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硖石筑城记》
平淡文笔折射悲壮气概——历史背景分析
郁从宝
提要:本文通过对摩崖石刻《硖石筑城记》的文本分析发现,“筑城”只是《硖石筑城记》的显意,而隐意,即战前动员,才是《硖石筑城记》的真正用意。基于这一分析,本文结合“筑城”的片段事实,进一步推知《硖石筑城记》产生的历史背景和英雄人物“寿阳夏松”的主要事功、思想精神及历史意义。
正文:硖石两岸对峙,旧立二城,以为长淮津要,去臈已城。筑东岸,西岸尤榛芜荆棘。今岁,松驰檄总统舟师,攻缴正阳虏巢,给假秋,奉阃令创筑。同都统孙位、都统彭宗立、都统孙应武、率步将士,协力用工,不一月城成,以复版图之旧。咸淳甲戌仲秋朔日,寿阳夏松题石。
全文101字的摩崖石刻《筑城记》,又名《硖石筑城记》,是1274年刻于淮河硖石口(今凤台县硖山口)峭壁上的,纵六尺二寸,广四尺四寸,竖排,八行,行十二、十三字不等,行楷书体,字大如掌,距水面约10米,虽经737年的风雨剥蚀与河水冲刷,仍依稀可辨。2004年,摩崖石刻《硖石筑城记》被列为安徽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73年(南宋咸淳九年、元至元十年)二月至1275年(南宋德佑元年、元至元十二年)二月,南宋与元朝的军队展开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淮西之战。淮西是淮南西道的简称,从唐代开始设立,其地域范围包括今淮河中上游的安徽、河南、湖北的部分地区,其中安徽省的阜阳、六安、淮南,河南省的信阳、漯河、南阳,湖北省的襄樊、随州等10余城市,自古以来皆为战略要地,也是淮西之战的主战场。
在淮西之战中,元朝于淮河岸边的正阳(今寿县正阳关)夹淮筑城,建行院府,成为元军南下的大本营。由此顺流而下几十公里,即为淮河硖石口,便是南宋军队屯军备战,“攻缴正阳虏巢”,阻遏元军南下的一个重要基地。摩崖石刻《硖石筑城记》记录的就是淮西之战中南宋军队在硖石口筑城备战的生动片段。
《硖石筑城记》篇幅简短,文字简洁,而对于“筑城”的时间、地点、人物,“筑城”的原因和结果,都记录得完整、明确。
在“地点”要素中,文中注意联系地理环境和军事意义,如开篇“硖石两岸对峙,旧立二城,以为长淮津要”,一则注明“筑城”之地在“硖石”,二则通过“两岸对峙”显示出“硖石”山险水浚的有利地形,又隐喻“筑城”的目的就是与“正阳虏巢”相对峙,而“长淮津要”则进一步点名了“筑城”的战略意义和南宋军队勇于扼守战略要地,“攻缴正阳虏巢”的雄心和气概。
在“人物”要素中,文中一方面全面交代了我方人员,如“题石”的“寿阳夏松”、如“都统孙位、都统彭宗立、都统孙应武”,再如“舟师”、“将士”、“阃”, 体现了军队的规模和实力;另一方面,还点到了交战对象,即“正阳虏巢”之元军。由此可以看出,夏松对战略形势的分析和战斗目标的设定都是明确无误的,堪称久经沙场、运筹帷幄的儒将。
由“硖石”至“正阳”,舟行无需一个时辰,因此,“硖石”与“正阳”之间形成的战争态势,与三国时期东吴水军迎战北方的曹操大军十分相仿。而夏松“总统舟师,攻缴正阳虏巢”,“率步将士,协力用工,不一月城成”,虽然文中没做任何渲染,但是,将士们协力同心、同仇敌忾的“筑城”场面,跃然纸上,预示着一场激烈的水战随时都可能展开。
从军事视角写作的《筑城记》,名为“筑城”,实为军事形势图和战前动员令。对于字如碗口大小的刻石,将士们无论是在水上,还是在山上、山下,都看得很清楚,从而可以明了战争的地理条件、战争的目标、敌我双方的军事态势以及将士们“筑城”的精神状态。再加上,这个“动员令”由“总统舟师”的夏松亲手所写,同时还点明了其他主要将领的姓名,对于官兵们同仇敌忾、英勇杀敌,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动员和鼓舞作用。因此,《硖石筑城记》是一篇战前动员的檄文。
刻石以明志。《硖石筑城记》还显示了破釜沉舟的英雄气概。这年盛夏,夏松的父亲、淮西安抚制置使夏贵亲率舟师10万,环攻正阳,矢石如雨,激战3日,致使元军的山东都元帅、行淮西枢密院事的董文炳左肩及肋下中箭,最终忽必烈派来了援军,为其解了围,而夏贵则退至寿县的安丰城下。
在这一情势下,一场更大规模、更加惨烈的战斗,不仅不可避免,而且一触即发,极有可能是激烈的决战。而硖石“筑城”及刻石,就是在盛夏大战之后进行的,故“不一月成城”,可见“筑城”时间之紧迫。文中落款“仲秋朔日”即为阴历的八月初一。
然而,在夏贵、夏松父子紧张备战、“硖石城成”、刻石之际,元军先后派出3支主力部队浮汉入江,或渡淮南侵,宋元之间的又一轮大战全面展开。夏贵、夏松父子率部迎战。在阳逻堡战斗中,夏松陷入敌阵,击伤元军将领后,中流矢而重伤,身亡。
整个淮西之战到次年二月便宣告结束。
夏松堪称指挥若定、冲锋陷阵的民族英雄。夏松的牺牲虽然壮烈,然而,包括夏松在内的都统孙位、彭宗立、孙应武以及水师、步兵的事功、英雄气概,除了硖石刻石之外,没有正史的专文记载和表彰。次年,南宋即被元军攻破临安,5岁的小皇帝宋恭宗被俘,1279年南宋结束了历史。谁来为包括夏松等将士在内的无以数计的抗元英雄们,树碑立传呢?因为宋人易主了。
夏松乃夏贵次子,随父共赴前线抗击元军,可谓南征北战。《元史·世祖本纪四》记载:1271年六月“癸卯,宋将范文虎率苏刘义、夏松等舟师十万援襄阳,阿术率诸将迎击,夺其战船百余艘,敌败走。”《宋史》记载:“朝廷以银二万两命寿春措置边防。” 淮西寿春府都统夏松遂奉父命筑硖石城以御元兵。夏松曾任南宋和州观察使,为正五品,殉国后,赠保康军节度使,为从二品,谥“壮肃”。
然而,1275年,夏松之父夏贵,以淮西之地降元,被元世祖忽必烈授之以参知政事行中书省事。而战死在抗元战场上的他的儿子夏松,也随之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这对于夏松及其率领的将士们来说,历史是无情的。
“硖石筑城”及摩崖石刻《筑城记》,虽然只是长达两年之久的淮西之战的一个片段,但是,它折射了整个战争的历史,昭示着整个战争的英雄气概。如今,夏松以及将士们所筑之“城”已经不再,然而,摩崖石刻仍依稀可辨,《硖石筑城记》的文字也已收入相关史志,必将继续昭示淹没在历史烟云中的民族英雄夏松以及将士们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