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50宋词赏析,到底是哪50首,你知道吗?

一、目录

最经典50宋词赏析

1、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首词上片先写远近山川一望无际的秋色,进而把目光移向天边,点出家乡遥远,极目难寻,“碧云天,黄叶地”,是概括力很强的咏秋名句,元代王实甫《西厢记》杂剧“长亭送别”一折的“碧云天,黄花地”,就是从这两句化用的。词的下片因景生情,专抒离恨,前后融贯,浑然一体。

3、天仙子--张先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这首词为作者五十多岁时在秀州通判任上所作。词中通过对心理活动的逐步揭示,并用暮春迷离夜色的烘托,抒写了伤春惜别的感情。“云破月来花弄影”从动态中刻划了月夜景色,是传诵的名句,特别是句中的“弄”字写态传神,历来受到赞赏。

5、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炯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这首词写闺思,内容并不新颖,不外是临秋怀远之类。但写秋意而不凄苦,赋景物而不秾艳,有一种耐人咀嚼的情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三句写出了闺中人望眼欲穿的神态,所以王国维曾借用比喻“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的第一种。

7、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这首词写离情。上片从远行人着笔,写他在途中面对一派恼人的春色,愈走愈抑制不住强烈的愁思;下片写闺中人登高远望,遥念离人,哀怨满怀。词中以春水比愁,用春山况远。都帖切人物的具体心境,有较好的艺术效果。

9、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首词上片写冷落清秋时节,一对恋人在郊外离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下片写离去的人对旅途和别后孤寂生活的种种设想。作者通过对离人内心活动的描写,把他“凝噎”在喉头的话巧妙地表达了出来。“杨柳岸晓风残月”句,写水边清晨景色,以凄清寂静的气氛,点染主人公的孤零之感,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词的情调婉约哀怨,很能代表柳词风格,宋人说它最适合给十七八岁女子,拍着红牙板演唱(见宋俞文豹《吹剑续录》)。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首词写倚楼怀念远人,饮酒唱歌都解不了愁,以致一天天消瘦下去。内容虽平常,但在描写技巧上却有新颖之处。“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这种意境很耐人寻味。结尾两句写对爱情的专一诚挚,情见乎词。王国维《人间词话》曾借用这两句,说凡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须有这种执着坚毅的精神。这说明作者具有较高的概括能力,能把某种精神状态形象地表达出来。

11、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这首词写一个离人的烦恼。在秋日黄昏的萧条景色中,他倚着栏杆,思念着家中的妻子,但又欲归不得。“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几句,气象开阔,笔力苍劲,是写登临的名句。苏轼说;“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见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七)。

12、临江仙--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首词写怀念歌女小蘋的怅惘之情。在艺术上值得注意的是通篇用形象说话,较为蕴藉含蓄。词中“梦后”两句为一层,“去年”三句为一层,“记得”三句为一层,“当时”两句又为一层,分别组成四幅画面,逐次表达了作者的思绪起伏,虽然没有“言情”,而情也就在其中了。结尾更是词尽而意不尽,耐人寻味。

14、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正月,作者时任密州知州。以悼亡为题材,这是最早的一首词。全篇采用白描的手法,朴素自然,字字句句流露出深沉的感情。

16、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作于熙宁九年(1076)中秋夜,作者在密州。词的上片由问天开始,写幻想乘风上天,但又觉得天上寒冷,不如人间温暖,反映了作者因政治上失意而对现实不满,想逃避现实,但又不能决绝的矛盾心理。但作者以“何似在人间”作结,说明他对于现实人生还是热爱的。下片抒写了作者和胞弟的离别之情。作者由月的圆缺想到人的离别和团聚,发出了感慨。结尾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自慰,也是共勉。这是一篇历来传诵的名作。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对它作了这样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馀词尽废。

18、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惟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词内生动地描绘了孤鸿的形象,它的傲岸和自甘寂寞,正是作者自己的性格和心情的反映。

