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和“无形”层次对健康有什么影响?-《儿童健康讲记》连载14
李辛 李辛的空间
这些年,我们发现很多健康问题,不是单纯的肉体问题,还有信息化过度的问题。
每个人都是“互联网”的一个终端,就像家里的电脑一样。我们都知道,电脑如果程序、窗口开太多的话,运行速度就会很慢。如果接到不对的链接,可能会中病毒或者有很多垃圾文件储存在你的电脑里。然后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内存越不足速度越慢,自我清理恢复能力就越差,就越容易中招。可能刚开始只是运行状态有问题,慢慢地软件也出问题,后来可能会经常死机。
现在很多的健康问题,要从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来考虑。我们现代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一直在大量消耗我们的精气神,让我们远离平静、饱满的原点。
打坐可以让自己能够归零,回到原点。就像我们用了一天的电脑或者手机,要充电。有时候电脑一打开觉得不对,你需要什么?自动杀毒,或者碎片整理。我们的身体有这种自我复原的功能,你要用它。
但是我们太忙了,身体无法休息,导致内心的情绪、压力无法及时平息。还有过多过杂的思想一直在运转,这样想睡觉的时候睡不着,有些事情想忘掉或者想停止不再想,可它好像自动在下载。
我们目前的文化、教育,只是停留在世界的物质层面和社会的现实层面中在训练我们,让我们成为一个始终“有用”的人。但是,一年有四季更替,土地也需要休养生息,我们这些人呢,却把自己当成机器,不停地在创造更多的、外在的价值。
在传统中医、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点,它关注的是人。它不要求你成为一个多么有用的人,而是启发人成为一个自知的、快乐的、相对自主自由的人。这些需要你先花点时间了解自己。
请看这张图
疾病已经形成的阶段靠右边的这一部分,中间这一部分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有关系,左边是无形的精神和心理层面部分。当我们已经到了需要看医生,尤其是需要看西医的时候,其实你已经从无形层次进入有形层次了。
中医之所以重要,不是说它能够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哪儿都治不好的癌症,中医治好了,这不是中医最重要的部分。真正的中医不会因为能够治愈疑难杂证而觉得中医博大精深,它其实能够让我们了解疾病“生住坏灭”的整个过程的规律,好让我们有可能在疾病萌芽之前去化解它。
我们的生命是多层次的混合体,我们的肉体相当于一个杯子。杯子的形状可能千差万别,杯子可能也会出一些问题,但重要的是杯子装的是什么,是如何运作的。
西方文化讲灵魂,中国人讲本性,其实都是这个东西。一台电脑出厂时的电池板、硬件之类差别不大,主要是系统的集成和软件的运行。中医关注的是这些软性的东西。
作为生命体,它时时刻刻都在跟外界进行物质和非物质的交流。我们现在流行的科学和文化关心的是什么呢?关心的是今天吃了多少卡路里,吃了多少纤维素、多少蛋白质,这些都是物质方面的。我们的健康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想什么?在什么地方,跟什么人一起,做什么事?这些非物质的方面很重要。
现在学了一点中医的人会想我要怎么补,是吃人参好还是吃当归好?吃六味地黄丸好还是吃阿胶好?这个仅仅是物质层次的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没到这一步,况且你还得先了解自己是哪一类的体质,需不需要补,怎么补。比物质层次的补药更重要的是精神层次的补药。
有时候,我们上了一天的班,晚上和一个气定神闲的朋友聊天,也没谈多么重要的话题,但是你会觉得心里很舒服,若有所得,而且脑袋会清晰一些,这个就是精神层次的补。
而有时候,当你正在享受一个很好的周末,早上阳光灿烂,昨晚睡得也很好,精神也好。但是你接到了某个电话,或去了某个地方,或想到了某件事,就像是一个password一下子接通了你不喜欢的程序,它开始自动下载很多东西,一瞬间,你的身、心、思想,可能会觉得紧或者不舒服,甚至胸口会发闷,然后会突然出现很多担忧和莫名其妙的想法,突然心里会有一种奇怪的、难过的或者是担心的、纠结的、恐慌的状态。这其实就是泻。
人类发展到今天,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一个连通的状态。有时候,你好像能够体会到别人心里的感受。你能感觉到,虽然他在笑,可是他心里很不高兴。很多人已经在心意相通的状态下生活了,但是我们的理智会把这些能力忽略,或者否定、拒绝。
