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历史简介】两晋南北朝历史大事年表 五胡十六国后期介绍

  【两晋南北朝


  两晋南北朝 265~589年

  两晋南北朝是介于秦汉和隋唐两次长期大统一之间的一个动荡和分裂时代。两晋是指西晋和东晋。265年,司马氏从曹魏手中取得政权,建立了西晋王朝,280年灭吴统一了中国。但西晋的统一极为短暂,到316年就在北方少数民族匈奴进攻下灭亡了。西晋灭亡后,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大动乱,南方则建立了东晋。北方十六国最后被北魏统一,北魏以后又分裂为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的对峙,称为北朝。南方继东晋之后又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称为南朝。南北朝长期对峙,战争频繁,最后北周灭北齐。581年,北周又被隋取代。589年,隋灭陈,中国又重归统一。两晋南北朝历时324年(265~589年)。

  两晋南北朝虽然战乱频繁,但无论在经济、民族融合、思想文化各方面都有发展进步。经济上南方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北方在孝文帝改革后经济也有很大恢复和发展。经过两晋南北朝,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隋唐时代江南已成为经济中心。所以隋唐时代的繁荣不是偶然的,因为它除了拥有北方黄河流域外,又增加了长江流域,扩大了一倍。其次,这个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又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民族大融合。周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在汉族先进生产方式影响下逐渐封建化,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我国历史上许多古老民族,如匈奴、乌桓、鲜卑、氐、羌、巴以及其他各种胡人,大体上都在这个时期走完了他们的历史进程,融合到汉族中了。隋唐的统一与强盛是与这一阶段的民族融合分不开的。再次,思想文化也有较大发展,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大变革,由于没有产生统一的,相对稳定的,至高无上的皇权,思想上专制主义有所放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先秦以后又一个“百家争鸣”时期。由此可见,两晋南北朝时期既有动荡、战乱的一面,又有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的一面,这是一个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

东晋和十六国形式

司马炎

司马睿

刘裕

陈霸先

  中国古代军事制度的演变

  军队是保卫国家、巩固政权,即安邦定国的支柱。尤其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军队在维护国家统一、保卫国家安全、捍卫疆土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古代军事制度称“军制”“兵制”。从夏朝到清朝道光年间,中国军制经历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大发展阶段。在政治制度变化的同时,军制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不断的演变和完善。不同时期、不同朝代、不同民族,采取了不同的军事制度,如征兵制、世兵制、府兵制、募兵制以及少数民族的猛安谋克制和八旗制。

  征兵制,即征召义务兵。征兵制在中国古代广泛存在,几乎各朝都有。

  夏朝是奴隶制国家及其军队产生的开端,征兵制也随之出现。经商至西周,奴隶社会的军事制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特别是奴隶社会强盛的西周,土地属于周王所有,统治阶级以宗法制为主,实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卿大夫、士都有镇守疆土、随从周天子作战等义务,此时以征兵制为主,周中央常备军力量强大,拥有“西六师”“成周八师”和“殷八师”,共22个师,诸侯拥有一定数量的军队,但听从周天子的统一调遣,即所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春秋战国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各诸侯国,在改革政治、经济制度的同时,纷纷改革军制,使诸侯国强大,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如战国时商鞅变法中,建立军功爵制,健全户籍,什伍编组,向农民征收军赋等等,这时大规模的征兵制形成。各诸侯国军制的建立,使战国时的兼并战激烈而又悲壮。如秦赵长平之战,秦军将赵军包围在长平,为了取得这一决定性战役的胜利,秦王亲自赶到河内郡,征发所有成年男子支援前线,最终秦国战胜了赵国,为秦国灭六国奠定了基础。汉代,中央政府基本建立了义务兵役制度,但复员制度不健全,所以汉乐府中有“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三国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征兵的数量更大,如曹操曾一次“收青州黄巾百万,择其精壮30万号为青州兵”。以后的历朝历代都基本上沿用此制并发展、健全和完善。

  世兵制,又称军户制、士家制。中国古代强迫部分乡民世代当兵的制度。世兵制出现和衰落于何时,说法不一。有的认为世兵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如齐国管仲辅佐齐桓公曾将国都分为士农15乡和工商6乡,其中士农之乡的乡民平时务农习武,战时充当士兵出征,世代相传,可视为世兵制的萌芽。有的认为世兵制创立于三国,盛于西晋,东晋南北朝逐渐衰落。有的认为衰落于鸦片战争之后……可见世兵制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兵制之一。

  世兵制,就是将士兵全家从普通百姓中抽调出来,脱离民籍,编为军籍,成为士家或军户,服兵役的人称作士。士家的社会地位低下,一般均低于农户,非经赦免,不得脱离军籍。士家世代为兵,士死,其寡妻遗女也要配嫁士家。三国时期,魏国曾实行士兵制,男丁终身为兵,父死子承,兄终弟及。魏晋以后,世兵制几起几落。明代卫所也是世兵的一种,卫所的军士,其子孙均入军户,世袭为兵。清朝的八旗兵、绿营兵也沿袭了世兵制。八旗兵以旗人(军户)世代充任;绿营兵一人当兵,全家编入军籍。军籍由兵部统管,不入民册。1840年鸦片战争后,八旗兵、绿营兵制衰败,招募士兵不再世袭。至此,世兵制在中国兵役制度中消失。

  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也属征兵制的一种,其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制由西魏宇文泰建立,经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玄宗天宝年间停废,历时约200年。

  西魏时,丞相宇文泰根据拓跋族鲜卑的早期部落兵制而创立,以开府为基层组织,称为府兵。府兵编入军籍,兵士免除租调徭役,平时参加生产,战时应征打仗,武器、资粮自备,府兵训练严格,战斗力较强。府兵制在发展中打破胡汉分治的界线,不断扩大征兵对象,吸纳汉人。所以西魏府兵制,既增强了军事力量,又有利于民族的融合,对后世影响深远。北周武帝时,为加强中央的控制,府兵军士改称“侍官”。府兵在平时和战时,都由各级军官率领,不属州县管理,府兵家属随营居住,为军户。府兵服役的年龄一般为18~60岁。

  隋初的兵制,沿袭北周的府兵制,开皇三年(583年),将开始服役年龄改为21岁。府兵在役龄内,轮番服现役,未服现役的府兵,由管理军户的人管辖,平时定期集中训练,有事则应召出征。开皇十年,文帝对府兵制进行重大改革,下诏规定:“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账,一与民同。”即把军户编入民户,改归州县管理,府兵可按均田制授田,府兵不服役时,归军府所在地的州县管理,它的实质是将“兵农分离”变为“兵农合一”。府兵制遂与均田制结合成为兵农合一的制度。

  唐朝建立之初,李渊父子恢复府兵制,特别是太宗时进一步整顿和充实府兵,使府兵制更完备。如增加军府数量,贞观十年(627年)全国划为10道,共设军府634个,而在关中地区就设有261个,约占军府总数的41%,形成外轻内重的局面,有利于控制地方性事变,还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为加强军备,又对府兵进行整顿,所有军府均隶属于皇帝的12卫府和东宫六率府。军府改称折冲府,折冲府分为三等,上府1200人,中府兵1000人,下府兵800人。府兵的任务是宿卫、镇戍和征战。至此,府兵制基本定型、成熟。府兵除出征与轮流卫戍外,其余时间均在家种田。农闲时,由折冲都尉统率进行训练;战争时期,由中央临时配备将领,率领府兵征战;战争结束后,兵归其府,将帅则解除兵权。可见府兵的调遣、征发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实行兵将分离。这种措施有效的防止了军人拥兵专擅或割据的可能性,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

  府兵制实施的前提是府兵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国家掌握土地是府兵制实行的经济基础。所以唐朝均田制的实施为唐朝初期强劲的军事实力提供了保障。后因府兵自备武器粮食,府兵的负担过重,加之兵役繁重,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的破坏以及府兵地位的降低等,府兵制自高宗后期至武后时逐渐被破坏,到玄宗开元年间,府兵制名存实亡,被募兵制所取代。

  募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是国家以雇佣形式招募兵员补充军队的制度,应募者视当兵为职业。募兵制的兴起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兴起于春秋战国,有的认为出现于汉代,有的认为募兵制是唐朝创建的一种征兵制度,它起源于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破坏。总之募兵制萌芽于春秋晚期,大规模出现于东汉时期,完善在唐宋时期。

  唐朝均田制、府兵制破坏后,开元十一年(723年),唐玄宗采纳宰相张说的建议,下令实行募士宿卫新办法,选募13万士兵,分隶诸卫,每卫万人,分六番服役,称为“长从宿卫”。开元十三年,改称为彍骑。彍骑免征赋役,并分给土地,官给资粮。户籍由兵部、州县和卫分别管理。彍骑的产生,标志着募兵的兴起。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又招募长驻边镇者为兵,听家口自随,官给田地屋宅,称“长征健儿”。至此,征兵制改为募兵制。天宝八年(749年),唐玄宗宣布停折冲府上下鱼书,府兵制至此废除。

  天宝年间,镇守京师的彍骑多招募市井无赖为兵,军中腐败丛生,战斗力低下。地方缺少财政支持,装备差,数量少,只有边镇军力强大。唐初全国府兵68万,京师附近便有26万。而天宝元年,全国军队57万,边地竟有49万。即“猛将精兵,皆聚于西北,中国无武备”。募兵下专设将领统兵,这虽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但也使士兵只知将帅,不知朝廷。募兵逐渐成为将领的私人军队。所以唐末各节度使凭借自己控制的地方政权,豢养大批军队与中央抗衡,改变了“内重外轻”的态势,出现了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时“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的分裂混乱局面。

  宋太祖看中募兵制“兵民分离”的特点,继续沿用,他认为,只有“收天下失职犷悍之徒”于军队中,用军队纪律严加管束,使兵和民成为两个相互绝缘的社会群体,减少叛乱,确保太平。一遇灾年,出现大量流民,北宋朝廷便大量募兵,以稳定社会,“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则少一贼”,可见宋的军队用救济和安置灾民,来维护统治的稳定,最终却导致北宋出现冗兵,国家出现“积贫”的局面。到元明两代,军户是军队的主要成分,但募兵依然存在。

  募兵与府兵的区别:

  府兵自备兵器、资粮等,募兵衣食等由国家供给;府兵若有战事,临时从各地征发而来,朝廷临时指派军官指挥打仗,兵将分离,募兵则以当兵为职业,由将领长期统帅,兵将间有隶属关系。募兵制最大的弊端是,兵将的隶属关系,最终导致军阀割据。募兵制度既是唐由盛转衰的原因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社会后期尚武精神丧失的根源。

  猛安谋克制:原是女真人在氏族社会末期的部落组织,是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组织按什伍进位编制,有伍长(击柝)、什长(执旗)、谋克(百夫长)、猛安(千夫长),是金代女真社会的最基本组织,它由围猎编制发展为军事组织,最后变革为地方的行政组织,具有行政生产与军事合一的特点

  金太祖第二年(1114年),为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命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一如郡县置吏之法”,把原军事组织变革为地方行政组织。作为地方行政组织,猛安谋克以户为计算单位,三百户为一谋克,设百夫长为首领;十谋克为一猛安,设千夫长为首领。猛安谋克的千户百户的军事编制对元朝和明朝影响较大。这种改变,既突破了血缘关系,打击了旧氏族势力,又确立和巩固了新兴奴隶主的势力,使军事组织和地方行政组织结合起来,成为金代女真族社会组织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随着金南下中原,猛安谋克组织也迁入中原,并保留了原有的名称。女真的奴隶制与中原封建制的并存,打破了过去分中外分华夷的“天下一体”的局面为“中华一体”,女真与汉人杂居为一家,皆为国人。同时,猛安谋克受中原封建制影响,在女真族封建化的同时,也使猛安谋克制逐步瓦解。

  八旗制: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覆灭,共存在290多年。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为巩固女真各部统一的需要,建立了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随满族社会的发展,1615年,努尔哈赤在原有四旗的基础上,又增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创建了八旗制度。八旗中除四正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八旗制度规定:每300人为1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清太宗时,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清世祖福临为了加强对八旗的控制,对八旗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八旗分上三旗与下五旗。皇帝控制正黄、镶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诸王、贝勒统辖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五旗,称为下五旗。上三旗是皇帝的亲兵,担任禁卫皇宫等任务,下五旗驻守京师及各地。

  八旗制度的特点是“以旗统人,以旗统兵”的军政合一,和“出则为兵,入则为民”的兵民一体的社会组织。清入关后,为了巩固满族贵族的统治,加强对全国各族人民的控制,同时为了解除八旗官兵的后顾之忧,更好地为清王朝效命,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与绿营共同构成清朝统治全国的强有力的军事工具,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兵制的出现、发展与完善,一方面适应着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生产水平发展的状况,以及政府的综合国力。纵观中国古代兵制,可见它对朝代的更替,国家的分裂与统一、强盛与衰败,都起着巨大的作用。而征兵制、世兵制、募兵制等各种兵制,并不是单一的出现在某一时期,相反在历朝历代中,几种兵制交叉出现,又互相掺杂。

  西晋帝系表(1) 265~316年

  南北朝简表

  【西晋的统治制度


  分封制

  西晋实行的分封制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严重地削弱了中央集权。曹魏时期,其政治制度基本上沿用了汉武帝以来的制度。虽封王侯,都是虚爵,即所谓“寄地空名,而无其实”。王侯在国内无政治和军事权力。西晋建立后,司马炎认为魏之灭亡,是由于无宗室以为藩辅之故,所以改变了曹魏的制度,恢复了封王和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先后分封了同姓王二十七国,公、侯、伯、子、男500余个。所封户数占全国户数一半,并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开始是允许诸王自选国中长吏,继而又以户数多少把诸王分为三等,并开始置军。大国2万户,置上、中、下三军,5000人;次国万户,置上、下二军,3000人;小国5000户,置一军,1500人。以后,“更制户邑”,增加封国户数,又逐步使诸王都督各州军事,斩杀违军令者。尤其是诸王常常出镇一方,不仅掌握了封国的军政大权,而且控制了相当多的军队,实际是一方的土皇帝。西晋分封宗室的目的是为了护卫皇室,加强统治,但后来随着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诸王大都卷入了争夺中央政治权力的斗争——即八王之乱,反而削弱了中央皇权的统治,这是西晋政治和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加速了西晋的灭亡。