20、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这首词构思巧妙,写得明白如话,感情真挚、朴素,富有民歌的艺术特色。陈毅同志《赠缅甸友人》一诗曾采用这首词的艺术表现形式,以歌颂中缅两国人民比邻相处的深情厚谊。

22、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首词约写于绍圣四年(1097)作者贬居郴州时。他以凄婉的笔调,描述贬居地的荒凉和羁旅孤寂的心情,流露出作者对被贬的怨恨。传说苏轼极欣赏词中最末两句,并写在自己的扇子上,见惠洪《冷斋夜话》。苏轼当时的境遇大约和秦观相似,所以深有同感。

24、苏幕遮--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雨后初晴的仲夏景色,久客异乡的思乡情绪,是这首词表现的内容。上片末三句写荷叶亭亭出水,迎风摆动的姿态如画。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它“真能得荷之神理”。结尾三句写他梦魂回到故乡,用轻灵的笔触写出思忆中的江南风光。

26、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小词,以白描开头,结句却着色秾艳。其中有人物的对话,写得新颖活泼。

28、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作者在这首词中写她在秋天的凄苦心情。据《嫏环记》记载,赵明诚对此词很称赏,想超过她,于是用三天三夜的工夫,废寝忘餐,写了十五首,然后把它们和李清照的这首词混杂在一起,去给他的朋友陆德夫看。陆德夫再三赏玩,说“只有莫道不消魂三句绝隹”。这在词史上成为一个佳话。

30、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词中写一个秋天黄昏的景物:秋雁、菊花、梧桐、细雨、晚风,这些无不触动了她的愁绪。这里所写的愁,有着国破家亡的具体生活内容,不同于无病呻吟。但这种消极、绝望心情,却是深深地打上了作者的阶级烙印。词的艺术特色是把情感活动和自然景物、生活细节结合来写,刻划入微,语言也有新颖独到之处。过去人们称赞它开头一连用了十四个叠字,用得非常自然。到快结尾时,又用了“点点滴滴”四个叠字。这不独富有音乐性,而且表现了作者孤独的心情和单调冷清的环境。此外它还用了“黑”、“得”等难押的“险韵”,都恰到好处,表现了作者在词的写作艺术上的造诣。

32、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张元幹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这首词作于绍兴十二年(1142)七月。绍兴八年(1138),秦桧决策主和,向金屈膝投降。金派出使臣,竟使用了“诏谕江南”的名义。消息传来,朝廷内外,群情汹汹。枢密院编修官胡铨上书反对和议,指出“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凌夷,不可复振”,表示“义不与桧等共戴天曰”请斩秦桧等三人,并要求拘留金使,兴师问罪。结果,胡铨除名编管昭州,改监广州都盐仓。四年后,秦桧又策动谏官弹劾胡铨“饰非横议”,胡铨因之除名编管新州。途过福州时,张元幹写了这首词和另外两首诗,为他送行。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河山沦陷的悲痛,对投降派的愤怒,以及对友人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两句更说明,他同情胡铨是由于政治立场相同,政治见解相同,而不是从朋友的私交出发。

34、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惑,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这首词相传是陆游三十一岁时,为怀念他的被迫离婚的前妻唐婉而作。它反映了一出封建礼教压迫下的爱情悲剧,表现了作者因爱情遭到破坏而产生的痛苦,怨愤和无可奈何的心情。词切情深,流传人口。

