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青与陶理:笔谈《激辩地理教育》

图源:https://www.routledge.com/Debates-in-Geography-Education-2nd-Edition/Jones-Lambert/p/book/9781138672581

陶理(笔谈,所以我们都是用的笔名)有话说:

这篇推送是立青和我的第一次笔谈,我们都希望还能有更多。推送主体内容截取自微信对话框,顺序没有调整过,用青色和绿色分别代表立青和陶理的文字。我和立青在今年才相识,因为“一起读”以及对地理教育研究的兴趣而有了更多的交流。分享我们的对话并不是要说这本书适合所有同行,而是说如果对英国地理教育研究感兴趣的话,这本书可以让你了解到英国做地理教育研究的从业者们是怎么看待一些研究议题的。这本书目前还没有中文版。


1、拓宽地理教育的国际视野

这本书里面的不同议题的辩论都是针对英国地理课程中的现状进行重新审视,从中我了解了英国地理课程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以及现状。

了解到英国的教育(不仅是地理教育)之所以被认为走在世界前列,它也是经历了不少的曲折。

其每一次教育改革都离不开政治、社会、经济的大背景的影响,每一次教育改革都是希望在所在的历史环境中发现问题,让教育更加适应环境。

在看的时候我会不经意地跟中国进行对比,有时候也带有一些立场,就是会产生“我好像更喜欢他们这样…”的念头。

但再想想,理解一个国家的课程还是要基于这个国家的国情的,我还没有对自己国家的地理课程有清楚的认识,就先不比较。

2、理解和认清过去、现在与未来

第一章里写到:“理解和承认'我们从哪里来’以及'我们可能去哪里’是很重要的。”

这本书不仅在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英国地理课程在政策背景下的演变,而且在后面很多章节对不同地理教育问题的讨论中,我发现英国地理教育学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会在讨论一个话题之前,先梳理这个问题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比如在讨论“地方——变化和挑战”一章,会先梳理学术地理和学校地理不同方向的演化,从而更好地让读者理解“地方”作为一个地理关键概念在这两个领域中产生的“鸿沟”。

这给了我一些反思,在我看这本书之前,我作为一个读了4年多地理教育专业的师范生,虽然一直在学“如何教地理”,但是我并没有对我国的地理课程发展史和现状有深入的了解,甚至对与我息息相关的新课程也还没有吃透,大多就是“追时髦”,大家都在讲“核心素养”所以不管是上课还是写小论文都套上“核心素养”等等。

(其实不仅是我吧,我觉得师范生和大部分地理老师都不会意识到要了解课程的历史和走向)。

现在我觉得应该先走出来,宏观地看清楚当下地理教育的定位,再进入这条道路上,而不是一开始就在一条不知道通往哪里的路上盲目摸索。

就好像写文章先写文献回顾,再做自己的研究,也好像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先要上几门学科导论,知道自己的学科是做什么的,再学习。

3、打开了思考地理教育的大门

这本书里面的议题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比如讨论到“学术地理和学校地理存在鸿沟”。

也善于质疑地理教育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比如地理教育中经常夹杂了教师的个人价值观,但应该是要给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的空间。

其实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让我学会用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平时熟视无睹的现象,教育和思考是分不开的,只要思考,就会发现问题,才会想去改变,变得更好,更加可持续。

4、理论功底深厚

不少章节在讨论了地理教育问题中加以教育理论甚至是其他学科理论的解释,加深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比如经常出现Bernstein的社会现实主义理论,在关于“概念”的讨论中还探到心理学、经济学视角。

虽然理论部分我大部分都看不懂,但是我非常欣赏这样有深度的教育研究。

国内的地理教育研究在这方面要借鉴学习一下国外学者的理论功底,让理论和实践之间有更多的对话。

这4点是我对这本书最大的感受,但其实里面每一章讨论都很值得继续讨论~

【陶理先在这里插一句笔谈当下没说的话:我虽然也认同每一章其实我们俩都可以细谈,但我觉得不太合适发在公众号公开细谈,尤其是面对根本没有读过这本书的同行,这样做其实可能引致一些还没读过的人的误读。在对方根本不了解甚至没读过这本书的情况下,所以之后我的回答以能够给其他还没看过这本书做一些预热的设定下分享了我的看法。】

