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走笔】谭文峰|历山印象:白云生处有人家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主编寄语

且读书,你就是活了两世;

且写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谭文峰:山西垣曲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运城市文联副主席,运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小说和影视剧多部,其小说作品曾被二十余家出版社编入各种选本,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刊物选载。多部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小说《仲夏的秋》获中国作协《小说选刊》“全国最佳中短篇小说奖”,并入选《中国当代小说经典必读》;《扶贫纪事》获《小说月报》第五届“百花奖”,同时获山西省政府“文艺创作银奖”,《乡殇》获山西文学“优秀小说奖”。电视剧本《阿霞》获“赵树理文学奖”,根据其小说《走过乡村》改编的电影《红月亮》,获上海电影协会1996年度“十佳故事片奖”,长篇电视连续剧《阿霞》获全国首届农村题材优秀电视剧奖,长篇电视剧《我的土地我的家》同时获第29届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第二十七届电视金鹰奖,中宣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三大奖。电视剧《警察本色》、《西口长歌》获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长篇报告文学《风从塞上来》获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

文学天地

历山印象:白云生处有人家

             谭文峰 

小时候,跟着父亲回历山,就记得翻过一山又一山,弯弯曲曲的山道,永远也走不到头。

天亮起来吃过早饭,用布袋装几个馍当干粮,跟在父亲屁股后头,就开始了翻山越岭的长途跋涉。
我那时大约是八、九岁年纪,平时很少爬山,腿脚还没耐力。走不到二十里,就开始腿脚酸痛,就要坐下歇息。父亲就会指着前面的山头说,瞧,上了十里坡,翻过那个山头,就到了,加把劲!于是我似乎看到了盼头,就鼓起劲继续走。爬到了山顶,看到的还是一往无际的崇山竣岭,父亲就指着山下的那道沟说:下了这道八里老鸹沟,就到咱老家了,再加把劲!我就这样被父亲哄着骗着,走完了七十里的山路,到傍晚时分,就会远远看到,在云雾缭绕的半山凹里,白云深处,零星座落着几幢地坪屋,那就是我的老家,历山南坡村。
每一看到白云生出那些低矮的地坪屋,浑身的酸痛劳累什么都没有了,我的心一刹间就开始亢奋了起来。
啊,历山,我的老家,我出生的地坪屋,我回来了!
我喜欢历山,喜欢那个我出生的地坪屋,喜欢那个叫南坡的山村
两岁的时候,父亲退伍回来,被分配在山下镇子里的机械厂工作,母亲就带着我离开了历山,在镇子附近的姥姥家住下来,后来全家的户口就落在了姥姥家的村子里。每年的夏收过后或者秋收过后,父亲都会带我回历山,回老家。那里住着我的两个伯伯和姆姆(伯母),还有几个姑姑。当地习俗,是在夏收或者秋收过后走亲戚,父亲要走亲戚就得回历山,回历山父亲就会带上我一起回去。
我就出生在白云深处这个小山村的一座地坪屋里。直到今天,那座依南座北的地坪屋仍然还在。每每回家看到那座黑暗矮小的地坪屋,我的心依然会被深深感动,因为就在这座小小的地坪屋里,诞生了我平凡却又可贵的生命,让我拥有了美好的人生,就在这座地坪屋的土炕上,我从第一声啼哭开始,就踏上了没有归途却风景独特而又绚丽无限的人生之旅。
小山村的对面,是一座高高的山峰,是整个山脉的最高峰。那个地方叫“舜王坪”。
我的老家历山,便是相传当年帝舜躬耕的地方。《孟子》里记载“舜耕于历山”,说的就是我的老家。我们这里人,把舜叫做“舜王”,这里世代流传着许多关于舜王的优美的传说。历山一代一代人,就是听着舜王的故事长大,从小就在舜王德孝遗风的熏陶中成长。所以这里的人们世代父慈子孝,重德守礼。相传舜躬耕的地方,就在历山的最高峰,那里海拔2380米,却是一块万亩之阔的山高山草甸,十分稀奇罕见。人们把这里称作“舜王坪”。
