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评说:唐太宗悔过慎刑
唐太宗悔过慎刑
申力
新型冠状病毒,把人们困在了家里,只好借助书籍打发时光,《贞观政要》买回家多年了,还没细读过,这次心血来潮,把它从书架上取下来,静下心,看了起来,里面有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把它录下来,供呆在家里发闷的人看看。
贞观五年,相州,现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有个人,姓李好德,患有疯癫病,一发病就打胡乱说,言谈中就有大逆不道,触犯法律的话,被抓进了大牢,不知怎么惊动了唐太宗,太宗闻讯后,传旨严加审讯,时任大理寺丞的张蕴古,经过调查后,上奏道:“李好德疯癫病有明显的症状,左右邻舍都知道的,何况他并没有危害社会,依照法律不应治罪,应由家人严格管束。”
太宗看了奏折,思前想后,觉得有理,同意了张蕴古的奏折,下旨重新调查李好德案,如果属实,可释放。
张蕴古偷偷地将此事告诉了李好德,将李好德接到院外,安慰他,与他一起下棋,被纪检委的侍御史万纪发现,向太宗揭发了此事,太宗盛怒之下,不加思索,当即传旨将张蕴古押赴市曹,斩首示众。
事过不久,唐太宗静下心来,觉得不该杀了张蕴古,十分懊悔,就训斥宰相房玄龄等大臣:“你们吃着朝廷的俸禄,就应该替国家分忧,不论大事小事,都应处处留心。如今,朕不过问你们,你们就当哑巴,遇事就当没看见,知道朕有了过失,也不及时谏诤,根本没有起到辅佐朕的作用。”他停顿了下,见大臣们低着头,没人开腔,接着说:“张蕴古泄露朝庭机密,与囚犯下棋,罪行虽重,依据法律罪不该死,由于,朕一时愤怒,未加考虑,下旨处死张蕴古,你们居然一句话不说,刑部也不审核,不上奏一本,就将他杀了,朕的过失再也无法补救,你们不是有责任吗。”
房玄龄等大臣很惭愧,觉得对不起皇上,低着头,惶恐不安,只得默默无言。
唐太宗见大臣们还是不发言,叹了口气,退了朝后,思索万分,提笔写了道旨:“从今以后,凡是犯有死罪的人,刑部一定要经过反复审核,复奏五次后,经确认,才能依法施行。”“五复奏”制度,就是从张蕴古案后开始实施的。
不久,唐太宗还不放心,又传旨说:“严格依照法律条文定罪,只怕还有冤案,从今以后,由门下省负责审罪案,有的囚犯根据法令应判死刑,在情理上有能够怜悯的,应该录写清楚,一一上奏。”
唐朝时,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负责审查诏书,签署奏章,有封驳诏书之权,从那以后贞观年间几乎没有冤案了。
这个故事出自唐朝史学家吴兢之手,是当朝人所写,《旧唐书》与《新唐书》的《刑法志》中也有相同记载。
在极权社会中,唐太宗盛怒之下杀了一个有重罪,而不应被处死的犯人,而深深自责,他却并不停留在自责之中,而是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臣下及时进谏,匡正己失,制定“五复奏”制度,所做这一切,都是为了避免冤案在发生,广开言路,恤刑慎杀,重视法制,确实是难能可贵,唐太宗冤杀张蕴古,为此,他补救似的一系列措施,为后来的朝代所借鉴,也是好事。
申力,笔名申维希,先后在《作家》、《东方散文》、《重庆工人作品选》、《重庆文艺》、《星星》诗刊、《重庆诗歌年鉴》、《江津文艺》、《北国新文学》、《诗空间》、《渝水》、《现代诗歌》、《诗韵墨语》、《文学顾事》、《香落尘外》、《文学时代》、《醉歌文苑》、《红烛文苑》等报刊上发表作品数百篇,有《红月亮诗画艺术社》、《江南诗画艺术院》、《相上约金话筒》、《笑傲文学》《彩虹文台》、《南极光文学》、《天涯明月美文美诵》、《三江文学》等多家平台朗诵诗文数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