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最全的中药处方中常用41组药对

​01【威灵仙 葛根】各10g 通络祛风、解痉止痛,适用于颈椎病之颈项强痛并证。

02【海桐皮 豨签草】10~15g 祛风湿,适用于风湿痹病。

03【附子 肉桂】 5~10g(先煎);1.5~3g(煎服)、1~1.5g(吞服)

温阳祛寒,适用于命门火衰证。 主治命门火衰。

04【附子 干姜】3~10g(先煎);2~8g 温阳祛寒、温补脾肾,

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里虚寒证。 脾肾阳虚适用。

05【桂枝 附子】 5~10g;10g(先煎) 温阳固表、温阳化气,

适用于风湿表虚证、肾阳不足之腰痛。

06【枣仁 柏子仁】 养心安神,适用于血虚失眠证。

07【龙骨 牡蛎】 20~30g 镇惊、收敛,适用于肝阳上亢之惊、痫病,滑泄不止诸证。

重镇心肝--生用;固摄收涩--锻用。

08【磁石 珍珠母】 各30g,先煎。 定惊安神,适用于心悸、少寐病。

09【旋覆花 代赭石】 10g(包煎);20~30g(先煎) 降逆涤饮,

适用于痰饮呕吐、咳嗽气喘病证。

10【全蝎 蜈蚣】 6只;3只 熄风止痉,适用于各种痉病。

研磨吞服,1.5g/bid,病重者加倍。

11【地龙 僵蚕】 各10g 抗癫痫、止痛,

适用于肝阳挟痰之癫痫、头痛。 小儿按年龄适当减少。

12【川芎 露蜂房 】10~15g;10g 散风止痛,

适用于剧烈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仅可治标,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13【全蝎 露蜂房】 1.5~3g(煎服)、0.5~1g(吞服);3~10g

适用于邪躆脉络、久治不愈之病证。 有毒,只宜暂用,不能久服。

14【僵蚕 蝉衣】 3~8g;3~6g 祛风除疹,适用于风热瘾疹之病证。

15【代赭石 牛膝】 30g(先煎);10~15g 滋补肝肾、降逆下行,

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耳鸣。

16【陈皮 青皮】 10g;5~10g 理气健脾,适用于肝胃气郁之脘痞病证。 效果较小。

17【枳实 厚朴】 除胀消痞,适用于气滞湿阻之痞满证。 效果较大。

18【香附 川楝子】 各10g 理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之脘协痛、痛经病。 治气分郁滞。

19【延胡索 川楝子】 各10g 理气、活血、止痛,

适用于气滞血瘀之脘腹痛。 治气滞血瘀。长于止痛。

20【柴胡 郁金】 3~10g;10~15g 行气活血,

适用于气血瘀滞之胁痛、闭经病。 长于疏泄。

21【川楝子 路路通】 各10g 疏肝通络,适用于肝郁之疝气。

22【槟榔 沉香】 10g;1~3g(煎服后下)、0.5~1g(研磨冲服)

理气降逆,适用于气滞气逆证。 药力峻猛。

23【小茴香 沉香 】1~3g;后下、3~5g(煎服)、2~3g(吞服研磨)

理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之腹痛。 药力和缓。

24【莪朮 三棱】 各10g 行气散血,适用于血瘀气滞症瘕病。

25【鸡内金 三棱 】3~8g;3~10g 消症瘕、通月经,适用于血瘀型闭茎、症瘕。

禁忌: 要节房欲、忌冷物、勿劳乏,坚持数月才能奏效。

26【桃仁 红花】 10g;5~10g 濡润行散、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证。

27【五灵脂 蒲黄】 5~10g(入丸、散用);5~10g(包煎)

利湿祛瘀,适用于瘀湿相兼证。 祛瘀之力大于利湿之功。

28【泽兰 益母草】 10~15g;20~30g 活血调经、利尿退肿,

适用于血瘀挟湿的鼓胀、闭经病。

此药对药性平和,有久服不伤正之特点。

29【乳香 没药 】5~10g 活血止痛,适用于血瘀痛证,特别是跌打损伤痛证。

此药对味苦气浊,易致恶心呕吐,有胃病史者慎用。

30【三七 血竭】 3~5g;5g 祛瘀止痛,适用于血瘀型血证。

31【水蛭 (虫亡)虫】 3~5g(煎服)、1~2g(研磨吞服) 破血消症,

适用于血积症块、妇人血积经闭。

为峻猛破血药,孕妇禁用,体质虚者应加入益气养血药。

32【麦芽 谷芽】 10~15g(炒用) 消食健脾,适用于食积不化。 此药对含脢量较高,若炒焦则降低脢的活力,影响其疗效,故以微炒为好。

33【款冬 紫菀】 各10g 适用于凉燥咳嗽证。

34【牡蛎 玄参】 30g(生用);15g 软坚散结、消瘤廮,适用于阴虚挟痰热之廮证。

35【熟地 当归】 10~15g;10g 养血填精,适用于精血不足证。

36【熟地 白芍】 10~15g;10g 补血填精,适用于精血虚弱证。 此药对主静守纯养,阳气未衰,脾运尚健时,方为合适。

37【当归 丹参 】10g(温炒);15~20g 补血活血通经,适用于闭经、月经过少病。

38【鸡内金 白朮】 3~10g;10~15g 补脾健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之病证。