  户调式

  户调式是西晋的经济和财政制度。晋武帝颁行户调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均分土地,限制土地兼并,以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户调式共三项内容,即户调制、占田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户调制是西晋的税制:凡是丁男立户的,每年交纳户调绢3匹、绵3斤,女丁和次丁男立户的,纳半数。边郡与内陆同等之户,近的纳税额的三分之二,远的纳三分之一,不分贫富,以户为单位,这对广大劳动人民是很不利的。占田和课田制是西晋的土地制度,是把占田制和赋税制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制度,它是在魏晋屯田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男子有权占田70亩,女子30亩,这是一种应种土地的限额。在占田之中,丁男有50亩,次丁男有25亩,丁女有20亩要课税,这叫课田。目的是驱农归田。“占田”数是国家准许农民占有田地的数量,“课田”数是国家征收田租的亩数,每亩纳粮8升。品官占田荫客制是一种保障贵族、官僚们经济特权的制度,但也有为贵族、官僚们占田和奴役人口数量立一个限制的用意,以制止土地兼并和隐瞒户口。其品官第一至第九,递次贵贱占用田,第一者占田50顷,每低一品少占5顷,第九品占田10顷。又荫人以为衣食客及佃客,第一品50户,至第八、第九品1户。庇荫户和佃客为私家人口,归主人役使,不负担国家徭役。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控制政权的真实写照。世族制度是按门第等级严格区别世族与庶族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不同地位,以维护高门贵族特权的等级制度。西汉以后,一些大地主与儒学相结合,就可以世世代代做官,他们被称为“士族”或“世族”。“士族”是指他们掌握儒学及文化知识,“世族”是指他们世代做官。东汉以后,“选士而论姓族阀阅”,一批世代为官的世家大族开始形成。世族制形成过程中,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起了重要作用。主要是由于中正官一职多为世族出身的官僚所把持,世家大族利用这一制度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使这一制度成为他们培植私人势力的重要工具。形成了“公有公门,卿有卿门”的世代相传,等级森严的世族制度。世族在政治上世代为官,并能逍遥法外;经济上按品官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人口,有免除赋税的特权;社会地位高人一等,不与无特权的庶族(又称寒门)联姻和同乘共坐。所以东晋熊远说:“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另外没有特权的人被称为“庶族”,“世”“庶”之间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庶族寒门要做官、免役,就必须通过行贿,依附于世族。庶族做官后,依然受世族的歧视。

  【统治集团的腐朽和八王之乱


  王恺石崇斗富

  王凯、石崇斗富是统治阶级内部荒淫腐朽的真实写照。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就是一个荒淫的君主,其奢侈腐朽在历史上是十分突出的。王恺是晋武帝司马炎文明皇后的弟弟,官拜右将军,颇得武帝的宠爱和器重,于是大权在握,聚敛财富。他与当时的散骑常侍石崇为证明谁才是最富有者,竟然用谁更奢侈来一比高下。王恺自认为自己的财富无以匹敌,用当时特别贵重的麦糖清洗锅,而石崇对此不以为然,竟用更为珍贵的石蜡当作柴火使用。王恺不甘示弱,用紫纱步障40里,石崇则用织锦步障50里。石崇用一种叫椒的涂料涂饰房屋,王恺就用红色的石脂盖过他。晋武帝不仅对此不加管制,为了使王恺获胜,曾多次资助助威。有一次,他赠给王恺一株2尺多高的珊瑚树,王恺便十分得意地拿出来向石崇炫耀,谁知石崇竟拿出铁如意,几下就将珊瑚树击成碎片,王恺见状勃然大怒,以为石崇是出于妒忌所致。谁料石崇却轻松地说道:“这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痛恨不已的,我现在赔给你就是啦。”于是便命令他家的仆人取出自家珍藏的珊瑚树,2尺多高的异常之多,三、四尺高的竟然也有六、七株之多,王恺目瞪口呆。大臣傅咸上书晋武帝说:“奢侈之费,甚于天灾”,请求司马炎制止,但司马炎无动于衷。他们不仅奢侈成性,而且公开抢劫、杀人。石崇做荆州刺史,“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王凯举行宴会,客饮酒不尽,他就杀死劝酒的侍婢。统治阶级的竞相奢侈,竞相搜刮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加剧了阶级矛盾。

  贾后之乱

  贾后之乱是西晋八王之乱的导火索。贾后即晋惠帝皇后,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名南凤,晋初大臣贾充之女。凶险权诈,暴戾成性,权势欲极强。290年,晋武帝死去,太子司马衷即位,即晋惠帝,立为皇后。武帝死前指定汝南王亮和杨太后的父亲杨骏共同辅政。后来杨骏夺取了单独辅政的权力,贾皇后对杨骏不满。次年,贾后密召楚王玮带兵进京,杀杨骏并诛灭三族。贾后又请汝南王亮辅政。惠帝痴愚,受制于贾后。贾后认为亮、玮都妨碍自己专权,唆使楚王玮杀司马亮,又以擅杀大臣之罪杀了楚王。楚王死后,贾后掌握大权。贾后依仗母舅郭彰权势,依靠族兄贾模、内侄贾谧力量。同时她拉拢名流,起用张华为司空,王戎为司徒,裴楷为中书令。依赖亲党,弄权达10年之久。299年12月,她诬陷太子,于次年3月矫旨杀害。赵王伦以替太子报仇为名,邀请齐王冏占领内宫,杀贾后及党羽。贾后之乱导致皇室内部权力之争进一步激化,宗室诸王更加不满。贾后乱政是八王之乱的根源和祸根。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西晋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场为争夺皇权而进行的大规模混战。所谓八王: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河间王顒、成都王颍、长沙王乂、东海王越,他们为争夺权利先是同外戚杨、贾两家斗,而后宗室诸王兵戎相见。300年,赵王伦以替太子报仇为名,邀请齐王冏占领内宫,杀贾后及党羽。301年正月,赵王伦废惠帝,自称皇帝。此前,内乱局限在宫廷。赵王称帝后,被赵王赶出洛阳的齐王首先发难。河间王、成都王起兵相应,即“三王起兵”,讨伐赵王,赵王被杀,惠帝复位。宫廷政变发展为皇族争夺权力的大规模战争。此后,齐王、长沙王、成都王、河间王、东海王为争夺中央统治权互相争斗。302年,河间王、长沙王杀齐王。304年,东海王在洛阳杀长沙王。后来成都王劫持惠帝逃到洛阳,河间王又控制了惠帝。306年,东海王杀成都王、河间王,毒死惠帝,另立惠帝弟司马炽为怀帝。至此,除东海王以外,八王在混战中死了7个,八王之乱结束。八王之乱前后持续十几年,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战场从洛阳、长安扩大到黄河流域,数十万人死亡。八王之乱削弱了西晋的统治力量,加剧了阶级矛盾,给内迁少数民族的统治者造成了割据称雄的机会,最终导致西晋灭亡。

  【西晋的内乱与灭亡


  流民李特起义

  流民李特起义是西晋时期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李特是巴氐人,其祖先曾居汉中,后移居略阳。西晋时,因战乱饥荒,天水、略阳、扶风、武都等6郡豪强与巴氏首领李特与各族数万户,经汉中流入四川“就谷”。大批流民入蜀,与巴蜀地主发生矛盾。西晋政府派罗尚为益州刺史,并下令流民限期还乡。广汉太守辛冉等又阴谋杀害流民领袖,抢劫流民财物。301年,李特聚集汉、氐流民7000多在绵竹袭击晋军,大获全胜,进攻成都。益州刺史罗尚派辛冉率军3万偷袭李特大营,李特埋伏了几万流民,把晋军杀得尸首遍地,李特首战告捷。罗尚贪残,危害百姓;而起义军纪律严明。当时民谣说:“李特尚可,罗尚杀我。”起义军由于得到蜀中人们支持,所以连败晋军,并攻占了成都小城。这时,起义军缺粮,李特失去警惕性,把部众分散到成都附近的地主坞堡中就食。303年,罗尚串通地主豪强,罗尚从成都出发突然袭击李特大营,各地地主武装纷纷响应晋军,李特终因寡不敌众失败,李特被杀。余部在李特弟李流、李骧率领下在304年攻入成都,罗尚潜逃,整个蜀地为起义军控制。这时,李流已病死,李特子李雄自称成都王。306年,李雄即皇帝位,国号大成,即成汉。

  刘渊起兵

  刘渊,字元海,生年不详,卒于西晋永嘉四年(310年)。刘渊南匈奴单于扶罗之孙,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子,十六国匈奴汉国的创立者。刘渊起兵是十六国的开始。216年,曹操分匈奴为五部,以刘豹为左部师居于新兴(今山西忻州市北)。刘豹死后,刘渊代为左部帅。西晋太康十年(289年),晋武帝司马炎以刘渊为匈奴北部都尉。刘渊自称是匈奴冒顿之后,《晋书·刘元海载记》载:“汉高祖以宗女为公主,以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其子孙遂冒姓刘氏。”304年,刘渊利用八王之乱及各族人民的反晋情绪,自称汉的外甥,以“汉”的旗号相号召,在山西离山起兵反晋,20天内聚众5万。刘渊起兵的目的是想做中原的帝王,他把推翻西晋,恢复匈奴故业作为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认为鲜卑、乌桓可以作为同盟者,又担心“晋人未必同我”,所以打起“尊汉”的旗号,立国号为汉,称汉王,以争取汉人的支持。他的这种战略思想,对他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胡、汉各族有很多人归附他,队伍不断壮大。刘渊军队很快攻下太原,在东方起兵失败的羯人石勒率众来投靠。刘渊屡次打败晋军,势力很快从山西发展到山东、河北。308年,刘渊在平阳(今山西临汾)称帝,积极准备灭晋。接着派王弥、刘曜等率大军两次进攻洛阳,遇到晋军抵抗,都未成功。310年,刘渊死,次子刘聪杀兄自立为帝。

  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是西晋后期永嘉年间的战乱时期。永嘉是晋怀帝司马炽年号,307年至313年,这里泛指304~316年这一段时间。西晋八王之乱使黄河流域遭受严重破坏,流民起义不断,匈奴贵族刘渊乘机起兵,建立汉国。永嘉四年(310年),刘渊病死,次子刘聪杀兄自立为帝。次年,石勒在苦县(今河南鹿邑)宁平城全歼太尉王衍率领的西晋主力10万,晋军元气大伤。6月,王弥、刘曜等攻下洛阳,俘晋怀帝,焚烧洛阳宫室,发掘晋朝陵墓,逃出洛阳的西晋宗室48王也为石勒所杀。8月,刘粲又攻下长安,大肆烧杀,后因缺乏粮食,掳走8万多人,退出长安。313年,刘聪在平阳杀晋怀帝,前后屠杀西晋王公百姓6万余人。这一历史事件因发生在晋怀帝永嘉年间,历史上称之为“永嘉之乱”。“永嘉之乱”后不久,怀帝被匈奴人所杀,其侄司马邺被拥立于长安,即晋愍帝。但这时皇室、世族已纷纷迁至江南,西晋王朝名存实亡。316年,刘曜再次攻下长安,晋愍帝向刘曜投降,维持了52年的西晋灭亡了。西晋表面上虽是亡于胡人之手,其实自西晋建立以来,其施政缺失甚多,使政局混乱,内战不休,速亡是自然不过的事。

  【十六国前期


  成汉 304~347年

  成汉,十六国之一。304年,农民起义领袖氐族人李特的弟弟李雄自称成都王。306年,李雄即皇帝位,国号大成,都成都,起义政权蜕化为封建割据政权。成汉初期,政治比较质朴,官吏服饰不分等级。在李雄统治的30年中,战事稀少,政刑宽和。徭役租调较轻,男丁每年纳谷3斛,女丁半之。该政权是在流民起义中建立的,巴氐又是内迁少数民族中汉化程度最高的。当时天下大乱,而益州比较安定,稻谷丰登,百姓富实,各地到这里避难的很多。一度吏治清明,出现兴旺气象。其疆域与蜀汉大体相当,东守三峡,西尽岷邛,北据南郑,据有今四川东部,云南、贵州的一部分。334年,李雄死,兄子李班即位,发生了皇位之争,安定局面破坏。同年,李雄子李期杀李班自立。338年,李特弟李骧之子李寿杀期自立,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李寿、李势统治时期,大修宫殿,奢侈荒淫,滥施淫威,政治日坏。致使上下离心,百姓不满。347年,成汉政权被东晋桓温所灭。成汉共历5主,44年。

  汉、前赵 304~329年

  汉、前赵,十六国之一。304年,匈奴人刘渊建汉。初都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北),308年,迁都平阳(今临汾西北)。310年,刘渊病死,刘聪杀兄自立为帝。刘聪即位后,316年灭西晋。汉国控制了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刘聪父子都是昏庸的统治者,推行胡汉分治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刘汉王朝残酷地掠夺和压迫各族人民,由于连年战争,徭役赋税繁多,加上连年自然灾害,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十分尖锐。都城平阳“流叛死亡,十之五六”,司隶部所属汉人,20万逃到河北,3万逃到河南,汉国处于土崩瓦解之中。318年,刘聪死去,子刘粲即位,外戚靳准发动政变杀刘粲,刘氏家族全部被杀,汉国由盛到衰。一些大臣逃出平阳,拥立坐镇长安据有关中的匈奴贵族刘曜即皇帝位,刘曜谴兵到平阳杀靳准,迁都长安。汉历时2主14年。第二年,刘曜改国号为赵,为区别于石勒建立的赵,史称“前赵”。《十六国疆域志》记载其全盛时“东不过太行,南不越嵩洛,西不逾陇坻,北不出汾晋”。据有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各一部分。前赵沿用汉国胡汉分治政策,笼络各内迁少数民族上层分子统治他们原来的部落。选拔汉族官员,在长安设置学校,传教封建文化,通过这些措施,前赵的统治才勉强维持下来。328年,刘曜与石勒在成皋地区的一次会战中失败。329年,石勒灭前赵。前赵历时11年,连同汉共25年。

  后赵 319~350年

  后赵,十六国之一。后赵是羯人石勒建立的政权。305年,羯人石勒率领几百人参加成都王司马颍的反晋起义,后来石勒投奔刘渊。在匈奴贵族互相争权之时,石勒采取各个击破战术,势力迅速发展。319年,石勒自立为帝,以襄国(今河北邢台)为都城,史称“后赵”,并控制了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政治上他依靠羯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由他们组成禁卫军,作为后赵政权的支柱,对汉族地主逐渐由屠杀转向笼络和利用,注意拉拢投靠他的汉族士人,把他们编成“君子营”,作为自己的幕僚。经济上,石勒起兵之初,靠强迫和掠夺坞壁地主维持军费开支,后来仿效魏晋租调制度征收赋税。321年,石勒完全控制了幽、冀、并3州。323年,石勒又占有青州,同时,在南面设防,抵御东晋祖逖的进攻。329年,石勒灭前赵,据有关陇。后赵控制了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基本统一了北方。330年,石勒称帝。其疆域据有今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等地,及江苏、安徽、甘肃、湖北、辽宁一部分。333年,石勒死,子石弘即位,不久,石勒从子石虎废石弘自立。石虎是一个著名暴君,统治十分残暴,对汉族人民疯狂屠杀,残酷奴役,民族矛盾加剧,导致349年梁犊起义。349年,石虎死,石虎养子汉人冉闵夺取政权,冉闵下令杀胡人羯人20余万。350年,冉闵杀傀儡皇帝石鉴和石虎5子,自立为帝,国号魏,史称冉魏。后赵共历6主,32年。

  前凉 316~376年

  前凉,十六国之一。前凉是汉人建立的政权,这个政权存在76年,301~376年,是十六国中历时最长的政权。301年,西晋令张轨为凉州刺史。314年,张轨病死,子张茂即位。316年,西晋灭亡后,张氏世有凉州,依靠凉州大姓,虽然始终效忠晋室,以维系人心,但实质上已成为割据政权,都故臧(今甘肃武威),史称前凉。此时,中原混乱,这里相对安定,大量流民拥入,促进了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发展。张轨还在姑臧设立学校,提倡儒学,在当时战乱年代,凉州成为当时北方文化最兴盛的地区。张轨对西晋王朝忠心耿耿,虽然自己日子也不好过,每年还派使臣进贡一些财帛,西晋王朝依靠凉州的支援才苟延一时。《十六国疆域志》记载其全盛时“南逾河湟,东至秦陇,西包葱岭,北暨居延”。占据今甘肃西北部,青海一部分及新疆南部和内蒙南部。前凉曾先后击退前赵、后赵多次进攻。327年,张茂子张骏即位,企图乘前赵瓦解,向东发展,进抵狄道(今甘肃临洮),与石勒分境。376年,前秦主苻坚以步骑30万进攻前凉,前凉主张天锡投降,前凉亡。前凉共历8主,60年。

