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自我觉察可能是令人痛苦的。” 而这却是突破自我的第一步
我有一个朋友,是一个长得很娇小的女孩子,说话总是温柔。我们是中学时认识的,她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社团活动中总是担任重要的角色,还做学生干部。我们毕业都有四年多了,有段时间没有见面。年后见面,我惊讶地发现她被连续两次破格提拔,已经是部门的中层管理者了。她是如何做到快速提升自己的呢?
另外还有一个朋友,也是个女孩子。她小时候是不务正业的典型,不喜欢读书,喜欢打扮自己。毕业后,她选择了做一个美妆博主,测评产品,研究仿妆,写文章拍视频,有了很多粉丝,还代理了几个品牌,走上了独立创业的道路。
今天我和这两位朋友,还有另外几个优秀的年轻人聊了聊,他们普遍提到了一点:如何应对、甚至“利用”压力,对取得个人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来看他们的分享。
01.
从小我父母就教育我:“要和压力做朋友”
30岁,互联网公司中层管理
我的家庭教育比较特殊。我父母都是军人,也是大学教授,他们一直以“卓越”为目标来要求我。同时,他们尤其注重锻炼我的意志力。我的童年自己觉得并不幸福,严苛的家庭教育让我觉得压力很大。
但还好他们对我并不是一味的批评,他们会跟我说,他们期望我长大以后能够为社会做贡献,能够承担责任,而那将是一个充满压力的过程。所以,他们希望我从小就能够学会和压力做朋友。
后来随着我的长大,我慢慢明白了他们的意思。一般来说,人在压力状态下,会没办法表现得很好,或者受影响发挥不出一惯的水准,或者变得过度紧张反而自乱阵脚,还可能突然脑中空白不知所措。高考就很明显了,压力承受能力差的同学,就会出现失利。
而这些时刻都会打击到人的自信,让人怀疑自己,从而变成一个恶性循环:越不自信,压力越大,越容易失利,越不自信。人生许多重要的分水岭,都是伴随着巨大的压力而来。父母让我与压力做朋友,指的是让我习惯压力的存在,学会在压力出现时对它说:“Hi,你来了,你在这坐一会儿,看着我的发挥哦!”
我的中考高考都超水准发挥。进入工作后,有几年因为公司处于转型期,变动很快,裁员也不少,活多人少,并且都是摸索着开展。很多同事不堪压力离职了,但在我看来这就是我的机遇,我在这样混乱的环境中,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和承担,因此受到老板的赏识。
KY有话说:
人们熟知压力有许多负面影响,但是压力其实是一把有好有坏的双刃剑。压力可能让你在任务上发挥得更好。心理学家Robert Yerkes与John Dodson发现,比起没有压力,有一定的压力可以提升人们的学习表现。
另外,应对压力能让你变“聪明”。压力给我们的大脑带来锻炼。在压力状况下,我们的大脑一方面抵御情绪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以超越日常的状态,用更高的速度和更强的专注来运转。这就给了大脑以提升功能的机会。就跟锻炼身体类似,长期的头脑训练能够让我们的大脑有能力负荷更多、转得更快、专注更强。
根据压力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心理学家RichardLazarus将它们分为“好压力(eustress)”与“坏压力(distress)”。他认为压力好坏与否,和具体的压力源无关,而和给人带来的影响有关。如果一种压力能使得某个人成长,那么对这个人而言,这份压力就是好压力。
02.
