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篆刻学》:篆刻章法中的窍门和禁忌

如题所言,邓散木先生《篆刻学》,在章法一章的第九节,列出了篆刻章法的十四宜和十四忌,让我们来系统学习一下:
(邓散木先生像)
集画成字,集字成章,自一字以至多字,不论繁简单复,各有其宜,亦各有所忌,䤨其例者,是谓失所,撮要论之,各得十有四端:
这一段话,有一个生字,就是“䤨”,这个字放在这里读pī,意思是“分析”,不能读成或理解成“派”。这一段话,是下面十四宜十四忌的“帽子”,重点在下面:

十四宜

一曰繁宜安详。繁者,笔画多,字数多也。比如:
(繁的印例)
这一类的印例,因这笔画繁,文字繁,在安排时,要尽可能的处理的安详,不要有太多花哨的处理,以免凌乱。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印例只是邓先生审美观之下的作品,其章法安排多为一家之法。对于不同的审美,可能有更“合适”的安排,但总体原则是繁密之印,要尽可能安详处理。
二曰简易沉着。简者笔画少,字数少也。比如:
(简的印例)
因为印面中文字或笔画较少,须笔笔沉着,交代清楚,占足地位,笔力丰满。如果不够沉着,就会显得单薄。
三曰方宜丰而和。方者,字带方形方笔之谓也。比如:
(方的印例)
印中出现方形字形或方形笔画时,要处理的丰满和润,以避免剑拔弩张,燥厉过重。
四曰圆宜柔而挺。圆者,字带圆形圆笔之谓也。比如:
(圆的印例)
印中出现圆的笔画或圆的形状时,要处理的健而挺,以避免软弱疲沓。
五曰单笔宜挺劲而略带濡涩。单笔者,独立之一笔,无所依着也。比如:
(有单笔的印例)
正因为这一单笔无所依傍,所以需要它挺健有力,浑厚凝涩。
六曰复笔宜紧凑而略见参差。复笔者,有相同之笔画在二画或以上也。比如:
(有复笔的印例)
有相同的笔画,应当处理得紧凑而略见参差,以见气势和节奏。
七曰曲笔宜灵活。曲笔者,字之转折处也。遇到圆弧状的转折时,要灵活,不能死板。
八曰直笔宜浑厚。直笔者,字之横画或直画也。遇到直画,要使之浑厚,不管是横向的横还是纵向的竖,均应如此。
九曰斜笔宜短而促。斜笔者,斜出之笔也。如“勿”下之“彡”是。
十曰穿笔宜小而轻。穿笔者,画之交迕者也(迕读wǔ,相遇、抵触。指交叉之笔,)如“十”“X”等是。
十一曰细朱文宜秀而劲。比如:
(细朱文印例)
十二曰粗朱文宜质而朴。比如:
(粗朱文印例)
十三曰细白文宜如天际游丝。比如:
(细白文印例)
十四曰粗白文宜如渊停岳峙。比如:
(粗白文印例)
注意,上述十四宜与后面的十四忌,带有很强的门派和个性特质,要注意鉴别认知,要辩证地认识到接受这些理念的同时,其实也会被这些理念束缚。

