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品大员的书法,美艳无双,启功:我学的就是他

谈起清朝时期的书法,其中最为著名的,无非就是大名鼎鼎的清四家了,也就是翁方纲、刘墉、梁同书、王文治这四个人,那除了这四位之外,还有一个人,他的书法可以说是精美无双。此人叫做梁诗正,是雍正八年的探花郎,后来进入宫廷大内,做过皇子的老师,成为了乾隆皇帝最器重的人,官拜正一品东阁大学士。

大图模式除此之外,他还是“清四家”中梁同书的父亲,父子二人被世人称为“二梁”,一门双宗师,真乃是显赫至极!梁诗正这个官当得是十分有趣,他常常跟在乾隆身旁,帮其记载一些诗词、要闻,这里面除了有他办事能力强的原因之外,他的一手好书法也是乾隆皇帝赏识他的原因。

大图模式所以,他也被世人戏称为“清朝书协官员”、“乾隆皇帝的大秘书”。他的书法,不同于明清时期盛行的“馆阁体”,他走的是古人路线,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文徵明,晚师颜真卿、李邕。这些古人书法精髓,被他吸收过来之后,转变成了他自己的风格。

大图模式他曾经担任过《三希堂法帖》的总编撰,而《三希堂法帖》收藏了历朝历代无数名家的书法真迹,可以说,梁诗正从这些名家手迹里,又收获了不少书法精髓,使得他自己的书法开始突飞猛进。他平生最为擅长的书体,当属行书,而他笔下有一卷行书作品《十宫帖》被誉为书法史上的神级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之中。

大图模式梁诗正的书法不仅是名满清朝,还影响了当代的一位书法大师,他就是启功先生。启功先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与梁诗正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具备扎实的柳楷功底,继而受到赵孟、文徵明等人的影响,而且,启功先生对梁诗正书法又多又揣摩、借鉴,使得启功书风与梁诗正书风颇为接近,据说启功先生所创的“启功体”,就是来源于梁诗正。

大图模在梁诗正去世之后,乾隆皇帝对其念念不忘,御制诗怀旧时,还将梁诗正作为五词臣之首,乾隆真的是将梁诗正作为心腹来对待的。梁诗正(1697—1763),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清雍正八年的探花,就是全国高考第二名,官至东阁大学士。清人吴修在《昭代尺牍小传》,称赞他的行书为“清代最美行书”。行书欣赏

大图模

大图模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