1

我同意你的观点,看得越多、想得越多,越会觉得其实没必要比较,而是要放在情境中去理解为什么走出了这样的一条路。在我看来,英国地理教育研究也有不同的取向以及发展阶段,但就好在,我觉得学界从未停止过思考与争辩

2

大学地理学科作为一个学术名词,中学地理学科作为一个教育术语(我还是更倾向于中学用科目subject,大学用discipline),其实中英两国在地理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有挺大差异的。国内的学校地理教育史我觉得陈尔寿先生的 《中国学校地理教育史略》值得一看,如果想了解课标的话,也可以看2001年的《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地理卷》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get,我之前也找了两篇梳理中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文献看了看,比较短

国内20世纪的学术发展有一系列工具书,2006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的,地理学的是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地理学》

我不太建议想要了解历史脉络的研究者看过早看文章,还是先看书或者史料更合适一点

英国的我想你在这本书里也多少可以看到参考文献里常出现谁,Rex Walford在2001年出版了一本 Geography in British Schools 1850-2000,Norman Graves同年也有一本 School Textbook Research: The case of geography 1800-2000

我所在的学院更是有几个世纪的地理教科书,如果你有机会来,可以联系图书馆管理员借阅

在沉浸入自己研究领域的历史之前,我还是建议你先大概有一个问题指引着你,当然这个问题可能还会在过程中发生变化。但如果没有你的问题,可能你会陷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之中,迷失方向

理清写作者认为的 地方 是什么概念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不说清楚,读者会按照自己的前见,误以为作者也这么想,容易形成更多误读。

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我和你交流,我会说你先说说你以为的地理是什么。那如果是写学术论文的话,你要说你以为的地理是什么。这个你的观点本身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也就要把你的观点受到哪些人哪些文章的影响也写出来会更好一点,这也是为什么学术写作参考文献很多的缘故。

那一章的地方,作者有写到在学校subject和学术discipline中有不同的理解

3

嗯,承认了更多的可能性都可以存在,不同的观点都可以讨论。而学习地理就是一个打开另一种视角的方式。这也和本书其中一位编者David Lambert 在2009年的 GA Manifesto: A different view 一脉相承。

嗯,不仅这本书里有,Stengel 1997年在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期刊也有一篇文章:’Academic Discipline’ and 'School Subject’: Contestable curricular concepts 也有论述。不仅地理教育从业者意识到了,做课程研究的学者也在关注的。

你是怎么做到看完这么多文献和书之后,需要用上时你就能马上想到,然后引经据典的

我之前和你提到的Eleanor Rawling 在她2001年出版的 Changing the subject: the impact of national policy on school geography 1980-2000 有更详细的论述

我毕竟做研究的时间比你长一些嘛,我博士研究的文献回顾都用到了这些书。而且现在困在家中,这些书都在手边。更何况还有一个神奇的文献管理软件叫做 Zotero

Zotero和Endnote一样,但不同的是Z是免费的。而且这些书和文章都对我影响很深,我也觉得很有必要提到。不能让你觉得都是我的想法。

就其实很多人都想过,而且还写出来了,写得特别好,做学术研究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那还得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往前一步,是不是很艰难的

4

先纠正一点:Basil Bernstein 据我所知不是 social realism(教育社会学的同行一般翻译这个术语为 社会实存论,社会实在论)的代表人物。但Bernstein对social realism影响很深,后续如果你开始读Michael Young 2008年后的著作,会逐渐意识到。

不会啊,你会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也会意识到自己做的事情是比你个人要大得多。你一个人肯定完不成,前面那么多很优秀的人也没完成,但学者不就是前仆后继,一直向前推进吗?