十四忌

一曰巧忌纤媚。如徐三庚赵之谦之朱文印是。这一项我们之前说过,就是个性特别强的“让头舒足”之印,“吴带当风”之印,如:
(徐三庚:不系舟)
二曰拙忌重滞。比如:
(求拙而板滞之印例)
三曰瘦忌廉削。瘦者,笔画纤细也。廉削则乏润泽。其实就是骨感太过,而缺乏血肉。
四曰肥忌臃肿。肥者,笔画粗壮也。臃肿则无气势。
五曰转忌露角。转谓字之折角处也,过刚则露角。这跟前面的“宜”是相反相成的原理,不须多说。
六曰折忌无情。折谓字之诎(读qū,弯曲)曲处也。过柔则无情。圆转处不能过分柔软。
七曰起忌矛头。谓其尖锐也。这一条其实跟书源原理相通,不能露锋直入(篆隶皆藏锋入笔,行草的露锋直入,对于篆刻要慎之又慎)。
八曰结忌燕尾。谓其双叉也。这实际上也跟书法相通,不过在篆刻线条的收尾处,有的篆刻家为了见刀见石,会故意留下燕尾,也是一种处理方法,但毕竟也是用险。在双刀线条刻完往复各一刀后,要对其进行收拾,使线条完整。
(未经收拾的双刀常呈现燕尾)
九曰单忌孤悬。单谓单笔单字也。在同一方印里,要对印面中的孤单元素进行呼应或揖让安排,避免孤悬。
十曰复忌倾轧,复谓多画多字也。在非内容或设计需求之下,不能有任何一笔被其他笔画倾轧,也不能有任何一字被另一个字倾轧。
十一曰少忌散漫。少谓二字至三四字也。字少的印,需要使之紧凑团结,印面元素要互相照应,不能各自为政。
十二曰多忌杂沓。多谓五字至五字以上也。多字印,不能显得凌乱,要有重点,有节奏,有呼应,有揖让,有互相照顾。
十三曰方忌板。方谓笔画方正。笔画方正处,最容易出现板滞的问题,要考虑方中求圆。
十四曰圆忌滑。圆谓笔画圆转。笔画圆转处,最容易出现浮滑的问题,要注意圆中求方。
(邓散木先生画像)
后面的十四忌,邓先生几乎没有举例,因为字句浅显,我们也不再赘述举例。
(0)

相关推荐

  • 【读书】陈巨来篆刻赏析100例

    #读书 <陈巨来篆刻赏析100例> 李剑锋 编著 这是2020年出的一整套"名家名品篆刻赏析系列",至少有七八本吧,就选了这本陈巨来的看.选了100个作品,全书正文恰好 ...

  • 《篆刻学》:篆刻章法中的窍门和禁忌

    邓散木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艺术造诣精湛.其书诸体俱佳,自成体貌.尤擅篆刻,耽于钻研,印风古拙雄奇.格高韵厚. 他生平的篆刻经验见诸其遗作<篆刻学>,这部两万余字的书以小楷写就 ...

  • #篆刻#学篆刻说容易也不容易,说不容易,...

    #篆刻#学篆刻说容易也不容易,说不容易,也容易.说白了,走多远,走到什么样的高度,还是看篆刻人自己的努力程度--

  • 细读《篆刻学》:章法中的“盘错”

    盘错,谓盘根错节,非谓屈曲纠缠.大抵字体长而笔画繁者,纳之方印格格不入,则取构成此字之某一部分,变易其地位,使之化长为方,此非盘错不为功,然必须详审其虚实朱白,篆意笔法,务求平实安稳,不可任意更张. ...

  • 细读《篆刻学》:如何在篆刻章法中求“变化”

    治印贵有变化,然变化非易言,一字有一字之变化,一印有一印之变化,必先审其脉络气势,辨其轻重虚实,并须不乖六谊,方为合作.(邓散木<篆刻学>第32页) 变化是艺术的生命,没有变化,艺术就不称 ...

  • 细读《篆刻学》:篆刻章法——“边缘”的处理方法

    这一节是章法这一大章中的最后一节.讲篆刻作品中,印章"边缘"的处理方法和基本原则. 印之有边缘,犹屋之有墙垣也.大抵白文印多于四周略留空地,以当边缘,比如: (白文印逼边的处理) ...

  • 细读《篆刻学》:章法之“界画”

    在篆刻章法里,"界画"是较为重要的设计元素,之前曾经讨论过,本文结合邓散木先生<篆刻学>的相关章节,再讨论一下: 四字印中间留出"十"字形界画或三字 ...

  • 细读《篆刻学》:“印文”的统一与篆刻实务中字典的选择

    <篆刻学>全书的最后,下编的第五节,邓散木先生归纳了几条"賸言",賸,同"剩",余留下来的,也就是说,这部分内容是没有办法归入前文的各种杂项内容,但 ...

  • 细读《篆刻学》:章法里的“离合”

    谈离合之前,我们先说一下在<篆刻学>(2014版)一书的第35页,邓散木先生用钢笔写的一段话,因为它跟"离合"主题相关: 吉金文字之不可及处在能"散而不乱&q ...

  • 细读《篆刻学》:章法里的“承应”

    章法的第七节,邓散木先生谈到"承应".这个"承应"似乎并不妥当."承应"相对来说,有接待之意,且主要指下级接待上级或妓人接待客户,因此用于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