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艾灸治疗乙肝,疗效之好,他让人佩服!

谢锡亮先生,现年82岁,河南省原阳县人,是山西省著名针灸家,也是近代针灸教育家、南京中医药大学首任校长承淡安老前辈的亲传弟子之一。从事针灸临床及教学工作近60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聆听谢老授课,对针灸学有豁然开朗之感;后又跟随谢老临床学习,更觉尤如涓溪见大海,获益甚丰。今以笔者之拙笔,总结谢老部分经验,以飨同道。

1

重视针灸基本功训练,提倡针灸要苦学加巧学

谢老主张,学习针灸和艺术、书法、绘画一样,必须打下扎实的基本功,然后才能运用自如,才能发展、创新和提高。这个基本功就是熟读歌诀、划经点穴以及针法灸法的操作。这一方法是早年师从承淡安先生时学来的。

谢老说,当年跟随承老的学生都要有“早读夜课”。“早读”就是背诵歌诀,“夜课”的内容是划经点穴,这是今后从事针灸医学的基本功。谢老认为:针灸歌诀是历代医学家经过千百年的临床实践和教学经验,撮针灸之精华,编成韵语,其词略义广,文气流畅,读起来铿锵和谐,一旦念熟就会长期不忘。在临床使用时就能脱口而出,帮助我们准确地拟出配方找到穴位。

至今谢老80高龄,对这些针灸歌诀仍然能够背诵如流。谢老常说:“临床医生使用针灸歌诀,犹如演员登场歌唱,相声家说白语一样,必须熟记,能够背诵,说来就来,从容流利,出口成词。否则临用时胸无成竹,茫然失措,再查书本那就来不及了”。但是读歌诀一定要善于选择,抓住重点,不能见歌就读,要选择少而精的,勿贪大喜多

在诸多歌诀中,其中《十四经穴分寸歌》尤为重要。如果读熟《十四经分寸歌》,不但熟悉了全身穴位的名称,同时也对经脉在体表循行的路线有了概念,并且给循经取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读熟本歌诀,就能代替《脏腑十二经穴起止歌诀》、《十四经脉循行歌》、《十四经穴总歌》和《周身经穴赋》,一举多得,省时省力,收效巨大。这点笔者体会尤深。

当年在谢老家中学习时,在他的指点下,和他的几个学徒每日晨起诵读歌诀,要达到说出某一经,马上能背出本经的全部歌诀;说到某一穴位,马上能说出本穴的这句歌诀,以及本经其后的所有腧穴歌诀。虽然当时费了点力气,但是所有腧穴至今不忘。一提穴名,马上就知道定位。而当时其他没有跟随谢老学习的同学有的是零散记,最终学前忘后,考完就不会了;还有的只背会了《十四经穴总歌》,知道了各经的穴位名称次序,却不知道所在部位和分寸,也不知该穴归哪一经,终究还是用不上,过几年就基本忘光了。

将《十四经穴分寸歌》烂熟于胸之后,就要结合人体,划经点穴。谢老取穴十分考究,总是反复参详,烙守《标幽赋》中“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证”的古训。

但是谢老既有传承,又有发展。如他总结出了“取穴姿势的三要点”:放松自然、充分暴露、有所依靠。针对每个具体腧穴也总结出了各自的要点。如足三里的取法,并不是简单的犊鼻下三寸,胫骨前棘旁一横指,而是要同时与胫骨粗隆、阳陵泉参照才定。要与胫骨粗隆相距一寸,与阳陵泉也相距一寸,这样反复参详才能定位。

此外,在针灸手法上,谢老也提倡基本功,从治神开始,到进针手法、行针手法、出针手法等都有详细而独到的见解,弥足珍贵。比如,谢老总结针刺方向的八条原则:向空虚的方向刺,向组织肥厚的地方刺,根据补泻原则刺,向病灶方向刺,沿经脉循行线刺,向有针感的方向刺,向安全的方向刺,根据穴道部位决定针刺方向等,既好记又实用。

