉人。钱选就是这样的四等人。对前朝的眷恋,不正当的文化歧视,肮脏的社会现实,使得有很高修养的钱选痛苦而压抑。但在这时,山林陪伴着他,道禅哲学陪伴着他,艺术陪伴着他。他的画中渗透了灵魂拯救的意味。
这幅《秋江待渡图》,就是他隐逸中的作品。待渡,在中国山水画中是常见的题材。凭舟而渡,是古代人主要的交通方式,尤其是在南方的水乡泽国。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是画家喜欢画的内容。在钱选之前,就有很多人画过待渡的场景。王维有《雪景待渡图》,董源有《雪浦待渡图》、《夏景山待渡图》、《潇湘图》,关仝有《山溪待渡图》,李成有《密雪待渡图》,许道宁有《秋江唤渡图》、《秋山晚渡图》,等等。在钱选的同时代,盛懋也有《秋江待渡图》,此图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元代山水画的杰作之一。但钱选画来却有自己的理解,他虽然画的是现实世界的渡,其实昭示的是精神上的渡,与盛懋的《秋江待渡图》有明显区别。盛懋的那幅名作画的是秋风萧瑟下,陂岸上高树当风而立,树下两人席地而坐,等待渡河,笔致老辣,风味清幽,它与传统山水画追求的意境是一致的,在于静谧空灵、悠远。而钱选的这幅作品除此之外,却寄寓更深的生命体验。画家极力构造一种空灵迥绝的世界,表现人们精神的“待渡”——画家以为,在这喧嚣的尘世,有谁不是等待渡河的人呢!
近景处画红树一簇,尤其耀眼,它从整个画面中突出出来,虽不在画面的中心,却是这幅画最重要的“点醒处”。从表面上看,我们可以说,这并非是红树,而是如血的晚霞所映照的。而当我们联系到红树下的人,联系到这人在红树下“久立”,他盼着离开这红树,离开这个狭窄的空间;同时,我们再考虑到一江相隔的此岸和彼岸,我们就知道,画家在这里显然别有寓意,他是以红树象征莽莽红尘,将等待象征着性灵的腾迁,将待渡的过程象征着人的精神期盼。行人目断东南山,这方位也有讲究,东南自是神仙窟,岂可一点尘埃飞,那是仙灵的世界。
渡,就是度。在外者为渡,渡河的渡;在内者为精神的度,度到一个理想的世界中。在佛教中,“度”之一字,非常重要。佛教有六波罗蜜之说,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就是六度。度,就是到彼岸。佛教中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南宗禅的圣经《坛经》通篇就是讲人怎样达到摩诃般若波罗蜜。摩诃是大,般若是智慧,波罗蜜是度到彼岸,它的意思就是以大智慧度到彼岸。在佛门,入佛的弟子要发四大弘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第一就是度不仅要度自己,更重要的是度众生。据说南宗禅的六祖惠能接受弘忍的衣钵,弘忍让他快快离开东山,于是一直送他到九江,在九江渡口,二人上船,惠能说:“我来渡(划船)。”弘忍说:“还是我来渡你吧。”意含师傅度他到彼岸。度尽一切众生,众生有一不成佛,则我也不做佛。这是何等的境界!佛的境界,对我们世俗之人也有极大启发。
不仅是在佛教,每个人其实都是需要“度”的,灵苇一片,渡出苦海。“度”到彼岸,是人永恒的愿望,当然这彼岸不一定是佛教的天国。人的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人生的争斗,人因生活所带来的烦恼,等等,总是在缠绕着人。人需要到彼岸,一个理想的地方,一个能安顿生命的场所,哪怕是短暂的、虚幻的,这样的期望其实是人人皆有的。人是在对彼岸世界的期望中活着。人的期望是提升性灵的重要动力源泉。政治家有自己的理想国,商人有自己的理想市场,庄稼人有自己秋后的期待,作为一个人(不论他是什么样的人),原都有理想,有向往,有等待,生命就是一种等待,理想就是一种性灵的约会。生命短暂,希望长久;人生灰暗,希望光明朗照的理想天国;人世间充满了太多的不顺心、不满意,希望渺不可及的宗教境界;人生如此喧嚣,希望那宁静的空间……没有人不是“待渡人”,期望被“渡”,等待机缘来“渡”。
钱选这幅画画的就是这种性灵的约会。
画家将这样的精神期许放到夕阳下的空阔江面来处理,诗意的气息氤氲其中。久立的待渡人,缓缓地来渡舟,无限空阔的江面,将人们的期许放大,拉长。而最要命的是那彼岸世界的山林宅宇,那样的缥缈,那样的宁静,那样的神奇而不可蠡测。那里有无限的可能性,那是一个渺不可及的世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它所传达的精神与《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期待同一机杼。
此画突出了“客心”,所谓客心茫茫愁欲断。待渡人,是因有欲归处,此处不是栖息地,但有灵囿待此人。寄尘于世,何不是“寄儿”,都是这浩渺宇宙的匆匆过客。这画中就包含着客中思家的浓浓思念。人在路上,独客苍茫螺江上,身做孤云心浩荡。这是就欲渡人而言。而就渡人者来说,嫋嫋秋风吹白波,江上犹有未归客。一客未渡,而舟不能停。舟不止,则欲渡者的希望才不会绝灭,即使是在萧瑟秋风下,即使是苍苍落日时,即使是水漫漫、路长长,只要有那欲渡者,摆渡的人又怎能停下手中的棹?有道是,浩然赋归去,利济吾当任。“利济”,才是一个真正有品位的人的情怀。禅宗中的赵州大师解释赵州桥真意在于“度牛度马”,看到的就是这种“利济。品位和格调,并非是现代文明中流行的装腔作势。

