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何养护好自己的生命呢?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 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庄子·养生主》
生,生命。有涯,有界限,有天年。知,知识,学问。庄子的意思是不能把有限的生命消耗在无限的知识追求中吗?
这里就很有必要对知做深入的探讨了,不能轻易放过去。
知,从矢从口。射箭是一种射中目标的动作,目标是靶子。回到知,这就是一种认识活动,认识的对象是天地万物,也包括自己。从口,又表现出一种阐述、表达出来的意思。所以这个认识不仅仅是一种脑海里的认识,还要和人交流,甚至写出来。这是从简体字分析,不踏实,看看知的文字演变。
大体也不差的。
知,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那么这个客观世界可以认识吗?
苏格拉底说,唯一真实的知识就是我知道我不知道。这好像不同于庄子的知无涯。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肯定智,分辨知与不知。孔子虽然没有明说知无涯,但是已经隐含了知无涯。庄子把孔子的含蓄的言说直白化了。孔子在肯定智的同时,强调诚,诚于自己的内心,是什么就是什么。
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道德经·71》)
老子的尚,到底是崇尚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智呢?还是崇尚苏格拉底式的无所知呢?从“道可道,非常道”来观之,倾向于是苏格拉底之无所知。但老子后面紧接着有众妙之门,这是超越了“知”。
我们通常想让自己无所不知,这样在和人交往的时候,才觉得无往不利,可以得到别人的崇拜。你看,这就是把知庸俗化的,想获得别人的肯定,这是为人之学,不是为己之学。这种知也是有毒的。
以有涯随无涯,就是我们不能把有限的生命耗费在无限的知识积累上,那么我们如何用好这有限的生命呢?其实这就带出了我们本章的主旨,“养生”,养护生命,不能让生命过早地“殆”了。
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这句话说得重。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并把这个过程认为是培养智慧,这不是更害生吗?!
接下来讲了三行四果。
一行,为善不近名。
什么是善呢?可以说是善生,也可以说是善事。不近名,名者,实知表也。名,从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知”。为善不是让他人知,而是对生命的爱护。
二行,为恶无近刑。
为恶,恶什么,害生也。也可以说是不好的事。刑,刑罚。做不好的事,但不触犯刑法。
三行,缘督以为经。
督,中也,正也,人之督脉也。经,行大道也。经,也代表着永恒性。
四果之言,就是这样做了会得到四种结果。保身,全生,养亲,尽年。身,身体。生,生命。亲,上下为亲,和顺父母子女。尽年,终其天年。终其天年,在黄帝内经里是很高的养生境界,是上古真人的养生境界,也是得道者的境界。
你看,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这不是求知,而是和顺有限的生命,让其安度天年。
养生主,就是找到“缘督以为经”这样的一个养生之主,行于善恶之间,无善无恶,不求名,不为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