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第一镇喜洲

去小镇旅行
西倚苍山,东临洱海,【喜洲古镇】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有着千年的悠久历史,为大理白族文化主要发祥地之一,号称“白族第一镇”,系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其白族民居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一下车,就看到镇外的小公园,池水流过小桥,绿树掩映民宅,独具特色,分外美丽。
自唐代南诏以来,喜洲在大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上大理籍商人尤以喜洲为多,出现了四大家、八中家、十二小家的二十四户商号,包括赫赫有名的严家董家杨家尹家,因此被誉为白族工商业萌芽崛起的基地,主要经营药材、布匹、茶叶,因而素有“穷大理富喜洲”、“小小的大理,大大的喜洲”之称,被称为当时的“小上海”。
这是喜洲古镇的西门【正义门】。镇上旧有四道门,东西南北向各一道,现存两道,即西面正义门和东面东安门。但说其是城门,却不见城墙。这座地标式的建筑,始建于清朝末年,历经修缮,今天看到的是清末民初喜洲商帮四大家中的翘楚严子珍发达后出资新修建的。因其时恰逢袁世凯复辟,云南督军蔡锷在昆明起兵讨伐,发起护国运动。为表示对护国运动的支持和拥护,彰显国家正义,所以取名正义门。
这座重檐歇山顶二层阁楼式建筑,坐东朝西,层高6米,门洞近4米宽,有两扇朱红色的铁质大门,正对喜洲的【市上街】,是进入喜洲的重要通道。旧时在外的游子回来喜洲,不管是坐车骑马或坐轿的,到了正义门就得下来步行进入,以示对家乡父老的尊重。阁内二层楼塑有持毛笔的魁星像,所以喜洲人又称其为魁星阁。
我们沿着木梯爬到【正义门】上观看喜洲街景,近处便是文化广场,石凳上零星坐着一些老人,悠闲自得。远处可见一株高入云天、荫蔽近亩、十分繁茂的古榕树,这就是喜洲古镇的大青树了。此树高约40米,树围周长8米多,约6人才能合抱,虬枝苍劲,四季常青,树冠径长24米,枝叶遮天蔽日、浓荫一片,是古镇的一大景观。
进入正义门,就是文化广场和直达古镇中心四方街的主要通道——【市上街】了。街口有块大石头,镌刻着“喜洲”二字,标注着文化街区的入口。
这是上世纪30年代由严子珍捐建的“苍逸图书馆”和严子珍的弟媳董淑川捐建的“淑川女子小学堂”,如今改为【喜洲小学】。
石板铺就的市上街经修葺后宽敞平整,两边的店铺林林总总,清一色的白族建筑,主要出售当地的特色产品,也有茶室饭店。受疫情影响,不少门面关之大吉。
这是一家出售爆浆豆腐的小店,如同我们曾经吃过的建水豆腐,店家把小块的豆腐放在铁盘或铁架上烧烤,然后拌上佐料就食,外脆里香,格外诱人。
这条巷弄两边挂满了扎染的布匹供游客选购,扎染是明末清初以来白族民间的传统工艺。扎染布由手工针缝线扎,精工细作,反复冷染浸制而成,显色青里带翠,凝重素雅,图案清新,色彩绚丽。这种集文化、艺术为一体的工艺品已然成为喜洲的一大特色,闻名遐迩。
太太忍不住驻足欣赏,感慨白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这是一家出售扎染布成衣的小店,店名“喜蓝”寓意着喜洲之蓝,高雅之蓝,亦或是喜欢扎染的蓝色,洱海的蓝色,天空的蓝色。
这条街上还有不少卖扎染服饰的店铺,“家家有染缸,户户出扎染”一度是白族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除了扎染,这里出名的就数银器制品了,大街小巷都有银店,更有不少员工坐在门口拿着榔头不停地捶打银条,制作各种银器,乓乓声此起彼伏。
这是银店门口制作银器的小伙子,本来想用手机拍录像的,哪知按错键了,一分钟后才知道只拍了一张照。
还有就是卖普洱茶的商店了,各种茶叶琳琅满目,各式茶饼丰富多彩,看得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这是一家出售鲜花饼、手工甜点、野生蜂蜜和咖啡的小店,柜台下的语句吸引了我,“这个世界有点苦,我想给你一点甜”,很有人情味吧,要不是时间匆忙,真想进去喝杯咖啡,体验一下甘苦哦!
这是一家餐饮店,专门供应大理酸辣鱼、野菌菇炖鸡、青梅红烧肉等特色菜(这里梅树众多,盛产梅子,所以用青梅酿酒做菜蔚然成风),我们在海舌公园刚吃过午饭,不过特别的门匾还是让我拍照留念一下。
这是一家老外开的咖啡店,店名为“伊凡の咖啡”,右边穿红衣的老外看见我要拍照,急忙转过脸去,留下一个侧面。
网传最惊艳的美食莫过于喜洲破酥粑粑了,四方街上不少店铺都有供应,甜的咸的都有,价格也大相径庭。那家网红的“酥香园,和尚喜洲破酥粑粑”店门口排起了长蛇队,我们想尝尝也没机会,只能借用郑老师的照片解解馋了!
我们边走边看,且拍且记,跟着郑老师,抓紧时机,寻找要去的景点。
位于镇中心的【四方街】是喜洲古镇的象征,由许多店铺围成一个小广场。中央竖立着一座重建的【题名坊】,据说此坊原是明代镇上出了几位进士之后建立的,那时凡在科举中取得功名的村民都可以把名字刻上去,以至于在题名坊上留名的明清进士和举人有将近100人。
题名坊另一面题有【光前励后】四个大字,以激励后生效仿前辈,拼搏奋发。过去每逢正月初三这天,人们要在这里举办“鱼跃龙门”活动,有功名的要和唱诗文,年轻人将鱼篓丢过坊去,以寓跳龙门之意。我们特意选择初三这天过来,想亲眼目睹这一场景,不过很遗憾,类似的活动没有看到。
四方街南面就是古镇最辉煌的建筑——【严家大院博物馆】。大院始建于1907年,占地面积2478平方米,建筑面积3066平方米。现有的“严家大院”门楼为1986年重新修建,原始门楼已毁。正面的建筑为门院,乃严家当年的门楼,由白族传统的一房一耳一照壁组成,如今辟为游客中心,设置售票处和游客休息区。