大椎穴的针刺方向要沿着第一胸椎棘突的上缘斜向上刺,既安全又有效。膝眼穴首先要患者正坐屈膝,充分暴露穴位,然后在髌骨外下方找到最深的凹陷,向内斜刺,向空虚处进针,双膝眼的针最后要成为八字形。诸如此类的刺法要求不胜枚举,决非教材上所言之直刺或斜刺、刺几寸等寥寥数语能比。

跟随谢老学习过的学生在其严格的教学下,对腧穴的定位、针灸的操作等等皆中规中矩,出手即见严谨之风

笔者认为:当今不少针灸学习者抱着针灸易学而可速成的观点,不下功夫打基础,了解一些皮毛知识,即敢大胆开业,尤其是有些人把它作为出国立足谋生的捷径,经过数月的短训班即成为针灸医生,认识几个常见穴即在海外从事针灸。即使是正规学府的教学也是理解性知识掌握多,实践性和基础性的教学少,基本功的训练更显疏略。所以目前针灸医生只认识二三十个常见腧穴者,取穴不准者,甚至不认穴位,只按部位针刺者比比皆是。如此恐将损害针灸声誉,妨碍传统针灸学术的健康发展。谢老几十年如一日的提倡针灸学习要抓基本功训练,在纠正当今针灸界这一流弊上实属难能可贵。

2

提倡精穴疏针

谢老认为用针灸治病,虽无多大痛苦,但对患者来说,总是一种精神上和肉体上的负担。因此要尽量取穴中肯,抓住要害,少刺穴位,做到“精穴疏针”。

他常说:精穴疏针比如用兵,兵贵精而不在多比如打靶,只要瞄准,一发即可中的;比如开锁,只要钥匙对号,一触即开。用药也是这样,古代的经方药味少,如大承气汤只四味药,甘麦大枣汤只三味药;近代中医基础较好,有经验的医生用药也不太多,如宫外孕汤五味药,《蒲辅周医案》上的处方一般也不过十二三味药。由此可见,用药贵精而不在多,何况针灸取穴刺入皮肉,更宜精选了。

谢老根据自己的经验精选了常用的特要穴,编成歌诀,让学生背诵。临床提倡使用原络配穴、俞募配穴、五输配穴、郄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等,选穴少而精,临床疗效高。谢老临床治病,对一般成年人普通的疾病只取3 ~5穴,刺4-8

笔者认为,谢老的“精穴疏针”,一者体现医者让患者少受痛苦的仁心,二来是医者医疗技术的体现。这和当今有些人治疗面瘫在一侧面部要针刺40多针,治疗偏瘫在一侧肢体和头部甚至要刺上百针相比,实为鲜明对照。谢老反对不讲腧穴的“排刺”法,认为疏针比密针效果好。能用三五针治病,就绝不取三五十针。

3

提倡灸法,努力推行直接灸

由于市场经济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当今许多医院形成重针轻灸的现实。谢老认为,只用针而不用灸,失去针灸的一半作用,贻误病人,浪费医药,实为可惜。灸法简便廉验,最适宜在普通老百姓中间推广。所以,多年来谢老利用学术会议、报刊、杂志大力宣传灸法。曾著有《长寿与三里灸》,深受读者喜爱,印刷数千份,被索取一空。1989年由他主讲的《中国传统灸法》由山西省电视台拍成科教片,发行全国,受益者颇多。

经过50余年的行医经历,谢老运用直接灸治疗诸多中医、西医疗效不佳的疾病,积累了很多经验。经谢老亲手治疗或间接治疗的有病毒性肝炎、慢性肾炎、慢性气管炎、哮喘、肺结核、肺门淋巴结核、小儿发育不良、癌症、白血病、红斑狼疮、硬皮症等免疫缺陷和免疫低下的疾病以及内分泌失调等疾病,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乙型肝炎,谢老经过多年的精简提炼,采用灸肝俞、足三里治疗,一般在3个月可以改善症状,阳性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由于谢老退休后安身基层,主要是为农村老百姓看病,患者来诊时均化验证实为乙肝,但是治疗好转后满足于症状、体征消失,恢复劳动力,大部分未能遵医嘱再做化验复查。但是从已经收集的复查结果看,只要坚持治疗的患者,6个月一1年可以使e抗原转阴,并出现e抗体,还有一些出现表面抗体。