  前燕 337~370年

  前燕,十六国之一。鲜卑慕容氏的一支,原来分布于辽河流域。294年,鲜卑慕容部酋长慕容廆称公,率部移居今辽宁义县西北,开始了定居的农业生活。307年,慕容廆自称鲜卑大单于。西晋亡后,慕容廆得到汉族士人辅佐,以大棘城为中心,据有辽河流域,受东晋官爵。前燕对辽东地区的开发是有贡献的。《十六国疆域志》记载其全盛时“南至汝颖,东尽青齐,西氏肴黽,北守云中。”据有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辽宁、安徽、江苏一部分。慕容廆与前赵、后赵不同,不是靠本族“国人”、靠武力,而是靠汉人魏晋旧法。其他少数民族打起反晋的旗帜,慕容廆却打起了拥晋的旗号,他向晋称臣,注意拉拢汉族地主,加以重用,甚至让他们率领军队。333年慕容廆死,子慕容煌继立。337年,慕容煌称燕王。342年定都龙城(今辽宁朝阳),东破高句丽,攻灭鲜卑宇文部,成为东北地区的强大国家。表面上拥护晋室,实际成为独立割据政权。348年,慕容煌死,次子慕容儁即位。352年,慕容儁灭冉魏,占据河北,开始放弃东晋旗号,在蓟(今北京)称帝,与关中前秦对峙,成为中原两大割据势力。慕容儁自持强大,欲征步卒150万攻灭东晋和前秦。360年,慕容儁病死,11岁的太子慕容暐即位。370年,前燕被前秦军打败,前燕灭亡。前燕共历3主,34年。

  前秦 350~385年

  前秦,十六国之一。350年,氐族人苻洪称三秦王。351年,子苻健称天王、大单于,后改称皇帝,国号秦,史称“前秦”,都长安。354年,苻健打败东晋桓温的北伐军,巩固了关中根据地。苻健死后,其子苻生即位。357年,苻健侄东海王苻坚起兵杀死苻生,自称大秦王。苻坚是十六国时期最有作为的统治者。苻坚即位后的十几年,前秦国内相对安定,在十六国战乱世代,呈现持一派“小康”气象。苻坚统治时期,重用汉人王猛,实行抑制氐族贵族豪强、扩大皇权的政策。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他恢复魏晋士籍,承认世族特权,吸收汉族士人参加政权,扩大胡汉联合统治的阶级基础。提倡儒学,兴立学校,培养统治人才。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发展工商,使前秦势力逐渐强大。苻坚集中氐族武装力量,开始了统一黄河流域的征战。370年,前秦以少胜多灭前燕。373年,攻占东晋的梁、益二州。376年,前秦先灭前凉,后灭鲜卑拓跋氏的代国。382年,苻坚派吕光率军西征西域。此时前秦政治清明,北方经济有所发展,社会相对安定,国力达到鼎盛。《十六国疆域志》记载其全盛时“南至邛僰,东抵淮泗,西极西域,北尽大碛”。据有今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从而在西晋后第一次统一了北方。383年,前秦在淝水之战中为东晋所败,北方再度分裂。385年,苻坚被羌人姚苌所杀,前秦瓦解。前秦共历4主,35年。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的一次著名战役。因战役主要发生在淮水支流淝水一带,故名。淝水之战前,前秦和东晋之间已发生过几次或大或小的战争,可以看成是淝水之战的序幕战。373年,前秦攻占了东晋的梁(今汉中)、益(今成都)二州,将势力扩展到长江上游。376年,前秦兼并了前凉和代。统一了北方以后,苻坚积极准备南下灭晋。378年,苻坚派其子苻丕等分兵四路,步骑17万,合攻襄阳,围攻一年,襄阳陷,俘襄阳太守朱序。次年,前秦出兵7万攻彭城(今江苏徐州)、淮阴、盱眙。随后进兵攻三阿,离广陵(今江苏扬州)不过百里。东晋朝廷大震,临江戒备。后来前秦军被兖州刺史谢玄打败,退还淮北。

  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欲图一举荡平偏安江南的东晋,统一南北。382年,苻坚召集群臣商议,要亲率大军吞并东晋。除秘书监朱彤表示赞同外,其余群臣普遍表示异议,引起苻坚不满。其弟苻融也表示反对,理由是前秦连年战争,兵疲将倦,人民又不愿与东晋作战。一旦大军南下,被征服的鲜卑、羯、羌等族就会反叛。苻坚骄狂地宣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不听群臣劝阻。这时鲜卑将领慕容垂和羌族将领姚苌都希望前秦失败,以便恢复自己的割据,都怂恿苻坚伐晋。

  383年8月,苻坚依仗其优势兵力,西起鄂北,东至寿春,分兵三路,全面进攻。西路由大将姚苌率梁、益两州军队沿长江、汉水东进;中路有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由长安出发,经洛阳、项城,颍口南下;东路由苻融为前锋都督,领慕容垂等步骑25万为前锋,经彭城南下。前秦军百万,前后千里,水陆并进,旗鼓相望。东晋王朝在强敌压境,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以丞相谢安为首的主战派决意奋起抵御。经谢安举荐,晋帝任命谢安之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又命龙骧将军胡彬率5000水军增援寿春。10月,前秦军渡过淮水,攻陷寿春(今安徽寿县),东晋派去援助的胡彬水军,闻讯退屯硖石。苻融命将军梁成率大军5万进驻洛涧,截断淮水通道,也就截断了胡彬的退路。苻坚闻讯,留大军于项城,率轻骑8000赶往寿春。11月,刘牢之率领精兵5000进攻洛涧,打败前秦梁成率领的5万大军。兵力处于劣势的晋军首战告捷,士气大振,遂水陆并进。苻坚站在寿阳城上,远望八公山上黑压压一片,以为都是晋军,即“草木皆兵”,始感恐惧。洛涧大捷后,谢石、谢玄率晋军主力挺进淝水东岸,与前秦军隔河对峙。谢玄派人到苻融军营,要求前秦军略向后退,以便渡过淝水决战。前秦军一些将领认为不应后退,苻坚则企图稍退以迷惑晋军,欲乘晋军半渡时突然袭击。苻坚下令秦军后退,但被迫当兵的各族人民拼凑的军队,在洛涧失败后士气低落,兵士厌战,前秦军一退,便如潮水般不可遏止。晋军乘势强渡淝水,展开猛烈进攻。苻融想阻拦退兵,不想马倒,死在乱兵之中。朱序又乘机在阵后大呼“秦军败矣”!苻融一死,秦军已慌,又听得秦军已败,一发不可收拾。晋军乘胜追击,追出30多里。秦军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奔逃的兵卒,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昼夜不敢停息,狼狈逃窜,溃不成军。疲惫饥饿,死者十之七八。苻坚中箭负伤,单骑逃到淮北,后回到洛阳,收集残兵,仅剩10多万人。后来到长安不久,于385年被姚苌所杀。淝水之战是南北分裂以来南北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由于前秦的失败,确定了南北长期对峙的局面。

  【五胡十六国后期


  后燕 384~409年

  后燕,十六国之一。鲜卑人慕容垂所建。淝水之战后,前秦军败溃,唯慕容垂军3万人保持完整。384年,慕容垂自称燕王,建元立国,史称后燕。386年,慕容垂称帝,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县)。392年,慕容垂灭割据河南的零丁族翟魏政权,394年灭西燕,又攻取东晋青、兖等地,占据今河北、山东、山西及河南、辽宁一部分,基本上恢复了前燕版图。后燕与关中后秦对峙,是十六国后期中原地区最强盛的一个王国。慕容垂注意安定民生,发展经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减轻刑罚。由于他招抚流民,各地流民来投奔的达数万人。一些坞壁主也送来粮食,使他“仓库充盈”。395年,后燕进攻北魏,在参合陂(今山西阳高境)被北魏打败,后燕主力丧失。次年,慕容垂病死,子慕容宝立。北魏拓跋珪以步骑40万来攻,夺取晋阳,进围中山。397年,后燕都城中山为北魏所攻占,慕容宝率残余势力退到龙城(今辽宁朝阳)一带。河北郡县皆被北魏占领,后燕被分截为两部分。398年,鲜卑贵族兰汗杀慕容宝,慕容宝子慕容盛又杀兰汗自立。410年,慕容盛被臣下所杀,慕容垂少子慕容熙立。407年,汉人冯跋等杀慕容熙,拥立慕容宝养子慕容云(高句丽人,高云)为主。409年,政权落入汉人冯跋手中,后燕亡。后燕共历5主,26年。

  南燕 398~410年

  南燕,十六国之一。南燕是后燕残余势力慕容德所建。慕容德是前燕主慕容煌的幼子,后燕主慕容垂的幼弟。397年,北魏攻后燕国都中山(今河北定州),使后燕分成两部分。398年,北魏兵进中原,慕容德镇守邺城,见魏军乘胜来攻,乃率民户4万,车2万7千乘从邺城南迁到黄河以南的滑台(今河南滑县东),慕容德称燕王。399年滑台被北魏攻占,慕容德率众向东,攻取青州、兖州,入据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改称燕皇帝,史称南燕。南燕建立较北燕较早,当时后燕尚未灭亡。《十六国疆域志》记载其全盛时“东至海,南滨泗上,西带矩野、北薄于河”。占据今山东、河南的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南燕所处青、兖地区,封建依附关系比较浓厚,世家大族荫冒户口严重“或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人口隐匿现象为十六国后期之最,严重影响国家赋税收入。慕容德进行户口搜括,在原来仅有10万余编户的青州,就搜括出荫户5万8千户。慕容德对盐铁之利十分重视,在山东一带设立官员治理。405年,慕容德病死,兄子慕容超嗣位。慕容超喜好游猎,委政宠倖,诛杀功臣,赋役繁多,百姓苦患。409年,东晋大将刘裕率师北伐,次年2月攻下广固,斩鲜卑王公以下3000人。南燕亡。南燕共历2主,12年。

  北燕 409~436年

  北燕,十六国之一。北燕是汉人冯跋所建。冯跋,汉人,仕后燕为禁卫将军。397年,后燕国都中山被北魏攻占,使后燕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残余势力在慕容宝子慕容熙率领下退到龙城(今辽宁朝阳)一带。慕容熙荒淫无道,不理政事。407年4月,冯跋和慕容云杀慕容熙,拥立后燕主慕容宝养子慕容云(高云)为主,以冯跋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武邑公,掌军国大军。409年,慕容云被其宠臣离班所杀,冯跋又杀离班等,自称燕天王,都龙城。为区别于历史上其他燕国,史称北燕。全盛时占据今辽宁西部、河北东部一带。冯跋统治时期,北燕改革后燕弊政,整顿吏治,比较重视农桑,兴办学校,很有一番新气象,使辽西地区经济有所发展。但由于推行胡汉分制政策,鲜卑贵族因为利益没得到满足内部叛乱不断,国力削弱。430年9月,冯跋病死,其弟冯弘杀冯跋诸子自立,称燕天王。冯弘之世,北魏连年进攻北燕,一次掠徙北燕民户3万余家,又一次,掳掠男女6000口。北燕都城龙城也屡次遭到魏军围攻。436年,北燕被北魏所灭。冯弘在高句丽军队保护下率众东渡辽水,投奔高句丽。北燕共历2主,28年。

  后秦 384~417年

  后秦,十六国之一。羌族姚苌所建。西晋永嘉年间,羌部落的一支由豪酋姚戈仲率领迁到今陕西千阳一带。后来依附于后赵。333年,姚戈仲率众迁于清河之滠头(今河北枣强东北)。石虎死后,姚戈仲降晋。352年,姚戈仲病死,子姚襄统领部众,与东晋关系破裂。姚襄欲率众回关中,357年与前秦战于三原,兵败被杀。襄弟姚苌率众降于前秦,为苻坚将领,屡建战功。淝水之战后姚苌起兵反秦。384年,姚苌在渭北羌、胡及西州豪族支持下自称万年秦王。385年擒杀苻坚。386年,姚苌在长安称帝,史称后秦。393年,姚苌死,子姚兴立。394年,后秦灭前秦残余势力,击败西秦,灭后凉,占领关中地区,成为淝水之战后北方最强之国。《十六国疆域志》记载其全盛时“南至汉川,东逾汝颖,西控西河,北守上郡”。据有今陕西、甘肃、河南、宁夏及山西一部分。姚兴善于用人和纳谏,整顿内政,奖励清勤官吏,惩罚贪官污吏,吏治比较好。重视汉文化,提倡佛教,发展农业生产,提倡节俭,释放奴婢,经济有所恢复。后秦建立后一直采取优待军人的政策,地主武装作战有功的免除赋役20年,这样便加重了其他劳动人民的负担。由于连年争战,国库空虚,于是增加赋税,阶级矛盾尖锐,被迫迁徙的人民不断叛离。416年,姚兴死,太子姚泓立,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内讧。417年,东晋大将刘裕攻破长安,灭后秦。后秦共历3主,34年。

  西秦 385~431年

  西秦,十六国之一。陇西鲜卑酋长乞伏国仁所建。鲜卑乞伏氏在汉魏时自漠北南出大阴山,迁往陇西定居。前秦苻坚时,乞伏鲜卑酋长乞伏司繁被命为镇西将军,镇守勇士川(今甘肃榆中东北)。司繁死,国仁代镇。淝水之战时,乞伏国仁随苻坚南征,战后回到本部。385年,国仁自称大将军、大单于,领秦河二州,筑勇士城为都,史称西秦。388年,乞伏国仁死,弟乾归继位,后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394年,前秦主苻登败亡,乾归尽有陇西之地,改称秦王。412年,乾归死,子乞伏炽磐继位,称河南王。迁徙至抱罕(今甘肃临夏)。428年,乞伏炽磐死,子乞伏暮末继位,政刑酷滥,民多叛亡。430年,暮末欲东趋上邽(今甘肃天水),归附北魏,途中被夏主赫连勃勃所阻。乞伏部汉化程度较低,农业生产搞不好,经常靠军事掠夺维持生计。西秦最强盛时,势力一度达到川北地区。《十六国疆域志》记载其全盛“西逾浩亹,东抵陇坻,北距河,南略吐谷浑”。占有今甘肃西南部。西秦立国46年,连年混战,成为西北地区炽烈的战场。431年,西秦为夏所灭。西秦历4主,46年。