白族的民居建筑大都有两种形式,一是“三坊一照壁”,即三面是房子,一面是照壁“。这是网上下载的“三坊一照壁”示意图, 由三间两层的房屋和一座照壁围成一个院落,组成一个建筑单元。这类民居在白族地区最普遍,给人以舒适华丽、绰约多姿的印象。

另一种建筑形式为“四合五天井”,可以说是“三坊一照壁”的升级版,即四间两层房子合围,中间有一大天井,四个角各有一小天井和耳房,组成一个建筑单元,院落以“走马转角楼”连成一个整体,楼上楼下均有回廊,串联所有的房间。这类民居格局在白族地区比较高档,一般兴建在“三坊一照壁”之后,凸显主人的财富和品味。

再来看看“严家大院全景图”,整个建筑群由4个院落组成,一号院是“一房一耳一照壁”布局,二号院属于“三坊一照壁”建筑形式,三号院和四号院属于“四合五天井”建筑格局,由此可以感受到严家的不凡气度,理解到“走进严家百年大院,品味喜洲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

【严家大院】为全国文保单位,是古镇保存最完好的民居建筑之一,由民国白族富商、喜洲商帮“永昌祥”商号创办人严子珍于1907年建造。主体部分的4个院落用了12年才完工。这是连接二号院的通道,'司马第'是一道大门。
这是一号院,照壁上题有四个大字“国恩家庆”,显示了严家对家国情怀的特殊感情。
换个角度看一号院,整个宅居地坪上都铺着方块大理石板。
这是一号院朝东的正房,门楣高悬的匾额上写着“宝婺腾姿”四个鎏金大字。这幢红色雕楼的格子门窗的木雕,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花鸟鱼虫,个个栩栩如生,且鲜有雷同,各种柱枋采用透雕、深雕、平雕等各类雕法,精工细作。
这是二号院,中央竖立着院主的金色塑像,汉白玉底座上镌刻着:严镇圭,字:子珍,晚年别号:苍逸老人,1871年正月初一日~1941年五月廿一日(农历),云南大理喜洲人。身后的照壁只有一个字“福”,概括了老人的一生。
二号院为主院,为严家主人所居住,系典型的“三坊一照壁”白族民居建筑格局。现在改为严家历史展示区,设有茶马古道展示厅,严家人物历史展示厅,严家生活场景展示区。
这是二号院朝南的“茶马古道展示厅”,里面介绍了茶马古道在当时对外贸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这是二号院朝东的“严家人物历史展示厅”,匾额上四个大字“源远流长”浓缩了严家的历史,值得仔细观看。
正房的墙上挂满了主人以及其他名人的画像和题词,右二是严子珍的像,右一是蒋中正的题词,左一是龙云的题词,旁边还有林森卢汉的题词,严家的地位可窥斑见豹。
这是正房一侧的卧室,宫廷般的富丽堂皇,可见严家的生活非同一般。
这是通向三号院的门楼,右边的牌子注明【六合同春】,由白族民居中“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两个不同形式的院落和六方硬山顶楼房组合而成,俗称“六合同春”。“六合”者取其谐音为鹿与鹤,鹿寓意有福有禄,鹤象征着长寿,因此,“六合同春”院落寓意合家吉祥、福禄长寿之意。
三号院为内院,系严家家人居住场所。现辟为为博物馆文物展示区域,有大理石及中堂条幅展示厅、古钱币及老匾展示厅、宗教艺术厅和字画展示厅,是游客了解喜洲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馆。
三号院所呈现的是“四合五天井”格局,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楼上楼下的回廊,以及所有的房间。

