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论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 徐敏
经济建设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人才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因此,人才的培养必须面向市场,而不可闭门造车。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在经历了一段波峰之后陷入了低谷。生源不足、师资力量匮乏、专业结构不合理、校园管理松散等一系列问题致使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举步维艰。那时的中等职业学校相比于正如日中天的普通高中而言,形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近些年来,政府加大了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投入。乘着这股东风,中等职业学校忙着添设备、增校舍,大兴土木,应付各级各类的评估验收,而忽视了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根本:培养人才。
随着国家助学政策的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如鱼得水,这也招揽了更多的生源。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把生存和发展的重点放在了招生上,甚至展开了一场生源争夺战。当时中等职业学校的原则可谓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俗话说:贪多嚼不烂。中等职业学校更应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放心的进来,无忧的出去。要想吃的多,必须消化的快,这就要有个好肠胃,中等职业学校的肠胃就是它的人才培养机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再适应形势的发展、市场的需求。如果还因循守旧,势必造成"胃动力不足"。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打破常规,探寻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因势利导,推陈出新
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大了,投入也明显增多了,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在机遇面前,中等职业学校切不可走老路。回顾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等职业教育是在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夹缝中生存。相比于炙手可热的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则黯然失色。中等职业学校在社会上的认可度明显偏低,究其原因不仅仅是政策的倾斜度,更主要的还在于中等职业学校内部。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制约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内部原因中,主要的还是教学质量提不上来,无法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近些年来,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随之而来的是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对中级技工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而培养中级技工正是中等职业学校的职能所在。中等职业学校应抓住这一机遇,内抓管理,外树形象,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推陈出新。
二、面向市场,调整结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市场规律的作用越发明显。市场就像一只无形的手,随时调节着经济发展的方向。职业教育的发展自然也要遵循市场规律。职业教育属于职前教育,直接与市场相衔接,是为企业、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市场。市场需求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给企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中等职业教育者应做好以下几点:
1、推进课程改革,适应市场需求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上,始终存在着文化课和专业课这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共处于职业教育这一大家庭中,有着职业教育的共性,也有着各自的特色。一直以来,它们各自为战,虽没有达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但相处的并不和谐。有些专业课教师认为职业教育就应有它的特色,应以技能培训为主,主张大幅度削减文化课量,甚至是取消文化课。其实,强调技能培训,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这无可厚非,但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对待文化课则显得有些过激。教育专家“姜大源教授”,通过他几次的课程改革指导,让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更应考虑的是如何通过教学使学生将来进入社会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因此,无论专业课还是文化课,都是为学生服务的。专业课是培养学生的技能,是岗前的技术培训。文化课则应配合专业课教学,以提升学生素质、增强学生能力为主。二者都必须面向市场。
以文化课为例。职业学校应适当减少文化课量,毕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原本的文化课基础就很薄弱。如果我们还按照普高的那一套课程理念按部就班地教学的话,一是学生反应跟不上,难于接受新知识;二是这样的课程设置也不适应学生就业这一目的要求。但是减少文化课量只是治标,根本的还在于质的变化,这就涉及到文化课教学内容的安排。一直以来困扰职业学校文化课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就是教师应教给学生什么,要使学生掌握什么。以语文课为例。我们一直抱着职高教本向学生讲授作者、作品内容、修辞方法等,但这些能为学生以后就业提供帮助的又有多少呢?我们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但这并不是提升学生素质的唯一途径。了解鲁迅、熟悉巴金能让他们拿到一纸合同吗?职业学校的文化课就应有它自己的特色,而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难度的降低。语文课中应以应用文为主,教师应教授学生如何写作应用文,计划、总结、合同、申请等,这些是与学生以后的工作密切相关的。同时开展"三字一话"训练,三字指的是: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一话则是普通话。通过"三字一话",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成绩上本来就与普高学生相差很多,再不加强会话能力的训练,学习英语对他们来说又有何意义呢?难道只是为了在他们的人生经历中增添一段苦涩的回忆吗?我们再来看政治。近些年来,劳资纠纷接连不断,工人权益受侵害的事件层出不穷。政治课上教师就给学生讲解有关劳动合同的法律知识,这远比咀嚼剩余价值规律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吧,这也可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更好的维护自身的权益。
职业学校的文化课就应有它独到的一面,应以帮助学生就业,增强学生竞争力为准绳,使其能够与专业课形成互补之势。因此,文化课的改革,不仅是难度的降低,更重在内容上的变革,而具体的变革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地研究。
至于专业课,现在很多职业学校都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教师按照教材将理论逐条的分析、剖解,而忽视了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到头来,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自问自答,完全是一出独角戏。专业课教学应着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理论虽不可少,但只起辅助作用,更何况一些专业课的教材内容繁杂,学生难以在短期内领会掌握。这时专业课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结合现有教材自编教本,使学生能够轻松掌握又不流于形式。
总而言之,无论文化课,还是专业课,进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这是市场规律的要求,也是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大计。
2、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发展的高低。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要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从头讲到尾;要么根据自己的经验,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的回答稍稍发生偏差,教师就立即给学生以直接或间接的暗示。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按教师的提问学习,自主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很小。学生就像一台机器,按照教师设计好的程序运转。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者,而不是主动参与者。学生的潜能难以得到挖掘,学生能力的发展受到了制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和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
