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直呼“服务员”就是没素质的体现?这3个字戳中了谁的痛点?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语言现象背后的本质

介入正题之前,先厘清“语言”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作为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方式,语言是地球生物同类之间,因沟通需要而制定的,具有统一编制含义标准的声音(图像)指令。
就定义而言,语言以声音/符号为物质外壳,以固定含义为内涵,形成为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能够表达人类思想与感情的指令系统。伴随语言产生的语音、手势、表情,是语言在人类肢体上的必然呈现,而文字,则是语言的外显符号。
根据德国出版的《语言学及语言交际工具问题手册》,世界上已经查明的语言有5651种。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
每种语言都能表达出使用者所在民族的意思
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以及文化、历史
都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
——周海中
中国的汉语,是全球母语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英语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语言与文字是两个概念,历史研究显示人类先有语言,而后才产生了文字。
语言是人类所有交流方式中,最重要也最方便的媒介。
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年龄的人之间,通常会形成特殊的词汇,来表达阶层与年龄段内出现的独特情感。而正是这些特殊情感和情绪,在阶层外或不同年龄层的人之间形成隔膜,使得彼此之间难以理解和认同,从而产生精神与认知上的“代沟”。
既然语言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因沟通交流等生活需要而产生的,那么,特定环境必然会给语言打上特定环境的烙印。
语言具有符号性和系统性
首先,作为约定俗成的表达观念和思想的符号,语言作为符号,本质上具有社会属性。因此,它必然会逃逸出社会上某些小集体、小圈子的意识,这是语言最主要的特征。
而作为一种社会契约,一个社会接受一种表达手段或排斥另一种表达手段都无对错,只是社会集体意识上的习惯而已。

语言与阶层划分以及社会心理

了解了语言的特征与本质之后,我们再来看主题。
日常生活中,你会对餐厅、酒吧、各类休闲场所中提供服务的人员,直呼其为“服务员”吗?
有网友表示,这样的称呼是对提供服务者的一种人格侮辱,是看不起他人不尊重他人,以及呼叫者自身缺乏教养与素质的表现。
对于此类现象和吐槽,有人觉得很有道理;有人觉得莫名其妙,一个称呼直陈其实而已,为什么会如此计较?显然,不同社会阶层与不同人格素养的人,对此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与感受。
吐槽者认为,比起呼叫他人为“服务员”这样直白的称呼,其实还有更合适的叫法,比如“美女”、“帅哥”或别的什么。
从吐槽者的心理角度分析,反对直呼他人为“服务员”的他/她,可能是一个懂得阶层教养并拥有一定感知力和共情能力的人。
在他/她的观念与生活环境里,人人都是平等的,哪怕对方的确是在提供低端的侍奉,但从人格层面和教养层面上,也是值得被尊敬的普通劳动者。
出于这种人格尊严和护卫他人自尊心的考量,一个自身有教养有素养的人,一定会回避“服务员”这一劳动职业称呼,而代之以更文雅、温和的方式,去与服务者建立沟通联络。
既让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又充分尊重了对方,两全其美。

而另一方面,反对直呼“服务员”的人,也可能是认知狭隘者、自卑者。原因可能是:自己当过服务员,也十分清楚社会大众对服务员这一职业的定位是低端劳动力;所以,出于内心敏感和自尊考量,非常介意他人直呼“服务员”。
“服务员”这一语言称谓,其本身是对劳动者职业的一种指向性陈述,并无过错,也无关尊重与辱没等价值判断。
但由于语言受社会环境影响,自然会打上环境与时代烙印。
因此,现代社会中,“服务员”这一简单称谓背后,的确意味着从事体力劳动、学识低端、素养素质不高、没钱没身份没地位等隐含社会身份识别信息,因此阶层划分意味十分明显;大众对此也心知肚明。
对那些迫于生活压力从事这一职业,却又在心理上对此感到羞耻的人来说,介怀他人直呼其低端职业称呼,就成了一种心理常态。
其实,职业不分贵贱,只要能够养家糊口,能够获得自己目标之中的收益,都是值得去做的。至于他人怎么评价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从业者其实无需在意。
真要在意,就努力上进把普通工作做到极致,也是一种成功。日本羽田机场刷马桶的大妈,把打扫卫生间和刷马桶这么低端的工作做出了世界级的效果,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那些几十年如一日把简单小事做成精微艺术的普通人,最初都是从基础劳动力开始的。所以,服务员完全用不着为自己起点低感到害臊。
反而是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如何去将工作做好才是关键。别把心思用在他人的称呼与评价上,用在自己的工作上,才是明智而正确的做法。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Weinstein, N., Deci, E., & Ryan, R. M. (2011). Motivational determinants of integrat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past identit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0, 527–54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