这是在三号院拐角用超广角镜头拍摄的“四合五天井”,四面均是三开间两层楼房。
这是爬到二楼回廊上所拍的三号院,楼房和院子的格局一目了然。
换一个角度拍摄三号院,四周转角楼上的圆窗特别夺目,不少游客喜欢在这里留影。
我也走到“走马转角楼”的圆窗口拍摄三号院。
再换个圆窗口拍摄三号院的另一个方向。
这是三号院西面“大理石及中堂条幅展示厅”,每一块大理石的花纹不尽相同,的确是大自然的造化!
这是三号院北面的“古钱币及老匾展示厅”,这个厅房里陈列着二十余块匾额,大小不一,内容各异,大都是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作品。这些匾额把辞赋诗文、书法篆刻融为一体,字、印、雕、色四要素相映成趣,是中国文辞之美与工艺之美的集大成者,充满着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底蕴。
这是三号院东面的“宗教艺术厅”,收集了当地近百件有关宗教的文物。
房外悬挂的匾额写的是“保我黎民”。
这是三号院南面的“字画展示厅”,收藏了多幅名家作品,包括缪佳慧女士的《富贵根基图》等。
这是二楼回廊拐角上的石雕,用玻璃框保护,应该是贵重的文物吧。
这是另一端陈列的石雕,也用玻璃框保护起来。
这是三号院二楼的画室和书房,严家深知文化的重要性,不仅请来优秀的老师传教,还把书房布置得十分得体,有警世的匾额、大幅的书画、明亮的窗台和宽敞的桌椅。
这是书房顶上的藻井,既有题字也有画作,足以让学生在此得到浓郁的文化熏陶。
这是藻井上面的山水画,经历不少年代,精细部分依稀可见。
这是严家大院的【金库】,是严家当年存放金银细软、古董字画的地方。严家当年家财万贯,富甲一方,加上严子珍一生交际甚广,与各界名流来往频繁,家中除金银财宝无数外,名人手迹、信函和各种珍贵赠品也很多,故专门在此建造了“金库”。地基均由石条铺就,墙体厚实,库门很窄,不易出入,当然有利于财富的收藏啦。
【四号院】系严家当年待客之所,为四合五天井建筑格局。设有客堂,客房,饮茶室,戏台子。现辟为博物馆的茶马文化体验馆,游客可在此体验沱茶制作工艺,也可以品尝“风花雪月”四道茶。
这是四号院回廊拐角处所挂的油彩画,斑驳的画面上依稀可以看出骑着白马的达官在山里遇上挑着菜蔬的女子。
这幅油彩画中的达官举着牌子和绳索正要捉拿舞剑的女子。
这里原本是严府的后花园,现在看到是一幢完全现代建筑风格的三层西式洋房,俗称【小洋楼】,系典型的西风东渐之产物。此楼建于1936年,为严家接待贵客之地。彼时,所用钢筋,水泥,玻璃,地砖瓷砖皆从法国和香港购买后,经香港由滇缅公路运至大理,再从大理用马帮驮运至喜洲。洋楼砖墙开顶,有阳台、落地玻璃窗和地下室,四周植花木,环境清幽,格调高雅,先后接待过龙云周钟岳徐悲鸿老舍等名人。
这是洋楼右前方的照壁和假山,十分气派。
从严家大院出来,我们前往西南二十米开外的【宝成府】游览。
【宝成府】是全国文保单位,是严家二儿子严宝成于1939年所建。严宝成在大理做过几任县长,后随父经商且成绩显赫,并尊师重学,捐资兴办了小学、中学、图书馆、医院等,很受民众尊敬。门上原有“镜庐”两字,现在题“宝成府”字样。据说“宝成府”给了一个美国人做客栈,不对游客开放,让我们败兴而离。
这是四方街北面的【翰林坊】,往里走就是一个集市,相当热闹。据说在这里,可以品尝“白族三道茶”,观看白族婚俗歌舞表演,遗憾的是,可能时间不对,我们没有赶上。
不过,进去十几米右拐,我们却找到了位于大界巷8号杨士云的【七尺书楼】,此楼约建于明嘉庆五年(1526)前后,虽经多次重修,但整幢房屋仍保存着明朝建筑的风格。全土木结构建筑,“三坊一照壁”的格局,有三大间房屋。房向坐东朝西,三间全部分为楼上楼下两层,门窗板壁均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本想进去看看,却遭到女主人的婉言谢绝。