36、六州歌头--张孝祥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亶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宋孝宗继位后,起用主战派张浚,并于隆兴元年(1163)兴师北伐。但因将帅不和,在符离为金兵所败。从此主和言论又甚嚣尘上,主和派与金人通使往来,酝酿着屈辱的“隆兴和议”。作者对此悲愤难抑,就写了这首词。这首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造诣也很高。作者利用《六州歌头》句短节促、音调悲壮的特点,抒写激烈的情绪和深沉的感触。伴随着感情的起伏变化,声调也时而沉郁,时而昂扬。词中描述了金军占领下的中原地区令人痛心的景象和中原父老渴望宋军北伐的心情,倾诉了作者对主和派放弃武备、屈辱求和行为的愤恨,以及壮志难酬的悲哀。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这首词“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据宋无名氏《朝野遗记》记载,张孝祥“在建康留守席上作《六州歌头》,张魏公(张浚)读之,罢席而入”。可见此词感人之深。】

<p font-size:16px;background-color:#ffffff;'="">37、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激。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峻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叩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这首词写于作者因遭谗毁罢官,离开广西,经湖南北归的途中。这是一首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作者船过洞庭湖,见月光皎洁,水色澄澈,仿佛置身于白玉无暇的世界,心神为之一爽。想到自己志趣高洁,肝胆照人,觉得主观的精神境界与大自然的奇特景色心通神会,相映成趣。随着想象力的自由飞翔,作者似乎暂时忘却了官场的烦恼。正如宋魏了翁所说:“'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方其吸江酌斗,宾客万象时,讵知世间有紫微青琐(官署衙门)哉!”(见《绝妙好词笺》引)。

39、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词中大力渲染满城灯火、满街游人、通宵欢乐的热闹景象。“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几句,突出地表现了“那人”的与众不同的性格。从作者始终不渝地坚持抗战理想来看,这正是他的自况。

41、摸鱼儿--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班断肠处。这首词是淳熙六年(1179)三月问,辛弃疾由湖北转运副使调往湖南时所作。词的上片抒写他惜春、留春、怨春的感情,运用比兴的手法表现了年华虚度、志不得伸的感慨。下片借用陈皇后故事,暗喻自己受到排挤,满腔爱国深情无处申述;并用杨玉环和赵飞燕的悲剧结局,来警告投降派。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说,宋孝宗看了这首词以后很不高兴,可见词的内容刺痛了当时的朝廷。

43、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奇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宁宗开禧元年(1205),辛弃疾年六十五岁,任镇江知府。这时,韩侂胄正筹划出兵北伐。辛弃疾积极支持,而且见诸行动,如他派人侦探金兵情况,预制万件战袍,准备在沿边地区招募万名士兵等。他希望韩侂胄等人要作好充分准备,不要蹈南朝刘义隆、王玄谟草草出兵的覆辙。词中写了这个意思,并且表示自己虽老,还能出力。据岳珂《桯史》,岳珂在对《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提出意见的同时,对这首词也提出了“微觉用事多”的批评,辛弃疾说“实中余痼”,感觉到用典故多是他的一个痼疾。用典故多诚然是作诗的弊病,但这首词用得都比较恰当,他在当时处境下所要说的话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出来,而且还表达了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这很能代表辛词特色的一个方面。

45、扬州慢--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淮生?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曾占领扬州等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据史书上记载,孝宗乾道六年(1170)江淮东路的农田,荒芜四十万亩以上。1176年姜夔路过扬州,仍是一片劫后的萧条景象。他在此词里描绘了这种惨状,以眼前的荒凉对比往日的繁华,寄托了自己的哀思,揭露了金统治者的暴行。但由于过于渲染战争的后果,怀念过去的风月繁华,情绪比较低沉。

47、风入松--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此词写对一个女子的思念,所言亦不脱睹物思人,触景伤情的陈套。不同处,是借奇特的想象,生动地表达出作品主人公的一片痴情,如见黄蜂飞扑被千索,竟联想到那一定是所思念的女子纤手接触时留下了香泽,似乎她刚刚离去;见台阶已生绿苔,又想到这是因踪迹久绝,才醒悟她已经离开了很久。

49、武陵春·春晚--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许多的忧愁。

最经典50宋词赏析

以上就是关于最经典50宋词赏析的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可以的话,就保存起来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