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创新教育,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因此,必须要改变教师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实现教师单向提问向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的方向转变。教师应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才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进入社会扮演的不能是"农民工"的角色,他们应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技术革新的后备军。因此,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删除简单的没有多大价值的问题,而后围绕有价值的核心问题进行讨论。因为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讨论时积极性就比较高,思维能充分的展开,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而且讨论时还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个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也许有人会说,职高生素质低、成绩差,他们能提出什么高水平的问题,有时他们提出的问题荒诞不稽,甚至有悖常理。难道因为这样,我们就要让他们闭口不语吗?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和学生共同探讨,引导学生认识新知,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不仅要使学生成材,更应使学生成人,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品质。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不要再让学生只做忠实的听众,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正如总书记所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校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职业学校的学生应该担当起企业技术革新的重任,新型的人民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跟上时代步伐,不断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才能得以发挥,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人才。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挖掘学生的潜力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更加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职业学校的不少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学习的话,反而会适得其反。我们应根据他们的兴趣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展现他们的才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进而引导他们投入到学习中来。演讲、辩论、书法、歌唱、体育等比赛的开展,既使参与者有了展示他们风采的舞台,也有利于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增强。往往学生在比赛时代表的是班级,选手在台上奋力拼搏,同班同学在台下为他们呐喊助威。无形中,同学间的心近了,感情加深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也增强了。通过开展各种各样有益的活动,多才多艺的学生脱颖而出,这为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成就一番事业是不无裨益的。
有活力、有竞争力的企业不仅看重企业中人才的才华横溢,更注重企业的凝聚力。一个没有凝聚力的企业是难以长久生存和发展的。没有凝聚力就没有战斗力,就没有创造力,企业就缺少发展的动力。凝聚力从何而来,它从每个员工的身上来,就是员工要把企业当家一样来看待,就是员工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因此,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应注重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三、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属于学历教育,而职业教育属于技能教育、职前教育。从职业学校走出的毕业生要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这就需要他们在进入企业后能够在短时间内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成为一个熟练工,而不是从"零"做起。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要经过系统的训练。光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已不适应市场要求,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训,也就是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更深切的领会理论。
近些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添购了大量的设备,以供学生实习之用。一般是指导教师示范操作,然后学生轮流模仿练习,这样就解决了过去由于设备少、简陋而只能"纸上谈兵"的尴尬。但它毕竟不是实战,学生很难融入其中。同时,职业学校的设备仅供学生实习并消耗大量原材料而不投入生产,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为了整合资源,加强学生实战训练,实行校企合作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措施。企业可以利用职业学校的设备进行产品的生产加工,而职业学校则可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观摩学习进而顶岗实习。这种互利互惠的方式将更大程度地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可使学生近距离地感受企业的生产生活氛围,并使自己把所掌握的技术应用于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并从生产实践中检验和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这将为学生以后进入企业并很快融入企业搭建良好的平台。在顶岗实习中,学校派出的指导教师要加强对实习生的指导。毕竟企业指派的负责指导的员工还有自己的生产任务,因此很难全身心地指导实习生。这时,指导教师的作用不可或缺。学校的技能培训毕竟不同于企业的生产实践,指导教师要利用好这个顶岗实习的契机,引导实习生掌握能够创造生产力的真本领。这也是指导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一个契机。社会在进步,技术也在不断革新,教师如果只沉浸在校园课本教学中,而不走进生产一线,数年之后,他原本所掌握的再先进的技术也变得落后了。至于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结局也可想而知。
在顶岗实习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从实习生中考察选拔人才,这为企业选用人才提供了方便,同时这样选用的人才能够很快的转变角色,往往能够直接投入到生产中。这为企业在人才选拔上,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效率。而学校可就此减轻自身的安排就业的压力。企业、学校、学生三者实现了共赢,何乐而不为呢?
要想实现共赢,必须加强校企合作。职业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尤其是同一区域内的企业。在选择合作企业时,职业学校要本着提高学生技能、指导学生就业的原则,切不可拉郎配。要选择和学校专业配置相对应的企业,并且在互利互惠的原则下能够达成长期合作的意愿,形成一个长效机制。以我校为例,目前我校已与县域内的科来兴公司和经纬模具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今年春,已有近百名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这已是连续第三年的校企合作。并已有部分毕业生直接转入企业生产一线,成为正式员工。
实行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解决职业学校发展瓶颈的有效措施。
四、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建立健全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应本着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指导学生就业的目的开展特色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目的就是要学得一技之长,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职业学校教育在培养人才时,就应有自己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的特色模式。"一年学基础知识,一年学专业技能,一年顶岗实习",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现在很多职业学校正在实行的模式。但我们要清楚:"一年学基础知识,一年学专业技能"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机结合的,相互交错,互为补充;而"一年顶岗实习"则是对"一年学基础知识,一年学专业技能"的检验和提高。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应让学生"放心"的进来,"无忧"的出去。"放心"指的是学生包括学生家长对学校的环境、设施、师资队伍、校园管理、教学质量等的放心,而更主要的是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其就业前景的放心。"无忧"则是学生及其家长对学生在校所学技能的无忧,是对就业前景的无忧,让学生感到通过在校学习能够适应市场需求,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找到自己的归宿。市场竞争历来是优胜劣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更是要在年纪轻轻时就面对这种市场的激烈竞争。如何使得职校毕业生不输在起跑线上,职业学校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学校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与企业团结协作,与市场紧密结合,构筑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方能使职业教育发展跟上时代步伐,为社会输送出更多的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
梁启超先生曾说:穷则变,变则通。职业教育正处在需要变通的关键时刻,时不我待,中等职业教育者应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才能为地方建设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
(作者介绍:徐敏,男,全国优秀教师,国家653工程人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国家653工程人才,中国教育学会会员,职业教育高级教师,企业高级培训师,会计师,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