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会练拳不会用

当今,有些练习太极拳术几十年,自认为拳法较好的人,总试图利用一些表演比赛拿到金牌银牌聊以自慰或在人前卖弄一番,夸大其艺。但现实中多数人却是弄巧成拙,所获得奖牌荣誉与真扣实斗相比苍白无力,练而无用,只有败北的尴尬场面,令人汗颜。

笔者有位武友,在国内些表演及正规比赛中成绩卓著,曾取得多枚奖牌,但缺乏实战经验,较技时战绩败多胜少。他与笔者交谈时说,如果他的情况对学练太极拳的人有改进和借鉴作用,愿解剖自己。

武友先后拜在三位太极拳名师门下,并历访名家,从1981年开始至今二十余年苦练不辍,他拳架规范、套路娴熟,并多有心得,在同门师兄弟中是位佼佼者,在当地很有影响,是位“名师”。但谈起拳术实战时他却很惭愧,所会的功夫,在推手时还能发挥作用,散打时则自感踢、打、摔、拿无法施展。

太极拳的因势利导、引进落空、避实击虚、震弹发力、一弹而起、伤筋挫骨、犯者立仆、出奇制胜等等技巧更淡不上,师傅所授的手、跟、身、法、步的套路招势在实战巾无用武之地,如同摆设。

据说此现象并非个别,不少太极拳爱好者或功夫很好的练家都会碰到类似的问题,这就需要问一问自己或朋友为什么会这样。

反思一

多年来,武友在太极拳学习方法上所接受的是以套路为主的训练方法,是一种典型的架势传授,从单势到整个套路学习基本上是手的角度、身躯的高低、眼的方向、左腿儿分劲、右腿几分力等等的零件式训练。

这种训练要求严格、丝毫不能差,使学练者认为太极拳难学、难练。往往自己练习几十年的套路给师傅演练看,不是手高了,就是角度转大了,还是毛病百出。应该指出社会上一些人练习拳术是学了改、改了练、练了改,但在师傅面前演练拳架时还是永远练不对、做不准确,这是普通现象。

因此学生也养成了一切围绕套路练习,“死练拳、练死拳”的现实处处可见。学拳者把精力用在练好套路、拳架上,但却无心、无精力探讨实战技艺,严重忽略了太极拳的实用本质,在与人交手、真打实斗时才就会尝到苦头。

死记硬练已成为太极拳运动发展的一大障碍。因学拳架、定拳架、练拳架、改拳架占去太多时间,实不可取。俗话说:“规矩尽而变化生”。孙、杨、吴、武等式太极拳虽出自陈式太极拳,但均自成一体,其招同名但其势变化大,实战效果则相同,能发对方于丈外。

笔者认为,拳势只要不违背拳理,套路熟练后,就不应在架势的高低、手的角度、步子的大小等等方而去纠缠。因实战时对方是运动的,出手或起脚、身材高低和步子大小是因人而异的,只用同定的一成不变的动作去应对千变万化的局面是难以取胜的。拳架熟练后要多注重内里修炼,拳谚曰“不在架势,在气势”,就是这个道理。

反思二

练拳者缺乏实战意识,虽然下功苦练,招势熟练,掌握了太极拳的一些规律和推手知识,实战时却不能学以致用。

主要原因:

一 、拳师授徒过于机械,只讲套路和推手知识,不言散打。师傅即使传授拳的技击作用也只是“专门”挑几个动作检验学生,或设计一些小“圈套”等着学生去钻。有的师傅教导学生使用招势时,师傅已开始动作了,先学生一步,故而能化掉来力,能把学生发出去使白已的功夫显得很神奇。

当学生冷静下来回头一看,却发现自己原来是中了师傅的“计谋”、虽然自已被化掉、反弹出去,却是师傅的意识指导学生发放,而不是师傅随心所欲、随人变化而技击的,也不是学生突然袭击。这种技击均有主观性,所以,此种训练方法实质上并无实际意义。

二、过于相信“拳打万遍,神灵自现”的说法。师傅说“东西都在拳架里”,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但如果学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一味苦练而不去深研其实质,则是贻害无穷。拳架的练习,必须是在明白一招一势的关系及其作用后才去苦练的,作用不明是练盲拳。

正所谓“梦想历年,谈话终生,一旦交手,两手净空”。但也有个别学生有悟性,路子也很正,只是一说练拳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一曝十寒,这种练法同样难以成功。

三、有自满思想。有的人只会套路练习和推手知识就妄称自己已得法,不能正确领会拳架、推手与散打三者之间的关系,与人交手时较劲用力,背离拳理,难出功夫。套路的锻炼需活学活用,势势明白,招招清楚,要符合“练拳时无人当有人”,与人空手时“有人当无人”的实战要求。只有这样长期演练下去,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反思三

