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乡采风|何家姑娘游青山
何氏家庙
作为何家姑娘,首次来到何氏家庙,我感到有点汗颜,诚请祖宗原谅我的不孝。
自由活动一番后,燕姐邀请的何家宗长开始带领大家参观何氏家庙并作讲解。
老长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家庙前方三块神奇的大石头,他说这是旗杆夹石,是家族荣耀的象征。再看家庙大门上方篆书阳刻的“何氏家庙”四个大字,古色古香;门楣上方有象征身份的四个圆柱形的“门当”;大门口左右两边是圆形石鼓“户对”。何宰相是文官,所以门当和户对都是圆形;武官则用方形。我平时只听人说婚姻要门当户对,这次总算亲眼见到真正的“门当、户对”了,且是在我何氏家庙见到的,一股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
家庙共有三进,中间两个大天井。前进两侧有仪门,中门悬“柱国元辅”竖匾,两侧楹联“千秋共识庐江郡,六皖开先宰相家”;中进中厅摆着桌椅,是族人议事和接待来宾的地方,正中横匾上 “敦睦堂”三个大字由原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书写,门首上悬“天恩再问”竖匾。一二进之间的天井内有一对龙凤柏,枝繁叶茂,挺拔入云,与家庙同岁,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在中厅,老长辈给我们讲解了何宰相幼时勤奋好学,为官时清正廉洁,以善惠民、以德传家的故事。还给我们讲解了“一门七进士,兄弟同榜中”的历史由来;讲到明清两代青山何氏共出了何如申、何如宠、何应奎、何采、何隆遇、何循、何元辅七个进士,以及近现代青山何氏出了北平首任市长何其巩、共和国少将何骏等。这些辉煌成就听得我心潮澎湃,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青山石屋
石屋的门上书有“相国书庐”四个大字,两旁的楹联为“一片白云终古在,几声青鸟到今啼。”据传何宰相兄弟少时曾在此读书,还留下神话传说。进入石屋内部,只见屋顶平坦如天花,地面也平如地板,室内阔如厅堂,靠近门边的石壁被凿凹进去一块,应是点灯照明用的,因形状、大小如石椅,同行者中调皮的小彬彬竟一跃而上,坐在上面煞有介事地念起“书”来。
石屋左后方的岩石上有石刻“丹池”, 据说这是裴仙人炼丹之所,后来他在青山之北的会宫岭得道升天去了。
登顶大青山
几次随文乡团队采风,感觉我们就是开拓者,家乡一处处待在深闺的景点在文乡团队涉足后,逐渐向世人呈现那原生态的自然美,为人们所认识所向往。
终于攀上大青山的顶峰了。极目四望,只见长江如练,阡陌纵横,村舍含隐,白荡湖、连城湖尽收眼底,连城湖中的小渡山都看得清清楚楚。周围一座座小山婀娜多姿,浓淡有致,一环套着一环,拱卫着大青山。
近看,这里怪石百态,如锣,如鼓,如狮,如龟,如猴头,如鹰嘴……形神毕肖。它们有的直插云霄,有的匍匐脚下,有的高昂头颅,有的咧嘴含笑,有的如一对恋人难舍难分……这些巨石棱角尽去,风骨内敛,不争不挤,或累叠或平坐,各自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谐地相处在一起,给人一种雄壮而温馨的美。
燕子姐姐悄悄地跟我说,这些巨石多像我们的先祖何宰相的品性啊:身处明末乱世,不仅能够保全自身,还能有所作为。明史评其“操行恬雅,与物无竞,难进易退,世尤高之。”
九龙石谷
从大青山西南面下山,是九龙石谷,这里到处都是巨石和茶树。据了解,这些茶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集体林场栽下的,树龄都在五十年以上了,长期无人管理,已成野茶。它们有的在石头缝里生根,有的直接长在岩石上,饱吸天地之精华,长出嫩嫩的芽尖,摘一颗放进口里,咀嚼开来,齿颊留香!
沿着古老而富有诗意的原始石径往下走,前面是一大片茂密的竹林,郁郁葱葱,竹子有的粗如碗口,有的细如笔杆。我不由自主地吟起了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林边有座古老而破旧的院落,院落边有块葫芦状的巨石。这里是青山何氏六世祖云峰老人的住所。云峰公本是大明御医,退休后隐居青山九龙谷,制砖垒石,修建了九龙庵,他在庵内悬壶济世并开设义塾,专门培养我何氏纯良后辈成才。
在九龙庵的周边,我们看到了云峰老人留下的诸多遗迹,他手书并凿刻的玉屏、虎跑泉、亦自悠然等石刻,让我仿佛看到了这个老前辈超脱凡尘,在清静之处潜心教育子孙后代的情景……
来源:文乡枞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