自己做的事情比个人要大得多,如何理解?

不是总说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么?你意识到自己是学界的一部分,看得见前人的积累,还能提出自己的思考,让研究更进一步。

个人的生命时长与精力有限,但你在做的这个研究是无限的,从古至今或许还有更长久的未来。

这句话我很喜欢。我一直在评估自己是否有能力去深造,我应该先要找到自己喜欢并愿意用宝贵的生命时光去为之付出的领域,地理教育是无疑的,但是研究地理教育里面的什么,我还需要多看多想才知道

嗯,自己多看多想,也要寻找到合适的文章促进自己的反思,还需要与同行交流,看见更多

我觉得年轻人有愿意献身某项事业,无论学术还是医疗还是其他,都是挺好的,但没有必要认为只有一条道,一种方式,给自己多一点可能性

不要觉得认准了我就再也不能改变,在不断学习思考的过程中,可能你会有其他的想法,也不是不可以转换方向的

就别放弃自己用脑子思考做事的权利,我觉得就挺好了,至于你致力于的方向,可能会变哦

对哦,想起地理学术界有很多带头人,原来也不是做现在的领域的,专业的转变令人吃惊

就像我之前提到的Michael Young,你看他1970年代的著作,和他现在的著作,里面的观点有些本身就是不同了,甚至可以说相悖。

是可以说他打脸了年轻时的自己,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而且人是可以犯错的,可怕的是知道自己错了,或者偏激了,但还要维护自己学界权威的形象,压制另一种声音

所以慢慢来,做学术是个挺长期的事情

这是我目前为止的看法,也并不一定对,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一定有错的地方。只是我水平有限,只能表达到这个层次了。

你说的我都很有共鸣,给了我很多启发

我是觉得只要不是反人类反社会,不违法犯罪,有不同观点就都可以讲道理来辩论啊

打脸的事情我也经常有,但我挺乐意能够打脸的,打脸通常都是有进步的,好过一成不变

哪怕到最后还是各执己见,承认对方在一定程度上有合理性,就挺好了。

哪怕犯错,我觉得意识到了,尽力去弥补,也比固守一开始的观点,要保持所谓的一致性要好

是啊

我会觉得,哪怕人类学了再多历史,思考了再多,面对未来,也依然是瞎子

所以还是多试错,反复尝试,找到合适的方式,会是比较有可能的让人类还可以继续存续下去的

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

嗯嗯,希望更多读者也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也意识到自己可以成为更多可能性的一部分

嗯嗯,希望有人看完你的分享去读这本书~


陶理还有话说:

我们的这个笔谈也是第一次尝试,而且都是年轻的研究者,难免在一些观点上显出我们的稚嫩和浅薄,有的说得也不一定在点上,所做的不过是抛砖引玉。如果有阅读过这本书,但持有不同观点的同行,我们都很期待看到你分享自己阅读思考后的感想,还请不吝赐教。

如果你对这本书感兴趣,应该不是断网状态吧?不妨自己先搜一下(我在文中都已经放了这本书出版社的链接),应该可以看到一些相关的信息,确认自己确实想看,但自己想方设法之后,还是购买不到。或者你目前实在囊中羞涩,买不起这本书,但实在是急着想先看,还请联系同样是穷学生的我。我能想到有一个折中的办法,但就暂时不公开了。

在这样你已经尽力自己先去了解了所有能免费了解的信息的情况下,欢迎和我取得联系,做一个自我介绍,也告诉我你为什么想看这本书,也想和我们交流什么。我不会觉得你是伸手党,我很乐意在你读了这本书之后(或者是在过程中),再邀请立青一起,我们就其中的某个章节笔谈。

言谈之中你应该已经看出我和立青都有这本书了,为什么不能做一个pdf共享给所有读者?还要让人继续自己先去找呢?这样代为制作和发放pdf是违法的,是慨他人之慷,我们如果将来因此吃上官司的时候,伸手问我们索要的陌生人怕是没有一个会站出来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