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放歌欢呼确是发自内心
清华大学合唱团成员在校体育馆内排练7000人,可以站满一个足球场,但在国家体育场数万名演出群体和观众中似乎并不起眼。在昨晚播出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中,来自北京27所大学和2所中学的7000余名学生组成了互动合唱团。他们的任务,除了配合整场演出的21个节目放声歌唱外,还要以场上场下的互动调动现场气氛,为演出增光添彩。为此,清华大学260余名师生组成的合唱团5月就集结起来了,他们拿出平时攻克难题的劲头完成了一次次悉心排练,在“鸟巢”这场规模宏大的演出中发挥好一朵浪花的作用。要求能唱多大声就多大声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大三学生熊宣威是此次清华合唱团艺术指导组的成员。身为校合唱队队长和男高音,他曾先后参加过国庆70周年广场联欢合唱和学校110周年校庆联欢晚会的组织排演,也算见过大场面了。但在6月15日7000余人的合唱团进入“鸟巢”合练之前,他还是担心“我们的声音会被淹没在鸟巢巨大的空间里”。清华260人的合唱团中,校合唱队成员只占很少一部分,多数成员是各院系党员骨干和普通同学中爱唱歌的学生。他们中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有大一新生,也有临近毕业的同学。熊宣威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进入“鸟巢”合练之前,他们严格按照导演组提供的谱子和音频精雕细琢,勤加练习。虽然最终在现场只唱了《跟着共产党走》《怒吼吧!黄河》《英雄赞歌》《未来你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5首歌,但其实他们把整个节目单上的十余首歌和形体动作都学会练好了。到6月15日第一次“鸟巢”合练时,27所大学的7000人合唱出乎意料地整齐。尽管每个大学的板块前放有一两个麦克风,师生们还是都用尽全力“能唱多大声就多大声”。熊宣威这样的专业男高音,在现场都是“唱歌基本靠吼”。从6月15日到27日先后7次合练,7000名大学生还把“大声唱”的热情延续到了候场和散场时段,长达数小时的等待时间里,各校之间拉歌赛歌,自发唱起《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6月28日正式演出散场后,即使一身疲惫,大家也是一路高歌地回到学校。现场欢呼确是发自内心前期校内训练阶段,各校合唱团除了从导演组那里收到的谱子和音频,还有一份动作教学训练视频。这就涉及到7000人互动合唱团的另一个主要任务:将现场的氛围推至顶点。每名参演同学兜里都揣着一个小收音机,演出时戴着耳机,随时接受导演的指令来做动作。“鼓掌、欢呼、打节奏、挥舞党旗、国旗、花束、红绸等道具……这些是常规动作。 ”清华环境学院大四女生陈德莉告诉北青报记者,学校特意请了专业舞蹈队员来教大家优美的仪态。在这场主题为《伟大征程》的演出中,屏幕上多次出现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影像。每当这样的画面出现,观众席上总是一片欢呼声,带头的就是7000名大学生。“练习的时候导演每次还都提醒大家,但到演出时,真的不需要提醒,我们的欢呼是发自内心的。”熊宣威说,因为现场的氛围太热烈了,所有人都感觉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自己身处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崭新的历史节点,在庆祝一个了不起的节日,同学们都以置身现场感到自豪。协调350门课程期末考试时间“鸟巢”里的合练从6月15日开始,清华大学刚好从14日开始进入期末考试周。合唱团成员、公管学院博士二年级研究生、校团委辅导员赵泽洋负责统计同学们各类考试、课程、答辩的时间安排,通过学校教务部门和各院系一一进行协调。他奔走在合唱团和学校教务之间,每次合练和演出时间一确定,他就收集好大家因考试等重要安排冲突的时间,再请教务部门与院系申请调整,甚至一些毕业生还要调整论文答辩时间。半个月下来,赵泽洋一共帮助同学们申请调整了近350门课程的期末考试时间。这样一次盛大的文艺演出,带给全体合唱团成员的不仅仅是艺术水准的提升,更是一堂生动鲜活的“大思政课”,每一个人都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合唱团里的清华人用最炽烈的热爱,最昂扬的歌声,回应着“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的时代嘱托。文/本报记者 雷嘉 供图/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