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姜立纲真书楷书《东铭册》高清,姜立纲东铭册书法作品
明代姜立纲《东铭册》纸本楷书,是姜立纲摘录宋代张载《正蒙》篇中的一篇。纵28.7cm,横14.8cm。现在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册无名款,末行下钤“廷宪”。鉴藏印有: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御书房鉴藏宝”。后幅有明代东庐题记一段。此书册用笔劲健方正,结体紧密,笔墨厚重,得力于柳公权书法,但一些笔画过于板滞僵硬,未脱“台阁体”遗风。王世贞《艺苑巵言》曾云:“立纲小变二沈为方整,就其体中可谓工致。”姜立纲书体被称为姜字,或姜体。王世贞认为:“立纲小变二沈为方正,就其体中,可谓工矣,而不免俗累。”姜字,之所以为人称赞,是因为其书严于法度,追求美观,表现了书家功力的深厚和技法的精深,能深研古人书法,对楷书形体点画技法不断挖掘发展。也被人所批评,是因为时代压之,宫廷书风笼罩,难以免俗,难脱藩篱。往往是法度掩盖了情性的抒发,制约了个性的流露。明代宁波人孙能传撰《剡溪笔谈》,卷五有一篇《院体中书体》,记:“姜太仆立纲以楷书供奉西省,字体端重,然近于俗,一时殿阁诸君及诸司吏胥皆翕然宗之,迄今无改,谓之'中书体'。”所谓“中书体”,又称为“馆阁体”“台阁体”。永乐年间的台阁体,工整婉秀、雍容典雅,体现了宫廷文化的一个侧面。“中书体”是由姜立纲之书影响殿阁所产生的书写模式。字体风格开始出现转折变化。孙能传是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写作《剡溪笔谈》时,应是他中进士之后,或已是崇祯年间。“迄今无改”,至少也有130年的历史。实际上,这种楷体可从永乐年间的杨荣、杨士奇、沈度等人的字体算起,一直到明代灭亡。200余年,在朝廷中一以贯之。虽以中书舍人为主体,却蔓延至整个朝野。晚明的官楷,貌似平整匀称,但已难见雍容典雅的气象了,当是实用文书。姜立纲以前,沈度(1357—1434)为这种字体的代表,其书小楷净洁匀称,笔画工稳而姿态婉丽。易学易写,又美观大方,方便于办文书。当时在翰林院供职官吏以及内阁官僚、科举之士大多效法其楷,以取帝王之悦。此风一开,遂成台阁一体。从碑志楷书看,姜立纲之前,这种字体点画清瘦劲健,雅俗共赏,以师法欧阳询字体为多。姜立纲之后,作品略有变化,主要表现在体势稳重,字趋扁方,上下相叠,点画收多放少。就姜立纲个人书风来说,书写碑铭与书写纸质的楷书字体并不一样。明朝后期王世贞跋《四子全文》,从“波磔处小露锋铩”,而推断此书非沈度所为,乃姜立纲所书。从中也证明了这一点。萧燕翼在《明代书法·导言》中这样评价:从明成化、弘治两朝开始,书坛上便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一面是“台阁体”书法的衰微,只出现了姜立纲一人,尚能以其书法获得一些赞誉,而知名于中书舍人间,但其楷书方整已趋刻板僵化,昔日雍容遒丽的风轨扫地,使他成为“台阁体”中知名人物的殿军,他的《楷书节录张载东铭册》便是证明,此后再无名家出现。另一方面,一批或官或民的文人书法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不约而同地返回到古代的艺术传统中去汲取营养,找寻改革“台阁体”的依据,并对之发动起一场猛烈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