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和“無”说中华哲学思想
作者:龍雲之子
汉字在演化过程中,汉字原本的意思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特别是汉字简化后,汉字原本的意义有些已经面目全非。致使今人读古代典籍,出现很多歧义和多种解读,汉字本意不能回归其初衷,就很难理解中华先人原来伟大的思想。
1972年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的帛书《老子》,其中有83个“无”和5个“無”,“无”和“無”作为两个独立的字都出现在《老子》中。而汉后版《道德经》把83个“无”全改成了“無”,汉字简化后,“無”又全部被简化为“无”。后人已经不懂古人特别定义“无”和“無”二字的深意。古人刻意定义“无”和“無”,其意义何在?
“无 ”, 通於元者,上通元莫者为“无”。其義謂上通元始,虛无,道也。玉篇曰:“无,虛无也”。“有”未生之前的先兆为“无”,无中生有。
“無”,亡也。 甲骨文象形下面为木头或火,把形体烧掉。有所失者为“無”。凡物必自多而少而無。老子謂“多藏必厚亡也”。有了以后再失去为“無”,先有而后無。
“舞”,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本义:舞蹈。
“毋”,象形为“母”中间那两点(女性的乳房)变成一长撇,意思是说这个女性彻底没有奶水了,不能养育,不可为“母”了。在《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中,对“毋”有明确的解读,当一个女子风华正茂的时候,她可以受孕,有丰富的乳汁,可是当她到了一定的年龄,功能就开始退却,直到无法受孕,并再也没有奶水。
无,名万物之始也
《老子》在第一章中就明确定义:“无,名万物之始也”。古人认为生命的源泉来自阴阳二气,阴阳二元气相通了为“无”,有了“无”后才生“有”,即有血有肉的形体了。形体死亡后,把形体架在木头上用火烧(火葬),形体消亡了为“無”,是天葬。巫师们在火化形体时,翩翩起舞,愿逝者来生。所以古文中“無”和“舞”经常互相借用,但其本意是不同的。
“无或没”字甲骨文
“无或没”字金文
金文和甲骨文的“无”字象形鱼,在《元贞之道》之前的文章中,鱼代表生之道。《老子》:“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周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礼·三年问》:“无,易之道也”。这个“无”是一切“生”的原动力。
中药材的当归又名文无,《古今注》:“相别赠之以文无。文无,一名当归”。归为复生之意。
有,名万物之母也
《老子》第一章中明确定义:“有,名万物之母也”。“有”是描述万物养育成长过程,“无”和 “有”不是反义词,分别代表万物的“始生”和“养育”两个不同过程。
养育为“母”,不能养育为“毋”。《说文解字》中对“毋”的解释:使之停止,女子产奶的能力停止了,不能再养育为母了。所以,“毋”的本义就是停止养育,是“母”的反义词,没有。“毋”字出现在帛书《老子》第30章,原句为:“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
帛书《老子》全文5000多个字中,“无”字共出现83次,“有”字出现了83次,大多数情况下,“有”就是具有、拥有、存在的意思,它的反义词是“毋”。
“我”为形体,“吾”为意识
“我”和“吾”,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出现了。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同一句中用两个不同第一人称,没有时代地域的差异,为何有这种现象出现,是不是令人匪夷所思?
《说文解字》云:“我,施身自谓也”,“吾,我自称也”。“我”可以解释为“自己、自身、本身”,而“吾”一般没有这样的意思,“吾”和“我”到底有何差异?