(0)

相关推荐

  • 【校园】(130)|小学五年级作文 家乡的河

    指导老师 刘惠榕 家乡的河 文 /漳州实验小学 陈思潼  在我的家乡,既有古香古色的大土楼,又有美丽动人的云水谣,还有霸气威武的关帝庙.......而这些,都无法替代我心中最美的风景--漳州九龙江.让 ...

  • 风起时,久立行人待渡舟

    每当朝代更迭之际,面对新兴政权的态度,就成为摆在每个文人面前的头等大事:选择与站队,关系着自己乃至族人的命运.不可不慎!而说到选择,选项不外乎三类: 合作 不合作 非暴力不合作 三个选项对应的结果呢? ...

  • 但愿长睡不复醒

    夜游黄浦江,在江风中,静静地看船来船往.颇有一丝秀气. 最近迷上了做梦,人醒着太累了,太多人不愿接受客观的现实,太多人受困于自身的经历,太多人迷醉于眼前的灯红酒绿,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船上,自顾拍照 ...

  • 齐白石山水《秋江红树人家》

    齐白石山水《秋江红树人家》

  • 朱良志:秋江待渡

    秋 江 待 渡 朱良志 「度」到彼岸,是人永恒的愿望.人的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人生的争斗,人因生活所带来的烦恤,等等,总是在缠绕着人.人需要到彼岸,一个理想的地方,一个能安顿生命的场所,哪怕是短暂的.虚 ...

  • 侯明明:国画山水-《秋江晚渡》

    侯明明:国画山水-<秋江晚渡> 尺寸:100cmx50cm(4.5平尺) 钤印:侯明明 创作时间:2013.8.30拍 裱材:未装裱  白生宣 大图版权请到"汇图网"搜 ...

  • 高清国画图片:元画家盛懋《秋江待渡图》赏...

    高清国画图片:元画家盛懋《秋江待渡图》赏...

  • 元 盛懋秋江待渡图

    元代盛懋山水图

  • 明 仇英《秋江待渡图》

    书画文化 书画文化 品位优雅 1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长清 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 <秋江待渡图>,六幅之中唯一的一件由双幅绢料拼接而成的大轴,则充分体现出仇英对老师周臣.以及南宋李唐 ...

  • 唐寅:《秋江待渡》

    丨秋江待渡丨 唐寅 古树斜阳郁木坑, 渡头船火路纵横. 分明缩得蓬壶地, 结个茅茨寄此生. 完 本文编辑:小鱼 素材来源:网络

  •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1501)明 唐寅《秋江待渡图》

    唐寅山水画打破了门户之见,对南北画派.南宋院体及元代文人山水画兼收并蓄,主要学习了南宋李唐.刘松年的院体画派,兼学宋人笔法严谨雄浑.风骨奇峭的风格. 同时参合马远.夏圭的构图和笔墨技巧,并广泛地涉猎北 ...

  • 每日一赏||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1501)明 唐寅《秋江待渡图》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 第1501期:  明 唐寅 秋江待渡图 纽约苏富比2014 成交价90.5万美元 作品鉴赏 唐寅山水画打破了门户之见,对南北画派.南宋院体及元代文人山水画兼收并蓄,主要学习了南 ...

  • ​无声的诗——蔡友《秋江晨渡》的含蓄美

    天已拂晓,告别镇上的小旅店,背着行囊,登程赶路,踏着清晨的薄霜来到江边等候渡船,眼前浓雾弥漫,江面一片白茫茫,天水一色,难以分辨.人们还未起床,世界清幽静谧,悄然无声,正是"水上寒雾生,弥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