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证黄帝内经“房昴为纬、虚张为经”的年代
很高兴有@平衡之德 兄这样好学深思笃行的读者朋友,也很高兴有读者朋友提醒我几天没有更新本头条。谢谢垂注关爱,没有更新不是偷懒,而是在专注于课题研究,不敢乱说乱动。《周易·系辞》曰:君子待时而动,是以动而不括,出而有获。
平衡之德兄特别问及《黄帝内经》叙录的“房昴为纬、虚张为经”的年代,而且自己动手计算,得出黄帝时代在公元前2554年左右的结论,真是太了不起了,比碳14测年的准确度高很多!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再谈一谈根据天文历法研究上古年代学的问题。
所谓“房昴为纬、虚张为经”,就是上古某个年代区间,虚宿为冬至点,张宿为夏至点,昴宿为春分点,房宿为秋分点。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年代呢?我们可以根据一些基础数据进行粗略的计算。基础数据如下:
(1)公元前450年,冬至点在牛宿初度;
(2)岁差(即节气点西移)的速率,可以粗略地计为72.5年/度;
(3)二十八宿总宿度为365.25度——东方七宿:角12亢9氐15房5心5尾18箕11;北方七宿:斗26.25牛8女12虚10危17室16壁9;西方七宿:奎16娄12胃14昴11毕16觜2参9;南方七宿:井33鬼4柳15星7张18翼18轸17;
(4)每一宿的初度是其西边上一宿的末度,如危宿初度就是西边虚宿的末度10度;每一宿的末度就是其东边下一宿的初度,如星宿末度7度就是东边下一宿张宿的初度。
了解了这些基本数据,我们可以来计算一下,“房昴为纬、虚张为经”的年代,这是房宿为秋分点、昴宿为春分点、虚宿为冬至点和张宿为夏至点同时成立的年代。
既然二分二至在这四宿必须同时成立,那么这四宿各自的某一度必然分别跟其前后各宿的某一度相差黄经90°,换言之,二分二至所在的四宿各度正好平分黄道周天,因此四宿各度必然相差 356.25/4=91.3125度。这个“度”,当然是宿度的“度”。
由于房宿宿度仅5度,这是一个方便的起算点。如果秋分点在房宿初度,那么冬至点就其东边91.3125度。冬至点在哪一宿哪一度呢?我们可以根据二十八宿的宿度分配计算出来:房5+心5+尾18+箕11+斗26.25+牛8+女12+虚10=95.25度,即从房宿初度到危宿初度一共95.25度,如果秋分点在房宿初度,那么冬至点距离危宿初度为 95.25-91.3125=3.9375度,由此可以判断冬至点在虚宿6度多。如果秋分点在房宿5度,则冬至点就到了危宿1度多。因此,黄帝时代秋分点一定不能早于房宿4度,秋分点最早在房宿3度多靠近4度的地方。
换言之,黄帝时代的冬至点最早就是虚宿10度(危宿初度)。
如果冬至点在虚宿10度,则春分点跟它相差91.3125度:危17+室16+壁9+奎16+娄12+胃14+昴11=95度,95-91.3125=3.6875度,因此春分点距离昴宿末度3.6875度,则春分点在昴宿7.3125度。
当春分点最早在昴宿7.3125度,夏至点在东边距离91.3125度:3.6875+毕16+觜2+参9+井33+鬼4+柳15+星7=89.6875度,91.3125-89.6875=1.625度,因此夏至点在张宿1.625度。
当夏至点最早在张宿1.625度,秋分点在东边91.3125度:(18-1.625)+翼18+轸17+角12+亢9+氐15=87.375度,91.3125-87.375=3.9375度,即秋分点最早在房宿3.9375度。
经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确定地知道,二分二至在房昴虚张四宿确实可以同时成立,最早时冬至点在虚宿10度、春分点在昴宿7.3125度、夏至点在张宿1.625度、秋分点在房宿3.9375度。
这是什么年代?已知公元前450年冬至点在牛宿初度,牛宿初度距离虚宿10度=牛8+女12+虚10=30度,因此两个年代相差 72.5✖30=2175年,因此黄帝内经叙录的二分二至点的年代就是 2175+450=2625年。
各位看看,好学深思笃行的@平衡之德 兄多么了不起!
黄帝内经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天文历法基础。
最后一个小问题——印度典籍叙录其夏至点在柳宿中度,冬至点在虚宿初度,比黄帝内经的时代晚了多少?晚了虚宿的10度,72.5✖10=725年。
毫无疑问,突然出现在印度河流域的高度发达的哈拉帕文明,比黄帝内经时代晚了725年,因此哈拉帕文明理所当然是华夏文明从两河流域出发征服印度河流域三苗九黎的结果。
(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