吾甲骨文
“吾”字甲骨文,上为五行的“五”,下为“口”,人有五大感知系统,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听觉有五音,视觉有五色,味觉有五味,都在五行中。人把自己对于“五行”的感受和体验用“口”描述出来,为“吾”,这个“吾”为有“意识”的“我”。一个唯心代表人的意识之“吾”,一个唯物代表形体之“我”。先秦文化中,华夏先人就已经有了唯物和唯心的观念和思想,“我”和“吾”是有明确不同的含义。“吾”倾向于描述人唯心的感受、情感和意愿。先秦中华文化不能简单定义为朴素唯物主义,其中有清晰的唯心主义思想。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中“我”为形体之我,“吾”为意识之吾。我健康的形体,善养吾精神的浩然之气。
▲老子曰:“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这里的“我” 是无意识之我;“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無身,有何患?”这里的“吾”为有意识之吾。
“无”为万物之始,“無”为万物之亡
“有”之前兆为“无”,“无中生有”是真理,一切新生命的诞生,一切新产品的诞生,一切新的商业模式诞生,都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老子讲的“无为”,是新生命个体诞生的前兆,是创新是创造的“为”,是讲人类伟大的创造力。汉后文人不懂“无”和“無”之巨大差异,将二者混为一谈,将表示消亡的“無”全部取代《老子》中的“无”,致使我们的文化严重偏离了大道。必须予以纠正,回归中华文化之正脉。
“无”表示先天二元之气开始交合,形体还未产生,但万物生成的机制和体系已经建立;
“有”表示万物形体的始生,由“母体”养育万物的生成,万物成长起来了,而“毋”为失去养育能力的母体,不能养育新生命成长,毋为有的反义;母体为有生育能力的雌性,滋养万物的大地。
“無”代表生命的终结和消失,生命意识的消失,为“亡”,形体的消失为“無”。精神和意识是依附在形体之上,形体一旦消亡,也就是彻底的没有了,为“無”。
“舞”为巫师之舞,后人对于先人亡去的一种礼仪,祭奠先人,感激其养育之恩,继承前人的遗志和知识,这是人有别于动物的最大差异。对本族群有贡献的先人的尊从和敬仰,承续前人的教诲,是人类快速成长壮大的秘诀。改开后一些公知和媒体肆意贬低《毛泽东思想》,是对中华民族的犯罪,必须给予严厉打击。
重新解读《老子》
帛书《老子》:“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無,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汉后官学《道德经》把原文中“无”都改为了“無”。
“無”字出现在帛书《老子》第13章,原句为:“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無身,有何患?”重新解读一下,“吾能意识到大患难,是因为吾意识到我有肉身存在。假如吾意识中我的肉身消亡了(無),达到一种亡我的境界,还会有什么忧患?”老子其实在讲精神和肉体的关系,在讲唯心和唯物的哲学,人类史上的第一部哲学著作,就是《老子》。如果把上文中的“無”改为“无”,其意义就面目全非了。
《老子》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用“无”的创新之用,重新解读一下:“当三十辐共一毂设计成轮子的创新思路有了,我们就有了车子的应用;当有了把泥巴烧制成器具的创意,人类就有了陶器的使用”。老子明明是在讲人类的创新和发展,人是创新的主体,一切事物都是先有“无”这个创新思想,才会有新的技术进步和应用。无知的儒子文人们完全误解这个“无”,胡说八道老子的“无为”不作为思想。甚至把“不作为”当成一种政治正确,到处宣扬。致使中华文化偏离了正道,科技创新动力停滞了。老子明明说“无是万物之始”,中华文化是一个创新的文化,不是虚无的不作为文化。车子、陶器、房子在老子那个时代,就是当时的“最高科技”和“摩天大楼”。
帛书《老子》:“无为而無不为”,是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万物的“无为”,生命体一旦消亡(無)了,就不能有所为了。老子明明是讲积极的发展的人生观,孺子们却把“无”改为了不能有所作为的“無”,是对中华文化的极大犯罪,其罪当诛。
《老子》中的“不”“弗”“毋”“勿”也都有不同的含义,本文就不一一解读了。读者自己慢慢悟解,需要从意识和物质角度,先后时序的角度理解,这样《老子》我们就很容易读懂了。对哲学有研究的朋友,认真研讨透了,《老子》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巨作。黑格尔们要抬起头来,面向东方,好好仰望这部伟大的《老子》。
汉字本意要回归,尤其是一级汉字,国家要立法推动,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其本意却被无知的文人们篡改了,致使中华后人不懂其中的深刻内涵,失去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只会是一句空话。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仲尼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孔子拜师求学的郯子是东夷部落后人,少皞挚是东夷始祖。二千多年前的儒家始祖孔子,都说天子失官学后,真学还保留在四夷,要向四夷学习。
庆幸的是帛书《老子》能够在2000年后再现于楚地长沙,让今天的华夏后人能够找回中华文化的本源。中华文化五千年漫漫长河中,其实一直有两个相关并行发展的文化体系,即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的中原文化(黄帝文化),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楚蛮文化(炎帝文化)。现代考古发现,楚地出土青铜器的工艺水平远高于中原出土的青铜器,楚地出土的文化典籍更符合中华文化“天人合一”大道的本源。孺子们为维系儒家中原文化的中心论,刻意打压中华其他族群文化的蛮夷论,该休矣。
在主流中原传统文化中不能解答的疑问,可以从屈子的《天问》中找到答案;让今人困惑难解的被孺子篡改的《道德经》,在帛书《老子》中可以解答;楚文化中的天文“十二次”中有个“鹿”,而中原文化天文“十二次”中为“马”,赵高的“指鹿为马”成为了汉后孺子文人笑骂讥讽的话题。长江流域的炎帝文化更具有农耕文明的先进性,相比而言,黄帝部落残留更多的游牧文化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