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后一程,让我走得体面些!70岁退休女教师写下''5个放弃''

对于一些身患绝症的病人来说,抢救可以延长存活时间,但近年来,也有另一种观点慢慢在发声:多数抢救会造成创伤,患者在临终前可能要承受极大的痛苦,生存质量并不高

△资料图

有人认为,患者应该可以自己选择抢救还是不抢救。为了让死亡更有尊严,江苏省老年病医院允许患者生先签署“生前预嘱”

70岁退休教师写下生命的'五个愿望'

在江苏省老年病医院病房里,70岁的退休教师殷惠铭签下了一份生前预嘱:当生命支持只能延长死亡过程时,放弃心肺复苏、放弃使用呼吸机、放弃使用喂食管、放弃输血、放弃使用昂贵抗生素

为什么要签这样一份生前预嘱?殷老师说,一年多以前,老伴肺癌晚期,全家开了一次家庭会议,“老伴说不需要进行任何抢救,最后他平静地走了,不显得有多大的痛苦。”

老伴平静而有尊严地离开,给了殷惠铭很大的感触。患结肠癌六年,她时常思考:人生最后一程,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离开?

殷惠铭认为,在极端痛苦的时候,还要去抢救、切气管,这个是她最不能接受的,“那个时候还要受到痛苦,又不能说,实际上这是伪孝顺,真正的孝顺是不要有什么痛苦,(让我们)平静地离开这个世界。”

于是,与儿子商量之后,殷惠铭决定签下生前预嘱,一旦到了生命末期,她拒绝“有创抢救”, 选择用无创的“缓和医疗”来代替

“让别人来决定你的权利,有的时候是吻合的,有的时候不吻合,可能是相反的。所以,我就想能够自己做主、自己选择,自己决定来做好最后一件事。”殷惠铭说。

对于父母的选择,殷惠铭的儿子叶先生表示,尊重他们的意愿。

医生:把'抢救权'交给病人自己

《生前预嘱》是一份在本人清醒时自愿签署的文件,通过这份文件,签署人可以明确表达本人在生命末期,希望使用何种医疗照顾,包括是否使用生命支持系统,比如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心脏电击等积极的“有创抢救”,以及如何在临终时尽量保持尊严

江苏省老年病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樊卫飞解释:“让患者在状态比较好的时候,就已经把临终时,或不好状态时的医疗处理,提前做一些选择,比如有的病人乐意做的记下来,有的不乐意做的我们规避掉。”

目前,南京多家医院肿瘤科都在推广生前预嘱,把“抢救权”交给患者本人。不过,患者想要签署生前预嘱,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评估

樊卫飞认为:“如果通过专业的处理能够获益,能够延长生命,还是要延长。通过评估以后,(确定病人)已经到了终末,没有很好的办法去延长生命,可以选择让患者更安静、更平缓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

生前预嘱,你能接受吗?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江苏新闻(微信号:jstvjsxw)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