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掌故】满缀石雕的永安桥
永安桥,俗称“大石桥”,坐落在沈阳西郊马三家子永安村东头,已有三百四十多年的历史,是今天辽宁省境内比较完整的一座古代石拱桥。原来,它横跨在蒲河上,东西走向,如长虹卧波,十分壮观。河道变迁后,蒲河河水在桥北五十多米处便折向西北,不再流过桥下,桥下便只有涓涓细流了。
此桥修筑的原由和确切时间,《盛京通志》曾有过记载,大意是从盛京到广宁,地势低洼,每当夏秋阴雨连绵,便泥泞难行,车马往往因之困滞。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后,便下令从辽阳到沈阳筑路120里。崇德六年(1641年),皇帝又敕建此桥。
在桥东路南,有一块用满、汉、蒙三种文字阴刻的石碑,也有“宽温仁圣皇帝敕建永安桥”、“大清崇德六年次辛已秋季吉旦”等记载。此桥建成后,它和沈阳经山海关到北京的大御路一样,成了通往京都的必经之地。清朝历代皇帝东巡,莫不取道此桥,并多赋诗抒怀,颂扬其祖先功德。
康熙皇帝题永安桥的诗:
夹路风尘宿雨消
十年曾此驻龙镳
春风城阙知非远
兀处轻夜变柳条
乾隆皇帝东巡时,其随行官员常纪亦赋《晓过大桥》诗:
夕至落照圆 晓行晨星多
霜华积野草 秋水增寒波
驾官渡石桥 石桥何峨峨
愧非马相如 今日复来过
永安桥是用坚固石料筑成,缀满精致石雕。全桥长37米,两桥头宽12米,桥中宽8.9米。桥有三孔,中孔拱径为3.73米,左右两侧有“二龙戏珠”浮雕;东西两头桥孔拱径都是3.43米,其两侧浮雕北为“二龙探首”、南为“二龙翘尾”,给人以二龙驮桥的气势。石桥的东西两头,还各有雌雄双狮蹲伏在抱鼓石上,东头双狮为北雄南雌,西头双狮则反之。雄狮相貌威严,傲然端坐,足踏绣球;雌狮给人以温驯感,用前爪抚弄着一只仰面承欢的幼狮,还有只小狮娇懒地踡伏在它腹下,它身后还有对顽皮的小狮子打逗嬉戏着。这些狮子雕工精细,线条优美,各具姿态,栩栩如生。
在石桥两侧,还分立着19根栏柱,柱端皆有狮雕;两柱间镶嵌着柿蒂形花纹浮雕和有3个孔洞的栏板,共36块、有108个孔洞。整个石桥设计考究,造型壮观,雕技精湛,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卓越的建桥技术和高超的雕刻工艺,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清入关后,一度推行民族隔离政策,使显赫一时的大御路人马渐稀,加上风雨剥蚀,疏于修葺等,使石桥拱脚沉裂,路面毁败严重。1979年,经市政府拨款整修,永安桥已保存完好,并被划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之列。
作者:古楠;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