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就是整本书阅读,“专家”们不必过分解读
高中语文新课标倡导整本书阅读,本是件好事,但一些所谓的专家和一些语文教学类的杂志,却借机起哄,“专家”今天发一篇所谓的学术论文,明天搞一个所谓的学术讲座,而且这类论文越写名词术语越多,讲座越讲越复杂,“专家”和相关的语文教学类杂志社忙得不亦乐乎,但看看一线教师,几乎无动于衷,平时怎么上课,现在依然怎么上课,平时干什么,现在照样干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以为,原因不外乎三点:
1. 整本书阅读就是整本书阅读,它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读课标规定的经典书籍,这里没有多么玄奥的秘密,没有多么复杂的环节。课标规定了,学校课表安排了,学生自读的书籍也有了,教师按部就班组织学生阅读就可以了。这种阅读活动就像我们每个人平时手捧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一样,自自然然,平平常常。但是,“专家”一旦参与其中,“专家”一旦指手画脚,这种本来很自然、很平常的事情,立马就变得不自然、不平常,学生厌恶,教师反感。
不过,行文至此,可能有人会说,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会碰到许多不好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专家的指导。面对这种担忧,笔者只能说,有这种担忧的人,基本上是没有真正读过几本完整的书的人,一个真正读书的人,是不会产生这种担忧的。因为阅读过程中碰到的所有问题,无非是阅读方法问题、阅读心理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相信凡是真正读过书的老师,有责任心的老师自会解决,这里,轮不到所谓的专家隔空指导。
2.都是“专家”惹的“祸”。就像许多一线老师说得那样,不听“专家”的讲座,不看“专家”的文章还可以理解什么是整本书阅读,一看“专家”的文章,一听“专家”的讲座,反倒不明白整本书阅读是怎么回事了。由此可见,所谓的“专家”只会把本是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本是平常的事情弄得不平常,好像除了专家普通教师就搞不懂似的。
3.不论是所谓的“专家”,还是语文教学类杂志,之所以如此忙碌,实际上都是在为名为利而忙碌,真正为语文教学,真正为教学改革而忙碌的“专家”、语文教学杂志社少之又少!读者诸君如若不信,你只要看一看我国的历次教改就明白了。我国的历次教改都会推出一批“专家”,一批“名师”,但过上三五年再看,这些曾经的所谓“专家”“名师”好像从地球上消失一样,无影无踪。
所以,整本书阅读就是整本书阅读,课标提倡了,学校安排了,供学生自读的经典书籍也有了,相信任何一个科班出身的语文教师都会搞好,这里,无须“专家”喋喋不休,无须“专家”隔空放炮,“专家”们要挣钱,要出名,最好换个地方,教育是容不得过多铜臭玷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