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个旅的捷克式交给机枪连,抗战时期,步兵旅真的拥有100挺轻机枪吗?
众所周知,抗日剧经常会出现各种奇葩剧情,比如土坦克(棉被+桌子)可抵挡机枪子弹;比如炮弹塞不进炮膛,用锉刀削薄之后继续使用;又比如一个机枪连装备100挺捷克式轻机枪,作战时直接一字排开,组成密集的火力网,仅仅三分钟就将日军一个步兵联队消灭。
抗战时期,国军一个机枪连为120人,显然不可能拥有这么多轻机枪,而神剧给出了“合理剧情”,这100挺捷克式轻机枪是司令送来的,原本打算装备一个旅,但因为作战需要,临时将它们交给一个机枪连使用,这才打造出如此夸张的火力阵容。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抗战时期,国军一个步兵旅真的拥有100挺轻机枪吗?
国军的编制分为战区、集团军、军、师、旅、团、营、连、排、班,其中旅及以上单位为方块制,即一个师下辖两个旅,一个旅下辖两个团,而团以下采用三三制,即一个团下辖三个营。
步兵旅的兵力在4000-5000人左右,机枪方面,装备50挺重机枪和150挺轻机枪,不过这是中央军主力旅才有的待遇,大多偏远地区的国军部队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
如果从这组数据来看,国军一个主力步兵旅确实拥有100挺以上的轻机枪,不过把它们集中起来,交给机枪连使用显然不现实。
机枪不比步枪,想要发挥一挺轻机枪的性能,至少需要三个人配合,即机枪手、副机枪手和弹药手。机枪手携带轻机枪、维护工具和1个弹匣;副射手携带2根备用枪管、4个弹匣和1个弹箱;而弹药手携带2个弹箱,作战时还要为机枪手提供保护,避免机枪组被敌人靠近。
如果想要保证轻机枪的正常运转,三人火力组必不可少,也就是说120人的机枪连顶多出现40个火力组,而如果按照神剧里的剧情,整个机枪连只剩20人充当副机枪手,光是换枪管就忙不过来了,总是轻机枪再多,火力也无法连贯,根本打不出三分钟消灭一个步兵联队的战绩。
所以说,神剧的剧情都是经过艺术性夸大的,为了增加视觉张力,编剧、导演只顾追求壮观的战争场面,却忽视了剧情已经脱离史实的情况,向观众传达错误历史观,自然会被人们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