  大夏 407~431年

  大夏,十六国之一。匈奴贵族赫连勃勃所建立。赫连勃勃的父亲刘卫辰在前秦时被苻坚任命为西单于,督摄河西诸部,屯驻代来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西)。391年,刘卫辰被北魏攻杀,赫连勃勃投奔后秦。为后秦姚兴的骁骑将军,姚兴分给他五部鲜卑和杂胡2万余户,叫他镇守朔方(今内蒙杭锦旗)。407年,赫连勃勃脱离后秦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建立大夏国。为区别于历史上其他以“夏”为号的政权,史称大夏。413年,大夏置都城统万(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418年,赫连勃勃趁刘裕灭后秦回到江南,袭取长安,开始称帝。《十六国疆域志》载其统治区“南阻秦岭,东戍蒲津,西收秦陇,北薄于河”。占据今陕西北部、内蒙河套和宁夏一带。大夏屡败后秦,系后秦劲敌。赫连勃勃采用骑兵战术,把后秦弄得疲于奔命。刘裕灭后秦后,赫连勃勃又打败刘裕派往长安的留守刘义真,尽占关中之地。赫连勃勃是有名的残暴统治者,他胡汉分治,为政暴虐,视人命为草芥。在战争中大批掳掠、坑杀和迁徙居民,平时无故杀人,“射甲不入,即斩弓人;如其入也,即斩铠匠”,因此激起人民的极大仇恨。425年,赫连勃勃死,子昌继位。之后,连年与北魏征战。431年,大夏为北魏属国吐谷浑所灭。大夏历3主25年。

  后凉 385~403年

  后凉,十六国之一。略阳氐人吕光所建。淝水之战前苻坚派吕光统兵7万出征西域。吕光到西域攻下龟兹,“王侯降者三十余国”。吕光在回师途中听到苻坚淝水战败,占领凉州。385年,苻坚死后,他自称凉州牧、酒泉公,入据姑臧,建立政权,史称后凉。389年,吕光自称大凉天王,都姑臧(今甘肃武威)。399年,吕光病死,太子吕绍继位,光庶长子吕纂旋杀绍自立。401年,光弟吕宝之子吕隆又杀绍自立。《十六国疆域志》载其统治区“奄有前凉旧壤。其后姑臧而外,惟余仓松,番禾二郡”。其盛时据有今甘肃西北部、新疆南部、宁夏西部等地。吕光死后诸子互相争立,战乱不止,其侄吕隆时,擅杀境内豪强以立威,引起反抗。由于饥荒,饿死很多人,并残酷坑杀乞求出城谋生者。内部统治阶级矛盾尖锐,外有北凉、南凉进攻,吕隆走投无路,403年,后凉投降了后秦,后凉亡。后凉共历4主,18年。

  南凉 397~414年

  南凉,十六国之一。397年,河西鲜卑秃发部贵族秃发乌孤(拓拔)自称西平王,建立政权,次年改称武威王,399年迁都于乐都(今属青海)。402年,其弟秃发褥檀时始称凉王,都青海乐都,国号凉,史称南凉。《十六国疆域志》载其统治区“东自金城,西至西海,南有河湟,北据广武”。据有今甘肃西部及青海和宁夏一部分。南凉任用鲜卑、汉、羌各族上层分子,“史称”官方授材,咸得其所”。由于统治者穷兵黩武,生产遭受严重破坏,难以维持其统治。这里地广人稀,统治者把人民大批迁到乐都附近,但农业连年歉收,粮食不足,便到邻国去抢割庄稼,掠夺牲畜,从西邻乞伏部一次就掠夺马、羊、牛40多万头。南凉统治者歧视汉人,守城时叫汉人守外郭,鲜卑人守内城,用软禁汉族地主的方式控制汉人。404年,南凉依附后秦。408年复称凉王,在与夏和北凉的斗争中屡遭失败。414年,秃发褥檀铤而走险,率7000骑西掠吐谷浑,西秦乘机袭击乐都,南凉投降西秦。南凉共历3主,18年。

  北凉 401~439年

  北凉,十六国之一。卢水胡酋长沮渠蒙逊所建。397年,甘肃张掖南人卢水胡酋长沮渠蒙逊叛后凉拥段业为凉王,建立政权。401年,沮渠蒙逊出兵占领张掖,杀段业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建立北凉。沮渠蒙逊屡次出兵击败南凉,进围姑臧。412年,占姑臧,自称河西王,都姑臧。421年,沮渠蒙逊灭西凉,取得酒泉、敦煌,据有河西走廊。433年,沮渠蒙逊死,子牧犍继位。北凉有20多万人口,文化发达。《十六国疆域志》载其统治区“西控西域,东尽河湟,前凉旧壤,几奄有之”。占有今甘肃河西和内蒙及新疆一部分。北凉重视同汉族地主合作,以郡县方式管理人民,征发赋役。设立学校,提倡儒学,发展农业,禁止奢侈。还不时与刘宋互通使节,使河西与江南文化交流得以保持。但是政治制度不健全,朝无纲纪,赏罚不明。439年,北凉被北魏所灭。北凉共历2主,39年。

  西凉 400~421年

  西凉,十六国之一。400年,凉州汉人李暠称凉公,建立政权,先都敦煌、后迁酒泉。西凉是五凉中最弱者,李暠原是北凉的一个县令,后来在汉族大地主宋鳐等支持下建立西凉,仅占据今甘肃的酒泉、玉门、安西、敦煌等地区。西凉接受东晋的封号,设侨郡安置江淮和中州的流民,发展农业,“年谷丰登,百姓乐业”。又在玉门、阳关一带屯田,势力远及西域。李嵩好文学,与前凉张轨相似。北凉连年进攻西凉,李暠不得不迎战。417年,李暠死后,子李歆继位,大修宫室,严刑峻法,使“人力凋残,百姓愁悴”。420年,李歆乘北凉南伐西秦,率军3万攻北凉都城张掖,途中为沮渠蒙逊打败,沮渠蒙逊杀李歆,进占酒泉。同年9月,李歆弟李恂占据敦煌称冠军将军、凉州刺史。西凉想号召汉人推翻沮渠蒙逊的统治,结果于421年,西凉反被北凉所灭。西凉共历3主,21年。

  【东晋建立和统治阶级内部斗争


  坞壁

  坞壁是产生于五胡十六国战乱时期的生产军事组织。五胡十六国时期,所有的少数民族贵族酋长,为了满足其私欲,都以武力抢劫财富和人口。中原人民纷纷远离家乡外逃,一些没有逃亡留在中原的人,为了抵御少数民族的掠夺侵犯,大多占据山中一些形势险要的地区,周围修筑城墙等防御工事,据险自守,称为坞壁,或称为坞堡、坞垒等。永嘉之乱后,东起山东,西至关中,南迄淮北广大地区,到处都有这种坞壁武装。后来,这些坞壁的故址,便以坞壁堡垒为名。坞壁早在东汉末年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国家瓦解之后就已经产生。永嘉之乱后,由于少数民族入侵,汉族居民又普遍修筑坞壁来反对少数民族的侵扰和掠夺。前秦时关中有坞壁3000余处。坞壁有独立的武装力量,石勒一生的主要精力,是用来攻灭坞壁武装集团。坞壁有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经济生活,它是维持生产的社会组织。坞壁宗法关系极强,坞壁主往往是宗主或族长。总之坞壁在组织和保护生产,抵御少数民族武装掳掠方面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永嘉南渡

  永嘉南渡是永嘉年间中原地区汉族人民大量南迁的历史事件。在永嘉之前,中原地区曾发生过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这次变乱直接招致了永嘉时期的民族斗争。匈奴和羯族的首领刘曜、石勒等率领部众,残酷地屠杀汉人。永嘉四年(310年),刘曜在今河南东部攻下汉人坞堡100余处。同年,石勒在今湖北襄樊一带攻下坞堡30余处。后又在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鹿邑)击败晋军主力,晋军死者10余万人。同年,刘曜攻陷洛阳,纵兵大肆屠杀焚掠,洛阳化为灰烬。晋朝的官民实在无法忍受,就大量南逃,史称“永嘉南渡”。当时,琅琊王司马睿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江湘交广五州诸军事,驻建邺(今江苏南京)。江南比较稳定,当权的官僚们极力设法把自己的子弟、亲属安插到江南任地方官吏,以为将来自保之地。如宰相王衍就任命其弟王澄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扬州刺史。在永嘉南渡时,北方的许多士族、大地主携眷南逃,随同南逃的还有他们的宗族、部曲、宾客等等,同乡同里的人也往往随着大户南逃。随从一户大地主南逃的往往有千余家,人口达到数万之多。有的逃到广陵(今江苏扬州),有的逃到京口(今镇江)以南。《晋书·王导传》曰:“洛阳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永嘉南渡”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东晋的建立也是中国首都迁至江南的开始。

  王与马共天下

  王与马,共天下是说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了东晋的大权。西晋灭亡后,司马睿于317年称帝,都城建康。在晋怀帝的时候,司马睿被派到江南去镇守,他带去了一批北方的士族官员,其中最有名望的是王导。司马睿对王导言听计从,把他看作知心朋友。司马睿刚到建康的时候,江南的一些大士族地主嫌他地位低,不怎么看得起他,也不来拜见他。司马睿心里不踏实,要王导想办法。王导让司马睿坐上华丽的轿子到江边去,前面有仪仗队鸣锣开道,王导、王敦和从北方来的大官、名士,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跟在后面,排成一支十分威武的队伍。江南有名的士族地主顾荣等看王导、王敦这些有声望的人对司马睿这样尊敬,怕自己怠慢了司马睿,一个接一个地出来排在路旁,拜见司马睿。这就提高了司马睿在江南士族地主中的威望。江南大族纷纷拥护司马睿,司马睿在建康就站稳了脚跟。司马睿认为他能够得到这个皇位,全靠王导、王敦兄弟的力量,所以,对他们特别尊重。他封王导为尚书,掌管朝内的大权;又让王敦总管军事。王家的子弟中,很多人都封了重要官职。当时,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做“王与马,共天下”。意思就是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了东晋的大权。王敦掌握军权,自以为了不起。司马睿也看出了王敦的骄横,另外重用了大巨刘隗和刁协,对王氏兄弟渐渐疏远起来。这样,刚刚建立的东晋王朝内部就出现了裂痕。

  【祖逖北伐和统治阶级内部斗争


  祖逖北伐

  祖逖北伐是两晋之交收复中原失地的一次军事行动。祖逖范阳(今河北涞水北)人,士族出身,西晋末年率乡党南渡。祖逖不甘故国倾覆,主动请缨,要求领兵北伐。司马睿任命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除了千人粮饷和3000匹布外,未给一兵一卒和兵器铠甲。313年,祖逖率领自己南渡时带来的部曲百余家渡江北上,在江中击楫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渡江后,祖逖在淮阴招募了2000名战士作为自己的军队,所部纪律严明。北伐的形势十分严峻。黄河以南盘踞着不少豪强武装,阻遏祖逖北进。祖逖艰苦奋战,打败豫州刺史张平等,冲破他们的封锁。石勒则派石虎率大军5万南下,祖逖设奇兵打败石虎,取得了初战的胜利。祖逖精于用兵,又善利用矛盾分化敌人,化敌为友。当时豪强武装赵固、李矩、郭默等相互攻战,他派人说明利害,进行调解,使他们都服从自己的指挥。祖逖开始有了一支自己的部队。经过4年斗争基本上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领土,使“石勒不敢窥兵河南”。当时,刘曜、石勒互相攻击,形势十分有利,祖逖练兵积谷,努力为进攻河北做准备。但东晋统治者内部斗争非常激烈。内战阴云密布,又怕祖逖北伐成功后难以控制,乃千方百计阻挠。321年,正当祖逖抓紧积谷练兵,准备进军河北时,东晋朝廷派戴渊都督北方6州诸军事指挥祖逖军,并扼制祖逖军后路。祖逖北伐无法实现,忧愤成疾,死于雍丘。祖逖死后,石勒又攻占河南,祖逖北伐成果化为乌有。

  桓温北伐

  桓温北伐是东晋时又一次收复中原的军事行动。桓温是东晋明帝女婿,为荆州刺史,永和三年击灭成汉,屡次请求北伐,欲抬高身价,代晋称帝。桓温第一次北伐前秦苻健。354年,桓温率水陆两军4万进攻前秦,桓温军在今兰田大败秦军派来堵截的数万大军,逼近长安,前秦主苻健以6000老弱退守长安小城,发3万精兵阻击桓温。桓温未乘胜进攻长安,坐待敌军自乱。后来前秦苻雄打败桓温,晋军死伤万余,前秦采取坚壁清野战略,晋军军粮不继,只好退兵。第二次北伐羌人姚襄。356年,桓温为了解除姚襄进攻洛阳的危险,自江陵北伐,击溃姚襄,姚襄西走关中。357年,姚襄为苻坚所杀,桓温收复洛阳。361年,桓温又派兵攻破前燕军,取许昌,但东晋王朝不思进取,桓温回到南方,洛阳、晋阳又被前燕占领。第三次北伐前燕慕容氏。369年,桓温率军5万进攻前燕,连战皆捷。晋军离燕都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仅200里,燕主一度想出奔龙城,向前秦求援,但桓温企图“坐取全胜”。后因前秦救援,切断桓温粮道,桓温粮运不继退军,中途遭到前燕军截击,死亡3万多,大败而归,东晋收复的淮河以北土地又重新丧失。桓温三次北伐,虽取得了一些战绩,但都无功而还。桓温北伐支持了北方人民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顺应了人民的愿望,是有进步意义的。

  王敦叛乱

  王敦叛乱是东晋初年世族军阀王敦篡夺帝位的叛乱。东晋建立,王敦官至镇东大将军,开府、都督江扬荆湘交广6州军事,执掌军事重权,渐有篡位野心。他镇守武昌,位处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上游,对东晋政权构成威胁。王氏兄弟的专权引起晋元帝的不满。321年,晋元帝采纳刁协、刘隗建议征调扬州诸郡军队,名义上讨伐石勒,实际是建立一支对付王氏兄弟势力的军队,引起王敦不满。322年,王敦以诛奸臣刘隗“清君侧”为名,在武昌起兵,攻入建康。刁协出逃死于途中,刘隗投奔石勒。王敦自为丞相,控制朝政,司马睿忧愤而死。王导与王敦不同,他深知在南北对峙的情况下只有维护司马氏才能稳定局面。由于王导和朝臣的消极抵抗,王敦无法实行其篡权野心,退回武昌。324年,王敦病重,新即位的晋明帝发兵讨伐王敦,并假传王敦已死,以振奋人心。王敦令其兄王含为元帅,率兵3万进军建康。不久,王敦病死,王含兵败被杀,王敦叛乱失败。

  【统治阶级内部斗争


  苏峻叛乱

  苏峻叛乱是东晋时统治集团内部的又一次叛乱。326年,晋成帝即位,年幼的太后庾氏临朝,外戚庾亮专权,皇帝成为傀儡。苏峻自恃参与平定王敦之乱有功,且握有强兵,日益骄横,屡抗朝命。327年10月,庾亮不从朝官劝阻,以温侨为江州刺史作为外援,以历阳(今安徽和县)内史苏峻终为祸乱为由,奏请晋成帝诏令苏峻入朝为大司农,虽为升官,实欲夺其兵权。苏峻闻讯,害怕进京被杀便联合豫州刺史祖约进行反叛,以讨伐庾亮为名,举兵反晋。11月,祖约派部将祖涣、许柳率兵同苏峻汇合。次年正月,两军战于慈湖,晋军失利,司马流战死,叛军攻陷慈湖。苏峻亲率2万人自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渡口)渡江,与晋军战于牛渚山(今安徽采石)东北之陵口,晋军屡败。328年2月,苏峻攻至覆舟山(今南京玄武湖南),逼近建康,京师大乱。苏峻攻入建康,大肆烧掠,废黜百官,安置亲信,引起朝野不满,庾亮遁逃在外。镇守寻阳的江州刺史温峤与庚亮共推镇守江陵(今属湖北)的荆州刺史征西大将军陶侃为盟主,发檄四方,共讨苏峻。329年,东晋依靠温侨和陶侃起兵打败了苏峻,收复了建康。从而稳定了局势,东晋政权又转危为安。