大家都说我不行,但我找到了方法建立对我自己的信心
26岁,美妆博主
我从小就叛逆,我不相信别人说的,哪怕是我的父母、老师,我更相信自己的想法。虽然这种不成熟的叛逆也让我走了弯路、吃了亏,但如果我是个听话的孩子,我现在可能已经毁了。
我从小读书不好,读书对我来说很难。老师说我笨,父母说我没出息。但我很喜欢画画,初中老师发现我用来画画的本子,说我不务正业,长大后会吃不上饭、养不活自己、只能啃老。
考大学的时候考的不好,父母也不让我艺考,上了一个大专,也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但是我一直在研究社会上有些什么工作,有没有适合我做的。那时候也开始打扮自己,买很便宜的衣服,有时候还自己动手改一下,学会了搭配和化妆。
我喜欢画画,化妆对我来说很容易,同学们都想跟我学,后来我还学会了仿妆,能把自己和一些明星、影视角色画的惟妙惟肖。然后我就开始在微博上发自己的化妆视频、化妆产品测试。慢慢就有了粉丝,也开始接广告。积累了四五年了,现在收入还不错。
这个过程说起来很简单,其实很不容易。父母觉得我就是朽木不可雕,不务正业;身边的人,还有网上不喜欢我的人,也可能会“喷”我。我觉得能走到今天,最重要的是,我有自己评估自己价值的一套系统。我画画给朋友看,大家都夸我,那我相信我在这一点上有能力有价值。后来从自己化妆一路到成为小有名气的博主,一路上也是这样。因为一开始肯定都只是一些小事,但做成了这些小事,我都会及时肯定我自己。
就是这样一件一件小事的积累,我觉得自己越来越了解自己的能力,也相信自己能够有所作为。很多人之所以迷茫,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尝试过——只有真的去做去尝试,才能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有多行,光靠想是想不出来的。我现在对自己很笃定,我已经知道自己能做哪些事,大概能应付多少。无论身边人再怎么给我压力,质疑我,让我放弃现在的道路去走“正道”,我都能一笑置之。
KY有话说:
自信的人会更积极地应对压力。
在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研究中,实验者Sian Beilock让学生们在观众面前进行数学竞赛,并在赛前和赛后,检测学生体内皮质醇的浓度,用来判断学生的压力水平。研究者将学生分成两组:“对自己能力感到自信组”和“对自己能力感到焦虑组”。结果显示,即使两组成员的数学能力客观上是差不多的,但是自信组的学生压力越大、表现得越好;相反,焦虑组的学生压力越大,表现得就越糟糕。
这可能是因为,对自己更自信的人,在面对造成压力的情境时,更容易将压力源看作一种“挑战”而不是“灾难”。前者会更倾向于关注压力源会带来的好处(比如将竞赛视作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而把困境看作“灾难”的人们,则更关注自己会因为困境失去什么,比如可能发挥不好而丢脸等等,于是他们更倾向于用回避问题来避免自己的损失。
03.
曾经受过的苦,都成为了现在的资源
28岁,刚签约的艺人
我成长经历不顺利,经历过很多不好的事。没想到进入社会后,我会感受到那些经历的正面意义。
我很喜欢唱歌,参加歌手比赛、被看见、让更多人听见我唱歌就是我的梦想。但在我们这个小地方,我的这些努力可以说遭到了太多的恶意。还在读书的时候,就有同学说我“风骚”,报名参赛,被人说我不自量力。女性想当艺人,可能就是会被很多人嘲讽,说我肯定会不惜被潜规则以上位什么的都有。
可能因为很小就明白了人性的复杂,也早就经历过了黑暗,我没有被这些声音打垮。坚持了很多年,去年终于参加了一个比较大型的比赛,也拿到了名次。我知道自己还会继续坚持下去。
KY有话说:
情绪复杂度越高的人,情商越高,抵抗压力的能力也越强。
研究发现,人们的情绪复杂度与情商有关。情绪复杂度越高,越是有利于人们对情绪的理解和管理(Kang & Shaver, 2004)。“情绪复杂度”包括人们情感经验的丰富程度,以及人们对不同情绪进行区分的能力。而情绪复杂度又与人生经历有关。人生经历丰富的人,经历多样,遭遇过挫折和人生变故的人,情绪复杂度高,也更能抵抗压力。
04.