39【蜈蚣 当归】 1~3g(吞服效佳);10~15g 扶正养血、祛风通络,适用于虚痹证。

说明: 此药对与蜈蚣、白花蛇药对相比,均有通络治病效用,

此药对之扶正祛邪较佳,彼药对之通络搜邪力强。

40【附子 人参】 30g(先煎);10g(浓煎) 大温大补、回阳救脱,适用于阳气欲脱病证。

41【玉竹 生地】 10g;15g 滋阴养津,

适用于肺阴亏损之干咳、阴虚津涸之消渴、阴亏失养之痹证。

此药对为纯阴药对,胃阳尚健时可用之,否则需和他药配合。

(0)

相关推荐

  • 最强的中药药对,仅有两味药

    经典药对: [威灵仙  葛根]各10g 通络祛风.解痉止痛,适用于颈椎病之颈项强痛并证. [鸡内金  白术]3~10g:10~15g   补脾健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之病证. [柏子仁  枣仁]养心安神, ...

  • 【两药成方:最强中药绝配】【熟地合当归】...

    [两药成方:最强中药绝配] [熟地合当归]-----养血填精,适用于精血不足证 [熟地合白芍]-----补血填精,适用于精血虚弱证 [当归合丹参 ]-----补血活血通经,适用于闭经.月经过少病 [鸡 ...

  • 中药处方中“方寸匕”是什么意思;一分是多少克?

    "方寸匕"作为度量衡最早是出现在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上五味为散,更於臼中杵之,白饮和方寸匕服之." 由此可以看出,"方寸匕&q ...

  • 古代中药处方中剂量单位的书写及换算

    古代中药用量,最初以容积为单位,如合.升.斗,与容积相类似的有方寸匕.刀圭.钱匕等.后来逐渐采用重量法,由斤.两.铢组成.唐.宋以后,则在单位两之下分为钱.分.厘.毫,一直沿用至改为米制的" ...

  • 如何看待中药处方中的小方和大方?

    中医人,许多人对小处方情有独钟,对大处方很反感,认为小处方代表着精准的辩证能力和高超的中医水平,而大处方往往是辨证不准确.杂乱无章和水平低下.似乎中医药处方不论疾病的轻重,都应该是不超过10-20味的 ...

  • 中药绝配,处方常用173组药对,最全

    药对是介于中药学和方剂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可分为要对配伍.药对成方和药对组拆三方面的内容.药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2药味的配伍组合,是中药配伍应用中的基本形式. 一.常用药对 01.[威灵仙 葛根 ...

  • 中药处方中,常常被并开的中药饮片的有哪些呢?

    中药处方中,常常被并开的中药饮片的有哪些呢? 原创2021-07-06 21:57·丁香莫与郁金见 在一些处方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极个别的药名.没系统学过医药的病人,常常会认为医生给他开的是一种药.为 ...

  • 古代中药处方中剂量单位的书写与换算

    几天前从舅舅那拿来十多本外公的手抄医药书籍,有很多处方的书写仍使用古代的剂量书写方法,现在即使是名老中医,也是使用公斤制,为方便大家今后在查阅古书籍时碰到类似问题,故将古代中药处方中剂量单位的书写与换 ...

  • 中药处方中的比例与用量参考标准

    功效 组方中药量大小的变化可改变其功效,这是人所共知的,因此临证遣药组方时对药量应严格要求,不得违其规律而施. 常见的规律归纳如下: 1 药量大者为君,把持主体功效 在一首方剂中药物用量大者为君早有古 ...

  • 中药处方中的药,如果用错了,会要人命

    一些朋友去中医医院看病时,常常会被一些中医医生开的中药名,弄得一头雾水.如果是普通老百姓不明白,也情有可原.但是作为一个学习中医和与中医药有关的专业人员,也不清楚的话,那可真是让人笑掉了大牙.前两天, ...

  • 从历代名家名方看中药处方中药物剂量确定规则

    中医临证中,明确处方的君臣佐使主次配伍关系,并选择各药合宜的用量大小比例,是提高方药临床疗效的关键之一.在不少名医名方中,有以君药用量大.佐使药用量小,两者相对用量配比差异显著之方,本文称其为大小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