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这肉最滋补,但是为何没人喜欢吃,原因是烹饪手法不对

滋补就炖老母鸡汤,为什么不是炖老公鸡呢?老母鸡不是需要留着下蛋的吗?老一辈人的说法是老母鸡属于雌性,营养以及精气都较充足。

我看过一本关于养生学的经典著作,是清代人李渔所撰写的《闲情偶寄》,我记得里面说过一段话大意是:之所以雄性动物营养不及雌性,那是因为雄性的精气全跑到雌性身上了!雄性动物情窦初开时,就会追逐雌性,把自己的精气泄到雌性身上去,所以失去精气的肉体就逐渐松弛老化,从而失去鲜美味道。

而雌性恰恰相反,它吸纳了雄性的精气,滋养了自己,肉质反而变得鲜美。

但是有一种动物反而是雄性更加有滋味,它就是鸭子。老鸭汤的滋补作用,甚至超过了人参和北芪,也是其它肉类所不能及的。为什么人在身体虚弱时,养生专家都是建议多吃鸭肉,就是这个道理。

鸭肉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磷、钙、铁以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而且属于不饱和脂肪酸,不会造成身体负担、不易发胖,是非常好的肉类食材。

现如今餐桌上吃的“鸡、鸭、鱼、肉”,早已经是鸡无鸡味、肉无肉味,唯独鸭肉特别一点,还能吃出鸭子本身的鲜味。

但是有个现象很奇怪,明明鸭肉无论是滋补、还是味道,都要比鸡肉好,甚至市场上的价格都比鸡肉便宜,却为什么大多数人反而更喜欢选吃鸡呢?

这也许是因为鸡肉比较容易烹出美味吧!鸭肉固然好吃,但是要做好的确有点难度,一般的家庭主妇也难做出理想的味道,最主要还是鸭子的确是太骚了,买一斤鸭肉回来,就有三两是油脂(皮)。

美食家们都建议我们,在焖鸭时一定要先将鸭肉水分炒干、炒香,其实这里涉及到了一个烹饪技法“叫煸锅法”,只要我们理解这个技法的用意,就能烹出美味鸭肴。

何为“煸锅法”就是食材需要先在锅中进行煸炒,才能进一步烹调,就是美食家们所说的将鸭肉水分炒干。它也是烹制鸡、鸭、肉的一个重要环节,能使烹制出来的菜肴味美,肉质鲜嫩而不柴、不膻。

“鸭肉”煸锅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为了让鸭肉表皮收缩结成一层薄膜,使肉本身的鲜美味道少外溢,不仅味美,而且成菜后不柴。

二、为了消除鸭肉本身的腥膻异味。

三、为了将鸭肉本身的香味,借油的高温使它散发出来。

再说回调味“烹制鸭肉”通常有以下三种味型

一、“咸鲜味”:(生抽+盐+味精+白糖+料酒等组成)

二、酱香味:(酱香味其实就是在“咸鲜味”的基础上加上一些酱料。如海鲜酱、柱候酱、黄豆酱等,形成酱香浓郁、咸鲜醇厚的鸭肴)

三、麻辣味:(麻辣味同样也是在咸鲜味的基础上进行,“麻”来源于花椒、花椒油等,而“辣”则来源于辣椒面、干辣椒、辣椒油等)

需要注意的是:调味需要在鸭肉煸锅后进行,很多人烹制鸭肉喜欢放八角、香叶、桂皮等香料,其实在家常菜里没必要放这些,几片姜足矣!但姜片需在锅中煸透,香味才能扩散出来,焖煮过程中鸭肉便吸收姜的香味,从而姜片又吸收汤汁中的精华,到时你就会觉得姜片会比肉好吃。

(感谢分享阅读,欢迎关注、点赞、收藏、转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