你能不能快速成长,取决于你能多快承认自己的不足
40岁,企业高管。
我的工作中能看到许多年轻人,他们背景都很不错的,都是很好的学校毕业,家庭也为了培养他们投入很多资源。而这些年轻人大体可被分为两类,一类是被优越的背景束缚的,还有一类是真的优秀能够快速持续发展的。
怎么叫被优越的背景束缚呢?就是有些小朋友,因为曾经学生时代的“光环”,又因为从小被家人老师捧着长大,心理承受能力不行。成长嘛,为什么叫成长呢?有不足才有成长。所以成长的第一步一定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但有些小朋友他们受不起批评,本来是很正常的事,你现在环境换了,不一定事事擅长,但有些小朋友他就会因为批评觉得“事情很大”。
然后就会有很多别扭的行为,比如说不去尝试可能会做不好的事,或者自我怀疑出现很多情绪问题。就是内心深处不能接受自己被别人比下去了。
另外一类年轻人呢,我最倚赖的一位90后部门负责人就是其中之一。有一本书叫“钝感力”,我不知道这类年轻人是不是钝感力。他们不会想那么多,总是面对现实。哪里有机会,他们就去哪里,一开始可能暴露出很多问题,但是越有问题,他们越觉得有收获,学得也很快。总体来说,是乐观、自信的孩子。他们能够很快接受自己有不足,随即就把注意力放到提升和学习上去了,很少纠结。
我觉得这种快速接纳自己的不足的能力,对年轻人的发展真的很重要。我们这一代人似乎更容易接受,因为本来心理上都比较自卑,学历、家境都不好。现在这一代孩子从小觉得自己厉害,反而接受起来更难了。
KY有话说:
Kernis和Goldman在一篇强调人需要真实存在的论文里提到,“准确的自我觉察可能是令人痛苦的。换句话说,真实性并不总是令人愉悦的。”
面对自身缺陷、不足时,自然会给人带来剧烈的不安全感。而想要快速成长,则需要学会忍受和处理这样的不安全感。
Kernis和Goldman也给出了他们的建议——正念(mindfulness)。通过这种锻炼,我们能够学习放下对事物、对自己的固有看法,学会“不带评价地看见”。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开始看到从前有意回避的、自己的某些方面;开始愿意听一些过去不愿意听的评价,继而,才有可能处理和从中获得自我的成长。
很多人都说,我渴望成长。但实际上,人们未必如自己以为的那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成长意味着必然要迈出舒适圈,始终站在舒适圈的边缘,尝试向外突破——而这注定是一种很不舒适的感受。
我们想要突破压力实现成长,需要热情,需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爱和专注,需要真实地面对自己和世界。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给年轻的朋友以帮助和启发。
正文到此结束。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尽管在都市生活中,人们常常困在格子间和电脑屏幕之外,有着独自爬坡的压力和孤独,但渴望探索、热爱发现的他们,从不甘向日复一日的生活妥协,他们是压力爬坡青年(Stressed Advancer),在每个不竭探索的时刻,都在自己的热爱里像巨星般闪闪发光。
这同样也是皮爷咖啡所具备的精神,在1966年之前,美国人只能喝被欧洲人嘲弄作“涮锅水”的二战标配速溶咖啡,直到皮爷的到来,才真正改变了人们对咖啡的期待。为了打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好咖啡,皮爷一头扎进烘焙坊,夜以继日、不厌其烦地反复试验,开创深度烘焙,用浓醇、新鲜的手作咖啡掀起一场“咖啡革命”。
恪守小批次深度烘培的工艺,手工制作每一杯咖啡,这份匠心让世人尊称他为咖啡界的“创世巨星(Big Bang)”。创世巨星咖啡豆,正是为致敬皮爷的“巨星”精神而诞生,希望能陪伴更多像曾经的皮爷一样,为所热爱的事业付出去一切的压力爬坡青年共同成长。无论是在每个醒不来的早晨,还是需要咖啡续命的午后,加班熬夜的深夜……皮爷咖啡都愿用一杯品质感满满的浓醇咖啡与你共勉,为你补给源源不断的能量同时,更为无谓追逐热爱的你加冕。
霍姆斯曾说,“一个人灵魂的欲望就是他命运的先知”。心怀向往,则心至无疆,就像皮爷在开拓咖啡事业的道路上,始终坚持着自我的价值评判标准,不被旁人的定义束缚,在成长的路上,你同样也可以像皮爷那样坚持所爱,在爬坡中被不断突破压力与舒适圈,跳脱出千篇一律的标准,成为自己心中的巨星(Be Big B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