谢老常说:“药贵精而不在多,取穴宜简而不宜繁,简便廉验方为良医。”所以谢老采用农村随处可见的艾叶,带领学生提炼艾绒,制成金黄色的极细艾绒,这样做直接灸时可以减轻疼痛。然后精简用穴,改良灸术,强化技巧,在穴位上施用麦粒灸,病人稍觉灼痛,立即按灭,艾灶由小到大,壮数由少到多,病人初期没有痛苦,容易接受,长期施灸,会有舒适之感,更容易坚持。谢老用此法治疗诸多难治病,皆获良效。

甚至近期有患食道癌不能手术者前来求治,竟获奇效,由原来的不能吞咽而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体重亦逐渐增长,目前已生存1年多,而且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可惜患者不愿再接受胃镜复查,未能留下可对比的病理资料。谢老深有感触地说:“以我一生的经验总结,凡是大病、难治病、古怪病,用艾绒直接灸,都可以有效。这个方法不需花钱,自己在家就可以治,最适合老百姓使用。而且凡是虚寒衰弱、免疫力低下,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都可以用灸法治疗、养生和保健。”

所以谢老近年来大力提倡直接灸防治艾滋病,认为这个方法能切实提高免疫力,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花费又不多,适合长期治疗,多次在报刊、杂志撰写文章予以宣传,甚至以80高龄亲赴河南艾滋病高发地区,义务提供治疗。由此可见大医赤诚之心。

4

深刺风府经验

20世纪90年代山西曾有李定明教授以深刺风府、哑门治疗脑血管病而名噪一时。笔者时为山西中医学院刚入门的学生,曾在附属医院亲见李教授之传人用3寸余长的针灸针为病人深刺风府,患者习以为常,而学生皆膛目结舌。因为授课时老师讲过这两穴的危险性,故无不叹为观止。后来师从谢锡亮教授,方知谢老从50年代即深刺风府,用于治疗小儿麻痹症、癫症、狂症等脑病,疗效卓著。

谢老自己早年在苏州跟随承淡安老师学习时,每天上午门诊经常深刺风府,主治范围甚广,举凡一切风证皆用风府。从此习以为常,不以为奇,更无恐惧之感。但后来看到田从豁、陈钟舜两位先生发表于1956年《中医杂志》“论深刺风府”“再论深刺风府”两篇文章,介绍河北保定精神病院深刺风府之经验,才引起进一步研究该穴的兴趣。此期间也读到针刺该穴不当会发生医疗事故伤及人命之报道,从此即提高警惕,审慎从事。

谢老后来专程到保定精神病医院拜访深刺风府的专家胡大夫。二人一见如故,促膝畅谈,胡大夫还专门为谢老表演了深刺风府治疗精神病的手法。经过这次学习,谢老解放了思想,此后几年治疗重症精神病,均深刺风府达2寸之深,对个别胖人深达3寸以上,从没出过问题。

后来谢老综合数十年的学习与临床心得,总结出一些体会,撰写成《深刺风府》一文,生动、真实、科学地总结了该经验,常于各种学习班、提高班上传道解惑,尽心授艺。其学生用本法治疗小儿各种瘫痪6000余例,针刺达1.5寸深,收效颇捷。谢老总结的深刺风府要领:

摆放体位:凡深刺风府,病人必须正坐,前面凭几,使有依靠,又须头正颈直,如立正姿式,使穴位暴露,显出陷凹。如果病人狂躁,可以请助手帮忙固定,术者站在其身后,正直针刺。