历山还有著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七十二混沟。那是一片华北地区最大的原始森林,是国家自然保护区,至今很少有人能走进去,即使是历山本地人,也很少有人敢走进那片原始森林。据说那里有七十二道一模一样的山沟,森林密布,终年难见阳光,一般人走进去,便会迷失方向,再也走不出来,最后困死在里面。解放前,据说阎锡山曾派了一个团的兵力进七十二混沟里砍伐林木,最后一个人也没有走出来。据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支森林考察队带着向导和各种仪器进原始森林考察,在一道沟里发现了大量被砍伐却没有运出来的树木,周边布满了累累白骨。
小时候,历山的一草一木都让我感觉到神秘和神奇。回历山的一路上,父亲会给我讲许多有关历山的传说和故事,那些故事让我对历山如痴如迷。
父亲说,历山的葫芦顶上,有一块奇怪的石头,石头的中间有一道石缝,人们站在石缝外面可以看到一把亮闪闪的宝剑。宝剑的柄就露在外面,人用两根手指可以夹住剑柄。但是宝剑只能看,不能动。如果有人起贪心,想要把宝剑拿出来,宝剑就会立刻滑到石缝里面去,让人再也勾不着。可是当下回你再去看,宝剑的柄又露在外面了。多少年过去了,始终没有人能把宝剑拿走。
父亲说,历山皇姑幔的石壁上,有一小小的石洞,石洞里有满满的一洞蜂蜜,没有人知道是哪儿来的蜂蜜,也许是山里的野蜂做窝酿得蜂蜜吧?走路的人,放羊的人,打猎的人,只要路过渴了,饿了,都可以用手指或者羊铲的杆,在石洞里蘸了蜂蜜来吃,吃上几口就忘了饿,也忘了累。那石洞里的蜂蜜一年四季永远也吃不完,可就是没有人能够把洞里的蜂蜜挖走了。用手指或者羊铲的杆蘸着吃,蜂蜜就一直有,你要是带个罐子想要掏走一罐去,蜂蜜立刻就没了,连用手指蘸都吃不上了。
皇姑幔据传说是舜王的两个妃子,蛾皇、女英住过的地方。父亲说,他们年轻时在历山采药,夜里露宿在斩龙台,半夜时就会听到有喊山的声音,呼喊的声音能传出好远,还能听到他们白天做饭用的锅碗瓢盆被人像打击乐一样敲打着,伴随着笑声和嘻闹声,可是等他们爬起来去看,四下什么动静都没有了,第二天晚上睡到半夜又有了同样的响声。他们采药一个月,人人半夜都听到过那奇怪的喊声闹声,可是谁也没有见过有什么人。这些故事让小小年纪的我,听得神乎其神,好想亲自去体验一下那大山的神奇,去看看葫芦顶上的宝剑,尝尝那皇姑幔上的野蜂蜜。
父亲就像一个故事篓子,肚子里永远都有讲不完的故事。每次跟父亲回到历山,夜里最好的享受就是听父亲说古。吃过晚饭,小山村的老人们,女人们,男男女女的,都会来到伯伯家的地坪屋里,炕上地下到处坐满了人,姆姆会毫不吝啬地把蓖麻油的灯芯挑得长长的,让油灯亮亮的照着地坪屋,照着父亲的那张充满神奇的脸。
父亲会讲许多故事,他有点像说书人。他讲历山的传奇,讲舜王的传说,也讲《三侠五义》,讲《五女兴唐传》,讲《金钱表记》等话本,父亲连话本里的诗词都能记得一清二楚,他会把话本开篇或者章节开头的诗词,用历山的方言,抑扬顿挫、有声有色地念上一遍,念得像他讲的故事一样精彩和引人入胜。父亲讲得神采飞扬,山里人听得入神入迷,地坪屋里的气氛亢奋而又热烈,小小年纪的我,更是听得入神,甚至连哈欠都忘了打一个。父亲说古说到一半时,刚刚感觉到有点饿了,姆姆就会端着一盘油糕放到父亲的面前,犒劳他。油糕是软谷面做的,里面包着豆馅,吃起来香软酥沙,味道好极了,每次回历山,听父亲说古,吃姆姆的油糕,是我记忆中的两大美事,两大享受。
哦,历山,南坡,那地坪屋,那记忆中的神奇的家乡,那云雾深处的人家!
等我长大了,我还是会常常回历山去,回到白云深处的小山村去。成年的我,对历山不再抱有神秘之感,而我更多感受到的,是历山之美,是它的神奇之美。
每回去一次,我对历山之美便多了一份刻骨的感受。它的美丽多姿,让我每每感叹不已。历山之美,不在表面,在于的它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看山,有泰山之雄壮,望峰,有华山之险峻,观林,有庐山之秀美。山水之间,风景如画,又有九寨沟的俊美风韵,处处透着诗意,油画一般入目爽心。历山四季风光各异,冬日险峰冰挂,银装素裹,春天七彩烂漫,繁华似锦,夏日绿荫如汁,清爽宜人,而我感觉最美者,却莫过历山看秋。