有的人非常敏感,很容易接收外面的一些信息。比如,别人不高兴,他也会不高兴。但是他自己分不清,他的自我意识会把接收到的东西不加分辨地抓住,以为是自己不高兴,然后因为意识到自己不高兴了,就开始找一些独立的原因,他会往下想:也许是这个人对我态度不好,也许是我没有受到正确对待,然后接着一路想下去。
作为医生,也作为一个需要正常衣食住行的人,我想把在生活当中的观察和感受告诉大家,希望能够提醒大家可以在各自的生活中慢慢感受、观察这些细微的东西,慢慢培养起来的觉察力会让你更清晰。
我二三十岁的时候,处在严酷的竞争环境中,当时我做事情的时候目的性很强,会想这件事可能以后对我有什么好处。后来我渐渐发现,如果不带这些目的去做事情,反而会更容易一些。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重要发现。
这个世界的能量、信息场在一刻不停地交换中,我们身处其中,不仅与我们的食物交换,与我们的环境交换,也在与我们周围的人交换,也在与我们每天看到的、听到的事物交换,所以我们要非常小心。比如去超市,有时候自己的真实需求不清晰,会买很多不需要的东西,最后堆在那里变成鸡肋。同样,当我们的脑子不清晰,或者心理状态不稳定的时候,我们在生活中,在互联网上也会引来很多不必要的东西。
同气相求,同频共振,当我们在一个极端状态的时候,我们吸引来的东西往往会加重这个极端的状态。我们每时每刻有意识、无意识的各种选择,决定了神气的格局,决定了体内气血的分布和气脉的通畅度,决定了我们的健康,也决定了我们的未来。如果我们对每时每刻的状态和选择有所了解和把握,我们还需要去看医生吗?
现在,各种学科都开始互相交融,一起为人类服务,但经常会发生观点相左、吵架的问题。同样一个病人,他去看西医、看中医、看心理医生、看能量治疗师,或者去找神父,或者上师,会发现有不同的答案,他会觉得有对立和冲突。
怎么来理解这种对立和冲突?当你能够确定问题是在肉体上产生的,而且原因也局限于肉体,这时看西医是很合适的。比如,外伤看西医很合适,因为它就在物质层面,原因也在物质层面。
但是大多数的问题其实是在能量层面。能量层面其实是肉体和精神层面之间的过渡。简单地讲,当我们的精神出现了一些小小的偏差,比如你不喜欢或绝某个人事物,这很常见,但如果你把这个不喜欢放在心里或者紧紧抓住,一年两年三年......即使是一个很轻微的东西,它也会对你的能量运转产生一个很大的影响,最后会在肉体上形成一个结果。这部分在现代医学也已经发现了,最常见的心身疾病有胃溃疡、偏头痛、皮肤病、高血压、神经衰弱、失眠、甲状腺等,这些都跟我们的精神或者内心有一个东西牢牢地抓住有关系。无论是你特别喜欢的,还是特别不喜欢的。
比如我手里的话筒,因为这两到三个小时我需要它,好让我的说话声音大一点,那么如果我觉得这个感觉很好,我讲完课还是抓着这个话筒不放。在未来的一周,我也一直抓着它在汉堡走来走去。回国后,做任何事我都带着它。你们觉得会怎么样?它是不是会对我的身体结构、姿势,包括对我的内心、对我的一切都是一个障碍呢?有些障碍其实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障碍还好处理一些。
传统文化讲正心诚意。比如,我出去了一天,回来发现身上黏了一大块脏东西,如果我觉察不到,那就不会清理掉它;当我有能力看见了,就会把它清理掉。这就是觉察和人心趋向于正的一个力量。
当遇到某些让我们不舒服的人、事、物,我们的内心或者思想就会不断累积压力,有累积就需要有释放,现代的消费文化引导我们——好好地释放一下吧!聚餐、喝酒、看电视、K歌等等。这些其实是在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压力和源头还在那里。
所以,我们需要静下来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不少的压力累积在我们身心的某个角落,如果我们忙得没有时间,又习惯性地转移目标,这些东西会越来越多,最后爆发,变成我们自己处理不了的疾病,需要去看心理医生、看中医、看西医、做手术。如果在一开始我们就能够看到那块脏东西,把它清理掉会更简单一些。
作者李辛,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心身医学硕士。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著有《儿童健康讲记》《经典中医启蒙》《精神健康讲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ck to the sources for a Modern Appro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