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雨廷先生谈话录·读书小记(五)《大象》从正面鼓舞人
一月二十六日
是日先生讲《皇极经世》。窗外,上海音乐学院大火,浓烟滚滚,多人救火。
第一次了解到《皇极经世》,是听吴晓峰老师的西游记讲解,讲到“欲知造化会元功,且看西游释厄传”的时候,会元是时间的度量,源于这部经。元,就是一个宇宙纪元。一元十二会,一会三十运,一运十二世,一世三十年,一年12个月,一月三十天,一天十二个时辰。时辰在古代就是最小的时间计量单位。这是《皇极经世》的时间系统。包含了天地的妙理。
过了三十岁就是再世为人,来源于此。
讲音乐学院的失火事故,引入了一个具体的时间,很奇怪吧。这里在一个情景中,引入了空间和事件。可以引发很多的联想,甚至可以让很多的知情者产生一种共鸣。这是文学的一种表达方式。这是空而不空。
因思:
“易简”,“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云:“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礼的本质不是繁琐,而是简单,而且是从复杂到简单,是约,不是束。文,即了解六十四卦的网络结构,了解变化,自由贯通,即物相杂,故曰文,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那是礼的八阵图。
约是划定规则,束是借用外力不让越出规则。礼的本质是规则,自然的规则是最好的规则。而自然的规则是 简单的,虽然有着复杂的内涵。守礼是不僭越规则,就不会有过失。追求没有过失,是不对的,会把规则僵化掉。
文,纹也。
易也是刻画天地自然,鸟兽虫鱼的纹路,说易出于河图洛书。河图洛书,也是拓于天地的纹路。而天地的纹路是有规律的,六十四卦就是展现这种规律,而这种规律不限于自然,还包括人文。
所以博是为了构建一个大的、周全的系统。约是从部分的角度,用好这个系统。博和约是一个体用的关系。
又思:
孔子六十而耳顺,即经历二个生物周期的变化而了解生物钟。三十年为一世,故三十而立,六十而耳顺。人从少至老,当化圆为方的过程,然方亦可圆。
三省,即夕惕若。 五十知天命,七十至天命。(参《张载集》40页)
孔子的年龄与进学之路,到底是实际的发生呢,还是文辞的修辞化后,带着一种譬喻性质的道理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篇》)。我觉得人的变化不会这么有规整性,可能是孔子在总结自己的人生进学之路的一种概括性的说明。最重要的是致于学,立志于道。
化圆为方,圆者通于心,方者通于行。化圆为方,就是化己学为众学,能够有益于大众。而此时心不为方所滞碍。这是大菩萨的境界。
圆者,知也。
方者,至也。
至于道,方可随心所欲不逾矩。其下,志于道,还是要警醒的,时时反省。
孔子得易生生之旨,故言生而不言死,言仁而不言义,言乐而不言苦,即《大象》从正面鼓舞人。天行健固不论,即地势坤,亦阳之动,故子不语怪力乱神。
宫晓卫自山东来访。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生生之旨。因为生生,所以能容。因而言地势坤,亦阳之动。不言死,因为不惧怕。不言义,因为生生之仁,成德而化人。苦者,亦因生生而悦乐。这也是中国人的乐观与豁达。
火镬冰河之地,变作香林,
饮铜食铁之徒,化生净土。
若是个汉,不顾危亡,单刀直入。
八臂哪吒拦他不住。
纵使西天四七,东土二三,
只得望风乞命。
设或踌躇,也似隔窗看马骑,
贬得眼来,早已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