  桓温谋篡

  桓温谋篡是东晋时发生的一次大臣谋篡事件。桓温在第三次北伐前后,已发展到想篡权称帝。他对同僚说“做人如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他想借北伐立功,提高威望,然后篡位,但结果北伐失败,威信下降。371年,他把司马弈废为海西公,另立简文帝司马昱。政由己出,并大肆清除异已,诛杀庾倩、殷涓、曹秀等人,一度还想杀谢安和王坦之,因惮其声望而止。桓温使用这种方法,虽然重振了威势,但也失去了人心。简文帝怕自己被废忧愤而死。简文帝病重时,立遗诏要太子司马曜即位。司马昱做了只两年傀儡皇帝就病死了。桓温本指望简文帝临终禅位于己,或仿周公摄政,谁知遗诏只是将国事委之于桓温,如诸葛武侯、王导丞相故事。桓温大失所望,心怀怨恨。晋孝武帝司马曜即位,召桓温入朝主政。桓温回京,百官战慑,内外怀惧。但此时桓温因患病,只好回镇所姑孰,从此再也未能起来。桓温病中仍暗示朝廷加封九锡。谢安、王坦之知其病笃,故意拖着不办,结果桓温至死也没能得到九锡。373年,桓温病死,篡权野心未能实现。桓温死后追赠丞相,谥宣武。后其子桓玄篡晋,追尊为宣武皇帝。桓温活着未能做成皇帝,死后却托儿子的福过了一把皇帝瘾。

  一人三反的刘牢之

  “一人而三反”指东晋大将刘牢之先后反叛王恭、司马元显、桓玄三人。兖、青州刺史王恭、骠骑大将军司马元显、荆州刺史桓玄等为争夺朝权,都拉拢手握强兵的刘牢之。刘对他们先靠后反,反复无常,致使将佐逐渐离散,被迫自缢。刘牢之东晋名将,彭城人,骁勇善战。官至征西将军,都督兖、青、冀、幽、并、徐、扬州和晋陵诸军事。377年,刘牢之应募参加兖州刺史谢玄统辖的“北府兵”,初任参军。379年,刘牢之随谢玄在盱眙一带击败前秦军的进攻,升鹰扬将军、广陵相。淝水之战时,他率精兵5000夜袭驻洛涧的5万前秦军,并分兵断其退路,使前秦军腹背受敌,迅速崩溃,对整个战争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他因功晋升为龙骧将军、彭城内史。孝武帝死后,太子司马德宗即位,即安帝,司马道子专权。397年,王恭起兵,广州刺史桓玄响应,进攻建康。司马道子子司马元显使反间计,劝降王恭部下刘牢之。不久,刘牢之反叛王恭,王恭兵败被杀,刘牢之代王恭为都督。402年正月,司马元显发兵讨伐桓玄,以刘牢之为前锋都督。3月,刘牢之投降桓玄,桓玄军直入建康,放逐司马道子,杀司马元显,桓玄都督诸军。桓玄命刘牢之为会稽内史,刘牢之认为桓玄欲夺自己兵权,商议讨伐桓玄。参军刘袭说:“一人而三反,岂得立也。”其余将领纷纷散走,刘牢之惧怕,率余部北走,到新州,自缢而死。

  【东晋巩固政权的措施


  侨置与土断

  侨置是东晋统治者为了控制侨人,在侨人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置与侨人的籍贯同名的州、郡、县及行政机构,叫做侨置。西晋永嘉之乱后,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各少数民族统治者肆意烧杀掳掠,中原地区的汉族人民纷纷渡江南下。南下的人口往往由大族地主率领,成员大多为其宗族、宾客、部曲、佃客、奴婢,以及一些没有能力自保的散户。据统计,大约北方人口迁到南方的有90多万,北方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南迁;南方人口有六分之一为北方的侨民。东晋政府对这部分人采取侨置郡县的办法,即在南方地广人稀之处设置侨州、侨郡、侨县,让北方人民集中居住,仍沿用北方原籍地名。如兖州逃到南方的,就在京口界内成立南兖州等。初置侨州、郡、县时规定侨人有户籍的,免除赋役,这对招来北人和鼓励登陆流人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土断是东晋和南朝废除侨置,将侨人的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办法。东晋设立侨置,本来是一种临时措施,侨置设立后出现了许多严重问题:首先,版图混乱。侨置郡县林立“一郡分为四、五,一县割成二、三”。仅在江苏南部一带,就有侨郡33,侨县75。其次,影响财政。侨置郡县和侨人不征租税徭役,士族地主乘机广占田地,大量隐瞒人口,严重影响封建国家财政收入和徭役的征调。为了整顿户籍,把侨民、流民编为编户,以增加政府领户,扩大国家的租税徭役收入,东晋南朝政府一再实行土断。东晋时的“庚戌土断”是在桓温主持下比较彻底的一次土断,使东晋政府增加了不少编户,也增加了财政收入,出现了“财帛国丰”的局面,为桓温在369年大举北伐,组织北府兵,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

  北府兵

  北府兵是东晋孝武帝初年谢玄组建训练的一支精锐军队。377年,东晋因前秦强大,诏求文武良将镇守北方。朝廷拜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广陵,招募劲勇,徐、兖人民纷纷应募入伍。彭城刘牢之、东海何谦、琅邪诸葛侃、乐安高衡、东平刘轨、西河田洛、晋陵孙无终等皆以骁勇应选。谢玄以刘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威震敌胆。379年,谢玄加领徐州刺史,镇京口。东晋称京口为“北府”,所以称这支军队为北府兵。这支军队建立不久,抗御前秦屡立战功。383年,在淝水之战中,谢玄、刘牢之率领的北府兵更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此后,北府兵乘胜北伐,先后收复今河南、山东境内黄河以南大片土地。刘牢之率领的前锋,还一度打到黄河以北的邺城。387年,朝廷征谢玄为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以朱序为青、兖二州刺史,代谢玄镇广陵。谢玄从此失去对北府兵的领导权。此后,谯王司马恬,外戚王恭相继任青、兖二州刺史,统领北府兵。397年,王恭自京口起兵反晋,北府兵从此成为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火并的工具。次年,王恭二次举兵反晋,刘牢之投降朝廷,倒戈击败王恭。朝廷乃以刘牢之代恭都督兖、青、冀、幽、并、徐、扬州诸军事。刘牢之率北府兵镇京口,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399年,三吴地区爆发了孙恩起义。朝廷遣卫将军、徐州刺史谢琰(谢安子)与刘牢之前往镇压。不久,谢琰兵败被杀,刘牢之率领的北府兵成为镇压这次起义的主要力量。东晋政府成立北府兵,是为了拱卫首都,充实长江下游军事力量,以改变荆、扬的形势。402年正月,朝廷以宗室司马元显为骠骑大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刘牢之为前锋都督,率北府兵征讨荆州军阀桓玄。3月,刘牢之投降桓玄,不久,被桓玄夺去兵权,被迫自杀。北府兵遂为桓玄并吞。404年2月,刘牢之原参军刘裕与刘毅、何无忌(刘牢之外甥)等联络一部分北府兵中下级将领分别在京口与广陵举兵击灭桓玄。刘裕等人都是北府兵将领出身,但此后他们的军队已不复是原来意义上的北府兵了。

  【东晋灭亡和刘宋王朝


  孙恩卢循起义

  孙恩、卢循起义是东晋时期在江南爆发的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399年,东晋征发三吴地区“免奴为客”的人当兵,成为农民起义的导火线。11月,孙恩从海上登陆,向上虞、会稽进攻。“旬日之中,众数十万”。东晋派北府兵名将谢琰、刘牢之镇压,孙恩战败,率男女20万人退回海岛。400年5月,孙恩第二次从浃口(今浙江镇海东南)登陆,入余姚,破上虞。在今浙江绍兴打败并杀死了骄傲的谢琰及二子,东晋又派刘牢之前去镇压。孙恩见敌人力量加强,又退回海岛。401年2月,孙恩出浃口,攻句章,为刘牢之所败,复走入海。6月,孙恩浮海溯江至丹徒(今江苏镇江东南)。这时,孙恩有战士10余万,战船千余艘。京师建康大震。东晋王朝急忙调集各地军队入卫京师。孙恩知建康有备,遂北走郁州(今江苏连云港)。后被刘裕所败,死伤甚多,军力大减,遂退入海岛。402年,孙恩再度发动攻势,为临海太守辛景打败,孙恩和部下数百人投海自杀。孙恩死后,起义军在卢循和徐道覆领导下继续战斗。起义军内部对北伐和割据广州问题发生分歧,卢循迫于徐道覆和广大起义军的压力,被迫同意北伐。410年,起义军北进,大败北府兵刘毅。起义军攻建康不下,在紧要关头起义军内部发生分歧,又丧失战机,刘裕已加强了防御工事,起义军在建康城下苦战2月,屡遭挫折,起义军被迫向南回师。刘裕紧追,并派人袭击起义军占领的广州,使起义军丧失了最后的基地。最后卢循被交州刺史杜慧度打败,投水自杀,起义失败。自399年孙恩起义至411年4月卢循失败,这次农民起义前后持续了11年5个月。

  刘裕建立刘宋

  刘裕是南朝刘宋的建立者。刘裕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初为北府兵下级军官,是刘牢之部下,在东晋统治集团中,是庶族地主的代表人物。404年3月,刘裕与北府兵中下级军官何无忌等人在京口起兵反对桓玄,大败桓玄军,攻下建康。桓玄挟持皇帝司马德宗退到江陵。后来,桓玄被刘裕打败,先奔汉中后奔蜀,在途中被益州兵所杀,桓玄的残余势力在一年后也被消灭,刘裕从此掌握了东晋的军政大权。410年,刘裕灭南燕。411年,刘裕镇压了卢循起义。刘裕开始整顿政治、社会各方面的问题。首先,限制和打击门阀和豪强的势力,巩固中央政权。其次,推行土断。在整顿内政的同时,刘裕继续消灭地方割据政权并收复北方失地。413年,消灭了割据益州的谯纵。417年,刘裕北伐后秦,攻破长安,后秦主姚泓兵败投降,后秦亡。通过这些活动,刘裕在地主阶级中树立了威望,取代东晋的条件日益成熟。420年,刘裕废东晋皇帝司马德文,自立为帝(宋武帝),建立了宋王朝,都建康(今江苏南京),这是南朝的开始。刘裕是南朝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可惜建立刘宋王朝刚刚3年便去世了。

  元嘉之治

  元嘉之治是对南朝宋文帝统治时期的赞誉。刘裕病死后,长子刘义符继位,不理政事。徐羡之拥立刘裕三子刘义隆为帝,即宋文帝,年号元嘉。424~453年在位。宋文帝继承武帝业绩,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第一,重视官吏选拔,对有才能的人加以重用,对于贪官污吏则严加惩处。第二,打击豪强,禁止占山护泽,多次减免租税,赈济灾民,减轻了人民的负担,由于经济发展,增加了国家收入。第三,鼓励农桑,奖励农业,兴修水利,稳定农民。宋文帝下诏臣民“咸使肆力,地无遗利,耕蚕树艺,各尽其力”。并把劝农成绩的好坏与仕途升迁联系起来,一些废弃田地被辟为良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由于刘裕父子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政策,使刘宋前期政治稳定,社会经济逐渐繁荣。《宋书·良吏传》称这一时期“家给人足……凡百户之乡,有市井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加上北方因战乱无力南下,南方有了三、四十年相对安定的局面,史称“元嘉之治”。“元嘉之治”是南朝比较繁荣,统治区域最大的时期,宋文帝是刘宋王朝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

  【宋魏之战和刘宋灭亡


  宋文帝北伐

  宋文帝北伐是刘宋初年宋与北魏之间的一场战争。422年,北魏乘刘裕死去之机,占领了刘宋黄河以南的青州、兖州,刘宋失去了滑台、洛阳、虎牢等4个重镇,边界退到淮北。430年,宋文帝令右将军到彦之率5万大军,统领安北将军王仲德、兖州刺史竺灵秀北攻。又派骁骑将军段宏率领精兵8000,直捣虎牢,豫州刺史刘德武率兵1万跟在他后面,后将军长沙王义欣率兵3万作为机动部队。对宋的这次北伐,拓跋焘采取的是以退为进的作战方针。拓跋焘放弃河南4镇,宋军乘虚而入,到彦之令部将分守诸城。宋军进驻灵昌津(今河南延津县北)前锋直抵潼关。司、兖两州尽为宋军所据。宋军大喜,以为北伐胜利可望。独安北将军王仲德深以为忧。8月间,北魏就转退为进,发起反攻。拓跋焘派冠军将军安颉率领诸军,进攻宋军主力到彦之部。到彦之令部将姚耸夫渡河对阵。姚耸夫大败,死伤甚重。接着拓跋焘又派征西将军长孙道生和丹阳王太毗屯兵大河北岸,防到彦之北渡。不久,洛阳、虎牢皆被北魏夺取,宋诸军相继战败。到彦之引军到历城,焚舟弃甲,退到彭城。竺灵秀部也丢了须昌(今山东东平),南奔湖陆,又被魏将叔孙建打败,死伤5000余人。宋北伐大军全线溃败。由于北魏也连年作战,国力不支,无力南下。此后,宋与北魏之间暂时没有大的战事。

  拓跋焘南征

  拓跋焘南征是宋与北魏之间又一场战争。拓跋焘统一了北方,特别是大破柔然后,解除了北方威胁,便把注意力转向南方。刘宋也一心想收复被北魏夺去的大片土地,终于发生了一场大战。450年2月,魏太武帝拓跋焘率10万步骑兵攻宋悬瓠(今河南汝南县)城。城中宋军不满千人,但宋军以一当十,魏军攻城42天,死伤1万多,被迫退兵。于是宋文帝对北魏发动总攻,兵分两路,东路军王玄谟统率,兵精器利是主力。西路军由柳元景统帅。王玄谟是东路军主将,却贪财好利,听到魏太武帝率魏军主力到来,不战而逃。宋军虽主力失败,柳元景率领的西路军却进展顺利,进逼潼关。但由于东路军失败,得不到策应,不得不撤兵。魏军开始由防御转为进攻。拓跋焘令诸将分道并进。宋军弃甲南逃,魏军穷追不舍,宋沿途城邑守军望风披靡。12月,魏军直抵长江北岸瓜步(今江苏六合)。瓜步与建康隔江相对。宋文帝见魏军来势汹汹,命令封锁长江。从采石(今安徽当涂县西北)到暨阳(今将江苏江阴县东)六七百里的江岸上,处处设防。魏军无法进攻,解围而退。这场战争是淝水之战后南北之间又一场大规模战争,由于刘宋的失败,从此开始了北强南弱的局面。