针具选择:粗细以0.30~0.35mm(28~30号)为宜,长短以65mm (2.5-3寸)左右为宜,据病人病情选择。弯曲之针,虽经修直亦不可用。

进针手法分三步:对准穴位,双手同时轻巧用力将针尖刺入皮下2 ~3mm(1-2分)深,稍停,然后对准耳垂或鼻尖,向前慢慢地小角度捻转推进;如有阻力,可以徐徐提插,找空隙前进,此时比较安全,可以放心;约进入25mm(1寸)以后,将右手放松,观察针柄方向,这是第一步。至此,如针柄和原定方向一致,可以再向前用极小角度入,约到50mm(2寸)左右,再松开右手看针柄方向,同时观察病人面色表情,此为第二步。稍停,情况正常再向前推进,但不加捻转,约到60mm (2.5寸)左右时稍停,这是第三步。此时已临近危险区,要注意针下的感觉和病人反应。医者要针不离手,手不离针,凝神静气,手如握虎,如履薄冰,慎重从事。

④ 反复行抽刺术二三度,进针如上后,如果情况正常,可以缓慢向上抽出5~7.5mm(2~3分),再向下轻轻进针5 ~ 7. 5mm(2~3分),如此反复2一3次,以加强刺激量,此即所谓“抽刺术”。千万不能乱捣乱捻,防止损伤脊髓和刺破血管,形成深部出血。这时医者要聚精会神,屏住气息,仍然针不离手,手不离针,细细体会针下感觉,并用部分眼光密切注意病人反应。倘若病人尖叫或抖动,或诉说针感沉重,就立即向外轻缓地抽出5一10 mm(2-5分),停留在安全区内,稳定一会儿。如有必要,再轻轻抽刺一二下即可。虽再无以上情况出现,也不宜再多刺。

 出针手法分三步:由深部徐徐抽至50 mm (2寸)以下稍停,是为第一步,再抽至25mm(1寸)以下,稍停,是为第二步。最后不加捻转,直拔而出,是为第三步。要做到在病人不知不觉时已经出针,技术才达高超。拔出针后,立即用棉球稍稍揉按压迫穴位,并轻轻转动几下病人头部,以缓和紧张情绪,揉按力量先由浅及深,再由深及浅,然后慢慢松开。最后让病人取坐位或卧位休息20一30分钟。重症每天1次,可以连刺3天,以后间日1次,或隔二三日1次,共计8一10次为一疗程,须休息10一15日,必要时再刺。

谢老用此法治疗脑病,皆获良效

例如:他曾在回乡时偶遇一邻居,由于家庭负担及精神创伤导致癫痫3年,20多天发作1次,历10多分钟后停止。经中西医治疗3年无效。谢老用针深刺风府、大椎、身柱,并取配穴太冲、丰隆。同时处以《医学衷中参西录》荡痰汤,使畅下十数次。1月之间先后共针治12次,病人从此未再发作。此后该患者大力宣扬谢老治痫症之奇效,10多年来谢老每回原籍,则必定有痈症患者前来求治,经治无一不效。

5

总结

谢老作为承淡安先生的嫡传弟子,与海内外澄江学派弟子共同继承老师遗愿,大力弘扬和发展针灸。1954年承先生调入南京工作时,谢老不愿去大城市而未追随,此后一直在县级医院工作。他数十年来服务于基层,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同时又四方求学,博采众长,汲取新知。既以临床治疗疾病为主,又不断传道授业解惑于各类学府、讲堂。凡聆听过谢老授课的学生,以及有幸被其医治的患者,无不为其医道折服。其大力提倡针灸基本功的训练、直接灸治疗疑难病症等更是对传统医学的继承和发扬的典范,在当今针灸界有重要意义。现以笔者之管窥,对谢老的部分经验作一赘述,希望能对针灸同道有所启迪和帮助。

本文摘自中国针灸,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