秋到历山,一过十里口,最注目者,便是那十里红叶。历山秋早,一到农历九月,寒霜降临,满山的枫叶便似火焰般漫山遍野燃烧起来,一路走去,红叶如炽,象似谁在遍山点起了野火,山岭,沟坡,崖畔,坪顶, 满目都是跳跃燃烧的火焰,波涛般起起伏伏,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煞是蔚为壮观。不由人想起唐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来。
看过历山红叶,再去看北京香山红叶,就会顿觉香山红叶黯然失色。香山红叶在于艳,在于媚,而历山红叶则是壮美,壮观,让人有置身焰火之中,其心其情随枫火一起燃烧的感觉。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站在十里坡顶,看历山红叶,看秋火红燃,秋风乍起时,看那一往无际的枫火波涌涛动,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你会为遍野燃烧的红叶而沉迷,为起伏跌宕波涛滚涌的焰火而陶醉。
回到历山,我更喜欢一个人钻林子。钻进林子深处听秋林涛声,又有别一番诗情画意。
走进林子里去,看秋风旋起,金黄的栎树,柞树,橝树、银杏树的叶子飞舞飘零,冉冉而落,在林地上铺一层厚厚的金黄,绒毯一般柔软舒适,踏上去那脚下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随意地躺在林地的金毯之上,听头顶风从林梢吹过,初时似笛声远来,呜呜咽咽,悠扬有致,拨人心弦。随即便如怒涛突来,风声大作,似有千军万马从头顶呼啸而过,令人震憾不已。虽然头顶林梢风声如涛,然而林中却安静如常,身旁感觉不到一丝风声,地上的树叶,一片儿也不曾旋起,静得令人不能相信。秋林听涛,这别一番情趣,会带给我另一种享受,让我往往留连忘返。
逢到有雾的天气,我最喜欢的是欣赏历山秋雾。
春秋两季历山多雾,尤以秋雾最为好看。历山的秋雾不同于别处,云雾只在山谷间缭绕,却从不登上山顶。远远看去,云雾缭绕之间,一座座山峰从云雾中耸立出来。常常是头顶蓝天红日,脚下却云雾缭绕,云雾白纱般在山谷间飘动,几座地坪屋时隐时现,和绿的山林,红的枫叶相映成趣,色彩对比鲜明,构成一副美丽的活动的图画,象似谁把一副构思巧妙的国画搬来了历山。有时候,我会看到另一副奇妙的景象,一团团白雾棉垛一般就在你的眼前飞来飘去,刚一团飞去,又一团飘来,伸手抓一把,似可以把它抓在手里织作锦缎。或再作奇想,耸身而起,便可立于那云团之上,学那腾云驾雾的孙大圣,直奔九霄云天。
更美的,还有秋天的舜王坪。
在这2380米的高山之颠,虽是秋天,人们却不得不感受入冬的寒意。说来也怪,历山群峰连绵,高耸如塔尖,但就在这群峰的最高处,却是一片开阔的大草原,约有万亩之阔。秋深之时,秋高气爽,头顶天高云淡,舜王坪上变作一片金黄。金黄的草原上,一群白羊,几只黄牛,自在地啃食着草叶,或者追逐嬉戏,或者懒散地卧倒在草地上反刍食物。唐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就在你的眼前出现。你不敢相信,只有蒙古大草原才会有的原野风光,会在这高耸入云的历山顶上出现。
每回一次历山,我都会为历山的美所震撼,所迷惑,所痴迷。在历山,在白云生处的地坪屋前,我一次次流连忘返。如今,会说古的父亲早已长眠地下,我再也听不到父亲讲历山那些神秘的故事了。当年随父亲走过的十里长坡,八里老鸹沟,因为多年无人行走,已经成为了荒芜的丛林。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水泥旅游公路,每日的大巴小巴穿行不断,历山舜王坪已经成为一处带A星号的旅游景点,皇姑幔,葫芦顶都成了历山景区的分景点,夏秋季节游人如织,山脚下的地坪屋被一幢幢小型别墅所代替,成为供人食宿的宾馆。舜王坪上,“历山牧歌”成为许多画家、摄影艺术家热衷于表现的艺术主题。许多画家、艺术家把历山当作了固定的创作基地,还有,让我感觉特别辣眼睛的,是有一条车道直通舜王坪顶,把高山草甸正中间划出一道永远无法修复的疤痕。
伯伯、姆姆、姑姑们早已作古,伯伯和姑姑的后代们有的搬迁到了山下的镇上或者县城,有的在历山景点做起了山珍野菇的生意。那个叫南坡的小山村,已经荒无人烟。有一次我回到山上,看到我出生的那座地坪屋还在,只是已经破败不堪,周围的荒草已经快要把它湮没了。一种祭奠般的感觉让我的心慢慢地往下沉去。
“白云生处有人家”,只是成为一种生命的记忆。
(责任编辑  杨志强)