  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

  “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是南朝宋文帝死后刘宋统治集团内部相残的真实写照。453年,宋文帝立长子刘邵为太子,后来打算废他,刘邵先发制人,带兵入宫,杀死宋文帝,即“前见子杀父”。刘宋王朝从此陷入了父子和兄弟内部相残争斗,开始走向灭亡。宋文帝三子武陵王刘骏起兵讨伐刘邵,义兵四起,建康乱做一团,刘骏攻入建康,杀刘邵和他的4个儿子,自立为孝武帝,即“后见弟杀兄”。孝武帝在位10年,也好杀成性。464年,孝武帝死,太子刘子业即位,即前废帝,是荒淫暴虐的君主,嗜杀成性,使宿卫将士朝不保夕,联合起来杀刘子业,拥立刘彧为帝,即明帝。明帝即位,晋安王子勋拒受新命,不肯罢兵,并于寻阳称帝。明帝把晋安王子勋其他10兄弟全部赐死,孝武帝一共28个儿子,至此全死,参加子勋起兵的一些刘宋将领刺史纷纷投降北魏。文帝19个儿子,只有一个桂阳王休范,因为愚蠢平庸得以免死。经过这场内乱,宋的疆域退到淮南,刘宋王朝逐步走向衰亡。明帝死后,子刘昱即位,即后废帝。这时,萧道成掌握禁军,大权逐渐落入他的手中,刘宋王朝在自相残杀中走向灭亡。477年,萧道成命亲信杀刘昱,立刘准为宋顺帝。479年,萧道成自己称帝,南朝第一朝结束,刘宋政权灭亡。刘宋自刘裕420年建立,共历8帝,59年而亡。

  【南齐王朝


  萧道成建齐

  萧道成建齐是南朝第二朝的开始。萧道成南朝齐的开国皇帝(今江苏常州西北人)。 因其父萧承之是宋皇帝的外戚。萧道成少年时从名儒雷次宗受业。仕宋,初为左军中兵参军。萧道成在明帝时积军功官至镇军将军、南兖州刺史,防御北魏。宋明帝死前,任右卫将军开始掌握机密。后废帝时期,先后发生明帝弟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南徐州刺史建平王景素等叛乱,都被萧道成平定,因平叛有功,升为中领军,掌握禁军。萧道成利用刘宋末年皇族之间不断内战,自相残杀的机会扩张势力,朝廷实权逐渐掌握在萧道成之手。后废帝刘昱是一个昏庸的统治者,戏弄萧道成,拿萧道成当箭靶,萧道成便开始密谋策划杀刘昱。477年,萧道成命亲信杀刘昱,立刘准为宋顺帝。萧道成封齐王,执掌军政大权。萧道成先后剪除政敌尚书令袁粲、荆州刺史沈攸之、黄回等。479年,萧道成逼顺帝退位,自己称帝,即齐高帝,建立齐王朝。萧道成在位时,总结刘宋后期骨肉相残和奢侈腐化从而亡国的教训,很想有一番作为。禁止宗室诸王封占山水,减免赋税,安抚流民回乡生产,整顿户籍,修建学校,禁止将帅招募部曲等。他特别提倡节俭,借以笼络人心。鉴于宋王朝骨肉相残,他特别注意教育子孙团结。萧道成虽很想有作为,可惜当皇帝不到4年就病死了。

  永明之治

  永明之治是指在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齐在齐武帝萧赜统治期间(483~493年),出现的盛世局面。由于齐武帝年号永明,所以史称永明之治。482年,萧道成死,太子萧赜即位,即齐武帝。齐武帝继承齐高帝风格,力行节俭。继续萧道成的一些改革措施,如实行“土断”政策,整理户口,减免赋税,还下令“诸王悉不得营立邑邸,封略山湖”。奖励农业生产,重视发展学校教育,恢复百官禄田俸禄。由于与北魏通好,使得边境较为安定,减少军事调动和战事。齐武帝执政的11年期间,政治清明,国内社会安定,经济文化发展,齐国出现了一个小康的安定局面。《南齐书·列传第三十四良政》提到:“永明之世十许年中,百姓无鸡鸣犬吠之警,都邑之盛,士女富逸,歌声舞节,袨服华妆,桃花绿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盖以百数。”这些赞誉虽不乏虚夸不实之词,但从中可以反映出这个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可惜的是齐武帝去世后,继位的萧昭业奢侈荒淫而使得朝政渐乱。政事渐由辅政的萧鸾一手掌握,不久就发生杀君篡位,宗室内哄的惨景。“永明之治”是继刘宋“元嘉之治”之后南朝的又一次大治,但没有像“元嘉之治”延续时间长。

  齐王朝灭亡

  齐的灭亡是南朝第二个王朝的灭亡。齐武帝萧赜死后,太子萧昭业即位,武帝弟萧鸾辅政。萧昭业十分荒淫,任意挥霍钱财。武帝时库中积钱数亿万,金银布帛无数,不到一年,几乎花完。萧鸾总管尚书事,掌握实权,他早有野心,于494年杀昭业,另立其弟昭文,不久废杀昭文,自己称帝,即齐明帝。齐明帝因自己不是正统皇位继承人,亲子幼小,而高帝、武帝子孙都长大,乃蓄意大杀兄弟子侄。萧道成共19子,所剩8子都被明帝杀害,武帝萧赜23子,所剩16子全部被杀。齐明帝在位4年,把萧道成和萧赜的子孙几乎全部杀光,政治之黑暗,是历史上少有的。萧鸾残酷杀人,十分恐惧,每做事总要占卜。498年,明帝死后,太子萧宝卷即位,是为东昏侯。萧宝卷生活奢侈荒淫,任意诛戮大臣,逼得齐老臣宿将不断起兵。这些起兵虽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但显示出齐朝的衰败。南齐就是在不断的内战中,父子相杀,祖孙相杀中走向灭亡。500年12月,雍州刺史萧衍在襄阳起兵,次年3月,在江陵立萧宝融为帝,即和帝。502年,萧衍率兵东下,城内有变,萧宝融被杀,明帝后裔尽被诛杀。萧衍先是晋爵梁王。不久,自立为帝(梁武帝),国号梁,齐政权被梁取代。齐朝共历7主,24年,是南朝4个王朝中最短命的王朝。

  【南梁王朝


  梁武帝统治

  梁武帝萧衍是南朝梁的建立者。萧衍本是齐皇室的同宗,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萧家虽是皇族,但萧衍本人全靠军功起家,他利用齐武帝父子互相残杀之机扩张势力,从襄阳起兵,官至尚书左仆射,都督征讨诸军事,执掌朝政。表现出他确有很高的政治、军事才能。502年,萧衍杀齐和帝萧宝融自立为帝,建立梁朝。统治前期勤于政务,孜孜不倦治理国家。注重人才选拔,起用庶族典掌机要,搜罗士族为官,力图使庶族地主和士族地主都有当官的机会,以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重视农业生产,自己亲耕籍田,多次下诏减免“三调”。大兴儒学,制礼作乐,文化事业有很大发展。梁武帝后期,政治上变得相当腐败,有感于宋、齐皇族自相残杀,对亲族格外宽容,想用骨肉亲情改变宋、齐的骨肉相残。他对宗室诸王不但给予实权,而且犯了法只用“家教”,不予追究。贪污犯法,概不治罪,致使他们在建康城内公开杀人越货。梁武帝维持统治的另一手段是妄想用佛教作为思想统治的工具。晚年迷信佛教,四次舍身同泰寺,诈称要当和尚,榨取钱财,麻醉人民。梁武帝还刚愎自用,忌讳别人揭短。史称“衍好人佞己,末年尤甚”。有人对他披露真情,他就暴跳如雷;有人粉饰太平,他则兴高采烈。对百姓极其残酷,剥削苛重,民不堪命,逃亡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人人厌苦,家家思乱”,人民起义不断,招致侯景之乱,为侯景软禁,活活饿死,年86岁。梁武帝萧衍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继赵武灵王之后又一位被活活饿死的帝王。

  侯景之乱

  侯景之乱是南朝梁武帝时期发生的一次引狼入室的叛乱。侯景是被鲜卑化的羯人,本是北魏怀朔镇的镇兵。初为尔朱荣部下,后投奔高欢,成为东魏将领,深得高欢信任。高欢让他带兵10万镇守河南达14年之久。547年,高欢死,子高澄继位,高澄与侯景不和,要夺侯景兵权。侯景向西魏投降,西魏不信任他,而东魏又派军追捕他,侯景投降了南梁。梁武帝封侯景为大将军、河南王,管理黄河南北的军政事务。梁武帝令侄儿萧渊明统军5万进攻彭城,牵制东魏,接应侯景。彭城一战,东魏大将慕容绍宗全歼梁军,生俘渊明。随后又击溃侯景,侯景4万大军只剩下步骑800人投奔南梁。548年初,侯景退居寿阳。东魏采取外交手段离间梁与侯景的关系。东魏指使萧渊明致信梁武帝,说双方重新和好,可以拿萧渊明交换侯景,东魏从中坐收渔利。侯景走投无路,勾结武帝侄儿临贺王萧正德于548年8月在寿阳举兵叛乱,直到长江北岸横江(今安徽和县的横江浦)。梁武帝一面派六皇子萧纶率兵北伐侯景,一面派皇侄萧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负责江防和保卫首都。萧正德却勾结侯景包围了建康。侯景很快攻破建康石头城和东府城,但梁武帝所居的台城则久攻不下。侯景以释放奴隶作号召,奴隶们纷纷投奔侯景。549年3月,侯景攻入台城,梁武帝被软禁,不久活活饿死,年86岁。梁武帝死后,侯景与萧正德发生矛盾,萧正德欲除侯景,侯景抢先杀萧正德,立太子萧纲为帝,是为梁简文帝。551年,侯景又杀简文帝,立豫章王萧栋为傀儡皇帝。不久又迫萧栋禅让,自己称帝,国号汉。552年,梁武帝七子萧绎与陈霸先联合,打败侯景,侯景被杀。侯景之乱给江南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南朝士大夫受到一次毁灭性的打击。曾经多年繁荣昌盛的建康,经过侯景之乱,几乎荡然无存了。552年,萧绎在平定侯景之乱后在江陵称帝,即梁元帝,史称西梁。西魏立萧詧为梁王,成为西魏的傀儡政权。555年,萧詧引西魏兵攻下江陵。梁元帝被杀后,北齐欲立北伐中被俘的萧渊明为帝,陈霸先起兵反对,迫萧渊明退位,改立萧绎之子萧方智为梁敬帝。在平定侯景之乱时陈霸先的力量强大起来,侯景之乱后,梁元帝以陈霸先为司空领扬州刺史。557年,陈霸先废萧方智,自立为帝(陈武帝),国号陈,南朝第三个朝代结束,梁亡。梁朝共历4帝,56年。

  【南陈王朝


  陈霸先建齐

  陈霸先是南朝陈的建立者。原籍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先祖在西晋永嘉时侨居江南,始为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家世寒微,初为梁的小官吏,喜爱兵书,长于军事。初随宗室新喻侯萧映至广州刺史任,为中直兵参军,招集兵马。后因镇压农民暴动,官至江西都护、高要太守,督7郡诸军事。548年,侯景之乱,攻陷建康。549年,陈霸先首先消灭与侯景勾结的广州刺史元景仲,11月在始兴(今广东韶关)起兵勤王讨伐侯景。他在平定侯景之乱中,拜司空、扬州刺史,镇守京口,陈霸先的力量强大起来。梁元帝被西魏俘杀后,他与王僧辩在建康拥立萧方智。555年,北齐南犯,并送被北齐俘虏的萧渊明,立为南朝皇帝,陈霸先坚决反对,使梁避免成为北齐附庸,深得江南人民拥护。他乘机灭王僧辩,复立萧绎之子萧方智为梁王,同年打退北齐进攻,独揽朝政。557年10月,经过一番禅让,陈霸先当了皇帝,建立了陈朝。陈霸先建立陈朝后,梁朝的残余势力及在梁末大动乱中趁机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地方豪强,不断反抗。陈霸先几乎没有一刻安宁。2年多后他死时,陈的局势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陈霸先为政宽简,生活俭朴,是南朝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陈朝灭亡

  陈朝灭亡是南朝的终结。陈霸先即位不到3年就死去,其侄陈蒨即位,即陈文帝。陈文帝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陈文帝在位时屡败北齐,消灭了长江以南割据势力王琳,解除了陈的一大隐患,稳定了局面。但陈的疆域在南朝中是最小的。566年,陈文帝死,其子伯宗继位,其弟陈顼辅政。569年,陈琐自己称帝,即宣帝。此时,北齐已走向衰落。陈宣帝很想趁此机会北伐。573年,宣帝发兵10万北伐。一路乘胜前进,攻下军事要地寿阳,又活捉了投到北齐的王琳。但宣帝只想划淮自守,苟安江南,故不愿乘胜进攻。后来,北周准备灭齐,约陈出兵协助,平分天下,陈宣帝立即赞同。577年,北周乘陈牵制北齐时,自己出兵灭齐。陈宣帝很生气,于是派大将吴明彻再次北伐,想夺取徐、兖,结果陈军大败,3万将士被俘。陈的这次大败对陈是一个很大的打击。582年,宣帝死,子叔宝即位,即陈后主。陈后主是有名的荒淫无道的昏君。陈后主宠爱贵妃张丽华及孔贵人。荒于酒色,不理政事,以江总为尚书令,每日与江总、陈暄、孔范等所谓“狎客”10余人游宴后庭,制作艳诗。导致众叛亲离,陈朝的统治已到末日。这时北方隋朝已取代北周,开始强大起来。588年,隋兵51万大举伐陈。陈后主尚以“王气在此”,自持长江天堑,不做防御。589年,隋军攻入建康,陈后主投井避兵,被隋军俘获,陈朝灭亡。陈朝历5主,32年。

  典签制

  典签制是南朝宋、齐时加强皇权,控制宗室和地方权力的制度。宋、齐都接受了以宗室诸王任州镇长官的办法,但却指派皇帝的左右亲信去做诸王的典签,代诸王批阅公文。典签的职位虽低,实权却很大。朝廷通过典签控制诸王、控制州镇。典签权力之大,甚至诸王的生活、行动都要受典签的控制。宋世晚运,多以幼少皇子为方镇,时主皆以亲近左右领典签,典签之权稍重。典签权重,其例甚多。如:武陵王奕在江州,忤典签赵渥,赵渥启其得失,即召还京。宜都王坚,举动每为典帅所判,立意多不得行。南海王子罕欲暂游东堂,典签姜秀不许。还,泣谓其母曰:儿欲移五步不得,与囚何异?邵陵王子贞求熊白,厨人答以无典签命不敢与。西阳王子明欲送书侍读鲍僎,典签吴修之不许,乃止。其有不甘受制而擅杀典签者,则必制以专辄之罪。鱼复侯子响愤杀典签吴修之,遂以抗拒台兵被杀。典签之设置,即使把诸王、刺史的一举一动都管起来,也不足以解决朝廷与地方间的矛盾。皇帝、诸王,是亲父子兄弟。亲父子兄弟可以互相残杀。权利之所在,父子兄弟不相让。这在历代政治史上已习见,在宋齐时期,君臣、父子、兄弟间的斗争以至屠杀,比前后各朝表现更为残酷。

