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龄人都过得比我好,可能是最可怕的情绪毒药
还没从父母口中“别人家孩子”的阴影里走出来,这届年轻人又被迎面而上的同辈压力围绕。
焦虑来自于,几年前还步伐一致地投简历求职的同学,如今已经买房买车;朋友不经意间透露每个月缴纳的公积金数额,竟然是自己一个月的工资进账。
今年大年三十更新的《奇葩说》,一道辩题击中被同辈压力敲打的年轻人——“同龄人都过得比我好,我该不该玩命追?”
有人认为,觉得同龄人都过得比自己好,是心态出了问题,不妨换一批同龄人作为参考系。
有人则说,只有努力追赶的姿态,才是缓解焦虑的正确方法。
“我喜欢的男生,
看上我朋友”
忍不住互相比较,是同辈压力的苦恼源泉,正所谓人比人气死人。
在“同辈压力研究中心”豆瓣小组里,家境、外貌、职业、婚恋、社交、收入等,都能成为攀比的坐标。
“白天说着无所谓,晚上比得不想睡。”/《家族游戏》
麻薯是一名在读研一医学生,未来准备读博及出国交流。由于医学专业回报周期长,至今她还没赚过一分钱,每次想到这就想哭,觉得自己碌碌无为。
眼看毕业于二本院校英语专业的发小,已经在外贸行业混得风生水起,“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有十几万,闲时也有三万多”。
而更高学历的自己,还得向家里伸手要钱,麻薯的焦虑与日俱增。
发小与麻薯的父母彼此熟识,有时,发小的妈妈会向麻薯妈妈打听情况,言谈中说起自己女儿会赚钱。麻薯只能问:“医学生什么时候毕业?有几篇论文啊?”
每日一问:何时毕业?/《龙樱》
今年21岁、身高160cm的暮光,鼓起勇气向喜欢的同班男生表白,对方却说“现在还不想恋爱”,但表示可以和暮光做好朋友。
有一次,两人一起去吃饭,正好碰到暮光的一位女性朋友。
“我的漂亮朋友身高大概在167cm、168cm左右吧,长得特别漂亮。”在暮光看来,这位朋友的颜值属于万里挑一。
暮光邀请朋友同桌吃饭,不料那位声称无心恋爱的男生,却对暮光的朋友格外热情。“开始对她问东问西的,都不想和我聊天了”。
最后,男生主动加了暮光朋友的微信,顺带把当天的账单买了。此前两年多,男生都没有请暮光吃过一顿饭。
“什么不打算现在谈恋爱,是不打算和我谈恋爱吧。”暮光纳闷。随之而来的是外貌焦虑,她觉得自己“就是非常普通的路人脸”,这种不自信如影随形。
谈恋爱吗,不看脸的那种?/《龙樱》
毕业后回到家乡省会城市重点高中任教的花花,原本过着知足常乐的日子。
几年后,她发现以前的高中同学们,纷纷从名校研究生毕业,有人远赴国外留学。
得知一位老朋友拿到一所排名极高的大学offer,花花替朋友高兴,但仍然无法消除内心的落差感。“因为这也是我年少时曾经憧憬的学校和生活。”
花花的闺蜜大多就职于政府单位的强势部门,她们在工作之外,还安排时间学习法律、财经知识。
而作为高中老师的花花,大部分时间沉浸在自己的专业中。这种对比,使她感觉对世界的认知越来越浅薄。
不够别人优秀,不一定是不够努力。/《家族游戏》
有人在的地方,就会产生比较,麻薯、暮光、花花都不能避免。
还有人在一场场校招中颗粒无收,转眼间同学们接二连三地晒大厂offer。
有人一整个春节假期没有人约,而朋友圈里,昔日好友忙着聚餐唱K看电影。
一旦落入比较的泥沼,情绪崩坏也紧随其后。
对此,蔡康永说:“我们不可能一个人独活在地球上,只要有别人在,比较就在。当比较逃不掉,你又不可能永远赢的时候,一定会有自卑感产生。”
自卑,还是嫉妒?
《微微一笑很倾城》里的二喜,委屈又心酸地对闺蜜贝微微说:“你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讨人喜欢,这一切我一直都心知肚明。”
因为无法接受长期处于贝微微的光环笼罩之下,她从合住的房子里搬走。
同龄人之间的暗暗较劲,如果情绪处理不当,甚至会与朋友渐行渐远。
你会和朋友暗中比较吗?/《家族游戏》
江城把高中同桌的微信从好友列表拉入黑名单之前,两人一度关系好到形影不离。
问题出在高考成绩。江城平时的成绩一向比同桌优秀,但高考时遭遇了翻车,正当她心烦意乱之际,同桌找她倾诉自己考得差。
江城顺着话题想安慰对方,但没想到对方说出的排名,还将自己甩开一大截。同时迎来的,还有同桌的致命一击:“你是不是比我低?”
