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小吃——冰糖葫芦
早些年在北京春节的庙会上还时常看到串得长长的糖葫芦,最顶上贴着一面小彩旗,一串上足有百十来个山楂果,被红红的果实压弯了的竹签子,拿在手中一颤一颤的,更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气氛。这种冰糖葫芦少见了。
现在的冰糖葫芦
提起冰糖葫芦的来历,还得说说南宋的宋光宗皇帝呢。
宋光宗,名赵停(公元1147——1200年)。
绍熙年间,赵停最宠爱的黄贵妃有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什么效果。皇帝见爱妃日见谁淬,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无奈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植)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开了愁眉。
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原来,山植的药用功效很多,它能够消食积、散淤血,驱绦虫,止痢疾,特别是助消化,自古为消食积之要药,尤长于消肉积。也许是黄贵妃所食山珍海味积住了食,做下的病,小小山楂解除了病痛。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也曾经说过:“煮老鸡硬肉,入山植数颗即易烂,则其消向积之功,盖可推矣。”
今人研究证明,山植还有降血脂、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因此而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山植食品也花样翻新,品种繁多。但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芦直至今日仍是受人们喜爱的吃食。
现在的冰糖葫芦,材料多种多样:桔子、苹果、山药、草莓等等,尽管是五彩斑斓,还是以山楂为原料的最为经典,口味正宗。
冰糖葫芦的制作过程
1.最好用多晶冰糖(白砂糖、单晶冰糖均可)。如果冰糖块大,可用微波炉大火几秒种后出炉,用手轻轻一掰即可。备用。
2.选择新鲜饱满的山楂,洗净并浸泡一个半个小时,凉去水分,将山楂拦腰切开,用小刀挖去果核,对好缝隙。
也可以不去果核,穿起来更容易,告知食用者:有核山楂。关键是保证无虫,否则就砸牌子了。
3.把去核的(或有核的)山楂用清洗干净的竹签从小到大串起来(前面的大,好看),随意串几个,家里有小孩子的,最好将竹签的尖剪去,安全。
4.冰糖和水的比例是1:1,同时放进锅内,最好使用不锈钢锅或搪瓷锅,铁锅也可,但是比较“吃水”。锅底平缓一些,沾糖时方便。
5.熬糖。准备一碗清凉水。大火将糖水烧开,熬的时候不可以搅动,待开始出现大泡泡的时候转中火,边熬边用手晃动锅底,以免出现受热不均匀出现糊锅现象,时间一半时再转小火,“用筷子粘糖水,放入清凉水中片刻,再用牙咬一下,感觉不沾牙、很脆就表明糖浠熬好了”。如果是高手就不用了,熬好的糖浠必须马上离火(用时10-15分钟以内)。
6.蘸糖,准备一块干净的菜板,上面用手抹上一层薄薄的清水。或者将菜板提前在清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将串好的山楂贴着熬好的热糖上泛起的泡沫轻轻一转,裹上薄薄一层,迅速放到水板上,“轻摔一下,再向下拉一二厘米”,冷却二三分钟即可享用。
沾糖时动作一定要快,慢了糖浠会降温凝固。蘸糖需要技巧,如果糖裹得太厚,影响口感。糖要蘸上薄薄而均匀的一层,才好吃。
在湿板上“轻摔一下,再向下拉一二厘米”,可以使得粘在山楂果上的糖浠不太厚,并且在葫芦串的顶端出现漂亮透明的糖片。
轻摔在湿板上 糖稀落在最下面
漂亮的飞翅糖片是向下拉造成的
多姿多彩的变种“冰糖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