名家箴言无所不及,如不深研其精华,负笈从拳,便很难正确理解太极拳的奥妙。假如仅从拳论拳经的字面去理解,以字解字,认识肤浅,甚至还有可能会曲解拳论拳经的本义。

当今之世,拳家著书立说已成时尚,个别著作者的理论标新立异,夸夸其谈到把原本很简单的道理说得既复杂又神奇,一旦被深究其理竟然会前后相矛盾;也有的名家过于保守,把一个完整的理论说一半留一半,如同一台运转的机器,师傅只给徒弟讲解机器的零部件,而不说它的工作运行原理,使听者茫茫然不明其理,更让学习者感到无所适从。

这也如同盲人摸象一般,摸着鼻子就说象是长的,摸着腿就说象是圆的,习者终难融会贯通。

古今拳论之多可用车载斗量。学者要窥全豹,必皓首穷经。然而,终因拳论学说精华与糟粕混杂,如不理解其实质,极易误入歧途。所以,学者必须善于在实战中去除糟粕,明辨真伪,不断进行揣摩和反思,善于总结经验,学会用新的认识对照自己所学所练进行检验,并能从中得到提高。

当今一些太极拳练习者演练拳架规范,行云流水、阴阳兼备、开合有致、刚柔相济、完整无缺,推起手来能攻善守,甚至还会发人丈外,但散打时其拳架如同摆设,学而无用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使广大学拳者少走弯路,避免出现那种重套路轻实用的锻炼效果。

笔者希望有志于弘扬和光大太极拳的朋友们,要敢于抛开门户之见,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把那些“秘传”和“秘诀”奉献于世,真正做到门广之间可以取长补短,能够互相借鉴学习,以达到共同进步和推动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向更高境界发展的目的。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或删除。

(0)

相关推荐

  • 谈谈太极拳的散手

    昨天看了一位师兄演示的散手,说实在的,那其实只是散推.我猜练太极拳的之所以不叫散打而叫散手,可能也是留一手,有个回旋的余地--如果说是散打,有人叫板或者提出置疑,可以言语支吾. 现代专业练太极拳的,没 ...

  • 你为什么只会练拳,不会用拳?

    当今,有些练习太极拳术几十年,自认为拳法较好的人,总试图利用一些表演比赛拿到金牌银牌聊以自慰或在人前卖弄一番,夸大其艺.但现实中多数人却是弄巧成拙,所获得奖牌荣誉与真扣实斗相比苍白无力,练而无用,只有 ...

  • 你为什么只会练拳,不会用拳

    当今,有些练习太极拳术几十年,自认为拳法较好的人,总试图利用一些表演比赛拿到金牌银牌聊以自慰或在人前卖弄一番,夸大其艺.但现实中多数人却是弄巧成拙,所获得奖牌荣誉与真扣实斗相比苍白无力,练而无用,只有 ...

  • 练拳人要懂得练法和用法。只懂练,可打个好...

    练拳人要懂得练法和用法.只懂练,可打个好基础,好身体素质.只懂用,没功力,到老一场空.练,用,养集合才是真.

  • 太极宗师杨禹廷一辈子传拳练拳,每天坚持练拳只练一招!

    杨禹廷一代太极拳宗师,一辈子练拳传拳,从事武术事业长达80余年,直到去世前仍在传拳,对自己要求严格,执着于太极拳拳理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自己的拳术,老人家晚年拳术正是达到巅峰的境界,留给后人宝贵的练 ...

  • 拳如果不注意这些细节,只会练得一身病!

    武林人天天习武练功,如不明白养生之法,不但成不了高功夫,而且往往练出一身病来.所以养生之道非常重要. 第一法:忌凉法 前辈师长们说:"热成功,凉看病".武功练习之后,全身出汗,自然 ...

  • 练拳秘诀(气沉涌泉)

    推荐阅读 经典原创文章:鹅梨帐中香的前世今生 从气沉丹田到气沉命门(可以看其他日志),从气沉命门到气沉涌泉. 气沉涌泉的时候,气沉的是支撑腿的涌泉,在沉的过程中,从膻中穴,后脊柱中线,沿着下走,汇合于 ...

  • 练拳为何要慢?推手为何要无欺心?

    ​讲拳一则: 我们练拳为什么要慢?练推手为什么不要有欺人之心? 练拳慢,如自我在雕刻一艺术品,去掉无用的,保留住好的.快了,好的可能没留下,把无用的却留下了-- 推手,不是为了赢人,而是因在自我雕刻中 ...

  • 练拳不练胯,都是大空话,这份松胯秘诀分享给有缘人

    无论是哪门哪派的太极拳套路,外形基本上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身体重心的移动:二是两个手臂的开合:三是步伐的移动.但这些动作都是建立在"松胯,胯根内收而旋转下沉"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每 ...

  • 最全的老人练拳指南,值得收藏!

    太极拳是一项非常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坚持打太极拳,对中老人的身心都很有益.然而,日常生活中,不少老年人对太极拳运动缺乏了解,进入了太极拳"误区".练习太极拳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姿势,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