推广团队

平台顾问

李清水 运城市文联党组书记

李云峰:运城市作协主席《河东文学》主编

本刊主编:谭文峰 

平台策划:高亚东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图文编辑:闫   红

微信号:yanhong6033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关注我们

(0)

相关推荐

  • 小说《缘为兵》【三五四】忘年老兵大将军

    小说<缘为兵>[三五四]忘年老兵大将军 小说连载<缘为兵>(初稿)未完待续 图/文:梁佛心 阿姨家住的是正房,门前摆着很多的鲜花儿,台阶儿上站着一位很胖的长者.小军璞看着那位长 ...

  • 玄子诵读|窗外的两朵白云

    茉语清澜 每晚八点  与你相约 ◆ ◆ ◆ 窗外的两朵白云 作者|林伟   主播|玄子 天高,风轻,云静 风用一只云做的手 把两只山羊画在天空 应该是母亲羊和女儿羊 一路狂奔 寻找远走它乡的父亲 它们 ...

  • 【名家走笔】谭文峰丨历山看秋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谭文峰:山西垣曲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运城市文联副主席,运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小说和影视剧多部,其小说作品曾被二十余家出版社编入各种选本,多次被&l ...

  • 【名家走笔】谭文峰 | 姥姥的味道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主编寄语 且读书,你就是活了两世: 且写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者简介 谭文峰:山西垣曲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运城市文联副主席,运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小说和影视剧多部,其小说作 ...

  • 【名家走笔】谭文峰丨年味浓浓,母亲来了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谭文峰:山西垣曲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运城市文联副主席,运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小说和影视剧多部,其小说作品曾被二十余家出版社编入各种选本,多次被<新华文摘>.&l ...

  • 【名家走笔】杨栋丨遥远的村庄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杨栋:山西沁源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家.漫画家.国家一级作家.自幼喜欢读书,长大之后又迷收藏.建有私人藏书楼"梨花山庄",收藏各类图书1万余册.每年在全国 ...

  • 【名家走笔】张行健丨少年十食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张行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作协主席团委员.国家一级作家.山西文学院首届签约作家.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临汾市作家协会主席.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省内外文学刊物<山 ...

  • 【名家走笔】杨栋丨屏风半掩(外一篇)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杨栋:山西沁源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家.漫画家.国家一级作家.自幼喜欢读书,长大之后又迷收藏.建有私人藏书楼"梨花山庄",收藏各类图书1万余册.每年在全国 ...

  • 【名家走笔】杨栋丨女人就当有风情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杨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家.漫画家.国家一级作家.自幼喜欢读书,长大之后又迷收藏.建有私人藏书楼"梨花山庄",收藏各类图书1万余册.每年在全国发表散文一百 ...

  • 【名家走笔】张行健丨洗羊涧南沟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张行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作协主席团委员.国家一级作家.山西文学院首届签约作家.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临汾市作家协会主席.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省内外文学刊物<山 ...

  • 【名家走笔】丹水无澜

    作者简介:刘先琴,女,河南淅川人,中国作家协会河南分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记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政协委员,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 先后在南阳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