这家小店的牌匾上写着:一屋二人三餐四季,裘老师忍不住自嘲,哈哈,就是我们的生活!
这是古镇极具人气的网红打卡点——【转角楼】,建于1945年。当时,随着对外贸易的交往和外部文化的影响,这座外圆内方的民居是古镇所有建筑中结构、造型和外观最独特的院落,如今也成了喜洲非常另类的地标性建筑,每天引来无数游客参观拍照。
这是转角楼侧面的一家小店,名曰“云之洛旗袍”,想来小镇也有十分时尚的一隅哦。
这是转角楼附近一处名为【丰盈驿】的历史建筑,现辟为“伴圆楼古院餐厅”,提供当地的特色菜肴,吸引不少游客光顾。
接着,我们沿着市坪街往南,寻找另一座城门——【东安门】。与热闹的四方街相比,这里没有什么游客,行道树上金黄色的树叶点缀着白色的古镇,只有一辆披着彩装的观光马车慢慢悠悠地与我们擦肩而过。想到从前茶马古道的马帮,如今演变成旅游马车,喜洲人真会做生意!
我们无意间看到了古镇重点保护的民居【赵国成宅】,遂进去观看。
该民居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属白族的“三坊一照壁”形式,装饰精美,布局流畅,是喜洲白族古建筑的典型代表。
不远处的【东安门】是喜洲的东大门,相比较带有阁楼的正义门,东安门外观更为简朴,整个门楼只是一个一层两坡悬山顶,两山穿斗构架,更接近民居大门的形式。其半月形门洞除了石脚部分采用青石原料外,其余部分全部采用青砖砌就。墙面上几乎没有任何装饰,只是用向外凸出的青砖拼出的几个简单的框形图案,门楣上镶嵌一块长约90厘米、宽约30厘米的大理石,上刻“东安门”三个大字。
倒是它左侧的一处民宅显得十分大气,这是又一处重点保护民居——【杨贵贤院】,始建于1945年,属中西结合的“三坊一照壁”,主房建筑外有外显二层走廊,结构独特,造型精美,只是大门紧闭,不得入内。
我们从东安门进去,身不由己地穿梭在老宅林立的幽深巷陌,情不自禁地想象着四大家八小家的传奇故事,饶有兴趣地跨入到白族特色的深宅大院,满怀喜悦地观赏到飞檐翘角的精美建筑,一时间仿佛聆听到历史的声音,一会儿又好像触摸到沧桑的留痕。
特别喜欢喜洲的白族民居,不仅因为它有一种纯朴之美,一种飘逸之美,一种隐忍之美,更因为它是悠久而深厚的白族历史的一面“镜子”,是白族人民伦理学、民俗学、建筑学的文化缩影,是生活在苍山洱海的人们最亲近自然的一种背景元素,是凝固于时间之河的多重性艺术。或许只有在喜洲这种充满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汇,充满着田园牧歌的诗意与文献名邦的古雅地方,才能够缔造出如此唯美的民居建筑。
巷陌越走越深,而随处可见的颓垣断壁,日渐衰破的木雕门窗,以及风吹雨打的照壁彩画,还有那摇摇欲坠的泥塑石雕等,又让我们忧心忡忡。忍不住问一下,那些浓烈的地域特色、那些鲜明的民族元素还能传承下来吗?
匆匆离开古镇的路上,顺便看了看镇上的【古戏台】,虽然外观修缮得比较新,但仍是古镇不可忽却的组成部分,更是传统文化的具体呈现,总之,戏台就是当地人们精神生活的缩影。
这是正义门一边的【十隍殿】,也叫十王殿,始建于1927年,由当地的善男信女自筹资金修建而成,是喜洲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之一,惟有精神生活的提升才能促进物质生活的改善,难道不是吗?
其实,古镇附近的【海舌生态公园】也是一个值得一看的地方,三四公里的距离,或乘车或骑行都可以悠然到达。
这里海边的沼泽地长着一片片树木,有单株的,也有成林的,不规则地排列在水中,形成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线。
遇上风平浪静的时候,翩翩倒影显现在平静的海面上,恍如天空之境的感觉。
不少红嘴鸥栖息在湛蓝的海面上,享受着冬日里温暖的阳光。一旦有人抛点食物,它们便会蜂拥而至,争着抢着,成为游客拍照的目标。

