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针治
泄泻是指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
田老治疗泄泻,主穴多取天枢、大横、上巨虚、足三里等。天枢为大肠募穴,为治疗大肠传导失常要穴; 上巨虚为胃经穴位,大肠经下合穴,可肠胃同治,与天枢相配,可调治肠腑; 大横为脾经之穴,位居腹部脐旁4寸,足三里为胃经合穴,二穴合用健脾胃,助运化。本方治疗作用直达病所,充分利用针灸治病的优势。
田老临床根据辨证不同,选用不同配穴。对于实证偏寒者,加用中脘、关元,并可加温针灸或隔姜灸; 实证偏热者,加用大肠俞,用泻法; 饮食所伤者,加用胃俞、大肠俞; 脾阳不足者,加用脾俞、中脘; 肾阳不足者,加用肾俞、命门、关元; 脾肾阳虚者,在加用补脾肾之穴同时可用艾炷隔盐灸神阙,每日2~3次,每次灸3~7壮; 肝旺乘脾者,加用期门、太冲。另外上述背、腹部腧穴还可加用拔罐法治疗。
另外还有一些治疗泄泻的经验穴: 腹泻穴 (在神阙下0.5寸处)、腹泻特效穴 (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肉际交界处取穴),用艾卷温和灸,左右穴每次各灸10~15分钟,每日灸2~3次。肓俞穴,毫针稍斜向脐中方向进针,采用较强的刺激,对于小儿泄泻疗效较好。
对于虚实夹杂、久治不愈的泄泻,田老常采用穴位贴敷治疗,穴位贴敷方便易行,无痛苦,患者容易接受和坚持。药物组成: 吴茱萸10克,干姜6克,肉桂10克,黄连10克,共研细末备用。穴位选用神阙,每次用1.5克药物加少许姜汁或米醋调成糊状,用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24小时后取下,每周3次,亦可连续贴治。田老临床穴位贴敷所用药物较灵活,不限于上述方药,也可根据患者具体证候配制不同药物,或用一些中成药,如云南白药可用于泄泻日久夹有瘀滞者。
注意: 泄泻必须与痢疾及某些急性传染病引起的腹泻相鉴别,必要时作粪便常规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禁食生冷、油腻之物。
【病案举例】
1.何某,男,51岁,2005年11月9日初诊。
主诉: 腹泻4个月,加重2天。
现病史: 患者4个月前,因饮食过凉出现腹泻,每日2~3次,为未消化食物,未予重视。11月8日因饮冷腹泻加重,至9日晨已大便4次,呈水样,腹部隐痛,无压痛,纳可,小便调。舌淡红,苔白厚腻,脉沉缓。
中医诊断: 泄泻 (脾虚湿滞)。
西医诊断: 慢性肠炎。
治则: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处方: 气海,大横,三阴交,天枢。气海用补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法。
治疗经过: 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5次后大便正常,随访2个月未复发。
按: 患者最初由于饮食生冷,伤及脾阳,水谷不运,出现慢性腹泻,复因饮冷加重病情,水湿停于中焦,下迫大肠,出现泄泻如水样,腹部隐痛,舌淡红,苔白厚腻,脉沉缓均为脾虚失运、水湿停滞之象。本病因虚致实,脾虚为本,湿滞为标,益气健脾乃治本之法,行气化湿乃治标之法。田老取气海益气,气海为任脉脐下之穴,可补益全身之气; 大横与三阴交均属脾经,且一为循经远取,一为局部近取,二穴合用健脾助运化; 天枢为大肠之募,可行中焦之气。几穴合用标本兼治。
2.承某,男,33岁,1995年6月20日初诊。
主诉: 腹泻10年,加重1个月。
现病史: 10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当受凉后即发病,大便不成形,便前腹痛,便后痛减,腹泻日1~2次。近一月,大便每日5次,水泻,便前腹痛。大便常规: 黏液 (+),白细胞3~5个。结肠镜报告: 乙状结肠、直肠黏膜充血、水肿 (中度)。诊断为慢性结肠炎。
曾服用中西药物治疗,药后腹泻止,近日因减药量,腹泻又作,伴有腹痛,腹胀,口渴喜饮,口臭,汗多,大便时肛门灼热,纳食可,小便调。形体适中,精神可,腹软无压痛,舌边尖红,苔白少津,脉沉弦。
中医诊断: 泄泻 (心移热于小肠)。
西医诊断: 慢性结肠炎。
治则: 清心泻热,清肠止泻。
处方: 天枢,大横,上巨虚,巨阙,内关 (右),三阴交 (左),施平补平泻法。
