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手稿

鲁迅先生在文学上的成就相信大家都如雷贯耳,

虽然素不以书家自居,

于浮名更何足计较,

但实在是二十世纪自成一格的卓越的大书法家之一

鲁迅新体诗《我的失恋——由她去罢 》(1924年)墨迹。27.2×24.1cm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释文:

我的所爱在豪家;欲往从之兮没有汽车,仰头无法泪如麻。爱人赠我玫瑰花;何以赠之:赤练蛇。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一由她去罢。

《鲁迅致广平书信》(1929年)。北京鲁迅博物馆藏。

鲁迅手抄《曹全碑》。国家图书馆藏。

鲁迅《与台静农书》

鲁迅尺牍

鲁迅书册(局部)

鲁迅书作

鲁迅行书长联

鲁迅赠内山夫人书

《鲁迅致黎烈文书信》(1933年)。北京鲁迅博物馆藏。

鲁迅《赠邬其山先生书》(1931年作)

释文:

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题款作“辛未初春,书请邬其山仁兄教正”。邬其山,即内山完造,日本人,1913 年来华,在上海开设内山书店。1927年与鲁迅结识后常有交往。

鲁迅与许广平书信传情(信札局部)

鲁迅《录夏穗卿诗联》

释文:

帝杀黑龙才士隐,书飞赤鸟太平迟。此夏惠卿先生诗也故用僻典令人难解可恶之至鲁迅[说明]鲁迅日记三五年十二月五日云:“又为杨霁云书一直幅一联……联为录夏穗卿诗:'帝杀黑龙才士隐,书飞赤乌太平迟’两句”,鲁迅亦有评语:“此夏穗卿先生诗也,故用僻典,令人难解,可恶之至!”以“可恶之至”的诗句赠人,殊为有趣。

鲁迅日记手稿(局部)

鲁迅《赠瞿秋白先生联》,141×42cm 1933年。北京鲁迅博物馆藏。

鲁迅抄祖父《桐华阁诗钞》(1898年)。国家图书馆藏。

鲁迅手稿

鲁迅书札

(0)

相关推荐

  • 无意于佳乃佳 ——鲁迅手稿之美漫谈  石建邦

    . 无意于佳乃佳 --鲁迅手稿之美漫谈石建邦 ◆<答客诮>诗稿 ◆<绿章封事>诗轴 ◆鲁迅致赵家璧信 ◆鲁迅书赠许寿裳的<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quo ...

  • 西山老人书法 临 怀 素 法帖

    [1]怀 素 <桑林帖> 释文: 圆而能转字字合节同桑林之舞也 [2]怀 素 <苦笋帖> 释文: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 [3]怀 素 <颠书帖> 释文: ...

  • 莫言:虎虎虎

    -2020年11月30日- (第三十八期) 我和王振深感艺术之魅力,书法之有用,遂商定申请一公号,名"两块砖墨讯",以此为平台与书友文朋通声气.                   ...

  • 鲁迅 · 手稿欣赏

    鲁迅 &#183; 手稿欣赏

  • 名家墨迹 | 鲁迅手稿《古小说钩沉》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对我国古典文学进行过很多整理研究工作,包括辑佚.编选.校勘.著述等方面,在创作和翻译之外,给世 ...

  • 鲁迅手稿《古小说钩沉》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对我国古典文学进行过很多整理研究工作,包括辑佚.编选.校勘.著述等方面,在创作和翻译之外,给世 ...

  • 鲁迅手稿受民众追捧,书法专家:没价值,写字而已

    把笔抵锋,肇乎本性.--王羲之 著名唐代书法家张怀瓘曾说过"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意",意为一个人的文章和书法里往往蕴含着本人深刻的思想和志趣. 但一般来说,除了著名 ...

  • 鲁迅手稿,专家评价:毫无价值!你怎么看?

    鲁迅(1881-1936)在文学上的成就众所皆知而关于这位文豪的书法却颇有争议先前,一份鲁迅手稿曝光有些网友认为这份手稿字字遒劲.精妙无比不过也有专家认为鲁迅手稿没有什么书法艺术价值仅仅就是写字而已先 ...

  • 94年前鲁迅手稿,字迹精美,让书家汗颜,专家:没价值,写字而已

    英卫聊科技关注2021-07-13 08:29著名唐代书法家张怀瓘曾说过"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意",意为一个人的文章和书法里往往蕴含着本人深刻的思想和志趣.但一般来 ...

  • 许 可 | 鲁迅“钞古碑”事迹考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摘要 长期以来,大众对鲁迅"钞古碑"的史实存有诸多误解.据鲁迅日记和他人回忆,我们认为,鲁迅在北京集中"钞古碑"的时间可 ...

  • 鲁大东:关于鲁迅“钞古碑”

    鲁大东 <读书>一九九六年第十期所载(被忽略的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一文对鲁迅"钞(抄)古碑"的解释是不准确的. 抄即装修眷写,照录原本.鲁迅的"抄&qu ...

  • 从鲁迅手稿中学习锤炼语言

    典范作家写文章的态度都是十分严肃的,这种严肃认真的态度也表现在写作时的反复修改上.由于他们不惮千锤百炼,所以才能做到一字不易. 我们如果能得到作家的手稿,沿着他们修改的踪迹,细心探索,往往可以在写作上 ...