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专家喊话:家长千万别逃避这件事!
很多家长都不明白,是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吗?还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孩子心里到底能有什么坎儿过不去呢?
01.
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这起女孩负气跳江事件的评论中,有不少声音指责说:
“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做出这么偏激的事情,也太脆弱了!”
“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干嘛想不开要跳江啊!”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产生自杀的想法,到真正走到行动这一步,其实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自杀不是一种简单的情绪,而是一个从意念、企图、计划到行动的复杂心理过程。”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能疏导孩子的这种情绪呢?
很多时候,作为大人的我们,自身其实都无法很好的去面对死亡这件事。
于是,当孩子可能说出“我不想活了”“我想死”这样极端的话时,家长会吓一跳,然后就是一味地回避和打压:
“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小屁孩一天到晚瞎想些什么!”
殊不知,其实孩子只是在表达一种很正常的情绪,即:
“我写作业写到很晚,感觉很累。”
“今天我被同学误会了,觉得很受伤”
如果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并疏导孩子,慢慢会发现,好像看不到孩子身上有什么情绪变化了。
看不见,并不等于没有。
只是孩子已经不再去向家长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孩子的情绪,不会因为你的压制,就转瞬即逝,而是会反弹的更加厉害。
打压,不正是对挫折教育最大的误解吗?
02.
保护是一个褒义词,
但过度了就是控制
“父母对孩子的保护,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延续。”
曾老师说,宋倩这个妈妈,就是典型的全面控制,她不仅为女儿制定了周密的学习计划,还对女儿课余的一举一动都严加管束,最后导致女儿差点跳河轻生不说,还被诊断为中度抑郁。
的确,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是没有自我意识的,自然需要父母来替孩子做主,吃喝拉撒,样样都得操心。
但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他的主动性也在增强,因此,家长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当孩子有了自己想要做的事,就遭到家长一味打压和控制,这个现象也很常见。
就像宋倩妈妈的饰演者陶虹说的那样:
“大部分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更出色,自己的很多遗憾、没有做好的地方,孩子能比自己做得更好。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不能够真正接纳现在的自己。”
在适应的过程中,很多爸妈太容易把孩子看作一个没有主动性的客体,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能够进行自我选择的个体。
接受过很多咨询的曾老师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个小女孩,从小就喜欢穿各种各样的衣服裙子,家长也给她买了很多,但她从来没有选择自己想要穿哪件的权利。
每天早上起来,她的妈妈都帮她把今天要穿的衣服叠好,放在她的枕头边上。
你可以说这是一种保护吗?
显然不行,这位妈妈的做法,几乎和宋倩一样,都是一种极端的控制。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孩子的自主性完全被磨灭了。
就像《小欢喜》里的英子,她懂得妈妈是为了自己好,却感受不到真正的快乐。
保护孩子是对的,但过度了,也就成了控制。
03.
正因为意识到生命有限,
我们才努力活着
小叶子在后台经常能收到一些同学的留言,看了很揪心:
对此,曾老师说,孩子之所以轻视生命,是因为在中国式的家庭里,普遍都不能够直面死亡的议题,更不必说去谈论它了。
正是死亡教育的缺位,才导致孩子难以深刻理解生命的价值。
那么,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又该如何做呢?曾老师给出了一些建议:
“孩子还在上中班,晚上回来跟我们说,自己的皮球虫死了,还专门举行了一场葬礼。”
这是江苏幼儿园的一个学生家长的原话,家长本以为孩子是在开玩笑,却没想到这是幼儿园专门为孩子开设的“死亡课程”。
来看看这所幼儿园开设“死亡课程”的契机:
“老师,我的虫子怎么不动了?”在一节美术课上,天鹅班的小朋友牟牟突然一声惊呼。原来,他的皮球虫死了。
“孩子们在这个时候,对死亡其实是没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对他们来说,皮球虫的死亡和玩具坏了、气球炸了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甚至也不觉得,自己的这一只皮球虫和地里的另一只皮球虫有什么不同。”
但是通过为皮球虫举行葬礼,可以让孩子们意识到生命的宝贵之处。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真的是一个很美好的时刻。
曾老师觉得,尽管和小孩谈论死亡这件事看起来很残忍,但同时,也会在孩子幼小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
等孩子进入青春期,情绪两极分化时,他一定会想起,生命是怎么一回事?我该不该这么做?
因此,家长不要避讳和孩子谈论死亡。
只有告诉孩子死亡的本质,知道生命是不可重复的,孩子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
曾老师说,如果小孩子好奇心很强烈的话,其实就是一个绝佳的契机,加以正确的引导,才不会让孩子对死亡产生错误的认知,影响到以后的人生。
孩子的负面情绪,是一种很正常的表现。
作为家长,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接纳孩子流露出的“丧”,从而理解孩子的负面感受。
很多时候,孩子强烈的表达不好的情绪,其实正是希望引起大人的注意和关心。
然后,你要相信,孩子自己是可以处理这样的情绪的,如果一味的回避和打压,反而会让孩子和家长产生不必要的隔阂。
有效沟通,是建立在理解与共情基础上的,不是吗?
我们之所以对死亡避讳,或者说恐惧,是因为我们大多都没有经历过这个事情,也就是说它是未知的,所以我们才感到害怕。
但曾老师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理是:
作为成年人,我们自己要能够真诚坦诚地和孩子直面“死亡”这件事。
很多时候,当孩子发问,我们选择哄骗孩子,其实是因为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自己无法面对这个事。直面它,和孩子去交流,能够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现实环境。
因此,安全的家庭氛围很重要,越是可以谈论死亡,孩子越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反而越不去谈,越避讳,带来的危险越大。
否则,孩子慢慢积攒下来的情绪,就像一个气球,是会炸掉的。
正如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所说:“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
只有当人们真正意识到生命有限,才会愈加努力的活着,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