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胃の正气,灭了“幽门螺杆菌”这个小妖精【一点资讯】

过年聚餐,大家都习惯用公筷了——不仅卫生,还减少了幽门螺杆菌,通过“口-口传播”的感染几率。

幽门螺杆菌发病率特高:

我国已有超一半人感染。。。

这个小妖精“真身”长这样:

它是唯一能在胃强酸环境下顽强生存的细菌~

它在胃里猥琐发育,通过分泌物损伤胃黏膜,甚至肌肉层,从而造成胃炎、胃溃疡。反复感染,增加胃癌的风险:

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轻、中、重的肠皮化生→胃癌。

怀疑自己受感染了,三个征兆可自查:

① 泛酸、烧心;

② 胃疼;

③ 口臭。

→ 通常医院会用碳13/14呼气试验,检测出阳性确诊,西医用三联/四联法治疗: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两种广谱抗生素、护胃黏膜的果胶铋;也配合吃益生菌。

但,抗生素其性偏苦寒,用药久了伤害脾胃阳气,导致脾气/阳虚。甚至脾肾阳虚,寒湿内生,特别伤胃气。

中医是从扶植“正气”的角度,对这些小妖精大杀四方的。

脾胃湿热:

是幽门螺杆菌导致胃炎的主证。

临床上,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中,脾胃湿热证多于其他证型。

这是由于脾胃湿热有助于幽门螺杆菌的侵入、定植——“湿热”既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外在因素,又是其赖以生长、繁殖的内在环境。

【湿热型主要症状】脘腹痞满或胃脘疼痛,口干口苦,食少纳呆,舌质红,苔黄腻。

大概长这样,还有各种寒湿夹杂就不演示了。。。

【次要症状】反酸烧心,嗳气,恶心呕吐,身重困倦,大便不畅,小便短黄,脉滑或数。

——摘录自董洪涛《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董洪涛

《选择中医》作者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创建南宁选择中医工作室

吃多了肥甘厚腻、

熬夜、常待在高温+湿气重的环境里......

容易导致湿热体质。

尤其生活不规律的人,体质更复杂,各路浊气、痰湿交错,纠缠。。。

这股邪气无处释放,在腹部酝酿,形成郁热、湿毒的“邪恶内环境”,浊气上蒸口腔,产生粘腻、不清爽。

“舌为脾之外候”;“苔乃胃气之所蒸熏。”

☞ 大概率出现舌质红(热象)+舌苔黄腻(湿邪)的舌象。这就是董洪涛教授所说的湿热证型。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我们再往前探索 ☞

脾气虚是幽门螺杆菌的易感体质。

—— 临床发现,脾虚型幽门螺杆菌患者,胃粘膜局部的防御功能存在一定缺陷,所以,容易被幽门螺杆菌侵入。

从中医理解,幽门螺杆菌属于“邪气”范畴,“外邪伤人,必随人身之气而变”,脾胃元气 ↓ 外邪有机可乘 。

所以,预防&治疗,从两个方向入手解决:

1、健脾、顾护胃黏膜,

2、改善“内环境”:祛湿、清热。

日常保护胃黏膜:一个白芨汤

这个最重要的一个内服止血药,擅长治胃出血。

它强大的愈合力,甚至能弥合穿孔的胃壁

白芨特别硬,适合打成粉服用。

幽门螺杆菌导致胃溃疡的人,日常保护胃黏膜,可以拿3克白芨粉炖肉汤、骨头汤喝,或者用温度高的热水冲服。

白芨粉养胃汤

【一人份材料】白芨粉3克,瘦肉或骨头适量,两片姜,两三大枣。

【做法】所有材料一起煲或炖。(点这里回看做法)

改善内环境:喝个汤、泡个脚,

就能祛湿、清热。

别以为湿热只是南方的专属,在全国特别多。

经常熬夜,

长期压抑,压力大,

滋补品吃过度,脾胃化不开,

嗜烟酒...