太太也加入了与鸥同乐的行列,一发而不可停止。

冬日暖阳,水天一色,特别静好的岁月,特别惬意的景色。我想,这样的山水风情与古镇传统的文化艺术天然合一、水乳交融,难道不值得我们多多观赏,久久回味吗?

喜洲真是一座如同老舍先生称之为中国偏僻之地中最“体面的市镇”,而我们则在刚刚读懂它的时候,却要离开,实在有点难舍难分,惟有在心里给它以默默的祝福,并且期待有朝一日再来喜洲,再次感受这里静静涌动的原始生活气息,再次平抚为这座古镇所驿动的心情。

谢谢观看!

鸣谢:郑石平老师的《2021年寒假滇西北23日游攻略》

2021.02.21.

去小镇旅行
8130篇内容 14.1万人参与
更新于 02-25
打开美篇查看全文
(0)

相关推荐

  • 云南白族聚居的地方,喜洲白族古建筑,彰显了白族人民的智慧

    在云南有一座中国第一批特色小镇-喜洲,在喜洲住着一个很特别的民族-白族,那里不仅有特色的建筑,还有白族人民的智慧.你到云南喜洲旅游过吗?你了解白族的文化吗?大理到喜洲单程20公里,微风不燥,阳光正好, ...

  • 大理喜洲古城严家大院游记

    大理喜洲古城,在大理民间堪称"小上诲",大理喜洲人也被称之为白族中的"犹太人 ",这充分说明大理喜州人杰地灵,广泛受到人们的认同和赞扬.为此,各地游客慕名到此旅 ...

  • 居融于景,独具一格的白族村寨建筑还有哪些文化特色?

    在这里,读懂中国民族建筑 民族建筑文化博览(三) 白族自古以来从事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为定居形式.定居是农耕民族最主要的特征.因此在旧时代,盖一所像样一点的宅子, 往往成了白族人花毕生精力的大事.同为 ...

  • 美哉云南 | 绵延千年的蕴藉

    喜洲古镇位于云南省大理市的北部 背靠苍山,东濒洱海 南北长约13公里,东西宽约6公里 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白族历史文化名镇 据<大理县志稿>记载,喜洲故称"史城" ...

  • 谈古论今话云南2021-13 大理文化的发源地--喜洲古镇 喜林苑

    喜洲古镇位于大理市北部,西靠苍山,东临洱海,是大理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六诏与河蛮并存的时候已经是白族聚居的地方,原来是大理河蛮城邑,隋史万岁曾驻军,因此被称为史城和史得,唐代南诏的故事也建在这里,被称为 ...

  • 谈古论今话云南2021-11 白族民居建筑群--喜洲古镇

    喜洲位于大理古城以北18公里处,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喜洲是重要的白族聚居的城镇,这里有着保存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从布局上看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q ...

  • 云南这座古镇风光不输丽江 号称“白族第一镇” 门票免费少有人知

    说起云南大理,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风花雪月的苍山洱海和古朴浪漫的大理古城,然而随着游客日渐增多和过度的商业化,大理古城也失去了原有的质朴,让游人找不到曾经心动的感觉.其实在位于大理古城以北18公里处, ...

  • 云南大理喜洲白族古建筑群(明、清.国五)

    喜洲是重要的白族聚居的城镇,这里有着保存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从布局上看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这些民居雕梁画栋.斗拱重叠. ...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云南省—-— 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沙溪镇寺登村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沙溪镇寺登村,2012年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寺登村位于沙溪镇正中,是云南大理著名旅游景点沙溪古镇的组成部分. 寺登村有古色古香的戏台.兴教寺.白族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理 喜洲白族建筑群

    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镇 建于清至民国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喜洲古镇入口处的正义门,国保碑立于此处. 喜洲东临洱海,西枕苍山,是重要的白族聚居地.这里有保存最多.最好的 ...

  • 在广州感受大理-番禺喜洲吧

    其实我是先发现喜洲吧,再发现喜临院的.喜洲吧一共有三家分店,各具特色,而我最喜欢的却是番禺上滘的这家.门口非常有大理的特色,不会走错. 听说喜洲吧的老板以前去了一趟大理,估计就是被大理喜洲的景色迷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