  【北魏的建立及统一北方


  拓拔珪建立北魏

  北魏,北朝之一。北魏是继十六国分裂局面之后在中国北部重新建立的封建王朝。北魏的建立者拓跋珪即魏道武帝,386~409年在位。北魏历12帝,2王,共149年(386~534年)。北魏鲜卑拓跋部,最初活动于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过着游牧生活。307年,拓跋部首领猗卢统摄拓跋三部,控弦骑士40余万。猗卢与晋并州刺史刘琨结盟,帮助西晋抗击刘聪、石勒。310年,西晋封猗卢为代公。314年,猗卢被晋封为代王。338年,什翼键即代王位,拓跋部始置百官,国家机构逐步完备。正当拓跋部在国家形成的道路上迅速发展的时候,376年,拓跋部被前秦苻坚征服,部众离散。386年正月,什翼键之孙拓跋珪趁前秦瓦解之机,在呼和浩特大会诸侯,拓跋珪即代王位,重建代国。2月,拓跋珪迁居盛乐,4月改国号魏,这是北魏的开始。北魏的建立形成了与南方对峙的局面,可以说是南北朝的开始。拓跋珪建国时,拓跋部正处于原始公社组织继续解体,奴隶制还极不成熟的阶段。拓跋珪解散部落组织,使鲜卑部民分土定居,由氏族组织转变为区域组织,由游牧经济转向农业经济。北魏建立后,在后燕支持下扩张势力,称雄塞外,威胁后燕。395年,北魏在参合陂打败后燕军。396年,拓跋珪乘后燕主慕容垂新死之机,进军中原,尽占今山西、河北等地,隔河与东晋对峙。北魏始建台省,置百官,封拜公侯将军;中央官尚书郎以下和地方官刺史、太守以下一般都任用儒生。398年,拓跋珪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开始称帝。406年,拓跋珪下令诸州置三刺史,郡置三太守,县置三令长,其中1人为拓跋宗室,其余为非宗室的鲜卑人或汉人。北魏政府面对汉族地区宗族强盛、坞壁甚多的局面,依靠那些宗族主作为统治的支柱,建立了宗主督护制,由各地宗主来督护地方,负责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实际上起着地方基层政权的作用。拓跋珪劝课农耕,发展生产,在今内蒙包头一带实行大规模屯田,效果很好。拓跋珪破后燕后,强迫后燕境内数十万汉人和其他各族劳动人民迁往平成附近,计口授田,分给他们耕牛农具,发展农业生产。使经济势力不断增强,这为北魏的巩固和强大奠定了基础。

  进军中原统一北方

  进军中原是北魏消灭后燕的军事行动。395年,后燕主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宝率8万大军进攻拓跋珪,拓跋珪引兵渡过黄河,选2万精骑,追到参合陂(今内蒙凉城县西北石匣子沟)燕军宿营地,发起突然袭击,燕军仓促应战,顿时大乱,死伤数万,燕军四五万人当了俘虏,慕容宝单骑逃走。拓跋珪把四五万燕军全部坑杀,消灭了后燕主力,这对进攻中原具有决定意义。396年,拓跋珪率领大军40万向中原进军,夺取后燕幽州、并州等地。第二年,北魏灭后燕,拓跋珪占有了山西、河北等黄河以北地区,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398年,拓跋珪平定后燕,迁都平城。

  统一北方是北魏结束十六国以来混乱局面的统一战争。409年,拓跋珪被儿子拓跋绍所杀,拓跋绍又被其兄拓跋嗣所杀,拓跋嗣即明元帝。北魏在明元帝统治下,力量进一步增长。422年,北魏大举攻宋,占领兖州、青州。423年,明元帝死,子拓跋焘即位,即太武帝。这时十六国政权经过互相吞并,只剩下北凉、北燕、夏和西秦。拓跋焘东征西杀。427年率军进攻大夏,与夏争夺长安。431年,关中之地全入北魏,夏的残余势力最后被消灭。436年,北魏灭北燕,向东北扩张领土。439年灭北凉,占领河西。北魏完成黄河流域的统一,结束了自西晋灭亡后100多年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北方又重新统一了。449年,太武帝又亲率大军击败北方的柔然,使其北徙,消除了长期以来对北魏的严重威胁。接着挥师南下,兵锋直抵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与江东的刘宋王朝对峙,最终形成南北朝的局面。此时北魏统治区东北起于辽西,西至新疆东部,南占淮南,北达蒙古草原。

  【北魏的统治措施


  宗主督护制

  宗主督护制是西晋以大族为宗主控制地方基层政权的一种制度。西晋末年至“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未南逃的世家大族将宗族、部曲武装起来,修筑坞壁,缮制甲兵,割据一方。许多逃避战乱的农民相率投奔他们,他们乘机侵占田地,封锢山泽,隐瞒人口。一家地主往往拥有数百家,数千家乃至上万家佃户或部曲。这些佃客或部曲是地主的“苞荫户”,地主则被称做苞荫户的宗主,苞荫户对宗主有程度不等的封建依附关系,实际就是农奴。北魏政权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就承认了宗主对苞荫户的统治作为地方基层政权,任命世家大族为宗主,督护百姓,于是就形成“宗主督护制”。宗主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对日益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来说,是行施政令的重大障碍。宗主控制下的苞荫户,多数没有户籍,是宗主的私家人口,任其剥削和奴役,国家不得干预。可见这种制度只对大地主有好处,对广大农民只有痛苦,没有好处,对封建国家来说,则只是为巩固初建立的政权而采取的权益之计,对赋税的征收和徭役的调发都极为不利。魏孝文帝实行三长制时废除此制。

  三长制

  三长制是北魏后期的基层政权组织。魏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时,各地宗族坞堡林立。北魏政府利用各地“宗主”督护地方,实行宗主督护之制。魏孝文帝元宏改革时,为加强中央政府对人民的实际控制,采纳给事中李冲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年)建立三长制,以取代宗主督护制。三长制规定: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三长制与均田制相辅而行,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实行三长制,三长直属州郡,原荫附于豪强的荫户也将成为国家的编户,因而必将与豪强地主争夺户口和劳动力。李冲提出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后,在朝廷中引起激烈争论。坚持宗主利益的中书令郑羲和秘书令高佑是反对派代表。他们对主持辩论的冯太后说,三长制看来很好,实际行不通。朝臣中支持郑羲、高佑意见的大有人在。李冲和太尉元丕据理力争,指出实行此制对公私都有利。最后,冯太后从加强中央集权出发,认为实行三长制既可使征收租调有根据和准则,又可清查出大量的隐匿户口,三长制终于在冯太后的支持下实施。三长制的建立,打破了豪强荫庇户口的合法性。在实行的过程中,三长还是从大族豪强中产生,他们不仅本人可以享受免于征戍的特权,而且亲属中也有1至3人可以得到同样待遇。但较之宗主督护制,它毕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国家直接控制的自耕农大量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相应增加,农民赋税负担也有所减轻。北魏后期社会经济明显恢复和发展,当与此有密切关系。北魏的三长制后来成为北齐、隋、唐时期乡里组织的基础。

  九品混通

  九品混通是北魏前期实行的按户征收赋税的制度,目的是为了平均赋税。当时,民户的赋税负担,征税为每户平均纳调帛2匹、絮2斤、丝1斤、粟20石。可是按照国家规定,在征收赋税时,不是这样平均分摊给各户,而是由“县宰(令)集乡邑三老,计赀定课,”分为“三等九品”。九品是根据资产多少而规定的赋税高低的品级。三等是按不同等级将税送到不同地区。即“上三品入京师,中三品入他州要仓,下三品入本州。”可是实际在征收赋税时,并不按这个九品征收。一方面,这是由于世家大族已经隐瞒了大量的田地和人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贫富莫辨的情况。另一方面,也由于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地主们所缴纳的不多,而广大劳动人民却负担沉重。此外,北魏临时的赋税征收和徭役调发也很多,主要也是强加到劳动人民身上。所以九品混通虽有其名,而流弊是严重的。这种按户计赀定课户调制到南北朝中期后,逐渐改变成按丁征收,九品混通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北魏的改革


  冯太后

  冯太后,(442~490年),北魏文成帝皇后,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太和元年(477年)至十四年间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谥文明。465年,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冯太后执政,定策诛杀专权跋扈的丞相乙浑。献文帝非太后所生,听政后诛除太后内宠。471年,献文帝禅位于5岁的太子拓跋宏,自己仍过问大政。476年,冯太后毒死献文帝,再度临朝称制达14年。她聪明果决,猜忌而长于权术,以重管、重罚驾御群臣,为其所用。北魏在早期,百官原无俸禄,靠着对外的不断征战而获得赏赐。但是随着拓跋焘统一北方和击破柔然之后,北魏的战事逐渐减少。到了冯太后称制时,开始制定俸禄。484年,北魏定每户增调帛3匹、谷2斛9斗,充百官俸禄,称为“班禄”。班禄实行后,贪赃满一匹者处死。规定地方守宰任期按“治绩”好坏为定,不拘年限。485年,冯太后采纳给事中李安世建议,实行均田制,使农民依附于土地,劳动力得以利用,荒田得以垦辟。北魏原来没有户籍制度,由宗主管理户口,称宗主督护制。因此宗主荫庇人口甚多,往往三五十家合为一户。在九品混通制之下,赋役负担不匀,政府收入也受影响。李冲建议,仿古制立党、里、邻三长,用以代替宗主督护的统治。定民户籍,按户征发调役,当时反对李冲建议者很多,冯太后力排众议,认为立三长则荫庇的户口可以检出,课调有常准,决定实行。结果不仅北魏本土见效,同南朝归于北魏的淮北州郡户口,几十年间也比属南朝时大为增长。冯太后主持制定的三长制、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三者配合实行,为孝文帝迁洛以后的繁荣富庶打下了基础。冯太后从465年到490年间临朝听政,执政长达25年之久,是孝文帝前期改革的实际决策者,为魏孝文帝迁都及实行汉化政策奠定了基础。

  孝文帝改革

  魏孝文帝改革是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一次改革。魏孝文帝是著名的少数民族政治家。490年,冯太后死后,24岁的孝文帝亲自掌握政权,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于494年把都城从山西平城迁到河南洛阳,改变了过去对中原地区的遥控的形势,有利于控制整个国家。他认为要巩固北魏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为了这个,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即开始第二期改革,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内迁者原有的生活习俗,促进鲜卑族接受汉文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易鲜卑服装为汉服。495年,孝文帝在光极堂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这是易鲜卑官服为汉官服的具体执行措施。第二,规定官员在朝廷上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并称鲜卑语为“北语”,汉语为“正音”。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吏,在朝廷上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在朝廷上则要立即改说汉语。如有故意说鲜卑语者,降爵罢官。第三,迁往洛阳的鲜卑人,要以洛阳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第四,改鲜卑贵族原有的姓氏为汉姓,并定门第等级。所改之汉姓,以音近于原鲜卑姓者为准。如拓跋氏为首姓,改姓元氏,是最高的门第等级;另丘穆陵氏改姓穆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贺赖氏改姓贺氏,独孤氏改姓刘氏,贺楼氏改姓楼氏,勿忸于氏改为于氏,纥奚氏改姓嵇氏,尉迟氏改姓尉氏。这8姓贵族的社会地位,相等同于北方最高门第崔、卢、郑、王4姓。其他等级稍低一些的鲜卑贵族姓氏亦改为汉姓,其等第与汉族一般士族相当。第五,孝文帝还积极鼓励鲜卑的皇族和贵族与汉族士族通婚,借以建立政治联姻,以加强汉族与鲜卑族的民族融合。孝文帝的一系列汉化措施,使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加速了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加强了北方民族的进一步融合,民族矛盾下降,使鲜卑贵族和汉族统治者进一步结合起来。

  【六镇起义和北魏内部斗争


  六镇起义

  六镇起义是北魏时期发生的士兵起义。北魏为了防止北方柔然南下,在北方建立了6个军事重镇。沃野镇(今内蒙乌拉特旗)、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北)、武川镇(今内蒙武川西)、抚冥镇(今内蒙武川东北)、柔玄镇(今河北尚义西)、怀荒镇(今河北张北)。523年4月,沃野镇的高阙戍主虐待部下,匈奴人破六韩拔陵领导士兵起义,杀沃野镇镇将,攻城掠地,改年号为“真王”。破六韩拔陵起义后,六镇响应。破六韩拔陵起义军迅速发展。524年5月,起义军在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大败临淮王元彧。接着在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大败安北将军李叔仁。北魏王朝罢免临淮王元彧官爵,另派尚书李崇为大都督前来镇压。7月,起义军又在白道打得李崇部下抚军将军崔暹全军覆没。北魏王朝再度罢李崇官职,改由广阳王元渊统率。元渊龟缩在五原城里,不敢和起义军交战。同时,北魏统治者又公开勾结柔然,共同镇压起义军。525年初,柔然主阿那率众10万,自武川西向沃野,为北魏镇压破六韩拔陵。6月,破六韩拔陵围元渊于五原,元渊北走朔州(原怀朔镇)。由于北魏采取招降政策,使一些少数民族酋长投降北魏。阿那败破六韩拔陵于五原,大将破六韩孔雀阵亡。破六韩拔陵被迫南下,在阿那和元渊的夹击下,义军20万投降元渊。525年8月,柔玄镇兵杜洛周领导六镇兵民在河北怀来起义,很快发展到10多万人。杜洛周继续用“真王”做年号,表示是六镇起义的继续。526年1月,怀朔镇鲜于修礼在河北唐县起义,起义军也有10万人。两支起义军相互呼应,很快占领了河北的许多州县。但参加鲜于修礼起义的原怀朔镇将葛荣杀害了鲜于修礼,掌握了这支起义军的领导权。527年,葛荣并杜洛周部,势力大增,号称百万。葛荣起义军发展的同时,尔朱荣势力也急剧扩大,尔朱荣掌权后,立即挥师北上,镇压葛荣起义。528年9月,尔朱荣派侯景为前驱,高欢阵前诱降。葛荣自恃兵多将广,骄傲轻敌,战术上“箕张而进”分散了兵力,竟被尔朱荣7万骑兵打败,葛荣被杀,义军溃散。12月,葛荣余部韩楼据蓟城反,尔朱荣以贺拔胜为大都督,屯中山以备韩楼。529年9月,尔朱荣遣侯渊率兵镇压韩楼,韩楼弃蓟城出走,途中被俘杀,六镇起义至此失败。

  尔朱荣之乱

  尔朱荣之乱是北魏末年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的争权斗争。又称“河阴之变”。尔朱荣,北魏末年权奸,秀容(今山西忻县)人。早年,他袭父爵做契胡部第一领民酋长,是很有地位的部落贵族。六镇起义后,他趁机散家财“招合义勇,给其衣马”,组织起一支4000余人的骑兵队伍。短短几年,他的力量发展很快,北魏统治者深感不安,只好饮鸩止渴,对尔朱荣加官晋爵以示笼络,先后擢为游击将军、冠军将军、平北将军、北道都督,后来加升大都督,统领并、肆、汾、广、恒、云6州诸军事。515年,孝文帝孙孝明帝继位,年仅6岁,帝母胡太后临朝听政。胡太后荒淫残虐,独断专行,无恶不作,导致农民起义不断发生。528年2月,胡太后为控制大权,杀孝明帝元诩,另立3岁的元钊为帝。4月,尔朱荣以此为借口,立孝庄帝,进军洛阳。尔朱荣到洛阳后将掌权的胡太后和小皇帝元钊押送河阴(今河南洛阳东北)淹死在黄河里,又把北魏王公贵族2000多人集中到黄河边,称说“祭天”,然后指责他们纵容胡太后杀死了孝明帝,用骑兵把这些人射杀,即“河阴之变”。这次事变虽然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统治权的斗争,但使汉化的鲜卑贵族代北世族遭到毁灭性打击,客观上使北魏的门阀世族受到沉重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河阴之变”后,尔朱荣挟孝庄帝元子攸入洛阳,自己专制朝政。孝庄帝经过一番密谋,于530年9月,利用朝见之机杀死尔朱荣。尔朱荣侄子尔朱兆从汾州(今山西汾阳)率骑兵进入洛阳,杀孝庄帝,另立元恭为帝,尔朱氏继续控制北方。