都可能导致体内湿热。

元气值充足,脾胃比较好。出现暂时的脾胃湿热表现,我们可以喝点汤水就解决掉了,比如:

① 毋湿茶:健脾,祛中焦湿气,不伤阳,四季都可以喝。

四神汤:由山药、莲子、芡实、茯苓组成,适合心累到懒得动、胃口特别差、湿气重、虚胖or太瘦的人。

湿热交蒸的,可以用三仁汤泡脚:

是清朝的中医大师吴鞠通的方子,主治长夏里的湿热交蒸,湿中生热。

【材料】

杏仁6克(后下)、白蔻仁6克(后下)、薏苡仁30克、茯苓20、白术9克、猪苓9克、法半夏3克、甘草6克。

做法:注明后下的药,在关火前10分钟放入,其他的药正常煎。然后将药渣去掉,倒出药液兑水泡脚,每次20分钟,水淹过脚面。

当湿、热、郁火互相纠缠,

喝个祛湿汤搞不定怎么办?

湿热久了,消耗脾胃元气,导致中气不足,老底抽干。就要来点硬(he)货(yao):

老师在治疗“湿热证型”幽门螺杆菌胃炎时,常用的是半夏泻心汤。

这是古医家张仲景的验方,适合湿热痞满,虚寒夹杂,反酸嗳气的幽门螺杆菌胃炎。

⚠ 提醒:每个人体质、感染程度都不一样,用药需经中医实际面诊,辨证开方,切勿私自用药。

除了湿热,其他几个类型也容易感染

寒热错杂型:心下痞满,口苦,胃脘灼热, 腹胀肠鸣,舌苔白黄。

胃阴亏虚型:胃脘灼痛, 口燥咽干,舌红少津。

脾胃虚寒型:胃脘隐隐作痛,喜暖喜按,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肝郁气滞型:胃脘胀满,脘痛连胁, 舌苔薄白。

有没有发现,即便哪个类型,都是因为正气不足,脾胃虚寒,导致邪气、浊气有机可乘,给幽门螺杆菌创造利于生长的内环境。

所以中医防治的思路是:

扶正祛邪,让元气充盈。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是把人体变成一种幽门螺旋杆菌不喜欢的环境,使其自动离开,不杀不灭,既治病,又不伤正。

西医用抗生素来治疗幽门螺杆菌,对健康的损害很大——这是伤正,正气一伤,百病因此而生。

为了祛除幽门螺杆菌而打破人体细菌的平衡,拆东墙补西墙,如此治疗不如不治,抗生素不能滥用:

① 抗生素往往干扰人体的细菌平衡,导致此刚去,新病复起;

② 其性多偏于寒凉,寒凉则伤阳,导致人体阳气变虚,诸病因此而生;

③ 只重治标,而不能解除导致细菌感染的病机,治标不治本。

最后,说一些预防&治疗的小贴士。。。

预防期:

饭后别吃太多水果,

刺激胃酸分泌。

这可是御医传人提供的实用小tips哦。

胃主受纳,为阳土,喜温恶寒。饭后肚子饱饱的,胃里分泌胃酸消化食物,此时如果再进食性味偏寒凉的生冷水果,进一步刺激胃酸的分泌,会“营造”出一个偏寒偏酸,适合幽门螺杆菌生长的有利环境。

偶尔一次没关系,每天一次,重复刺激,会增加菌群繁殖的风险。

感染期:

每天两杯蔓越莓汁,

有助抑制幽门螺杆菌生成。

这是北大肿瘤医院,经过现代医学试验得出的结论。

蔓越莓汁富含「原花青素」——可以抗细菌,抗发炎,抗氧化活性,抑制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的粘附。

【饮用方法】每天饮用两次蔓越莓汁,每次240毫升(原花青素含量≥44毫克),持续8周以上,效果最好。

治愈后:

已接受西医治疗,可以喝这个汤——

健脾祛湿,补脾肺水。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