治疗经过: 治疗4次后,患者诉腹泻已止,每日大便1次,已成形,便前无腹痛,肛门灼热感已除,汗出仍多,治疗加取合谷、复溜及云南白药贴脐。治疗6次后,患者腹泻未作,停服药物,过去每当工作紧张即发病,近’日工作繁忙,腹泻未作,继用大横、肓俞、上巨虚以巩固疗效。
按: 此患者虽腹泻已有10年病史,但脏腑虚损表现不明显,以大便时肛门灼热、口臭、口渴喜饮等热象为主。舌边尖红为心火上炎之象,此乃心火炽盛,移热于小肠,小肠不能泌别清浊,致大肠传导失司,发为泄泻。方中天枢、大横、上巨虚清肠止泻治标,内关、巨阙、三阴交清心泻热以治本。该病人患病10年,病程迁延,病入血分,所以用血分药三七以调其血气。
3.孙某,男,55岁,1981年1月20日初诊。
主诉: 经常腹泻腹痛三十余年。
现病史: 患者20岁前曾患痢疾,后每进食酸辣、油腻、生冷皆易诱发腹泻,逐渐加重,现每日晨起即泻,难以控制,大便稀,伴脐周隐痛,便后痛稍减。平时口干,手足欠温,纳差,腹胀,嗳气,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中医诊断: 泄泻 (脾肾阳虚,温化失司)。
西医诊断: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治则: 益肾健脾,温阳止泻。
处方: 气海,中脘,肓俞,三阴交,天枢,足三里,毫针用补法。下腹部加艾盒灸。
治疗经过: 每周治疗3次,前后共治疗20次,基本恢复正常,可进食少量油腻、生冷等食物而无腹泻。
按: 该患者年过半百,病史三十余年,发病时晨起即泻,难以控制,属肾阳虚衰之五更泄,其脾阳亦虚,故伴有腹胀、嗳气、脐周隐痛; 脾不布津,故口干; 阳虚温煦失司,故手足欠温; 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为脾肾阳虚表现。穴取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健运脾胃,气海益气助阳,肓俞益肾,天枢调理肠腑,下腹部加艾盒灸温暖下元。
4.张某,男,46岁,1980年12月4日初诊。
主诉: 腹泻1年。
现病史: 近一年多来无明显诱因经常腹泻,便先干后稀,每日1~3次,便前腹痛,胁痛,口干苦。舌红,苔黄少津,脉弦滑。
中医诊断: 泄泻 (肝火偏旺,横逆犯脾)。
西医诊断: 胃肠功能紊乱。
治则: 疏肝清热,健脾止泻。
处方: 中脘,期门,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毫针用平补平泻法。
治疗经过: 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12次痊愈。
按: 患者肝火偏旺,故见胁痛,口干苦,舌红苔黄少津,脉弦滑; 木旺乘土,故腹痛腹泻。方中期门为肝之募穴,太冲为肝经原穴,二穴清肝泻热,行气疏肝; 中脘、足三里调畅中焦气机,健运脾胃。四穴合用共奏养肝阴、理肝阳、疏肝气、健脾胃之功。患者久泻伤阴,故配足三阴经之交会穴三阴交以养阴。
5.朱某,男,41岁,2006年2月26日初诊。
主诉: 腹泻6个月。
现病史: 患者半年前无诱因出现晨起腹泻,逐渐加重,现晨起腹泻,伴肛门下坠感,偶有肛门脱垂,偶尔便血,颜色鲜红,曾诊断为痔疮。饮食不节时右侧腹痛,痛后即泻,为水样便,无疲乏感,精神可,饮食一般,睡眠正常,小便正常。舌体胖大,苔薄黄,脉沉。
中医诊断: 泄泻 (湿热内蕴,脾肾两虚)。
西医诊断: 慢性肠炎。
治则: 清热利湿,补益脾肾。
处方: 大横,关元,气海,三阴交,上巨虚,天枢,中脘。
治疗经过: 每周治疗3次,5次后,腹泻好转,次数减少,伴肛门下坠感,针大肠俞、长强、会阳、命门、脾俞、肾俞、腰阳关、足三里。治疗10次后,偶有腹泻,肛门无下坠感,一直未有肛门脱垂及便血,继续巩固治疗5次。
按: 患者湿热内蕴,下注于肛门,故有便血鲜红; 脾肾两虚,故晨起腹泻; 气虚下陷,故有脱肛及肛门下坠感; 饮食不节时更伤脾气,故腹泻如水样。患者虚实夹杂,在祛邪同时应注重扶正。前方中以关元、气海补益元气; 脾经大横、三阴交健脾利湿; 大肠经下合穴上巨虚、募穴天枢清泻肠腑湿热; 腑之会穴中脘健脾胃以养后天之本。治疗5次后患者湿热已不甚,以正虚为主,故后方中以命门、肾俞温命火助肾阳; 脾俞、足三里健脾益气; 大肠俞、腰阳关温中涩肠止泻; 督脉之起始穴长强与膀胱经肛门附近之会阳穴益气升提以缓解肛门下坠之感,全方以温补脾肾为主以治本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