  【北朝分裂


  北魏分裂

  北魏分裂是尔朱兆擅权的结果。北魏是魏道武帝拓跋珪于386年建立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北魏末年,孝庄帝即位,尔朱兆擅权,地方势力纷纷割据,其中最强大是在东方的高欢和在关中的宇文泰。高欢是北齐的建立者高洋之父。高欢在六镇起义时,投杜洛周起义军,暗杀杜洛周,阴谋败露,投奔葛荣,不久又投奔尔朱荣。高欢劝尔朱荣夺取北魏政权,取得尔朱荣的信任。尔朱荣掌握北魏政权后,孝庄帝不满,杀尔朱荣,尔朱荣侄子尔朱兆反孝庄帝。530年12月,尔朱兆攻入洛阳,杀孝庄帝,立元恭为帝。532年,高欢反尔朱兆,立元修为孝武帝。533年,高欢进兵晋阳,击败尔朱兆,消灭了尔朱氏的势力。534年,孝武帝元修与高欢矛盾尖锐化,投奔关中依宇文泰。高欢另立元见善为帝,即孝静帝,迁都邺,建立了东魏。535年,宇文泰在长安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即文帝,建立了西魏,定都长安。从此,北魏分裂,出现了东魏、西魏对峙的局面。

  东魏

  东魏(534~550年),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地方性政权,中国北朝之一。534年,孝武帝元修因不满当高欢的傀儡,投奔宇文泰,北魏分裂。高欢立元善见为帝,即孝静帝,袭魏国号,据有原北魏洛阳以东地区,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为区别于历史上其他以“魏”为号的政权,史称东魏。从此中国也进入了南北朝末期的“后三国时代”。东魏由于占据了山东传统富饶地区,当时的经济实力、人口数量、军事力量都居三国(东魏,西魏,南梁)之首。高欢所控制的东魏政权,实质上是北魏将领和河北大族相结合的产物。他为了获得鲜卑贵族的支持,竭力推行鲜卑化的政策;为了得到汉族豪强地主的拥护,听任他们贪污聚敛,为非作歹,吏治日趋腐化。统治者一贯奉行民族歧视政策,使东魏政权得不到各方面的支持,东魏经济、军事上的优势逐渐消失。东魏与西魏相比较,东魏地域广、人口多,经济发达。高欢屡次发兵进攻西魏,企图吞并对方。537年,东魏军西征,在潼关左边的小关遭西魏军袭击大败,大都督窦泰自杀,高欢被迫撤军。此后,双方互有胜负。546年,高欢亲率大军10余万人围攻西魏据守的玉璧(今山西稷山西南),苦战50余天,他病倒军中被迫退兵。547年初,高欢死在晋阳。其子高澄、高洋相继掌握东魏政权。公元550年,高洋废东魏孝静帝,代东魏自立为帝,国号齐,史称北齐。东魏传1帝,享国16年。

  北齐

  北齐(550~577年),中国南北朝时北方地方性政权之一。550年,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国,国号齐,建都邺,史称北齐。北齐继承了东魏所控制的地盘,占有今黄河下游流域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及苏北、皖北的广阔地区。552年,高洋北击库莫奚、东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西平山胡(属匈奴族),南取淮南,势力一直延伸到长江边,这时北齐的国力达到鼎盛。北齐的农业、盐铁业、瓷器制造业都相当发达,是同陈、北周鼎立的三个国家中最富庶的。北齐后期的统治者,自皇帝至各级官吏,多昏庸残暴,狗马鹰亦得加封官号,赋敛日重,徭役日繁,造成人力竭尽,府库空虚,失去了在军事上的优势。北齐的灭亡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559年,高洋死去,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长期激烈的权力之争,政治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加重,官吏贪污成风,人民无以为生,阶级矛盾激化。加上优待鲜卑贵族,压抑汉族地主,民族矛盾加剧。继位者武成帝高湛十分淫侈,民不聊生。565年,后主高纬立,更是历史上著名的昏庸皇帝,昏庸残暴,杀人成性,加速了北齐的灭亡。北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6帝。577年,北齐被北周消灭,共享国28年。

  【北朝分裂和北周统一北方


  西魏

  西魏(535~557年)北朝之一。由北魏分裂出来的中国古代北方割据政权。历3帝,共22年。都长安。管辖今湖北襄樊以北、河南洛阳以西,原北魏统治的西部地区。北魏末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实权为高欢操纵。534年,魏孝武帝元修不甘做傀儡,脱离高欢,从洛阳逃至长安,投靠北魏将领鲜卑化的匈奴人宇文泰。535年,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文帝),史称西魏。政权由宇文泰掌握。宇文泰颁布新制,称为“中兴永式”。其主要内容是:严禁贪污、裁减官员、设置正长(正即闾正、族正,长即保长)。保长、闾正、族正为地方基层组织名称。实行屯田、制定计账(预计次年赋役的概数)和户籍等制度。550年,宇文泰建立由八柱国分掌禁旅的府兵制。府兵共有兵力约5万,除宇文泰和宗室元欣外,分别由6个柱国大将军统领。府兵制的建立,对军队进行统一指挥和训练,有利于中央政权的加强。西魏期间,社会较为安定,国力日趋强盛,有效地抗击了东魏的多次进攻,而且于553年夺取南朝梁的蜀地,次年又夺得江陵,杀梁元帝萧绎。西魏疆土扩展到今四川、湖北一带,势力开始于北齐相抗衡。556年,宇文泰死去,实权落到其侄宇文护手中。

  北周

  北周,北朝之一。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由其子宇文觉正式建立。历5帝,共25年(557~581年)。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长子宇文觉继任大冢宰,自称周公。557年,宇文觉废西魏恭帝自立(孝闵帝),国号周,都长安,史称北周。孝闵帝年幼,大权掌握在堂兄宇文护手中。不久宇文护废孝闵帝,立宇文泰长子宇文敏为明帝。560年,宇文护又毒死明帝,立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为帝,即周武帝。宇文护在短短的4年时间先后废西魏恭帝、北周孝闵帝、明帝3位皇帝,又先后立北周孝闵帝、明帝、周武帝3位皇帝。宇文护是北周建立的直接操纵者。572年,周武帝杀宇文护,开始亲政,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575年,周武帝调集17万大军向北齐发起大规模进攻,攻下河阴外城,进围洛阳,后因病退兵。576年,周武帝再次伐齐,北周集结8万主力,在平阳城下与齐军决战,齐军军心涣散,全军溃败,齐后主逃回晋阳,禅位于8岁的太子恒,企图自己经山东投奔陈朝,途中被俘。577年,北周军队顺利进入邺城,消灭北齐政权,统一了北方。578年,周武帝死,子宇文贇(宣帝)继位,在位2年,荒淫而死。子宇文阐(静帝)继位,外戚杨坚辅政。581年,杨坚迫静帝禅位,自立为帝,北周灭亡。

  周武帝改革

  周武帝是北周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560年,为其堂兄宇文护所立。560~578年在位。周武帝即位时,年仅18岁,大权仍操纵在宇文护手中。572年,周武帝杀宇文护,开始亲政。周武帝掌权后,即实行改革。第一,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兵权。废除都督中外诸军事衙门,任命弟宇文宪为大冢宰,宰相不再管军事。把府兵改称为“侍官”,即君王侍卫,由皇帝亲自带领。在长安设置统领宿卫的机构,原来的六柱国、十二大将军除被任命带兵出征或充当宿卫将军外,不再直接掌握兵权,从而松弛了军士对主将的从属关系,削弱府兵部落化的倾向,从此府兵成为皇帝直接控制的工具。同时又让均田户中不少子弟参加府兵,扩大了兵源。第二,在经济方面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兴修水利,增辟农田,发展生产,减轻赋税,释放奴婢。宇文护统治时赋役较重,周武帝劝课农桑,奖励生产,减轻赋役,修改均田和租调等制度。并多次下令释放战俘、奴婢和杂户,提高劳动者的身份,使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第三,整顿吏治,惩治贪官污吏。发动废佛运动,强制300万僧尼还俗,国家控制的人口和纳税服役人数增加。这些改革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了北周的人力、财力、军力,为统一北方和隋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宗教文化


  佛教

  佛教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其本名是乔达摩·悉达多。他在获得证悟之后被人们称为佛陀,简称为佛,即觉者的意思。佛教认为:世界充满痛苦,人生是痛苦经验的集合,痛苦有其必然性的原因。它源于贪欲一类的根本烦恼,痛苦得到消除,要靠能证得涅槃的真理,即有一条依据个人修行而趋向涅槃脱离轮回痛苦的道路,即八正道。八正道强调了修习佛教的人,从内心到行动,从修行手段到生活方式都不能失去道德性和正当性。佛教教理在各地区各宗派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它的解脱理论,对于世界和人生的基本价值判断是一直的。佛教伦理从一开始就遵循了不走极端的中道原则。佛教徒以公开宣称皈依三宝进而实践佛陀指出的生活方式。佛教将慈悲和好善乐施视为必要的品行“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被认为是佛陀所说佛教的基本宗旨。佛教认为人除了领悟能力的差异,在善良和最终能觉悟这点上是完全平等的。佛教对生命的敬畏感最强,这表现于不可杀生的信条。主张慈悲应该泽及一切众生,爱心的显示不仅在施舍物质,更在于以佛法教导人,以功德分享于人。佛教的经典统称三藏。三藏,指佛经中的经、律、论三个部分。经是佛陀本人的言教;律是佛陀针对僧侣集体因时因地所作的纪律规定;论就是对经、律中要点进行的阐释解说。三藏在中国南北朝时称为一切的经,隋朝以后称为大藏经。佛教在公元之初传入中国,7世纪之后达到极盛。4世纪晚期,佛教传入朝鲜半岛。6世纪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朝鲜和日本各佛教宗派的形成深受中国佛教的影响。19世纪以后,佛教又随亚洲移民和传教团体传至欧美各地。作为意识形态的佛教深刻地影响了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人生理想、生活情趣、行为方式。同时佛教借以表达和宣扬其观念思想、神话传说所借助的不同艺术手段,在人类文明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道教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道教正式有活动是在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道教教义就是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地,既指现实的地球和万物,又指鬼魂受难之地狱。人,既指总称之人类,也指个人。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归。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的信仰习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道教徒有两种:一种是神职教徒,即“道士”。从师承可分为“正一”道士、“全真”道士等。另一种是不出家的,人称“信徒”。道教相信人类通过修炼养生能够战胜疾病死亡,得道成仙。因而创造出一套宗教修持理论和道术。道术是道教徒实践天道的重要宗教行为。一般认为它有外丹、内丹、法术。外丹,指用丹炉或鼎烧炼金丹,制作人服后能“长生不死”的丹药。内丹,为行气、导引、呼吸吐纳之类的总称,指用人体作炉鼎,使精气神在体内凝结成丹而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内丹之术自金元以后逐渐盛行,对于中国的医学和养生学有过很大的影响。法术即巫师术士画符念咒、斋醮祈祷、跪拜首过等。目的在于召神驱鬼,辟除妖邪侵害,祛病消灾。

  寺院经济

  寺院经济是南北朝时期一个特有的社会现象。这时期佛教寺院和寺院经济发展很快。一方面是统治者大多都信奉佛教,推动了佛教寺院的建立和发展。那些寺院里的和尚、僧侣不当兵,不纳税,也有些自耕农或贫困农民为了逃避国家的赋役,甘愿投奔到寺院,受其庇护。寺院田地的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皇帝和官府的赏赐和拨给。二是贵族、官僚和富人的施舍。三是寺院的收购。大部分寺院和地主庄园差不多。佛法平等,寺院僧侣却是不平等的。少数上层僧尼同于大地主,一般僧众是寺院中的被剥削者,整日从事寺内的生产劳动和杂役,过着困苦的生活。较大的寺院都有较多的僧祈户,僧祈户是由国家拨给的。僧祈户交纳的租税归寺院经管。寺院还拥有寺户(佛屠户),也是由官府拨给的犯罪百姓或官奴充当,“以供诸寺扫洒,岁兼营田输粟”。一些农民也为了逃避国家赋役,甘愿投身寺院,将田产献给寺院,自己则充当寺院的佃农。就这样,许多寺院拥有大量田地和劳动人手,并封锢山泽。可见寺院的发展对国家和人民都是不利的。这些不劳而获的寄生虫,使农民的生活更加困苦,也严重威胁着国家政权。

  三武灭佛

  “三武灭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三次灭佛事件的合称。佛教徒称“三武之祸”。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发展,寺院占有大量土地、人口,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便出现了废佛事件。北魏太武帝的废佛行动,开始于444年的弹压沙门,他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养沙门,并限期交出私匿的沙门,若有隐瞒,诛灭全门。太武帝诛戮长安的沙门,焚毁天下一切经像。574年,周武帝也发动了一场废佛运动。北魏后期佛教发展迅速。北齐人口共2000万,仅僧尼就有200万,都城寺院达4000多座;北周人口不到1000万,僧尼也占十分之一,境内寺院竟超过1万座。寺院占有大量土地,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影响国家赋役收入,而且影响兵源。为了扫除富国强兵的障碍,周武帝下令销毁佛经佛像,勒令僧侣道士还俗,把寺院财产分赐给臣下。从而使北周国力大大增强,为统一北方和以后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845年,唐武宗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全面毁佛运动。僧尼皆令还俗,一切寺庙全部摧毁,所有废寺的铜像、钟磬悉交盐铁使销熔铸钱,铁交本州铸为农具。拆寺院4600余所,还俗僧尼26万多人,拆兰若(私立的僧居)4万余所,收田数千万顷,释放奴婢15万人,释放寺院良人50万以上。“三武灭佛”给佛教以沉重打击,但对发展社会经济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

  范缜和神灭论

  范缜,萧梁时一位勇敢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当时社会带来严重危害。统治者为了欺骗人民,大修寺塔,施舍钱财,所耗费的都是人民的血汗。梁建国后,定佛教为国教,梁武帝对范缜发动了一场大规模围攻。范缜勇敢接受挑战,用自己设宾主的问答体裁,写出了著名的《神灭论》。首先,范缜针对佛教宣传人死后灵魂离开肉体独立存在的谬论,提出了“形神相即”的观点,“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这就是说,形体和精神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的。形是精神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第一性的;精神是形体派生的,是第二性的。其次,精神是活人的“质”所特有的,万物都有形质,但只有活人的形体才有精神作用。死人的质与木的质是一样的,也是无知的,所以也就不会再有一个离开肉体的精神在活动。精神活动是以人的肉体为基础的。这样,佛教的形神分离,形亡神不灭的唯心主义观点便站不住脚。范缜的《神灭论》在当时唯物主义理论上是一大进步,有力地批判了精神不灭的思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