面对超常发挥的同桌的凡尔赛言论,平日习惯领先一步的江城,第一次感到掉进深渊。她累得不想说话,直接把同桌的微信删了。
朋友凡尔赛的时候,怎么应对?/《草莓之夜》
一段时间后,同桌申请重新添加江城为好友,验证消息里说,找了很久江城的电话号码,问身边的共同好友也没问到。
之所以通过好友验证,江城解释为,只是觉得自己当时的做法不妥当,而非有意愿与对方继续保持联系。
让江城感到矛盾的,是即使清醒地意识到对方没有错,但她就是迈不过去这个心坎。
“对未来很焦虑自卑,每天都有一种很难掌控自己生活的无力感。”江城说。
也正是这种掺杂着嫉妒的自卑,使她与一位好友失之交臂。
别让嫉妒成为性格的一部分。/《草莓之夜》
事实上,因为无法抑制互相比较的心态,导致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才最令人扼腕叹息。
琪琪自小被视为家里的掌上明珠,上私立学校、各种补习班,家里能砸的资源都不会吝啬。出生成长于小城市的她,立志一定要出省,到北上广安家。
她为自己规划的人生道路是:考研、考博、出国。在大学里,她坚信年轻人必须要吃苦,为此各种考证,担任社团干部,让自己忙碌得不可开交。
用琪琪的话来形容,人生前二十年非常紧绷,争强好胜,心高气傲。直到一场大病打断她奋不顾身向前冲的姿态。
医生说,压力过大、长期睡眠不足、精神紧绷,都有可能是摧毁琪琪健康的潜在因素。
休学治病长达一年后,琪琪重新回到校园。她发现同龄人的脚步已经把她落在身后,朋友们已经考上研究生,或者工作有收入。只有她还在本科阶段苦苦煎熬。
琪琪的发小打算在上海安家落户,正循序渐进地靠近目标。这也是琪琪当初给自己设定的未来。
但是现在,琪琪的父母在亲戚聚会上,都不敢谈起自己的情况。
拼命追,还是做自己?
人生前二十年,忙于跑在别人前面的琪琪,终于想通:“眼睛在别人身上的人,是过不好一生的。”
现在,她已经与过去的执着和解,希望能安安稳稳地上研究生,考回父母身边,然后找个稳定的工作。
有人认为琪琪的想法在退让,她不以为然。她说,以前骄傲的自己就像被攀比迷了眼睛,始终不知道这么努力要通往什么方向,尽头在哪儿。
“有时候,我们不能听从大脑,我们要问问自己的心,你是否真的愿意。”如今,她觉得多少证书和学位,都比不上内心的平静。
没有什么是绝对“不行”的。/《龙樱》
曾经被容貌焦虑折磨,想过整容的茄子,正一步一步地尝试自救。
茄子觉得,自己五官虽然不算出众,但看着舒服。然而,只要一打开小红书、抖音、微博,那些高鼻梁、大眼睛、瓜子脸的同辈女生的面孔,便铺天盖地出现在眼前。
对比之下,自己只能被称作“普通路人”。
寒假回到家里的小县城,茄子观察大街上的女生,发现其实大部分人的颜值,都与自己不相上下。脱离照片滤镜,她还觉得这些鲜活的脸庞蛮好看的。
“我的五官它就生成这样啊,化妆也是有限度的,我完全没有鼻梁,去哪里捏个鼻子出来呢?”
不能改变的事,学着不去在意就好了。/《家族游戏》
虽然无法像艺术家捏泥塑一样,重新雕刻自己的样貌,但看到别人分享整容成功的视频时,茄子的内心蠢蠢欲动。
阻碍她进一步落实整容行动的,是害怕手术失败,承担不起风险。她只能转变想法,寻求另一种形式的解脱。
茄子卸载了一些社交软件,少看网红美女的照片,不关注美妆博主,回避整容、护肤类视频,将更多用于玩手机的时间分配给读书。
她避开生活中那些喜好评判他人外貌、制造容貌焦虑的人,多看普通人的视频混剪,“感受普通的美丽和魅力”。
既然比较无处不在,同辈压力无法避免,能不能摆正心态,关键在于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是拉起同龄人的手,还是狠狠甩开?/《草莓之夜》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的一个研究项目,随机抽取了112所学校的438个班级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显示,一方面,同辈群体有“近朱者赤”效应,在排名越高的学校就读,或同班同学的学业表现越好,本人的学习成绩越好。
另一方面,同辈群体还有“比较压力”效应,同辈的能力越强,本人感知的压力越大,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同辈压力被适当地安放、处理,能变成激励同龄人共同进步的燃料;如果一味被鼓吹而得不到缓解,被压垮的,也正是不甘落后的同辈们。
“别人的好,是会逼着我去察觉我的长处在哪里的。你会很笃定地知道,没错我自卑,但是自卑是我的燃料,会让我去学习别人怎么去达成他的目标,我要怎么达成我的目标,这叫做——做自己。”蔡康永说。
是催人奋进的燃料,还是一剂情绪毒药,就看你的目标,是一定要过得比同龄人好,还是努力和他们一起变得更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